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回复: 2

重庆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介绍及开设本科专业介绍及研究生教育与硕士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发表于 2024-10-27 2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介绍及开设本科专业介绍

https://spm.ctbu.edu.cn/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2020年7月,学校积极响应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对全校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在原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基础上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庆工商大学精神,秉承“正己允公、明理笃行”的院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现代化治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学科与专业

学院建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MPA,2019),下设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4个方向。建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下设城乡规划信息技术科学、山地区域规划与城乡发展、空间规划与健康人居3个方向。学院利用“管理学+工学”学科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交叉学科人才。

学院在全市率先开办5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公共事业管理(2000年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2004年开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04年开办)、土地资源管理(2009年开办)、城市管理(2016年开办),实行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建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1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个市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1个市级首批应用型转型本科专业(城市管理)、3个市级特色学科群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近年来,专业影响力不断上升,1个专业排名A,4个专业排名B。

办学特色

学院积极响应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需求,面向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发挥学校经管学科特色,开创“党建+育人”四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错位发展,创新教学范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学科专业社会品牌。

师资队伍

学院建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81%,高级职称占比62%,海外留学访学人员占比34%,“两金”项目主持人占比60%以上。现有硕士生导师41人,事业导师30人,有重庆市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10余人次。

科学研究

建院以来,学院教师新增主持国家自科、国家社科和教育部项目20余项,在《Urban Studies》、《人口研究》和《中国土地科学》等C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25部,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横向到账课题经费2000余万,撰写的30余项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等不同层级领导批示。近年来,学院承办“第六届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健康政策创新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16次,举办公共管理大讲堂、人口健康与政策双周论坛等学术讲座60余次。与重庆市医保局共建“重庆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院”,与重庆市卫健委共建“重庆市人口理论研究与培训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组建山区土地利用监测与规划管理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1个。

教育教学

学院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做”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建30余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成公共治理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国土空间智能规划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平台。学院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社会研究方法》、《城市规划原理》等11门课程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土地资源学》、《人文地理学》等5门课程获批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大奖1项,市级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

学生培养

学院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院设有团委、学生会、义工志愿者协会、国土规划研究学会等多个学生组织,打造了“龙脊杯·学科竞赛节”等一系列学生品牌活动。“学科竞赛节”以“挑战杯”比赛为引领,举办城市管理竞赛、社会调查大赛、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土地国情调查大赛、房地产策划大赛、规划设计大赛、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GIS应用技能大赛等八大赛事,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实践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学院成立以来,学生在“挑战杯”、“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等全国专业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46项,省部级奖项58项,省部级以上获奖人数达352人次。

就业升学

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涵盖市政管理、物业管理、城乡规划、景观园林设计、大健康事业与产业管理、地产评估与开发等领域,就业率和升研率长期高于学校平均水平。70%左右的毕业生就职于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委、民政局、卫健委等政府部门相关联的企事业单位、基层政府组织等。15%左右的毕业生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0%左右毕业生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高校留学深造。

==============================================================

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沿革

一、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沿革

2001年原渝州大学在全市首办社会工作专业。

2002年重庆工商大学组建政治与社会发展学系,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工作专业。

2004年政治与社会发展学系更名为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学院在全市首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09年原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分流,新成立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0年学院在全市首办社会学本科专业,同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管理学院调至本院。学院共设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

2010年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本科专业。

2011年学院成为市属高校首个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被评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

2012年学院社会学一级学科点招收首届社会学研究生,社会学重点学科获得央地共建重点学科资助。

2014年学院申报获批城市管理专业,学院共有5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一级学科点。

2014年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获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专业。

2015年学院与美国Widener University大学合办本衔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

2016年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被评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城市管理专业成功转型为全市应用型本科专业。

2017年学院获批重庆市社会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学院五大专业共同纳入学科群建设。

2017年城市管理专业成为学校一本招生计划专业。

二、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历史沿革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始于1992年9月29日成立的重庆商学院现代秘书系及1993年7月成立的渝州大学三峡经济系。

