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回复: 0

三国志|魏志·满田牵郭传原文及翻译 魏志·满田牵郭传全文和白话文

[复制链接]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24
发表于 2025-2-6 18: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魏志·满田牵郭传原文及翻译 魏志·满田牵郭传全文和白话文

满田牵郭传
============================================================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时袁绍盛于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百人,率攻下余壁;诱其未降渠帅,于坐上杀余人。时皆平,得户万,兵千人,令就田业。建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孙权数扰东陲,复召宠还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进封安昌亭侯。

文帝即王位,迁扬武将军。破吴于江陵有功,更拜伏波将军,屯新野。大军南征,到精湖;宠帅诸军在前,与贼隔水相对。宠敕诸将曰:“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营,宜为其备。”诸军皆警。夜半,贼果遣部伏夜来烧;宠掩击破之,进封南乡侯。黄初年,假宠节、钺。年,拜前将军。

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太和年,领豫州刺史。()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孙权欲自出。宠度其必袭西阳而为之备;权闻之,退还。秋,使曹休从庐江南入合肥,令宠向夏口。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洼)d 地也。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宠表未报,休遂深入。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休战不利,退走。会朱灵等从后来断道,与贼相遇。贼惊走,休军乃得还。是岁,休薨,宠以前将军代都督扬州诸军事。汝南兵民恋慕,大小相率,奔随道路,不可禁止。护军表上,欲杀其为首者。诏使宠将亲兵千人自随,其余无所问。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余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督将步骑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初,宠与凌共事,不平;凌支党毁宠疲老悖谬,故明帝召之。既至,体气康强,见而遣还。宠屡表求留,诏报曰:“昔廉颇强食,马援据鞍。今君未老而自谓已老,何与廉、马之相背邪?其思安边境,惠此中国。”明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百里来,后尾空悬,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

时权岁有来计。青龙元年,宠上疏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护军将军蒋济议以为:“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至于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帝未许。宠重表曰:“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以弱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尚书赵咨以宠策为长,诏遂报听。其年,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日不敢下船。宠谓诸将曰:“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乃潜遣步骑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猝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明年,权自将号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于是引退。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于江北。至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史督()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诏美之,因以所获尽为将士赏。景初年,以宠年老征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项,谷百斛,钱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千百户;封子孙人亭侯。正始年薨,谥曰景侯。子伟嗣。伟以格度知名,官至卫尉。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公孙瓒使豫守(东)泉州令。瓒将王门叛瓒,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用受封宠。

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圆阵;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喻,开其自新之路,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并护鲜卑。自高柳以东,涉貊以西,鲜卑数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豫以戎狄为,非中国之利;乃先搆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抄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余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燃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余里,僵尸蔽地。又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余骑入进部。进逆拜;遂使左右斩进,显其罪恶以令众。众皆怖慑不敢动,便以进弟代进。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山贼高艾,众数千人,寇抄,为幽、冀害。豫诱使鲜卑素利部斩艾,传首京都。封豫长乐亭侯。为校尉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强猾。凡逋亡奸宄,为胡作计不利官者;豫皆构剌搅离,使凶邪之谋不遂,聚居之类不安。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道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形,及诸山岛;邀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著岸,无所逃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豫惧穷虏死战,皆不听。初,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明珠,乃密上:“豫虽有战功而禁令宽弛;所得器仗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纳官。”由是功不见列。后孙权号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疲怠;疲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诸军夜惊云:“贼复来!”豫卧不起,令众:“敢动者斩!”有顷,竟无贼。景初末,增邑百,并前百户。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征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薨。子彭祖嗣。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俱)与隐门生史路等,触蹈锋刃,共殡殓隐尸,送丧还归。道遇寇抄,路等皆悉散走。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贼义之,乃释而去。由此显名。冀州牧袁绍辟为督军从事,兼领乌丸突骑。绍舍人犯令,招先斩乃白;绍奇其意而不见罪也。绍卒,又事绍子尚。建安年,太祖围邺。尚遣招至上党,督致军粮。未还,尚破走,到中山。时尚外兄高幹为并州刺史,招以“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带甲万,北阻强胡”,劝幹迎尚,并力观变。幹既不能,而阴欲害招。招闻之,间行而去;道隔不得追尚,遂东诣太祖。

太祖领冀州,辟为从事。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太祖以招尝领乌丸,遣诣柳城。到,值峭王严,以千骑当遣诣谭。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忠亦在坐。峭王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余、濊貊之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右。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海。汝君臣顽嚣,今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侮弄神器。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便辞辽东之使,罢所严骑。太祖灭谭于南皮,署招军谋掾,从讨乌丸。至柳城,拜护乌丸校尉。还邺,辽东送袁尚首,悬在马市;招睹之悲感,设祭头下。太祖义之,举为茂才。从平汉中,太祖还,留招为中护军。事罢,还邺,拜平虏校尉;将兵督青、徐州郡诸军事,击东莱贼。斩其渠率,东土宁静。

