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4|回复: 1

地球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最重要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

[复制链接]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发表于 2024-4-4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

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地球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有权受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球所”)坐落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集中区,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有着7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公益性研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科技创新的主体。地球所以地震孕育与发生机制、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开展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加强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工程地震学四个优势学科和观测、实验两个基地的建设。期间,地球所涌现出了一代代地震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为中国地震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4月,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1年划归国家地震局,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地球所秉承着“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为国家长远需要早做准备”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地震孕育发生规律与致灾机理的基础研究及新方法、新技术在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地震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促进地震科技进步,支撑国家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近年来,以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科技条件平台先进、人才队伍充满活力、运行机制良性高效的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研机构和国家地震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地球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先后入选百千万工程人选8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人。地球所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具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权受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2016年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导师82人,其中博士导师42人,目前在学研究生180余名。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等国际学术组织秘书处设在研究所内。研究所有多位专家先后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亚洲地震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秘书长等重要职位。下属的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是科技部挂牌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地球所负责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牵头实施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了大陆与海域地壳精细结构探查与成像、区域尺度介质变化主动源监测技术、区域地震走时表编制与地震精确定位和中国地磁参考场等多方面重点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震源参数快速测定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与技术、核电厂地震安全问题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为国家数百项重要建设工程提供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渤海油田海洋平台工程、长江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牵头编制完成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震级的规定》等多项国家标准并已颁布实施。撰写出版的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对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地震》(李善邦,1981)、《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曾融生,1984)、《地震工程学》(胡聿贤,2006)、《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胡聿贤,2010)、《震源理论基础》(陈运泰,2023)等均为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

地球所科研机构

======================================================================================================

地球所地震学研究室(第一研究室)
研究领域:开展震源物理和地震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开拓实时地震学和地震三维走时表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基于多尺度地震台网,开展地震震源过程和地震波传播理论的研究。发展地震数据智能处理算法,发展震源参数快速、精确测定方法,发展断裂带活动行为监测和危险性评估方法。开展震源物理过程及地震危险性模拟研究,开展强震孕育发生机理及预测研究,为地震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基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研究室主任:房立华 
电话:010-68729203
E-Mail:  flh@cea-ig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1)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
(2)断裂带精细结构与活动行为
(3)三维速度模型与地震定位方法
(4)数据密集型监测技术与成像方法
(5)地震物理过程数值模拟
(6)强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及预测
(7)震源参数测定技术方法
(8)实时地震学
(9)火山地震学

======================================================================================================

地球所强震动地震学研究室(第二研究室)
研究领域: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活动性、历史地震、震害调查、强震观测、地球浅表结构地震响应和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城市及地质灾害预警与防震减灾技术研究;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地震保险理论、地震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

研究室主任:刘爱文
电话: 010-68729298
E-mail:[url=mailtoaw73@163.com]Law73@163.com[/url];[url=mailtoiuaiwen@cea-igp.ac.cn]Liuaiwen@cea-igp.ac.cn[/url]

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与地震动预测方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2)地震区划方法与基础研究
(3)历史地震与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
(4)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和强震观测技术研究
(5)生命线及工程结构地震影响分析理论和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6)强地面运动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7)工程中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研究
(8)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9)地震社会学与地震应急对策研究
(10)地球浅表结构对强地震动的影响研究
(11)地震应急支撑技术与方法研究
(12)防灾工程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13)灾害地质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

地球所地球内部物理研究室(第三研究室)
研究领域:开展地球内部物理学应用基础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利用现代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及深浅部构造关系。发展地球物理密集探测与综合成像方法,构建高分辨率壳幔三维精细结构模型;发展断层精细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揭示地震带深、浅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开展浅层结构探测,发展相关探测技术与方法,为城市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室主任:李永华
电话: 010-68729189
E-mail:lyhgeomag@sina.com; liyh@cea-ig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球动力学研究
(2)深部孕震环境研究
(3)活动断层探测研究
(4)近地表与盆地结构探测
(5)深浅部活动构造关系研究
(6)火山深部结构探测与机理研究
(7)海洋与极地地球物理探测
(8)行星内部结构探测
(9)中国大陆壳幔结构模型
(10)深部探测技术研究
(11)地震波传播理论

======================================================================================================

地球所重力与地壳形变研究室(第四研究室)
研究领域:基于重力学、大地测量方法开展对地球介质结构及动力过程的研究。拓展时变重力场、GNSS观测和地壳形变数值模拟开展地球重力场及地壳运动研究;开展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及反演算法研究,构建精细地壳结构模型;开展GNSS数据处理与算法研究,监测三维地壳运动,反演断层闭锁状态和研究地壳变形模式;开展地球深部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研究室副主任(主持):李平恩
电话:010-68729214                                
E-mail:pingen@cea-ig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1)重力探测与地壳结构反演
(2)时变重力场数据处理及建模
(3)GNSS数据处理与地壳运动监测
(4)地壳形变与震源动力学数值模拟

======================================================================================================

