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回复: 1

本科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06

[复制链接]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24
发表于 2024-9-7 15: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06 授予管理学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工商管理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和技术,能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功能模块方案设计、操作和实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将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人事管理的升级,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也是公司一个重要的职位。
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八大模块或者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士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目标定位设计人才培养的类型、模式和特色。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目标可以定期进行评估与修订。

人力资源管理考研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近考研方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培训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管理、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所帮助。
---------------------------------------------------------------------------------------------------------------------------
中国人民大学 / 劳动人事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彭剑锋

人是企业第一资源,也是最大资产,人在企业在,人走企业亡(止)。企业经营的本质是经营客户、经营人才,最终是经营人,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就是经营人才的专业人才,其专业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如果说工业文明时期企业最稀缺、最吃香的是财务经理、工程技术经理,那么在以人为核心的智能文明时代,最稀缺、最吃香的一定是HR 经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巨大经济成就取决于通过制度创新,解放了人的生产力,释放了中国人的价值创造活力与能量,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繁荣,取决于创新与人才驱动,HR 经理将成为创新与人才驱动时代的英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工作,将是一项神圣而有价值、有前途的朝阳职业!选择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你就站在了未来金牌职业的风口,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专业一流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全球视野、扎根本土的原创学科体系,开放包容的文化,将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插上独特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翅膀,选择它,你一定会飞得又高又远。

我是劳动人事学院最早的毕业生之一,选择劳动人事学院,师从我国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泰斗赵履宽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是我一生的荣幸和最智慧的选择。1983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本科毕业,开始师从赵履宽教授攻读劳动经济专业硕士生,那时人力资源管理还叫人事管理,还没有从劳动经济学科中独立出来,当时正赶上劳动人事学院成立,开始招收人事干部专修生,由于专业教师奇缺,1985年我还在读硕士时,就“赶鸭子上架”,登台讲授《人员素质测评》及《人事管理》这两门课,开启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从教生涯,并有幸和其他同事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建与发展的全过程,使劳动人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造了若干个“第一”,1993年,劳动人事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2003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科。

一晃我已在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教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三十年,是中国企业高速成长壮大的三十年,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从无到有的三十年,也是我从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懵懂无知便登台上课的青年教师到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有自己的思考、感悟与创新探索,步入天命之年的老教师的三十年,同时也是见证劳动人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全国率先设立到保持第一,并向世界一流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的三十年。

三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践与教学研究,我始终认为:

1.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这一特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一系列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更多地强调理性思维、结构化知识与可复制的操作性工具与技术。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学生提供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及操作性工具方法将使每一个学生确立充分的专业自信并拥有独特的专业技能,为未来参与激烈的职场竞争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相对其他院校和其他专业而言,劳动人事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机会更广,职场竞争能力更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艺术,更多地强调直觉思维,强调人与人的互动过程。管理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过程,是一个驾驭各种矛盾关系的过程,是价值观达成共识的过程,是一种情感探索和交融的过程。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活动,延伸到班级团队建设与团队学习,延伸到同一宿舍同学的人际和谐与友爱互助,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教学生怎么做事,更强调怎么做人,怎么洞悉人性,理解并尊重人性,这使得劳动人事学院人力管理资源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更快适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既有理性的职业形象,又有感性的人情味。