文帝践阼,拜招使持节、护鲜卑校尉,屯昌平。是时,边民流散山泽;又亡叛在鲜卑中者,处有千数。招广布恩信,招诱降附。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率将部曲,咸各归命;使还本郡。又怀来鲜卑素利、弥加等余万落;皆令款塞。大军欲征吴,召招还。至,值军罢,拜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郡在边陲,虽有候望之备,而寇抄不断。招既教民战阵,又表复乌丸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于是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又搆间离散,使虏更相猜疑。鲜卑大人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为隙,将部落万余家诣郡附塞。敕令还击比能,杀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大结怨仇。是以招自出,率将归泥等,讨比能于云中故郡,大破之。招通河西鲜卑附头等余万家。缮治陉北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夷虏大小,莫不归心;诸叛亡虽亲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于是野居晏闭,寇贼静息。招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郡所治广武,井水咸苦;民皆担辇远汲流水,往返里。招准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源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太和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城,移招求救。招即整勒兵马,欲赴救豫。并州以常宪禁招;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于吏议,自表辄行。又并驰布羽檄,称陈形势,云“当西北掩取虏家,然后东行,会诛虏身”。檄到,豫军踊跃。又遗通于虏蹊要,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比能复大合骑来,到故(平)武州塞北。招潜行扑讨,大斩首级。招以“蜀虏诸葛亮数出,而比能狡猾,能相交通”,表为防备;议者以为悬远,未之信也。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吕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时比能已还漠南,招与刺史毕轨议曰:“胡虏迁徙无常。若劳师远追,则迟速不相及;若欲潜袭,则山溪艰险,资粮转运,难以密办。可使守新兴、雁门牙门,出屯陉北;外以镇抚,内令兵田;储蓄资粮,秋冬马肥;州郡兵合,乘衅征讨:计必全克。”未及施行,会病卒。招在郡年,威风远振。其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而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绩,继招后;在辽东又有事功云。招子嘉嗣。次子弘,亦猛毅有招风;以陇西太守随邓艾伐蜀有功。咸熙中,为振威护军。嘉与晋司徒李胤同母,早卒。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郡丞。文帝为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阵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阵,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年为真。安定羌大帅辟蹄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太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蹄于枹罕,加建威将军。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走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现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千余家附雍州。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其后因置西川都尉。转拜前将军,领州如故。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还,假淮节。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外折贼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现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当大道止,断绝王使;淮还过讨,大破之。姜维出石营,从强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已据险;分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绝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句安等于翅上。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擒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千百户;分百户,封子亭侯。正元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子统嗣。统官至荆州刺史,薨。子正嗣。咸熙中,开建等;以淮著勋前朝,改封汾阳子。

评曰: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


满田牵郭传 翻译
============================================================

满宠,字伯宁,山阳郡昌邑县人。十八岁时,他担任郡中的督邮。当时山阳郡内有李朔等人,各自拥有自己的私家武装,侵害百姓,太守派遣满宠去纠察。李朔等人赶忙来请罪,从此不再进行抢掠。满宠代理高平县令,县中有个叫张苞的身任郡中督邮,贪赃枉法收取贿赂,扰乱政事。满宠趁他来到官方驿站的旅馆,率部下突然将他逮捕,追查他的犯罪事实,当天把他审问处死,然后弃官回乡。

太祖曹操任兖州牧,任命满宠为州政府的从事史。太祖为将军时,又任命满宠为军府的西曹属。

后来满宠改任许县令。当时太祖的堂弟曹洪出自曹氏宗族,关系亲近而身份高贵,他有个宾客在许县多次犯法,满宠逮捕了这个家伙要严加惩治。曹洪向满宠写信求情,满宠置之不理。曹洪又报告太祖,太祖下令把许县主事的官吏召来。满宠知道太祖有意要宽恕这人,于是迅速将其处死。太祖高兴地说:“承当公事的人,难道不应当像这样做吗?”

原太尉杨彪被逮捕关在许县的监狱里,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人都叮嘱满宠说:“对杨彪只能听取他的供词,切勿拷打。”满宠谁也不答复,照旧依法拷打审问。过了几天,满宠求见太祖,说:“拷问杨彪,在其供词中没有发现什么犯罪事实。对该杀的人首先要公布其罪状。此人海内闻名,如果罪证不明确而杀了他,必定大失人心。我暗中为您感到惋惜。”太祖听了当天就赦免了杨彪。起初,荀彧、孔融等人听说满宠竟然拷打了杨彪,都大为愤怒;但是后来看到杨彪因此得到赦免,就非常赞赏满宠了。

当时,河北的袁绍势力强大,而汝南是袁绍家乡所在的郡,他的门生宾客分布在汝南郡各县,拥兵据守。太祖对此感到忧虑,便委派满宠为汝南郡太守。满宠招募了服从自己的士兵约五百人,一气攻下二十多个武装居民点。又设计引诱那些没有投降的首领,在宴席上杀死十余人,郡内的武装势力一下子就都平定。得到百姓二万多户,士兵二千余人,满宠命令他们都从事农田耕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满宠随太祖征讨荆州。大军回还后,太祖命令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驻在当阳。孙权多次侵扰东部边境,太祖又召满宠任汝南郡太守,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关羽包围襄阳,满宠协助征南将军曹仁屯兵樊城,迎战关羽。左将军于禁等人的军队因为大雨连绵沔水上涨而被关羽消灭。关羽猛攻樊城,樊城的城墙碰到大水,到处出现崩坍,众人都大惊失色。有人对曹仁说:“今日面临的危险,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支持的。可以趁关羽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赶紧在夜里乘小船逃走,虽然失去樊城,却可以保全性命。”满宠却对曹仁说:“山洪来去迅猛,希望它不会持续很久。听说关羽已另外派遣部将推进到郏县一带。自许县以南,老百姓人心惶惶。关羽本人之所以不敢贸然向北推进,是怕我们攻击他的后背。如果现在弃城逃跑,黄河以南的土地,就不再属于朝廷所有了。希望您再坚持一下。”曹仁说:“对。”