地球所地磁学研究室(第五研究室)
研究领域:开展地球地磁学、电磁学的综合研究,开展时变地球物理场的探测与研究。产出“中国地磁图”等系列科技产品;承担国家地磁台网的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任务,开展地磁学与高空物理方向的基础研究;拓展探测地壳深部典型电磁结构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研究室主任:朱涛
电话:010-98729112
E-mail:ZXL_TAO@126.COM

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球变化磁场研究
(2)全国地磁图编制
(3)地球磁场研究
(4)空间物理研究
(5)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

地球所地球物理先导技术研究室(第六研究室)
研究领域:研发透视地球构造及变化的地球物理前沿观测设备和探测技术。围绕精细结构探测,时变地球物理场探查、高精度地球物理成像等,进行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研发、原型实验和先进算法研究,并开展相关测试研究。

研究室主任:王伟涛
电话: 010-68729283(O)
E-mail: wangwt@cea-ig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1)地震台阵观测技术与应用研究
(2)先进计算和成像算法研究
(3)主动源探测实验研究
(4)介质物性多尺度实验研究
(5)时变地球物理场监测研究
(6)环境地震学
(7)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研发
(8)海洋地球物理观测技术
(9)光纤与旋转地震观测技术
(10)地球物理观测技术标准

======================================================================================================

地球所非天然地震研究室(第七研究室)
研究领域:开展全球致灾型强震的监测和减灾技术研究。发展全球地震学基础理论、研发模型产品和应用工具;开展核爆、化爆、矿震、塌陷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的监测分析技术与产品研发;发展禁核试相关的地球物理支撑性技术,拓展地震学在国防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开展地震台网和监测技术的国际合作,发展国际地震台网的监测工程技术体系。

研究室主任:边银菊
电话:010-68729217
E-mail: bianyinju@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1)核试验地震监测技术与理论研究
(2)核查台阵观测技术研究
(3)诱发地震机理与监测技术研究
(4)矿山和化学爆炸地震监测技术
(5)全球地震台网建设与数据处理
(6)全球地震学与地震活动研究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https://www.cea-igp.ac.cn/

4392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87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所科技支撑机构: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统筹规划建设白家疃观测实验园区,打造国家地球物理观测、实验、研究和研发基地。
主要职责
1.承担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工作。主要包括统筹管理和协调实验资源、协助推进落实发展规划。
2.承担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工作计划制定、示范基地建设和运行。
3.承担教育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及相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4.承担中国地震局白家疃检测平台建设工作。负责统筹观测资源和质检资源,形成检测服务体系,推进质检平台与国际接轨。
5.承担地震科学仪器与保障中心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地震科学仪器和装备、组织实施野外实验、建设运维保障系统。
6.内设观象台办公室,负责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园区行政事务、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综合管理工作,为研究所在园区开展观测、实验、研究提供保障服务,承办观象台台长(副台长)安排的相关工作。
7.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防灾减灾工程技术中心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实现研究所防灾减灾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与服务平台。
主要职责
1.负责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合同)的运营管理与商务支撑服务工作实施,包括项目招投标、项目商业档案管理、项目执行、项目成本监管、项目质量保障等。
2.承担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质学、工程地震、结构工程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概率地震危险性风险评价、强震动模拟、复杂约束条件设计地震动时程拟合、长周期地震动影响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油气管线抗断分析、复杂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地球物理勘测、地震监测与数据处理、岩土样工程测试等领域技术服务。
3.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防灾减灾工程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打造研究所应用技术发展基地。
4.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技信息中心
负责研究所主办科技期刊的编辑和出版,研究所科技图书、期刊、资料、档案等文献资源的收藏、管理与服务;协助宣传工作。
主要职责
1.负责《地震学报》《Earthquake Science》《地震科学进展》《CT理论与应用研究》及《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的策划、编辑、出版、发行及各期刊编辑部的日常工作。
2.负责研究所科技图书、期刊等纸质、电子和其它载体的文献资源收藏、管理与国际交换;负责提供原文传递咨询与个性化服务;负责维护图书馆本地数据库和购买数据库,发挥文献资源作用,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工作。
3.负责研究所科技资料、档案等文献资源的收藏、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研究所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档案验收工作。
4.协助开展研究所公共宣传、文化建设和普法工作;协助开展科技成果宣传、防震减灾科普及宣传工作;协助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宣传工作。
5.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承担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任务。负责地震科学数据管理、产品研发、共享服务、地震科技创新支撑、研究所网络运行保障和网络信息服务。
主要职责
1.承担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理事会和专委会的日常任务,负责地震科学国际数据中心规制体系建设。
2.负责研究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的规划、建设。负责研究所应用系统、视频会议和所网站的运维管理。
3.负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负责重大项目信息系统运维。
4.负责地震科学数据的汇集、标化、存储、质控、共享和服务。负责地震应急数据保障。
5.负责地震科学数据的深度加工和产品增值服务,以及相关的科技服务成果转化。
6.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1-21 20:40 , Processed in 0.0783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