2.管理就是实践,实践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来源于实践的创新与总结提炼,回归于对实践的应用与价值创造。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教师只有面向实践、深入实践去学习与探索,教授给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接地气、有质感、不落伍、有应用价值!1995年,我带领人大六位教授深入华为做咨询服务,就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入手,在华为首次引入和实践了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理论,人力资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位一体理论,并通过《华为基本法》的起草,帮助华为企业家完成了战略性系统思考,使华为数万员工凝聚于华为的使命愿景,聚焦于战略,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最终华为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华为的成功也有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也有扎根于管理实践沃土的人大教授的贡献,这也是我们人生引以为豪的实践成就。人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个独特的风格,就是教师面向实践、深入实践,许多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深得企业家的认可!因此,在劳动人事学院求学,你可能会遇到许多独具个性的管理大咖,你能够有机会到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去实践、去体验,在实践中学习与探索,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审视发现自身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涉足实践应用,你将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先行一步。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有使命驱动,责任担当,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大有可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能升不了大官,发不了大财,但它是上影响国家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下决定每一个人才的命运的神圣而需要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能,又要有人文情怀,要有使命驱动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要对组织负责、对人才负责、对自己负责,选择了它,就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对自身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高标准、高要求。选择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学,投身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神圣事业,你的人生一定大有可为,一定终生无悔。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点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包括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人才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等。人是各类组织中最为关键的发展要素,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能够帮助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率,也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为什么要选择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如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最早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拥有最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阶段的学习。作为中国人力资源学科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建设、管理咨询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培养的学生遍布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以及大型的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此外,学院和北美、欧洲等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生交换等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有:1.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帮助学生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2.专业学科必修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战略与组织管理、招聘与配置、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备哪些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学习该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强调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学科。学生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质:1.诚信正直、认真踏实; 2.爱好广泛、视野开阔;3.性格外向、喜欢沟通; 4.服务意识、奉献精神。

社会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哪些理解误区?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为理解、广受欢迎的专业,因为人才的选拔、晋升、培养、激励等活动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民众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现实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比如:1.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2.公务员的选拔、考核评价与薪酬激励等问题;3.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人才招聘、配置、使用、激励和培养等问题;4.各类管理咨询公司也需要本专业的人才为客户设计人力资本管理的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行业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是热门专业,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来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目前主要的就业方向有:1.公务员,主要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2.企业,主要在大型国企、外资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3.事业单位,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各类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国率和保研率如何?
学院学生选择在本校升学或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其他境内外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比例接近60%。保送研究生的比例近年每年超过3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国际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制四年 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当代国际商务环境、了解现代企业管理、掌握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具有全球化眼光、能够适应和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职业管理人才。该专业就业定位在特大型国资(特别是外贸类)企业、外资企业、中资企业涉外机构、以及政府机关商务系统涉外领域中的人事管理岗位、人力资源开发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公共关系岗位等。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财务会计、营销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分析与设计、绩效与薪酬管理、跨文化沟通等。本专业突出课程学习的实践性和前沿性。实践性方面,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借助学校、学院、学系以及教授课题组等多元平台与企业密切接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具体工作中去。专业核心课程均使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工商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介绍|
202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11月18日,我校收到英国商学院毕业生协会(Business Graduates Association,简称BGA)的贺信,并颁发银牌认证证书,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正式通过BGA(银牌)认证,2024年5月21日,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正式通过BGA(金牌)认证,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样板专业。

|历史沿革|
1984年在工商管理专业下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2003年改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2004年设为独立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该专业本科生,是上海当时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的第3家高校。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并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2011年《组织行为学》获上海市重点课程,2012年起实施工商管理大类招生,2016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开始招收第一届本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际化、数智化与可持续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学科交叉前沿及发展动态,通晓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数据科学、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等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与业务技能,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并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与领导力、创新能力和数智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满足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对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组织行为学(英)、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英)、组织领导力、管理心理学、劳动经济学、战略管理(英)、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业绩评估与薪酬管理、管理沟通(英)、公司治理、跨文化管理、创业管理、人才测评、心理学与生活、职业心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心理与行为研究方法、国际商务模拟训练、工商管理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

|教师队伍|

1.引育并举,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1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4.5%,拥有境内外博士学位占比91%,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达91%,具有两年以上的行业工作背景的比例达64%,形成了年龄层次清晰、学缘构成合理、职称结构梯度明显的专业教师队伍。