满宠下令杀白马沉入沔水,与士兵一起歃血为盟。正好这时徐晃等人率援兵赶来,满宠力战有功,关羽只得撤退。满宠因此晋爵为安昌亭侯。

曹丕继承魏王位,满宠任扬武将军。在江陵打败孙吴军队有功,又升为伏波将军,驻扎在新野县。大军讨伐孙吴,到达精湖,满宠率领各军在前,与敌军隔水相对。满宠告诫手下将领说:“今夜风急,敌人一定会来放火烧营,应做好准备。”各路军队都提高了戒备。到了半夜,敌人果然派出十批伏兵前来放火。满宠发起突袭击溃敌兵,因此晋爵南乡侯。

黄初三年(公元 222),朝廷特别授予他节杖和黄钺。黄初五年(公元224),他升任前将军。

魏明帝曹叡即位,封满宠为昌邑侯。太和二年(公元 228),满宠兼任豫州刺史。当年春天,从孙吴来投降的人说,孙吴大军正在做出动前的准备,放出风声要到江北来打猎,孙权将要亲自出马。满宠估计敌人一定要袭击西阳县,立即加紧战备。孙权闻讯后,只得退还。当年秋天,朝廷派曹休从庐江郡经合肥向南进攻孙吴,派满宠向夏口方向推进作配合。满宠上奏说:“曹休虽然聪明果敢却很少用兵。如今他所走的道路,背后是一片大湖,旁边是浩荡的长江,容易前进而难以退却,这可是兵家所忌讳的絓地啊!一旦进入无强口,就应该严加防备。”满宠的上奏没有得到批复,曹休已经深入敌境。而孙吴军队果然从无强口占据了夹石这一要地,截断了曹休的退路。曹休苦战失利,被迫退却。碰上朱灵等将领从后面赶来拦截敌兵,与吴军相遇,吴军吃惊而退却,曹休的人马才得以退回。

这一年曹休病死,满宠以前将军的职务代理指挥扬州各路军队。汝南郡的士兵和民众舍不得他离开,都扶老携幼,跟随着他一起走,不能制止。护军向朝廷上表,要求处死带头的人。魏明帝下诏让满宠带走侍从的卫队一千人,其余的追随者一律不加追问。

太和四年(公元 230),满宠任征东将军。这年冬天,孙权放出风声要进攻合肥。满宠上表请求召集兖州、豫州的各路人马。军队调集之后,敌军又撤退了,朝廷要满宠遣散各军。满宠却认为:“敌军大举出动而突然全部撤退,恐怕不是他们的本意,对方一定是假装退却来麻痹我们,等我们解散大军后,再回转来乘虚而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上表请求暂时不要遣散各路军队。过了十来天,孙权果然率军回攻合肥城,结果未能得手,只好撤退。

第二年,孙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投降,说:“由于路途太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请派兵马来迎接我们。”扬州刺史王凌把孙布的信送到满宠手里,请求派兵马前去迎接。满宠认为其中有诈,不同意派兵,并且替王凌写信给孙布说:“知道你能认识清楚邪与正,想脱离灾祸归顺魏朝,离开暴虐而改走正道,这样的志向很值得嘉许。现今很想派兵迎接你们,但是考虑到兵少则不能保卫你们,兵多又容易走漏消息,所以暂且先秘密商议怎么样成全你的志向,到时候根据情况再采取适当措施。”碰巧这时满宠接到文书要他入朝,临行前他命令留守军府的长史说:“如果王凌想要前往迎接,不要给他派兵。”王凌因为不能从满宠的军府得到兵马,于是就只派一员偏将,率领自己手下的七百步兵和骑兵前往迎接孙布。不料孙布在夜里发动突然袭击,偏将逃走,七百人马死伤大半。

当初,满宠与王凌共事而不和睦,王凌的同伙诋毁满宠年老力衰,做事荒谬,因此魏明帝才召满宠入朝。满宠到达后,魏明帝看到他身体非常健康,又派他回去继续任职。满宠多次上表要求留在京城洛阳,魏明帝下诏答复说:“从前廉颇勉力进食,马援上马四顾,而今您未老而自称已老,为什么与廉颇、马援这么不同呢?要好生考虑安定边境,为国谋利啊!”

太和六年(公元 232),孙吴大将陆逊率兵向庐江郡杀来。很多人认为应当赶快救援,满宠说:“庐江虽小,但是将领刚猛,兵士精锐,能坚守较长时间。而敌军下船后要走二百里,后方空虚,正该诱其深入以便围歼他们。现今可以听随他们前进,怕只怕他们会中途逃跑我们追不上啊。”于是整顿军队开往杨宜口。敌军听说大兵东下,当夜即逃走了。

当时,孙权每年都有前来进攻的打算。青龙元年(公元 233),满宠上疏说:“合肥城的南面面临长江和巢湖,北面距大本营寿春县又远。敌兵围攻合肥,能够凭借水路之便;朝廷大军去救援,必须先攻破其大部队,然后才能解围。敌军前往围攻十分容易,而我军去援救则十分困难,应当转移城内的守军。城西三十里,有非常险峻的山势可以凭借,应当在这里建立新的城池以便坚守。这是把敌兵引到平地以截断其退路,在计策中算是最有利的。”