1997年10月10日重庆商学院现代秘书系更名为旅游管理系;1999年9月渝州大学三峡经济系更名为管理学二系,2000年4月更名为旅游学系。

2002年6月6日,重庆商学院与渝州大学两校合并,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工商大学后,2002年9月进行了院、系和学科专业归并调整,成立旅游学院。

2004年开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9年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09年4月8日,旅游学院更名为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2017年学校获批公共管理专业(MPA)硕士点,培养国土资源与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2019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功获批市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立项,是迄今为此,驻渝各个高校中唯一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批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奠定了本专业在重庆市同类专业中的地位。 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武书连排名稳居B及以上,在重庆高校同专业中居于前列。 窗体顶端

三、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5月根据“关于印发《重庆工商大学内设机构调整和干部职数设置方案》的通知(重工商大委〔2020〕25号),撤销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7月,公共管理学院第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履职。

==============================================================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市级三特专业,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民政局、老龄委、飞驶特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专业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方法工具的学习与应用,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注重文理渗透,注重宏观、微观视野训练,厚植民生情怀,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就业与薪酬管理等实践能力的高级别管理人才,毕业后能胜任各级人力社保等公共管理部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社保、劳动关系、薪酬管理等实践与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理论、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精算、福利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政策学、薪酬设计与管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公文写作等。


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本情况
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于2003年,次年开始招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为重庆市一流专业,拥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市属唯一高校),2021年被授予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多年来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现有教职工15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近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平均年龄40.5岁,是一支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团结向上、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城乡规划的新需求,本专业紧紧围绕财经类院校的学科背景与优势,坚持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能力需求为导向,以“知识、素质、能力、创新、实战”为主线,强化学科交叉,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培养具备地理学底蕴、多学科交叉、创新思维与实战和3S空间信息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在规划与自然资源、文化与旅游、住房与城乡建设、投资与项目开发等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较深刻理论功底和较强实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本专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获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市级一流课程1门,市级教改项目5项,市级教学质量工程1项,出版教材3部,获市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案例1项,校级课程思政精彩案例5项等。近年来,学科科研有较大突破,2021年取得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专业教师聚焦山地城市空间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公园城市与健康城市、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等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项,承担市科委、社科联和市教委项目20余项;获得重庆市政府发展奖2项,政府采纳报告10余项等;承担地方政府委托项目5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800余万元;在SSCI、SCI、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5部。

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优势
平台资源优势:专业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市属唯一高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央地共建3S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校内外一流教学实践平台和校地共建实习基地8个;建有首批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和1门市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教学课程,14门市校级在线学习平台课程等资源。
师资团队优势:专业现有教职工15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0%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拥有重庆市教指委委员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高校创新群体负责人1人;双师型师资突出,具有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3人,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咨询专家3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咨询专家2人,市旅游度假区评审专家2人;重庆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1人,校级教学标兵和萧丽玉教学优秀的青年教师获得者各1人等。
学科交叉优势。本专业凸显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科背景,形成以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文、理、工多学科融合的城乡规划办学特色。凸显了城乡规划“宽口径、厚基础、能创新、擅应用”的办学宗旨和国家对学科交叉专业迫切需求的大趋势。

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色
信息技术特色。本专业以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三维制图为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特色。形成了城乡规划主体课程为基础,融入地理信息、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工程造价及项目估算等学科内容,形成了针对信息技术、城乡规划和治理的学科特色。
差异化特色。工科的城乡规划脱胎于建筑学,传统上更多地侧重于工程规划和不同尺度的空间形态设计;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侧重于在探究和揭示区域各要素演变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等的统筹性、协调性规划。

4、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前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极强的学科交叉优势,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随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展开,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的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规划、国土空间优化、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将为本专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倍增。现有在读本科生320余人,招生数量稳定,生源质量好,2021年生源100%达一本线以上,在中西部高校同专业中居于前列;就业的主要去向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生态环境局等;规划设计研究院;各类城乡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策划、城市经营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地理信息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企事业单位;报考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升研和出国深造等。

