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弇列传 原文
后汉书卷十九 耿弇列传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钜鹿徙焉。武帝时,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也。父况,字侠游,以明经为郎,与王莽从弟伋共学《老子》于安丘先生,嵇康《圣贤高士传》曰“安丘望之字仲都,京兆长陵人。少持《老子经》,恬净不求进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辞不肯见,为巫医于人闲”也。后为朔调连率。王莽改上谷郡曰朔调,守曰连率。弇少好学,习父业。《袁山松书》曰:“弇少学《诗》、《礼》,明锐有权谋。”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汉官仪》曰:“岁终郡试之时,讲武勒兵,因以校猎,简其材力也。”
及王莽败,更始立,诸将略地者,前后多擅威权,辄改易守、令。况自以莽之所置,怀不自安。时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及至宋子,会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起兵邯郸,弇从吏孙仓、卫包于道共谋曰:“刘子舆成帝正统,舍此不归,远行安之?”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辚,轹也,音力刃反。如摧枯折腐耳。观公等不识去就,族灭不久也。”仓、包不从,遂亡降王郎。
弇道闻光武在卢奴,乃驰北上谒,光武留署门下吏。弇因说护军祐,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因数召见加恩慰。续汉书曰“弇还檄与况,陈上功德,自嫌年少,恐不见信,宜自来。况得檄立发,至昌平见上”也。弇因从光武北至蓟。闻邯郸兵方到,光武将欲南归,召官属计议。弇曰:“今兵从南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垄,公之邑人;宠,南阳宛人也。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光武官属腹心皆不肯,曰:“死尚南首,柰何北行入囊中?”渔阳、上谷北接塞垣,至彼路穷,如入囊也。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会蓟中乱,续汉书曰“弇归,主人食未已,蓟中扰乱,上驾出南城门,颇遮绝辎重,城中相掠。弇既与上相失,以马与城门亭长,乃得出”也。光武遂南驰,官属各分散。弇走昌平就况,昌平,县名,属上谷郡,今幽州县,故城在县东也。因说况使寇恂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弇与景丹、寇恂及渔阳兵合军而南,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级,得印绶百二十五,节二,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钜鹿、清河、河闲凡二十二县,遂及光武于广阿。是时光武方攻王郎,传言二郡兵为邯郸来,众皆恐。既而悉诣营上谒。光武见弇等,说,曰:“当与渔阳、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乃皆以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况大将军、兴义侯,得自置偏裨。弇等遂从拔邯郸。
时更始征代郡太守赵永,而况劝永不应召,令诣于光武。光武遣永复郡。永北还,而代令张晔据城反畔,乃招迎匈奴、乌桓以为援助。光武以弇弟舒为复胡将军,使击晔,破之。永乃得复郡。时五校贼二十余万北寇上谷,况与舒连击破之,贼皆退走。
更始见光武威声日盛,君臣疑虑,乃遣使立光武为萧王,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还长安;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并北之部。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弇入造默下请闲,因说曰:“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于畿内,贵戚纵横于都内。《更始传》曰:“李轶、朱鲔擅命山东,王匡、张卬横暴三辅。”天子之命,不出城门,所在牧守,辄自迁易,百姓不知所从,士人莫敢自安。虏掠财物,劫掠妇女,怀金玉者,至不生归。元元叩心,更思莽朝。又铜马、赤眉之属数十辈,辈数十百万,圣公不能办也。办犹成也,音蒲苋反。其败不久。公首事南阳,破百万之军;今定河北,据天府之地。《前书》曰:“关中所谓金城天府。”弇以河北富饶,故以喻焉。以义征伐,发号响应,天下可传檄而定。天下至重,不可令它姓得之。闻使者从西方来,欲罢兵,不可从也。今吏士死亡者多,弇愿归幽州,益发精兵,以集大计。”光武大说,续汉书曰:“光武初见弇言,起坐曰:‘卿失言,我斩卿!’