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9|回复: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硕士学位授予权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的国家级科学研究所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949
发表于 2024-4-4 1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和“构造地质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生教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成立于1980年),以地震监测、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与观测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负责全国地震分析预测科学技术集成的研究工作。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以多学科的渗透、融合为特色,是我国唯一以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地震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现有职工20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含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77人,有博士学位的115人。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85人。地震预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8年10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共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12人,已出站7人,在站5人,多人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自2004年以来,研究所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委(局)支持的科研项目16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7项。研究所科技人员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研究论文127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9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32项。

(一)地球物理学
以地震学、地壳与地形变、大地测量学、震源物理、地震电磁学、地球动力学、地震观测技术等学科为基础,开展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的观测和地震预测等研究,探索大陆强震的成因和前兆机理,建立理论与观测相切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发展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

研究方向:
1.地震学:以地震学基础理论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通过震源、介质与应力精细结构及变化、地震活动性研究,认识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索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
2.大地测量学:主要利用空间大地测量等观测技术,研究地壳形变动态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并应用于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3.地球电磁学:以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地球电磁场局部变化为主要研究领域。获取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电磁变化的信息,开展空间信息技术在地震短临预测中的应用。
4.地震观测技术:以地震观测技术研发应用为研究领域,开展地震观测方法实验研究,开展地震观测仪器技术研发和地震观测仪器测试技术研发,开展地震台网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研发,推进新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

(二)构造地质学
以大地构造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等与构造地质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为基础,开展中国大陆动力环境与强震孕育构造活动等研究,探索地壳形变与断层活动对中国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发展地震动力学预测的方法和理论。
研究方向:
1.地震地质学:以中国区域活动构造及其地震活动性为主要研究领域。基于断层活动性调查与探测、地震活动性分析等研究活动构造带发震能力;基于小地震参数动态监测等,结合地壳形变成果,研究构造活动动态和地震危险性;基于地震构造模型分析和动力学模拟,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变化和地震影响。
2.地球化学:以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伴生的地下流体及其介质变化为主要研究领域。开展岩石物理化学变化和地下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地震孕育及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探索地震前兆判识方法和地震中短期预测方法。
3.遥感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主要从事地震灾害遥感定量监测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遥感应用研究、基于GIS的遥感评估软件系统研发等。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简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2004年中国地震局直属科研机构改革后变更为现名,是我国唯一以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所,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所围绕地震预测基本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撑引领地震预报业务发展。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中,既倡导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同时聚焦地震长中短临预测和风险预测开展应用性、先导性和系统性研究,建立“前店后厂”工作格局,与业务中心、省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近年来,研究所主要聚焦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中的“解剖地震”计划相关研究工作,牵头开展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全国地震形势跟踪研究、“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并积极参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

研究所内设9个研究部门和6个管理部门,现有1个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2个地震科学实验基地,建有“高分”遥感地震行业中心,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建“高压物理与地震科技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共建“地震数值预测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亚美尼亚地球物理与工程地震学研究所共建“地震观测与模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南加州地震科学中心(SCEC)合作建设“地震可预测性研究国际合作(CSEP)中国中心”。

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职称82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入选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11人,入选中国地震局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3人、青年人才6人、创新团队4个。国际学术机构任职13人,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1名,亚太经合组织地震科学合作项目副主席1名。国内外客座研究员75人、院士特聘研究员4人、外籍实验场研究员5人(美国1人、日本1人、俄罗斯2人、意大利1人)、专聘总工2人、兼职研究员14人。

研究所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具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和“构造地质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硕士生导师69人,在读研究生88名。与系统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2018年10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10人,已出站4人,在站博士后6人,多人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外交部亚洲合作基金、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深时数字地球)等2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作为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财政部实验场专项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牵头单位,承担了项目的立项设计及组织实施,并参与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行业重点专项支持下,研究所开展了基于密集综合观测技术的强震危险性预测关键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等重点研究工作。

基于地震大形势研究成果,建设强震危险源识别基础数据库和业务平台;以十年尺度地震危险区为代表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初步实现了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转化,并开始兼顾风险预测,研究框架逐步向中短期预测扩展;按照地震数值预测路线图构建典型地区的地震公共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推动建立综合地震概率模型;联合开发了世界上首个地震人工智能自动监测和震源参数产出系统,并在四川省开展应用示范;联合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温度、振动传感系统,成功应用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场地温度监测保障。牵头开展科技创新支撑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试点、地震公共服务试点和地震短临预测专群结合试点,服务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重防区相关工作成果被国务院印发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和国办印发的下一代全国重防区划定文件所采纳。

研究所在防震减灾事业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自成立以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研制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甚低频标准振动测试系统、深井综合观测系统等科技成果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https://www.ief.ac.cn/

4410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949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研机构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

地震短临预测研究室

地震数值预测与风险预测研究室

地震预测新技术应用研究室

地震监测预测系统评估设计研究室

信息中心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对策研究室

成果转化应用中心

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2-4 01:21 , Processed in 0.0870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