5、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培养
本专业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养-创新”多维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目标导向和实践创新的教学理念,专业实践学分和创新学分达到近50,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属于专业实践学分较高的院校。形成了室内“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室外“基础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以形成“专业方法课群-专业案例库-实习基地项目包”为抓手和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特色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近年来,专业学生荣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5项,其中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大赛佳作奖2项;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策划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三等奖1项;重庆市乡村振兴规划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等多项省部级奖项。获得全国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市级10余项,校级50余项。多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多名学生出国深造。

6、专业报考寄语
欢迎有志于从事地理科学、城乡规划的实践与研究,投身于创造美好城乡人居环境、服务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同学报考重庆工商大学市级一流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这里,我们学习人文自然,探究人地关系,挖掘地理信息,创新设计理念,描绘规划蓝图。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方向)专业介绍

学制:四年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公共投资、经济学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方法,具有较强分析解决公共管理与服务广泛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管理学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外资机构等从事行政、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还能在市政管理、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园林绿化等政府管理部门及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不超过15门):

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公共项目策划、项目评估与管理、管理沟通、管理文秘、公共礼仪、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实行大类招生中期分流,分流为”公共经济管理”与“城市管理“方向。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作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土地科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与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整治工程、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3S应用、规划管理、工程设计、投资评估、调查评价等实践能力,能在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房地产、农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信息技术及农业工程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地图与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不动产估价、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开发整治、房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地籍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专业名称:城市管理专业介绍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秉承“正己允公、明理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深厚理念修养——实用技能提升——高尚人格涵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为公共管理部门、公共服务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公共管理人才。

学院下设的城市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于2015年获批,为重庆市属高校首批开办专业,2016年招收首届学生(一本招生),2016年专业获批重庆市首批转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纳入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含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本科专业),2019年依托MPA学科点建设开展研究生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立足于国家城市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战略背景,立足于“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转型对专业人才的订单培养需求,明确了城市规划与运营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管理两个特色建设方向,面向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市政市容管理企事业单位、城市公共服务企业、城镇社区服务机构、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城市社会组织等培养专门人才。

专业建设之初得到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博众城市发展研究院、重庆滨南城市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市级首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专业建设坚持“产教融合”,积极搭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研合作三类平台。目前,专业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市医保局、重庆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门搭建了校政科研合作平台,在城市管理决策、城市管理模式改革、健康城市建设、城市人口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持续深入合作,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建议;专业与重庆博众城市发展研究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搭建校研合作研究平台,围绕人口老龄化下的康养事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和广泛的社会服务;专业与重庆滨南城市综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地物业等城市公共服务企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研究平台,共同推进行业标准发展、企业规划等研发工作,并与滨南城市综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滨南方向班。

城市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人才”1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博士8名。近三年,专业老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CSSCI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专业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聘请了重庆市城市管理局、重庆市社科院、重庆博众城市发展研究院、重庆滨南城市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层管理人员20余名作为双师型导师,建立了“博众城市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办公室”,持续开展企业文化进校院等系列活动,与合作平台共同打造“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一体化的实习实践基地。

近几年,专业积极与专业教指委、行业协会等保持密切联系,先后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发展年会首届西南片会暨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主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西南地区选拔赛”等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四年来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上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学生同场竞技,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并2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优秀组织奖,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以增强。

城市管理专业以专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资政服务为重点,立足于培养现代化、特色化、应用型、复合型的“两化两型”人才,致力于打造市级一流、西南领先、国内具有影响的城市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工商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

一、学科专业概况

现代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的管理职能,是基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国土空间利用为核心,通过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对城乡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公共政策过程。城乡规划学以国土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城乡建成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满足城乡发展的空间需求为目标。本学科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属性,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城乡规划学的关注重点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变化,并且不断地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变革中越来越成熟。