弇曰:‘大王哀厚弇如父子,故披赤心为大王陈事。’上曰:‘我戏卿耳。’”乃拜弇为大将军,与吴汉北发幽州十郡兵。弇到上谷,收韦顺、蔡充斩之;汉亦诛苗曾。于是悉发幽州兵,引而南,从光武击破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又追尤来、大枪、五幡于元氏,弇常将精骑为军锋,辄破走之。光武乘胜战顺水上,虏危急,殊死战。时军士疲弊,遂大败奔还,壁范阳,数日乃振,壁谓筑垒壁也。贼亦退去,从追至容城、小广阳、安次,连战破之。容城,县名,属涿郡,故城在今易州乃县也。广阳国有广阳县,故曰小广阳,及安次,县名,并在今幽州也。光武还蓟,复遣弇与吴汉、景丹、盖延、祐、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坚镡、王霸、陈俊、马武十三将军,追贼至潞东,及平谷,平谷,解见光武纪。再战,斩首万三千余级,遂穷追于右北平无终、土垠之闲,无终、土垠并县名,属右北平郡。无终故城在今渔阳县。土垠故城在今平州西南。垠音银。至俊靡而还。俊靡,县名,属右北平,故城在今渔阳县北。靡音麻。贼散入辽西、辽东,或为乌桓、貊人所钞击,略尽。
光武即位,拜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厌新贼于敖仓,皆破降之。建武二年,更封好畤侯。食好畤、美阳二县。三年,延岑自武关出攻南阳,下数城。穰人杜弘率其众以从岑。弇与岑等战于穰,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其将士五千余人,得印绶三百。杜弘降,岑与数骑遁走东阳。
弇从幸舂陵,因见自请北收上谷兵未发者,定彭垄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壮其意,乃许之。四年,诏弇进攻渔阳,弇以父据上谷,本与彭宠同功,又兄弟无在京师者,自疑,不敢独进,上书求诣洛阳。诏报曰:“将军出身举宗为国,所向陷敌,功效尤著,何嫌何疑,而欲求征?且与王常共屯涿郡,勉思方略。”况闻弇求征,亦不自安,遣舒弟国入侍。帝善之,进封况为隃麋侯。隃麋,县名,属右扶风,故城在今陇州汧阳县东南。隃音逾。乃命弇与建义大将军祐、汉忠将军王常等击望都、故安西山贼十余营,皆破之。望都,县名,属中山国。尧母庆都山在南,故以名焉。故城在今定州唐县东北。故安,县名,故城在今易州易县东南。时征虏将军祭遵屯良乡,良乡,县名,属涿郡。骁骑将车刘喜屯阳乡,阳乡,县名,属涿郡,故城在今幽州故安县西北。以拒彭宠。宠遣弟纯将匈奴二千余骑,宠自引兵数万,分为两道以击遵、喜。胡骑经军都,军都,县,属广阳郡,有军都山,在西北,今幽州昌平县。舒袭破其众,斩匈奴两王,宠乃退走。况复与舒攻宠,取军都。五年,宠死,天子嘉况功,使光禄大夫持节迎况,《袁山松书》曰:“使光禄大夫樊宏诏况曰:‘惟况功大,不宜监察从事。边郡寒苦,不足久居。其诣行在所。’”赐甲第,奉朝请。封舒为牟平侯。遣弇与吴汉击富平、获索贼于平原,大破之,降者四万余人。
因诏弇进讨张步。弇悉收集降卒,结部曲,置将吏,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引兵而东,从朝阳桥济河以度。朝阳,县名,属济南郡,在朝水之阳。今朝城在济水北,有漯河,在今齐州临济县东。张步闻之,乃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历下城在今齐州历城县也。又分兵屯祝阿,祝阿,今齐州县也,故城在今山茌县东北。别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以侍弇。弇度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巨里,聚名也,一名巨合城,在今齐州全节县东南也。弇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弇欲攻巨里,谋来救之。弇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来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者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邑耳。今来,适其所求也。”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行精兵上冈阪,《尔雅》曰:“山脊曰冈,坡者曰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巨里城中,城中凶惧,凶,恐惧声,音呼勇反。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西安,县名,属齐郡,故城今青州临淄县西北。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画中,邑名也。画音胡麦反。故城在今西安城东南。有澅水,因名焉。居二城之闲。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来诸校会,会犹集也。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晨夜儆守。至期夜半,弇来诸将皆蓐食,《前书·音义》曰:“未起而床蓐中食也。”会明至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引军还奔临淄,并兵合埶,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闲,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大惧,遂将其众亡归剧。
