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标准(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 实现途径 |
课程设置 | 其他(如教学方式、技能竞赛) |
标准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 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 | 1.1 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
1.2 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 | 服装学概论、中西方艺术赏析、中外服装史、英语选修、汉语选修 | 课外阅读艺术类、设计类典籍等 |
文科学素养 |
|
|
|
标准2: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 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 2.1 数学基础知识 | 大学数学 | 课程教学与实验 |
2,2 物理基础知识 | 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 | 课程教学与实验 |
2.3 计算机基础知识 | C语言程序设计、服装数字化设计工具、服装数字化产品开发与管理 | 课程教学与实验 |
标准3: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 3.1 服装产品款式设计基础理论,结构设计系统理论、制造理论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 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基础、服装材料学、女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饰工艺与制作 | 课堂、实验与实践教学、技能竞赛 |
3.2 服装市场营销与国际市场分析 | 市场营销、服装外贸与实务、服装市场调研与预测 | 课堂、实验与实践教学、技能竞赛 |
标准4: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 | 4.1 产品开发与生产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 | 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生产实习、服装商品企划、设计管理、服装产品开发与流程管理 | 课堂教学、参观参考、参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 |
4.2 时尚产品运营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 | 服装商品企划、设计管理、服装产品开发与流程管理、买手训练、时尚传播理论与实践 |
标准5: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前言与发展专业知识 | 5.1 学科前沿与发展专业知识 | 大学物理、设计管理、服装标准与检测、人体工程学、服装数字化制造、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 课堂与实践教学、学术 交流活动 |
标准6: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获取、计算机应用、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 6.1 获取信息能力 | 文献检索、有关课程的综述作业、行业专题讲座、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社会实践 |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程报告 |
6.2 计算机应用能力 | C语言程序设计、服装数字化设计工具、服装数字化展示工具、服装数字化产品开发与管理、服装虚拟设计 | 课堂与实践教学 |
6.3 阅读外文资料能力 |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 课堂与实践教学 |
标准7: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 7.1 工程实践能力 | 衬衫与裤子工艺实习、女装工艺实习、专题设计、服装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毕业设计 | 实践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