重庆工商大学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依托我校“新工科、新商科”背景和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管理”等专业建立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学科坚持“学科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结合,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具有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教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现有国家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虚拟仿真示范中心、央地共建“3S与旅游智能化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五年,学科团队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54项,横向到账经费1180余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期刊及相关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16篇,出版专著教材18部。

二、培养目标

面向我国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突出地理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立足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和乡村振兴,培养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与技能、3S技术与规划大数据应用,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能全面从事城乡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城乡规划人才。

1、思想素质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2、专业素质方面:掌握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城乡规划研究、分析和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3、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具有从事城乡规划编制与设计的能力,具有从事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4、外语及计算机水平要求方面: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运用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研究的基础知识,并将其在城乡规划中灵活运用。

5、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方向

根据城乡规划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内城乡规划发展方向,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特点,本学科开设以下3个培养方向:

1、培养方向1:城乡规划信息技术科学

2、培养方向2:山地区域规划与城乡发展

3、培养方向3:空间规划与健康人居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标准学制为三年制,按照学分制管理,弹性学习年限2-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期,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必须达到《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延长修业期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除外)。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1、学分总体要求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求修满31.5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6学分,学位基础课6分,学位专业课7学分,选修课5.5学分、公共选修课1学分、跨学科选修课2学分;实践与实习环节共4学分。评分采用百分制,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中,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5分及以上且每门课程成绩最低不低于70分才能申请硕士学位。第一外国语成绩的要求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详见“附件1:重庆工商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3、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和考核方式可根据不同课程除“笔试”外,可采取“口试”、“提交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学位课程要求必须考试,选修课程可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合格者,只能在修学期限内申请重修。原则上,课程论文需要以学位论文规范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素养和理论素养培养的基本手段。同等学力录取的学生应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有关大学本科的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成绩不计学分。

4、专业课程选修

同一级学科下不同专业可跨专业选修,但跨专业选修课程不得超过4学分。

六、培养方式

1、实行全日制方式培养,采用硕士课程学分制和硕士论文答辩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通过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后准予毕业,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2、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日常学习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3、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严格考核,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察研究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品行道德;是否基本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理论知识,并能消化吸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是否掌握基本的研究思维和技能,具备了开展进一步更高层次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

七、必修环节与考核

在课程环节之外,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还包括研究生在学期间必要的学术研讨和实践环节,共计4学分。必修环节考核按合格、不合格计分。必修环节是中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必修环节未通过者中期考核不合格。

1、学术研讨(2学分)

(1)文献阅读及研讨(1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的主文献目录,研究生学习期间应阅读经典专业著作不少于3部,每部应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报告;阅读近五年反映本学科学术前沿的国内外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应在1/3以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参加的科研课题,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论文的选题等撰写总字数不少于8000字的文献综述。上述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应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并填写读书报告册,完成情况作为中期考核和开题答辩的重要依据。

研究生应参加导师(导师组)组织的学术研讨、研究生院和学院组织的研究生学术沙龙或校内论坛,在中期考核前累计应达到4次以上。

中期考核前研究生应提交相应的学术研讨成果,经导师审核,学院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2)学术交流(1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听取本专业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术报告(讲座)讲座8场以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不少于1次,研究生本人独立作本专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或是校内相关学术活动上)。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提交相应的学术心得,每份心得字数不少于800字,并填写统一格式的学术报告册,由导师审核签字。

中期考核前完成所有学术活动基本要求后。经导师审核,学院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2、专业实践(2学分)

(1)社会实践(1学分)

社会实践环节以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教学实践、辅助教学管理工作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进行,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需完成下列1)至5)任意一项即视为合格。社会实践形式具体包括:

1)经导师同意,研究生到实习单位从事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实际业务实践,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并提供相关证明和接收单位鉴定意见;

2)完成学院组织的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专业实习,研究生不得无故拒绝;

3)鼓励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研究生协助教师完成1学期助教任务(研究生院和学院认定后可视为社会实践环节完成);