弇乃令军中无得妄掠剧下,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闻大笑曰:“以尤来、大彤十余万众,吾皆即其营而破之。今大耿兵少于彼,弇,况之长子,故呼为大耿。又皆疲劳,何足惧乎!”乃与三弟蓝、弘、寿及故大彤渠帅重异等兵重,姓;异,名。号二十万,至临淄大城东,将攻弇。《袁山松书》曰“弇上书曰:‘臣据临淄,深堑高垒,张步从剧县来攻,疲劳饥渴。欲进,诱而攻之;欲去,随而击之。臣依营而战,精锐百倍,以逸待劳,以实击虚,旬日之闲,步首可获。’上是其计”也。弇先出淄水上,与重异遇,突骑欲纵,弇恐挫其锋,令步不敢进,故示弱以盛其气,乃引归小城,陈兵于内。伏琛《齐地记》曰:“小城内有汉景王祠。”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临淄本齐国所都,即齐王宫,中有坏台也。《东观记》作“环台”。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至暮罢。弇明旦复勒兵出。是时帝在鲁,闻弇为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堑皆满。弇知步困将退,豫置左右翼为伏以待之。两旁伏兵,如鸟之翼。人定时,步果引去,伏兵起纵击,追至钜昧水上,钜昧,水名,一名巨洋水,在今青州寿光县西。八九十里僵尸相属,收得辎重二千余两。步还剧,兄弟各分兵散去。
后数日,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前书》曰,齐屯兵于历下以备汉,信击破之。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前书》曰,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广降之,乃与食其纵酒,罢守备。韩信闻齐已降,欲止,蒯通说信令击之。食其音异基也。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亨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前书》曰,齐既破,横走居海岛,高帝召之。横曰:“臣亨陛下之使郦食其,今闻其弟商为卫尉,臣恐惧,不敢奉诏。”高帝诏郦商曰:“横即至,敢动者族之。”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大司徒伏湛,即隆之父。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谓弇从帝幸舂陵时,请收上谷兵定彭宠,取张丰,平张步等。常以为落落难合,落落犹疏阔也。有志者事竟成也!”弇因复追步,步奔平寿,平寿,县名,属北海郡,故城在今青州北海县。乃肉袒负斧锧于军门。锧,鍖也。示必死。鍖音竹林反。弇传步诣行在所,而勒兵入据其城。树十二郡旗鼓,《东观记》曰:“弇凡平城阳、琅邪、高密、胶东、东莱、北海、齐、千乘、济南、平原、泰山、临淄等郡。”令步兵各以郡人诣旗下,众尚十余万,辎重七千余两,皆罢遣归乡里。弇复引兵至城阳,降五校余党,祝阿余党也。齐地悉平。振旅还京师。
六年,西拒隗嚣,屯兵于漆。漆,县名,属右扶风,故城在今豳州新平县也,漆水在西。八年,从上陇。明年,与中郎将来歙分部徇安定、北地诸营保,皆下之。
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十二年,况疾病,乘舆数自临幸。复以国弟广、举并为中郎将。弇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侍医药,当代以为荣。及况卒,谥烈侯,少子霸袭况爵。
十三年,增弇户邑,上大将军印绶,上音时掌反。罢,以列侯奉朝请。每有四方异议,辄召入问筹策。年五十六,永平元年卒,谥曰愍侯。
子忠嗣。忠以骑都尉击匈奴于天山,有功。忠卒,子冯嗣。冯卒,子良嗣,一名无禁。延光中,尚安帝妹濮阳长公主,位至侍中。良卒,子协嗣。
隃麋侯霸卒,子文金嗣。文金卒,子喜嗣。喜卒,子显嗣,为羽林左监。显卒,子援嗣。尚桓帝妹长社公主,为河东太守。后曹操诛耿氏,唯援孙弘存焉。《决录注》云“援字伯绪,官至河东太守”也。
牟平侯舒卒,子袭嗣。尚显宗女隆虑公主。袭卒,子宝嗣。
宝女弟为清河孝王妃。及安帝立,尊孝王,母为孝德皇后,以妃为甘园大贵人。帝以宝元舅之重,使监羽林左骑,位至大将军。而附事内宠,与中常侍樊丰、帝乳母王圣等谮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及排陷太尉杨震,议者怨之。宝弟子承袭公主爵为林虑侯,林虑即上隆虑也,至此避殇帝讳改焉。位至侍中。安帝崩,阎太后以宝等阿附嬖幸,共为不道,策免宝及承,皆贬爵为亭侯,遣就国。宝于道自杀,国除。《决录注》曰:“宝字君达。”大贵人数为耿氏请,阳嘉三年,顺帝遂绍封宝子箕牟平侯,为侍中。以恒为阳亭侯,承为羽林中郎将。其后贵人薨,大将军梁冀从承求贵人珍玩,不能得,冀怒,风有司奏夺其封。承惶恐,遂亡匿于穰。数年,冀推迹得之,乃并族其家十余人。