护军将军蒋济议论此事,认为:“这样做是向敌人示弱,再说一看见敌军的烟火就毁弃自己的城池,这真是敌人未攻而自己先拔腿后退。一旦走到这一步,敌军的侵略就没有限度,我军只好退到淮水以北作防守了。”明帝没有同意满宠的意见。满宠又上表说:“孙子曾说:用兵,是诡诈的行为。因此,本来有能力,但却故意装出衰弱而没有能力,给敌人利益使之产生骄傲,故意表现出受到对方声威震慑的样子以麻痹敌人。这都说明表象与实际不一定相符合。孙子又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是用伪装的假象迷惑对手。’在敌军没有来到之前而把城池向后迁移,这就是用假象诱敌深入的办法。引诱敌军远离水路,是选择有利形势的举动,这一举动如果能在外实施,在内的朝廷就得到福气了。”

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的计谋更好,于是皇帝下诏照此办理。这一年,孙权亲自出兵,想包围合肥新城,就是因为新城离水路太远,他在水面停留了二十天不敢下船。

满宠对各位将领说:“孙权得知我迁移城池的消息,一定在众人中夸下海口要攻下它。现在他大举出动想谋求一下子就能得到的成功,虽然他不敢到达新城,但一定会登上岸来炫耀一下武力,以示其力量有余。”于是暗地派出六千步兵和骑兵,在合肥旧城的隐蔽处埋伏等待。孙权果然上岸耀武扬威,满宠部署的伏兵突然冲出来猛攻,杀死了几百敌人,有一些孙吴士兵被迫投水而淹死。

青龙二年(公元 234),孙权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又来进攻合肥新城。满宠赶去救援,招募勇士数十人,砍下松枝做成火炬,又灌上麻油,顺风放火,烧掉敌军的攻城器械,又射死孙权的侄子孙泰。敌军只好撤退。

青龙三年(公元 235)春天,孙权派数千家士兵到长江以北屯田。这年八月,满宠看到对方种的庄稼将要成熟收割,男女老少布满田野,而保卫的士兵离城远的有数百里,可以发动突然袭击。于是派遣长史率兵沿长江东下,摧毁敌人各个屯兵据点,焚烧对方的谷物后撤回,皇帝下诏嘉奖满宠,同时将所缴获的物资都赏赐给将士。

景初二年(公元 238),朝廷因为满宠年老而召他回京,提升他为太尉。

满宠不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皇帝下诏给他说:“您领兵在外,一心为公,有季文子和祭遵的风范。现在赐给您田十顷,谷物五百斛,钱二十万,以表彰您清廉忠诚俭朴的高尚节操。”满宠前后增加封邑,共有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被封为亭侯。

他在正始三年(公元 242)去世,谥为景侯。儿子满伟继承了他的爵位。满伟以风度气量闻名于世,官做到卫尉。

田豫,字国让,渔阳郡雍奴县人。当初刘备投奔公孙瓒时,田豫还年轻,他请刘备给予关照;刘备很器重他。刘备为豫州刺史时,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刘备哭泣着与他分别,说:“很遗憾不能和您共创大业了!”

公孙瓒让田豫担任泉州县的县令。公孙瓒的将领王门背叛公孙瓒,替袁绍带兵一万多人前来进攻。当时泉州县里人人恐惧准备投降。田豫登上城门对城下的王门喊道:“你受公孙将军的厚待却背弃了他,我起初还以为你是迫不得已的;现今你却为害一方,我才知道你是一个有意作乱的人。只具有提瓶去取水这样一点小智慧的人,也知道紧守自己的瓶子不把它随便借给别人使用。我已经接受守城的任务了,你为什么还不发起猛攻呢?”王门很是惭愧,便下令撤退。公孙瓒知道田豫有权谋却又不能任用他。公孙瓒失败后,鲜于辅受到郡人推举,代行渔阳郡太守的职权。他很欣赏田豫,任命他为郡政府的长史。

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道追随哪一位好。田豫对鲜于辅说:“最终能平定天下的人,一定是曹操。应当赶快归附他,不要等待灾祸来临。”鲜于辅听从了他的计策,因此得到太祖曹操的封赏信任。

太祖任命田豫为丞相府军谋掾,出任颍阴、朗陵两县县令,又升任弋阳郡太守,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鄢陵侯曹彰征伐代郡的乌丸族,田豫担任辅佐。大军到达易水以北时暂驻下来,敌人埋伏的骑兵突然发起攻击,军内顿时大乱,人们不知怎么办才好。田豫根据地形,让车队掉转头来形成圆阵,弓箭手在圆阵内拉弓以待,又让精兵守卫在车队的空隙处。乌丸军队攻不进来,只好撤退。田豫乘机追击,大败敌军,一直向前推进而平定代郡,这都出自田豫的计谋。

田豫升任南阳郡太守。此前,郡内有个叫侯音的人反叛,聚众数千在山里做强盗,是郡中的一大危害。前任太守抓住其中的五百多人,上奏朝廷请求全部处死。田豫到任后与囚犯见面,一一进行安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然后打开枷锁放了他们。这些囚犯感动得下跪叩头,表示愿意效力。于是他们互相劝告,聚集的强盗一下子都散了伙,郡内清静太平。田豫把情况详细上报朝廷,太祖十分赞赏。

魏文帝曹丕登基之初,北方的少数族势力强盛,多次侵扰,朝廷授给田豫节杖,同时又让牵招、解隽监督鲜卑族。从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有几十个大部落,轲比能、弥加、素利三个大首领分割地盘各霸一方,他们又共同订立盟誓,决不用马匹和中原进行交易。