4)研究生在读期间自主创业,经创业导师、研究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考核合格;

5)其他经学院认定的形式。

(2)创新实践(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学科创新实践活动,需完成下列1)至5)任意一项即视为合格。形式包括:

1)参加规划设计竞赛或社会实践、中外联合设计等并获得校级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前二)或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排名前三);

2)主持或主研(排名前二)校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

3)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或其他官方组织机构)主办的创新创业实践类竞赛,并获取名次;

4)自主创办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并以该企业名义获得地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实践类相关奖项;

5)其他经由学科点认定的形式。

研究生应在预答辩前完成学科创新实践活动,导师审核,经学院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八、中期考核

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是对个人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学分完成情况、必修环节完成情况、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考核,由学院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一次考核结论为“不通过”的研究生,可在不少于3-6个月后重新提出中期考核申请,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专家按照考核程序进行复审。再次考核结论仅分为“通过”与“不通过”。

考核过程、中期考核结果评定及处理按照《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修订)》(重工商大发[2023]147号)办理。

九、学位论文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研究生应注重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研究生参与硕士生导师主持的本专业方向的科研课题,并在其中主动、有创新性地进行研究,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并作为研究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必备要求。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为有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同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应严格遵循《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2年)的相关规定执行。

1、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须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方能开展;原则上从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通过之日起到学位论文答辩,整个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必须按照学校统一的硕士学位论文规范格式撰写,其字数不少于三万字,中文摘要不少于一千字。

2、论文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在导师指导下,选定论文题目。选题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学位论文选题应属于城乡规划学科范畴,面向社会经济建设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须经导师审核同意。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要进行文献研究。硕士研究生在开题答辩前,应通过中期考核,提交不低于8000字并经导师审核后的文献综述,中期考核未通过者不得开题。

在第四学期期末结束前,由学院组织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开题的组织和考核按《重庆工商大学关于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范性说明》和学院制定的开题报告工作方案进行。开题报告的结论分通过及不通过两种。其中开题报告通过者,即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第一次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一个月后重新申请开题。重新开题未通过者,原则上需推迟毕业。

论文开题完成,经导师同意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研究生制定学位论文写作计划,并应当严格按照开题报告进行论文撰写的各项工作,不得推迟或更改。论文研究中途改题者,必须重新开题并通过评审,凡重新开题者,一律视作第二次开题,并以第二次开题报告通过评审之日为起点计算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申请提前毕业(含因考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最迟于第二学期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在学院和导师指导下做好开题准备。其论文开题及答辩等环节与上一级研究生同步进行,并将开题相关材料提交研究生处备案。未按期通过者,其提前毕业的申请不予受理。

3、学位论文撰写

撰写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之后进行,应做到资料翔实可靠,立论正确,论证充分,具有独立见解。

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须严格体现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性,在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基础之上,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见解。

4、论文预答辩

在论文答辩前,由学院组织进行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原则上预答辩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期末或第六学期初开展。

预答辩的具体考核方式和流程以学院制定的预答辩工作方案为准。预答辩结论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论文质量要求做到过程严格控制和把关。

预答辩结论为合格的研究生,应对论文及时完善,按期进行学位论文送审并申请正式答辩;结论为基本合格的研究生,必须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并及时申请论文送审和正式答辩;预答辩结结论为不合格的研究生,必须根据预答辩专家小组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重新构思或重大修改后重新送交学院审核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评审与预答辩申请。

5、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

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以重庆工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且以本人为第一署名作者 (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至少在国内外公开专业性刊物上发表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本专业领域相关学术论文(不含增刊)。拟申请提前毕业(含因考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提前准备和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发表标准必须达到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相应要求),否则不予按期授予学位。

6、论文审核

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道德规范,并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审核包括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和论文学术水平评阅两方面。

学位论文应通过学术不端检测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具体规定见《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实施办法》,对于未通过重复比检测的学位论文,视情节轻重给予修改后重新检测、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学位处分。