论曰:淮阴廷论项王,审料成埶,则知高祖之庙胜矣。淮阴侯韩信也。史记韩信说高祖曰:“项王特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也。名虽霸,实失天下心。今大王入关,秋豪无所取,秦人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于是汉王举兵定三秦。庙胜谓谋兵于庙而胜敌。耿弇决策河北,定计南阳,亦见光武之业成矣。然弇自克拔全齐,而无复尺寸功。夫岂不怀?怀,思也。言岂不思重立大功乎。将时之度数,不足以相容乎?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史记曰,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将三代必败,以其杀伐多也,其后受其不祥。”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独能隆也!
国字叔虑,《东观记》“虑”作“宪”。建武四年初入侍,光武拜为黄门侍郎,应对左右,帝以为能,迁射声校尉。七年,射声官罢,拜驸马都尉。父况卒,国于次当嗣,上疏以先侯爱少子霸,固自陈让,有诏许焉。后历顿丘、阳翟、上蔡令,所在吏人称之。征为五官中郎将。
是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国素有筹策,数言边事,帝器之。及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款塞称藩,愿捍御北虏。事下公卿。议者皆以为天下初定,中国空虚,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国独曰:“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宣帝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款塞请朝。帝发所过郡二千骑迎之,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令东捍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晏,晚也。有警急则开门晚也。万世安宁之策也。”帝从其议,遂立比为南单于。由是乌桓、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中国少事。二十七年,代冯勤为大司农。又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屯五原以防逃亡。永平元年卒官。显宗追思国言,后遂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如其议焉。
国二子:秉,夔。
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拜谒者仆射,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
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
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车师有后王、前王,前王即后王之子,其廷相去五百余里。固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议先赴后王,以为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固计未决。秉奋身而起曰:“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遂进。并纵兵抄掠,斩首数千级,收马牛十余万头。后王安得震怖,从数百骑出迎秉。而固司马苏安欲全功归固,即驰谓安得曰:“汉贵将独有奉车都尉,天子姊婿,固尚光武女涅阳公主,明帝姊也。爵为通侯,当先降之。”安得乃还,更令其诸将迎秉。秉大怒,被甲上马,麾其精骑径造固壁。言曰:“车师王降,讫今不至,请往枭其首。”固大惊曰:“且止,将败事!”秉厉声曰:“受降如受敌。”遂驰赴之。安得惶恐,走出门,脱帽抱马足降。《东观记》曰“脱帽趋抱马蹄”也。秉将以诣固。其前王亦归命,遂定车师而还。
明年秋,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救戊己校尉。
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事并见《宪传》。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