田豫认为少数族团结一心对魏朝不利,于是设计挑拨离间,让他们成为仇敌,互相进攻。素利首先违背誓约,出售一千匹马给魏朝。轲比能因此而进攻素利。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怕他们相互兼并后力量强盛,为害更大,决定援救改恶向善的素利,讨伐作恶的轲比能,以便向少数族表示信义。于是单独率领精锐部队,深入敌占区。少数族人马众多,前后包抄,断绝了他的后路。田豫继续推进,在距离敌营只有十多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收集了好多干燥的牛马粪便,把它们点燃之后,率兵从其他的路悄悄撤走。敌人见烟火不灭,以为田豫还在,等田豫他们撤走几十里开外敌人才发现,于是又派兵追赶,一直追到马城,把马城重重包围起来。田豫在城中暗地做好行动准备,让手下的司马举起战旗,奏起军乐,率领步兵和骑兵从南门出来,敌人看到之后都冲向前去。田豫自己则率领精锐主力从北门冲出,喊杀声四起,两头夹击,出其不意,把对方的包围圈冲得四零八落,敌人都丢下弓箭马匹逃走。田豫率兵追杀了二十多里,直杀得尸横遍野。

又有一个乌丸族首领名叫骨进,为人狡诈,对朝廷很不恭敬。田豫借出塞巡视的好机会,只带了麾下的百余名骑兵进入骨进的部落。骨进前来迎接跪拜,田豫命令手下人当场斩杀骨进,又公布他的罪状发布命令。骨进的部下都吓得不敢乱动,田豫便让骨进的弟弟当部落首领。从此少数族人害怕,田豫威震沙漠。

山区的叛乱势力头目高艾,有几千人马,常常出山烧杀抢掠,成为幽州和冀州的一大祸患。田豫诱使鲜卑族首领素利斩杀了高艾,把高艾的头颅用驿车送到京城。田豫因此被封为长乐亭侯。他任护乌丸校尉有九年之久,他控制少数族,经常采取摧毁抑制强大部落的兼并,对凶恶而狡猾的武装势力进行离间分化的手段。逃亡到少数族中去的汉族坏人,如果要为少数族出主意而对魏朝构成损害,田豫都能制造矛盾挑拨离间,使其阴谋破产,并让他们不得安宁。

他所计划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而幽州刺史王雄的同党,想让王雄兼任护乌丸校尉,于是诋毁田豫扰乱边境、制造事端。结果朝廷调田豫任汝南郡太守,加授殄夷将军官号。

太和末年,公孙渊在辽东郡反叛。魏明帝想出兵作战,却对选择主将一事感到为难。中领军杨暨推荐田豫,于是朝廷委任田豫以汝南郡太守的身份指挥青州各路军队,持有节杖,前往征讨。碰上孙吴派使者与公孙渊勾结。明帝认为敌人众多,又要渡海,下诏让田豫停止军事行动。田豫估计孙吴的船队将从辽东返回江南,冬天风急,敌人必定害怕风浪,而航线东侧一路上都没有海岸,肯定会在成山靠岸躲避风浪,而在成山船只无处隐藏。于是他自行决定前进到沿线的海岸,巡察地形,观测海岛情况,凡是险要地方,都派兵把守。进入成山后,他登上当年汉武帝修的高台。敌船返回时,果然遇上暴风,很多船都触礁沉没,敌兵被波浪冲到岸上,无处可逃,全都被田豫的军队俘虏。起初,将领们都嘲笑田豫在空地上等待敌人,等到敌人被击败后,他们又争相出谋划策,请求下海去夺取敌人的船只。田豫担心那些无路可走的敌船会拼死对抗,不同意他们的请求。

开始时田豫以汝南郡太守身份指挥青州各路军队,青州刺史程喜很不服气,所以在实施军事行动时,常常和田豫作对。程喜知道明帝喜欢宝珠,他就秘密上奏说:“田豫虽然立下战功,但是纪律松弛,缴获了很多兵器、珠宝、金银,都散失在部下手中而没有上交朝廷。”结果田豫的战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

后来孙权率领号称十万人马的大军,进攻合肥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想指挥各军前去解救。田豫说:“敌人出动全部兵力大举进攻,显然不是要追求小利,而是想以合肥新城作为抵押,诱使我方大军出战。应当让他们去攻城,从此挫伤他们的锐气,不应当与他们正面交锋。城池攻不下来,敌军自然会感到疲惫,乘他们疲惫发起反击,可以取得大胜。如果敌人能看出我们的计谋,就不会攻城,势必自动撤退。如果我们立即出动大军,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另外,大军的动向要叫对方难以看出来,不应当让敌人得知动静而有机会自作谋划。”田豫自行上报情况,明帝同意他的意见,结果这时敌人也退走了。

此后,孙吴又来进攻;田豫前往迎击,敌人立即退走。在夜里,军营突然大乱,有人高叫:“敌人又来了!”田豫躺着不动,命令部下:“有敢随便乱动的斩!”不久,发现根本没有敌人来进攻,而是一场虚惊。

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田豫的食邑三百户,加上以前的共有五百户。正始初年,他升任持有节杖的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官号,兼任并州刺史。塞外的少数族久闻田豫的威名,相继前来进贡。州界内社会秩序安宁良好,百姓十分拥护他。

后来他入朝任卫尉,多次请求辞职。太傅司马懿认为田豫身体康健而能胜任职务,写信劝说他,不同意他辞职。田豫写信答复司马懿说:“年过七十而仍然占据官位,就好像到了深夜还在外面行走不停,算是罪人了。”于是坚持说自己病重。朝廷只得改任他为太中大夫的闲职,俸禄与九卿相同。