学位论文答辩前应送校外专家进行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送审合格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具体规定见《重庆工商大学博土硕士学位授子工作细则》。

7、论文答辩

研究生应在答辩三个月前提交学位论文及答辩申请,由学院制定本专业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方案并组织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程序严格按《重庆工商大学博土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首次答辩未通过者,申请者须于三个月后重新申请答辩。重新答辩仍不合格,不得再次申请答辩。

8、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委员会将评审结论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授予硕士学位。

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但未能符合有关授予学位要求者,可先行毕业,缓授学位。研究生应在一年内重新提交补充材料和审议学位的申请,并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否则,按自动放弃申请资格处理。

十、个人培养计划基本要求

1、硕士生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安排研究生培养各阶段任务,促进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原则。

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和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等。

2、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要重视研究生本人的参与,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3、硕士生导师及时检查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听取读书报告,随时指导。

4、在中期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前,学院将对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核。

5、在执行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同时,研究生还应积极参加学校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文体活动、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并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学校规章制度。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23: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

一、学科专业概况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为重点,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数字重庆建设,充分发挥我校经管类特色与社会学学科群优势,坚定特色化、错位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助力重庆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5个本科专业而建,有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院(与重庆市医保局共建)、人口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与重庆市卫健委共建)、山区土地利用监测与规划管理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重庆市教委直属智库)等科研平台作为支撑。拥有38名专任教师、35名行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导师团队,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行业教师均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业教师有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其中教授占比50%,博士占比94.74%,师资力量雄厚。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72项,各类科研经费共计2100多万,获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项14项,14项智库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采纳批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显著。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1.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以提升公共财政绩效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面向财税、金融、发改委等部门培养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专业人才。

2.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以人口迁移流动中的社会治理和人口发展关键转折期下的人群健康服务为重点,面向卫健委、医保、人社、民政等部门培养人口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3.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以山区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和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为重点,面向城规、市政、城管等部门培养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4.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以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公共安全与公共部门应急管理为重点,面向各级党政部门、应急、宣传、网信、公安、传媒、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人才。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MPA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MPA研究生获得正式学籍后在校学习年限最短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4年。

MPA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且符合毕业和授予学位其他相关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公共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取学分制。学生毕业必须最低必须修满38学分,其中核心课20学分,方向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8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六、培养方式

1.全程双导师制培养。依据学生自愿选择,每名学生配备1名专业教师与1名行业教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程负责指导学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

2.双师型团队授课。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与行业教师构成“双师型”团队,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担任核心课的教师应为专职教师,并具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每门核心课程配备至少2名教师,同一名教师原则上不作为不同核心课程的核心成员。专业方向课程,每门课程必须有1位行业导师参与授课。

3.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 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必修环节与考核

必修环节共2个学分,包括计学分的社会实践与不计学分的学位论文两部分。其中,社会实践2学分,时间为3个月,第3学期11月至次年1月进行。社会实践以专题调研形式开展,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题调研的主题由各培养方向自行确定。专题调研可单独完成,也可组队共同完成,但每个团队的规模不得超过5人。调研成果可以是案例分析,也可是调研报告,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且字数不低于8000字,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作为考核依据。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包括个人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学分完成情况、必修环节的完成情况、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期中组织中期考核。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按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做出结论。对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给予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限或终止学习的建议,经考核小组组长签字后报研究生院审核。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专业学位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岗位或工作领域相关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学生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措施。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完成,论文开题时间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正文字数应在20000字以上。学位论文基本规范按照全国MPA教指委《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类型与撰写指导性意见(试行)》要求执行,学位论文各环节的具体管理过程按《重庆工商大学MPA学位论文管理过程暂行规定》执行。

十、个人培养计划基本要求

MPA教育中心及导师应根据MPA研究生的兴趣特长、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按照培养方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统筹安排研究生培养各阶段任务,促进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原则。

MPA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和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1-22 01:01 , Processed in 0.0773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