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陈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侯。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流血。梨即“剺”字,古通用也,剺,割也,音力私反。
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
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大医令吉ぶ、“ぶ”或作“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夔字定公。少有气决。永元初,为车骑将军窦宪假司马,北击匈奴,转骑都尉。三年,宪复出河西,以夔为大将军左校尉。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廷,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已下五千余级,单于与数骑脱亡,尽获其匈奴珍宝财畜,去塞五千余里而还,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乃封夔粟邑侯。粟邑,县名,属左冯翊,故城在今同州白水县西北。会北单于弟左鹿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众八部二万余人,来居蒲类海上,遣使款塞。以夔为中郎将,持节卫护之。及窦宪败,夔亦免官夺爵土。
后复为长水校尉,拜五原太守,迁辽东太守。元兴元年,貊人寇郡界,夔追击,斩其渠帅。永初三年,南单于檀反畔,使夔率鲜卑及诸郡兵屯雁门,与车骑将军何熙共击之。熙推夔为先锋,而遣其司马耿溥、刘祉将二千人与夔俱进。到属国故城,单于遣薁鞬日逐王三千余人遮汉兵。夔自击其左,令鲜卑攻其右,虏遂败走,追斩千余级,杀其名王六人,获穹庐车重千余两,马畜生口甚众。鲜卑马多羸病,遂畔出塞。夔不能独进,以不穷追,左转云中太守,后迁行度辽将军事。
夔勇而有气,数侵陵使匈奴中郎将郑戬。音翦。元初元年,坐征下狱,以减死论,笞二百。建光中,复拜度辽将军。时鲜卑攻杀云中太守成严,围乌桓校尉徐常于马城。马城,县名,属代郡,故城在今云州定襄县。秦始皇初筑城,辄崩坏,其后有马周章驰走,因随马迹起城,故以名焉。夔与幽州刺史庞参救之,追虏出塞而还。后坐法免,卒于家。
恭字伯宗,国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金蒲城,车师后王庭也,今庭州蒲昌县城是也。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柳中,今西州县。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嫁与乌孙昆莫,赐乘舆服御,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盖后宣帝赐以博具也。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笮谓压笮也。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贰师,大宛中城名,昔武帝时使李广利伐大宛,期至贰师城,因以为号也。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东观记》曰:“恭亲自挽笼,于是令士且勿饮,先和泥涂城,并扬示之。”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各数十,二部谓关宠及恭也。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闲,足还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前书》曰:“车师前王居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故城在今西州交河县也。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东观记》曰,车师太子比持訾降。
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玉门,关名,属敦煌郡,在今沙州。臣贤案:酒泉郡又有玉门县,据《东观记》曰“至敦煌”,明即玉门关也。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及恭至雒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以恭司马石修为雒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共,今卫州共城县。余九人皆补羽林。恭母先卒,及还,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据《东观记》,马严。赍牛酒释服。夺情不令追服。