他在八十二岁时去世。儿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清廉俭朴,凡朝廷的赏赐都分给部下。每当北方的少数族私下馈赠他东西时,他都记录在册送进宫府,从不放在家里,家里生活常常贫穷匮乏。即使是少数族人,也都很钦佩田豫高尚的节操。嘉平六年(公元 254),朝廷下诏表彰田豫,赐给他家银钱谷物。事情经过记载在本书《徐邈传》中。

牵招,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十多岁时,到同县的乐隐家求学。后来乐隐在车骑将军何苗的军府中任长史,牵招跟随他前往,得以完成学业。碰上京城发生大动乱,何苗、乐隐被杀。牵招和乐隐的门生史路等人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收殓老师乐隐的尸首,送回故乡安葬。路上遇强盗抢掠,史路等人都逃跑了。强盗想劈开棺材取铁钉,牵招含泪求情,强盗受到感动,放开他们走了。牵招由此而著名。

冀州牧袁绍任命牵招为督军从事,兼任乌丸骑兵冲锋队的指挥官。袁绍的随从违犯命令,牵招先斩了随从然后再报告。袁绍很欣赏他的做法而没有怪罪他。袁绍死后,他又追随袁绍的儿子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 204),太祖曹操包围邺县。袁尚派牵招到上党郡去督运军粮。他还没有回来,袁尚已经失败,逃往中山国。当时袁尚的表兄高幹任并州刺史。牵招认为并州左边有恒山的天险,右边有黄河的阻隔,又拥有甲兵五万,北边还有强大的少数族做外援,所以力劝高幹迎接袁尚来并州,联合力量等待时局变化。高幹既不愿意这样做,又还想暗中害死牵招。牵招得知后,从小路悄悄逃走。因为道路受阻追不上袁尚,他便向东投奔太祖曹操。

太祖兼任冀州牧,任命牵招为州政府的从事。太祖准备征伐袁谭,而柳城的乌丸族则想派骑兵协助袁谭。太祖考虑到牵招曾经指挥过乌丸族的骑兵冲锋队,于是派他出使柳城。到达时正碰上乌丸首领动员军队,派遣五千骑兵去援助袁谭。同时,辽东郡太守公孙康自称是平州牧,派使者韩忠带着单于的印绶准备授给乌丸首领。乌丸族首领召集各部落的酋长举行大会,韩忠也在坐。

首领问牵招:“从前袁绍说他受天子之命,封我为单于;而今曹公也说要报告天子,封我为真单于。同时辽东又送来单于的印章和绶带。这样一来,谁是正统呢”牵招回答说:“从前袁绍承天子命令,可以封拜官职;但后来他违背朝廷,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所以曹公说要上奏朝廷,封你为真单于,这才是正统。辽东是朝廷的下属郡,哪里有权封拜单于的官爵呢?”韩忠说:“我们辽东在大海的东边,拥兵百万,又有扶余、涉貊的支持。当今之势,强者为尊,曹操怎么能说只有自己是正统呢?”

牵招斥责韩忠说:“曹公忠诚恭敬,英明聪慧,拥戴天子,讨伐叛贼,安抚百姓,使四海得到安宁。你们的君臣顽固嚣张,现今仗恃辽东地形险要路途遥远,违抗王命,还想擅自封拜官爵,侮辱皇权,正应当处死,怎么还敢轻视曹公!”便抓住韩忠的头往地上碰撞,又拔刀要杀了他。乌丸族首领惊恐万分,光着脚跑上前抱住牵招,请求放过韩忠,身边的人也都吓得变了脸色。牵招退回座位上,向首领等人分析利害预测祸福。在场的人都离开座位跪下来,恭敬地听他指示和教诲。又立即谢绝了辽东的使者,解散整装待发的骑兵,不再援助袁谭。

太祖在南皮消灭了袁谭,任命牵招为军谋掾,随从征讨乌丸。到了柳城,出任护乌丸校尉。回到邺县,辽东公孙康把袁尚杀死送来头颅,太祖下令把袁尚的头颅挂在马市示众。牵招看到后很悲痛感慨,在头颅下祭奠这位过去自己的上司。太祖为牵招的义气所感动,推举他为茂才。

随从太祖平定汉中的张鲁,太祖回来后,留下牵招任中护军。太祖放弃汉中后,牵招回到邺县,任平虏校尉,领兵并指挥青州、徐州各郡军队,击败东莱郡的叛乱势力,杀死首领,东部疆域恢复平静。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牵招持有节杖,出任护鲜卑校尉,驻扎在昌平县。当时,边境居民大多逃亡在山间水边,还有逃入鲜卑部落的,每处都有上千人。牵招到任后显示恩典和信用,接受人们投降和附从。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人,带领部下前来投奔,牵招让他们回到本郡。又安抚鲜卑首领素利、弥加等人所统领的十多万户少数族百姓,让他们进入边塞居住并接受朝廷的管辖。

文帝想出动大军讨伐孙吴,把牵招召回。他回来后,大军已停止行动,于是朝廷任命牵招为右中郎将,又出任雁门郡太守。雁门郡地处边境,虽然有瞭望台之类的防备,仍然经常发生塞外少数族入侵抢掠的事。牵招教导当地百姓如何作战自卫,又上表请求免除五百多家乌丸族居民的租税,让他们自备鞍马,到远方担任侦察兵。敌人每次进犯边塞,立即派兵迎击,敌人一来就被打败,因此官兵百姓气势大振,走在荒野上也不再担心了。牵招又制造矛盾进行离间,让敌人相互猜忌。

