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技术类专业 工科试验班 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

[复制链接]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发表于 2024-9-21 2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技术类专业 工科试验班 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Tianjin University),于2015年9月依托天津大学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2016年11月13日经中共天津大学委员会常委会第九届68次会议研究决定独立建制,是26所建设与筹备建设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强大。现有教职工50人,拥有专职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25人(含外聘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含外聘导师4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6人;多名教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天津市专利金奖等荣誉。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学院现有本、硕、博在校学生近900人,教风、学风浓厚,学生文化氛围活跃,注重通过双语教学改革、3+1国际联合培养、与佐治亚理工大学联合办学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学生在校内外各类学术科技竞赛、文化及体育活动中均有突出表现,斩获包括国际微波年会学生设计大赛建模项目冠军、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宝钢奖学金特等奖、中英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冠军及国际季军、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每年本科生赴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的比例超过5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8%。大多数毕业生都进入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家战略性重点单位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华为、紫光展锐、海思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京东方科技、各大银行信息数据中心等国内外知名、行业领军企业的重要岗位工作。

学院学科实力雄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等。本科招生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研究生培养方向包括: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工程等。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方向之一)、天津市成像与感知微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培训中心、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市集成电路与计算系统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红外成像技术工程中心(与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研究所等教学实践、科研机构。

当前,学院正顺应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大战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好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目标,大力推进学院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事业建设发展,密切加强与紫光集团、恩智浦半导体、中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学研合作,全力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源源不断的卓越领军人才。

联系方式:022-27405714

学院网址http://sme.tju.edu.cn

=========================================================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
-----------------------------------------------------------------------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培养方案


学制  4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批判和创新精神,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宽厚理论基础和扎实专业知识,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中,综合运用数理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有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专业人才。
目标1:能够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础知识和微电子、光电子领域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项目进行系统性解决的能力;(知识与应用能力)
目标2:能够跟踪微电子、光电子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领域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创新、研究与管理能力)
目标3:熟悉工程职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以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价值观与家国情怀)
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交流能力,具有全球意识、跨文化认知与国际表达;(合作交流与全球视野)
目标5:具有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批判性、系统性、创新性等思维模式,具有终身学习、持续提升和适应发展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微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对微电子、光电子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评价,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与工艺、集成电路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及信息综合解决复杂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问题,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设计、制备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相关技术工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结果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等环节中,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并评价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设计、制备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 能够就复杂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说明书、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设计、制备等方面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上述原理和方法。
12.终身学习: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 品格:具有家国情怀,在实践中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知自我、知行合一、激情自信、勇于承担风险,面对困难时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14. 思维:为提高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多学科交叉创新性思维等,通过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而获得高级认知。

四、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相近专业: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五、核心课程
1. 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线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基础、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固态电子学、电介质物理、微电子工艺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专业培养方案


学制  4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集成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中,综合运用数理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有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卓越工程师、工程科学家潜质的专业人才。
1. 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艺、器件、集成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综合运用数理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能够跟踪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具备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领域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3. 了解集成电路及系统相关领域工程职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具有远大的理想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广的事业胸怀和厚重的责任担当。
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交流能力,具有全球视野,能在多学科和跨文化背景下进行集成电路与系统相关工程技术合作开发和生产管理。
5. 具有批判性思维以及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思维模式,具有终身学习、持续提升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为未来成为卓越工程师、工程科学家和领军者奠定基础。

二、毕业要求
根据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建议和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特制定出以下14条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专业的基本原理,通过信息检索、文献研究,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评价,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微电子器件与工艺、集成电路和系统等,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及信息综合解决复杂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问题,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针对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领域设计、制备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相关技术工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预测与模拟结果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在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实践及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等环节中,能够基于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并评价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领域设计、制备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 能够就复杂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说明书、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工程领域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验证测试等方面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上述原理和方法。
12. 终身学习:了解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品格:具有家国情怀,在实践中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知自我、知行合一、激情自信、勇于承担风险,面对困难时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14.思维:为提高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多学科交叉创新性思维等,通过探索,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而获得高级认知。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四、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专业: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   
相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五、核心课程:
电子线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固体与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基础、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1-21 22:00 , Processed in 0.0677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