2.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发挥教师教学团队力量,常态化开展专业内部教研活动,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计划”,名师指导,传承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量化教学观摩,基层教学组织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专题教研活动和不少于1次教学观摩活动,并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年度考核,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3.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依托“菁英汇”平台,教研相长
以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为单位,依托学院“菁英汇”平台,每月开展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交流活动,并结合教师高水平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指导教学实践。主持上海市教学研究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全英语教学、案例教学研究论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

|教学科研成果|

在专业特色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①国际化特色: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开设全英语实验班,培养全球通用商科人才;②案例教学特色:开发教学案例,被百优等案例库收录;③实验实践特色:开发系列模拟实验课程,搭建应用场景、大数据分析和综合实训平台。

在科研方面,专业教师近年来主持6项国家级项目,主持10余项省部级课题,主持多项委局级项目,主持1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创新团队项目,参与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科重点项目、13项国家自科项目;期刊发表数百篇研究与教学论文,包括:《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系统工程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

在教学创新方面,围绕专业定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扎根本土,科研反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①创新高水平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②开发原创本土案例,教学贴近中国现实。教研相长,科研反哺教学。③近年招募具有计算机及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背景的复合型中青年教师,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教学改革,新增《数据科学导论》《人工智能》《心理与行为研究方法》《数字化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验仿真模拟》课程,加强学生数据化素养。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获得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2021年软科排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位列第49名,全国前20%;《人力资源管理》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组织行为学》获上海市重点课程称号;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分别获市级领导批示以及全国农工党优秀调研报告二、三等奖。学生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互联网+”国家级铜奖、“尖峰时刻”全国模拟大赛二等奖等。

|就业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外经贸企业、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企业等各类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相关工作。

1.毕业生创新精神突出,社会责任感强
多年来,本专业学生一直参与创新创业专业实践,获得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一直有九成以上(92%)适应其工作岗位,有毕业生荣获全球雏鹰奖和全国创新创业一等奖及拔尖人才奖,也有毕业生入选福布斯《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2.毕业生能力突出,社会评价和就业单位满意度高
本专业的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麦可思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有75%以上的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就业单位与专业对口较好。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行业,就业质量较高。

3.毕业生对本专业认可度高
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5%,本专业学生满意率高达98%,毕业生能力达成度为93%,毕业中期获得职位晋升比例为89%,毕业中期平均收入增长率为185%,毕业生的校友推荐度为63%,均高于其他专业。毕业生为本专业创建“弘毅”教育基金,并与本专业共建人力资源数字化智能研究与实践基地,为本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中央财经大学 / 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国际视野和领导潜力,通晓管理理论和商业规律,擅长创造性解决企业经营与组织管理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精英人才。本专业在教学中强化体验式教学,将教师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前沿引入课堂,同时引入企业实践讲师的力量,塑造学生的经营素养和管理潜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厚基础、有专长的复合式“T”型人才。

主干课程 -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 :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募与甄选、人力资源开发、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本专业同时设立包括金融财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商科拓展等诸多类别的专业选修课程和涵盖文学艺术、政治社会、心理哲学、自然科技、创新创业等模块的通识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就业深造 - 本专业毕业生中就业、继续深造者都去向良好,也有部分学生致力于创业。就业的毕业生大多就职于著名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深造的学校主要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24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2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北京语言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北京语言大学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为依托,以培养“专业领先、外语突出、面向国际、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接轨国际,立足本土”为办学宗旨,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实践”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办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突出学院“专业+外语”的办学特色,同时注重实践教学。除案例教学外,本专业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创新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基于企业调查理解企业实践,完善理论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设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公司治理、劳动关系与劳工法、绩效与薪酬管理、应用统计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开发等。

⊙学生发展

国际交流:依托北京语言大学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化环境,学院与国外著名高等学府的商学院开展了多项国际学生交换学习项目,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近年,根据我校与国外大学的校际交流协议,我院可选派优秀学生去以下学校交流学习。

学生获奖:近年来,学院“专业+英语”特色办学成效显著,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数学建模竞赛、商务谈判大赛等国内外比赛中屡获奖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27 01:40 , Processed in 0.0744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