鲜卑族首领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有矛盾,两人率领本部落三万多家来到雁门郡的边塞,请求归附。牵招命令他们回去进攻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以及叛变的乌丸族酋长王同、王寄等人,两人与轲比能结下很深的仇怨。于是牵招又亲自出马,率领泄归泥等人,在云中郡的故地大败轲比能。另外,牵招又联络河西鲜卑的首领附头等人所属的十多万家百姓,共同整修陉山以北的上馆故城,在此驻扎兵马以镇守边塞内外,远近的少数族人都心悦诚服。那些叛逃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不敢窝藏他们,都把他们抓起来交送官府。从此,在野外居住的百姓白天外出不用锁门,盗贼再也没有出现过。

牵招又挑选有才能见识的人,送他们到京城的太学读书,然后让他们回来当老师传授他人,几年间学校教育就大为兴盛。郡治所在的广武县,井水又咸又苦,当地人肩挑车运,到很远的河边取水,往返要走七里路。牵招观测地形,根据山势,开凿河渠,引水到城内,百姓从此免却运水之苦。

魏明帝即位,赐牵招关内侯爵位。太和二年(公元 228),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在原来的马城被轲比能包围,发公文向牵招求救。牵招立即指挥兵马,准备驰援田豫。但是上级并州政府根据通常的法规禁止牵招出兵。牵招认为持有节杖的将领被包围,不能再受官员意见的拘束,于是上表朝廷后自行出兵。又发布羽檄,宣传形势,说自己要从西北袭取敌人的家属,然后东进,诛杀轲比能。羽檄到达后,田豫军队的将士大为振奋。牵招还在敌人活动的交通要道上放了一份檄文,敌人顿时恐慌起来,纷纷离散。大军到了原来的平城,敌军不敢接战而逃走。

轲比能再度纠集骑兵杀到原来的武州县边塞北面。牵招又秘密行军发起突袭,砍下很多敌人的头颅。他认为蜀国的诸葛亮多次出动,而轲比能为人狡猾,他们可能会有勾结,所以上表请求朝廷有所防备。朝廷的官员认为诸葛亮和轲比能彼此相距遥远,都不相信牵招的看法。碰上诸葛亮当时在祁山,果然派人和轲比能联系。轲比能应约南下,抵达过去北地郡的吕城,与诸葛亮的军队相呼应。明帝下诏给牵招,让他根据情况出兵攻击轲比能。这时轲比能已经北上回到大沙漠以南,牵招和并州刺史毕轨商议说:“少数族人迁移不定,如果派兵穷追,紧赶慢赶也难以赶上。如果发动偷袭,又有山水阻隔,军需的转运供应也难以秘密进行。我想可以让守卫新兴、雁门二郡的两员牙门将,推进到陉山以北驻扎,一面镇守塞外,一面实行屯田以储存粮食。等到秋天粮足马肥之际,集中州郡的兵力,乘机进攻,必然全胜。”可惜牵招的计划还未施行,他就病死了。

牵招在雁门郡任职有十二年之久,威名远扬。他治理边境的名声仅次于田豫,老百姓很思念他。渔阳郡的傅容在雁门也有声名和业绩,任职在牵招之后,他在辽东郡也建立了功勋。

牵招的儿子牵嘉继承了他的爵位。次子牵弘,也勇猛刚毅有父亲的风范,以陇西郡太守的身份,随邓艾讨伐蜀国有功,咸熙年间任振威护军。牵嘉与晋朝的司徒李胤同母,死得很早。

郭淮,字伯济,太原郡阳曲县人。建安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任平原郡丞。魏文帝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郭淮为五官中郎将府的门下贼曹,又转任丞相府兵曹议令史,随太祖曹操征伐汉中。

太祖回洛阳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驻守汉中抵御刘备,任郭淮为征西将军府的司马。夏侯渊与刘备激战,郭淮有病未上阵。夏侯渊阵亡,军中人心惶惶,郭淮收集散兵,推举荡寇将军张郃为主帅,各营才安定下来。第二天,刘备想渡过汉水进攻。众将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刘备又可以利用取胜的优势,都想依托汉水布阵来阻击刘备。郭淮却说:“这是在向敌人示弱而不能挫败敌人,不是上策。不如远离汉水布阵,诱使敌人渡水前来攻击,等他们一半人马渡过时再发起攻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众将依他的计策布好阵势后,刘备却起了疑心不敢强渡。郭淮乘机巩固阵地,显示绝不撤退的决心。情况上报后,太祖很赞赏,授予张郃节杖担任主帅,又任命郭淮为张郃的司马。

曹丕即魏王位后,赐郭淮为关内侯,转任镇西将军的长史,又代理征羌护军,充当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的协调人,一起讨伐山区的叛乱首领郑甘,以及叛乱的卢水胡人,都大获全胜。关中从此平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黄初元年(公元 220),郭淮奉命入京参加魏文帝曹丕登基称帝的庆典,在路上得病耽搁;朝廷依旧按路程远近计算,认定他在途中逗留时间过长。等到群臣欢会时,文帝严肃责备他说:“从前大禹在涂山会合诸侯,防风来晚了,结果被处死。而今普天同庆你却姗姗来迟,为什么?”郭淮回答说:“为臣听说五帝以教化为首要任务,用道德引导百姓。夏代的君主政治衰败,才开始使用刑罚。而今我有幸碰上了像唐尧、虞舜进行禅让的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会遭到防风那样的杀戮。”文帝听了很高兴,提升郭淮代理雍州刺史职务,封为射阳亭侯。

黄初五年(公元 224),他正式就任雍州刺史。安定郡的羌族大首领辟蹄反叛,郭淮击败他们并接受其投降。每当羌族有人来投降,郭淮总是让手下的人先详细询问他们的亲属情况,比如儿女多少、年龄大小等。等到自己接见他们时,已一一了解清楚他们的详细情形,因此询问周到,被接见的人们都称赞他的神明。

太和二年(公元 228),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出祁山,派将军马谡进驻街亭,高详扼守列柳城。张郃袭击马谡,郭淮进攻高详,都获得胜利。郭淮又在枹罕攻破陇西著名的羌族首领唐蹄,因功加任建威将军。

太和五年(公元231),蜀军出兵卤城。当时,陇西地区缺粮,人们主张从关中调送大批粮食,郭淮却对羌族百姓恩威并施,公平摊派,让他们供给粮食,使军粮得到充足的保障。郭淮转任扬武将军。

青龙二年(公元234),诸葛亮出兵斜谷,在兰坑屯田。当时司马懿驻扎在渭水南岸,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出兵占领,参加商议的人们大多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和北面山区的叛乱势力联合,断绝通往陇西的道路,扰动汉族与少数族百姓,这对国家很不利。”司马懿赞同他的看法,让郭淮屯兵北原。赶往那里之后,战壕壁垒还未修好,大批蜀军就向北原涌来,郭淮奋力回击,打退敌军的进攻。过了几天,诸葛亮出动大军向西前进,诸将都判断蜀军将要进攻西面的营地;只有郭淮一人认为,诸葛亮在西边有意显露行动,是想引诱我们派重兵应战,而他真正的进攻方向,一定是东面的阳遂。那天夜里,蜀军果然偷袭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没有得手。

正始元年(公元 240)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出动兵马,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又讨伐羌族首领迷当等人,安抚温顺的氐族人三千多家,把他们迁到关中地区。不久他升任左将军。凉州休屠湖附近的少数族首领梁元碧等,带领本部落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上奏请求把这些人安置在安定郡的高平,充当当地汉族居民的屏障,后来因此而设置西州都尉。郭淮转任前将军,依旧兼任雍州刺史。

正始五年(公元 244),夏侯玄任主帅领兵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郭淮估计形势不利,自行决定撤出,所以损失不大。回来后朝廷授予郭淮节杖。

正始八年(公元 247),陇西、南安、金城、西平各郡的羌族首领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造反,围攻城镇,南招蜀军援助。凉州著名的少数族首领治无戴也举兵响应。讨蜀护军夏侯霸率领各军驻扎在为翅。郭淮刚到达狄道,人们都认为应当首先向西进攻枹罕,这样对内可以平定叛乱的羌人,对外则可以挫败蜀国乘机入侵的计划。郭淮估计蜀军大将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决定进入沨中,再转向南去接应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正好郭淮军队赶到,姜维只好退走。郭淮接着进兵讨伐叛乱的羌人,杀死饿何、烧戈,前来投降的有几万户。

正始九年(公元 248),蛾遮塞等屯兵在河关和白土故城,依据黄河抵抗魏军。郭淮做出要从上游出兵的样子,却秘密派兵从下游渡河攻占了白土城,然后发动总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了武威县,家属留在西海郡。郭淮进军指向西海,想袭取对方的家属和物资。碰巧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的北面相遇,治无戴战败后逃走。令居县的土匪在石头山的西边活动,截断大路,阻绝朝廷的使者。郭淮在回军的途中顺便追讨,大胜。姜维出兵石营,经过强川,向西迎接治无戴。留下阴平郡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合被魏军击败逃散的羌族士兵,保护蜀军将士的家属。郭淮想分兵两路,攻击姜维和廖化。诸将却认为,姜维的人马西面连接强大的少数族势力,而廖化又已经占据险要地形,如果兵分两路,势必削弱力量,向前无法制服姜维,向后又攻不下廖化的城池,不是好计策;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进发,趁少数族与蜀国两方的兵力还未会合之前,断绝他们的联系,这是打掉敌方外援的用兵策略。郭淮说:“现今前去攻打廖化,出其不意,姜维肯定有后顾之忧。等姜维赶回来救援,廖化已被平定,而且使姜维疲于奔命。我们的军队不必向西远征,少数族与外面的联系自然瓦解。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朝沓中方向追击姜维,自己则率领主力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匆忙赶回来营救,都像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此晋封都乡侯。

嘉平元年(公元 249),郭淮升任征西将军,指挥雍州、凉州各路军队。这一年,他与雍州刺史陈泰联合,在翅上迫使蜀军牙门将句安等投降。

嘉平二年(公元250),皇帝下诏说:“过去在汉中战役中,全军几乎覆没;郭淮临危不惧,挽回局势,功劳记在史册。他在关右任职三十多年中,对外征讨蜀军,对内安抚汉族和少数族百姓。近年以来,击破廖化,生擒句安,功勋卓著,朕非常嘉许他。现任命郭淮为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持有节杖和指挥军队都依旧不变。”晋封郭淮为阳曲侯,食邑二千七百八十户,又分出三百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亭侯。

正元二年(公元 255),郭淮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谥为贞侯。

儿子郭统继承了他的爵位。郭统官至荆州刺史,死后,儿子郭正继承了爵位。咸熙年间,设立五等爵位,因为郭淮在魏朝功勋卓著,所以改封郭正为汾阳县子爵。

评论说:满宠志气刚毅,有勇有谋。田豫为官清白,既有谋略而且对政事精通熟练。牵招坚持正义,气概壮烈,功绩卓著。郭淮计谋精确周密,美名流传关中。然而田豫的官位仅是小州的刺史,牵招只做到郡太守:实在是没有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27 17:52 , Processed in 0.0822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