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姐音紫,又子也反。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忿恭荐窦固夺其权。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子溥,为京兆虎牙都尉。溥音普。《汉官仪》曰:“京兆虎牙都尉、扶风都尉比二千石。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护园陵。”元初二年,击畔羌于丁奚城,军败,遂殁。诏拜溥子宏、哗并为郎。
晔字季遇。顺帝初,为乌桓校尉。“遇”或为“过”。时鲜卑寇缘边,杀代郡太守。晔率乌桓及诸郡卒出塞讨击,大破之。鲜卑震怖,数万人诣辽东降。自后频出辄克获,威振北方。迁度辽将军。
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苏武,武帝时使匈奴,匈奴乃幽囚武于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二十年乃还也。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孟子》曰:“生者我所欲,义者亦我所欲,二者不可俱,舍生而取义也。”昔曹子抗质于柯盟,曹子,鲁大夫曹刿也。一曰曹沬。史记曰,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柯而盟,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城坏{猒/土}境,君其图之。”桓公乃尽还鲁之侵地,而与之盟。相如申威于河表,相如,解见《寇恂传》也。盖以决一旦之负,异乎百死之地也。以为二汉当疏高爵,宥十世。《左传》曰,晋范宣子之杀叔向之弟羊舌虎而囚叔向。于是祁奚闻之,见宣子曰“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也。而苏君恩不及嗣,恭亦终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史记曰,晋文公返国,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县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天,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也。
赞曰:好畤经武,能画能兵。往收燕卒,来集汉营。请闲赵殿,酾酒齐城。况、舒率从,亦既有成。国图久策,分此凶狄。谓耿国议立日逐王为南单于,由是鲜卑保塞自守,北虏远遁也。秉洽胡情,夔单虏迹。慊慊伯宗,枯泉飞液。
===============================================================================
耿弇列传 白话文翻译
后汉书卷十九 耿弇列传现代文
耿弇,字伯昭,右扶风茂陵县人。在西汉武帝朝,耿弇的先祖曾为二千石官员,按照制度,把家眷从巨鹿迁至茂陵。父亲耿况,字侠游,熟读经书,在宫中担任郎官,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起,向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来担任朔调郡连率(注:上谷郡太守)。从少年起,耿弇就喜欢读书,像父亲一样熟读《老子》,因为常看到郡都尉考试骑士,布置战阵、旗鼓,演习骑马、射箭,耿弇渐渐喜欢上军事。
及至王莽败亡,更始帝即位,天下陷入混乱,诸路义军将领攻城略地,霸占一方,有许多将领擅权,滥施威风,随意更换郡太守、县令。耿况是王莽任命的官员,心中惴惴不安。当时,耿弇才二十一岁,辞别父亲,带着奏书到长安朝觐更始帝,同时带上父亲献给朝廷的礼物,也是为了巩固父亲的职位。抵达宋子乡时恰逢王郎诈称是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邯郸起兵。耿弇的随从官吏孙仓、卫包在路旁商议:“刘子舆是成帝的儿子,这是皇室正统,舍弃皇室正统不归附,却要舍近求远,远行长安?”耿弇按剑说道:“刘子舆不过是一个落草贼寇,早晚会成为降虏。我此次到长安去向朝廷报告渔阳郡、上谷郡的情况,返回来劝说太原郡、代郡共同起兵,来回不过数十日,很快就可以派出精锐骑兵,摧毁这些乌合之众,犹如摧枯拉朽。我看你们才疏学浅,不识去就,离灭族不远了!”孙仓、卫包不听,投奔王郎。
在路上,耿弇听说刘秀在卢奴县,于是疾驰北上,谒见刘秀。刘秀留下耿弇,担任门下吏。耿弇通过护军朱祐请求返回上谷郡,调动军队,平定邯郸。刘秀笑着说:“小伙子,好大的口气!”又多次召见耿弇,用好言抚慰。此后,耿弇跟随刘秀,一路北上,进抵蓟县。听说王郎的军队杀来了,刘秀打算南归,召集属下诸将商议。耿弇说:“我们从南边来,不宜再南下。渔阳郡太守彭宠,是您的同乡;上谷郡太守,是我的父亲。若调动两个郡的兵力,有控弦骑士上万,王郎的军队,不足挂虑。”刘秀手下诸将对此建议颇不以为然。他们说:“就是死,坟墓也要朝着南方,为何还要北上,跳入王郎大军的口袋?”刘秀指着耿弇说:“这是我北上途中的主人。”恰好蓟县城爆发动乱,刘秀只好向南奔逃,手下诸将逃散。耿弇逃往昌平县,来到父亲耿况处,劝说父亲派寇恂与东边渔阳郡太守彭宠联络,各自调动轻骑兵两千人,步兵一千人。耿弇与景丹、寇恂还有渔阳郡的军队一起南下,所过之处,斩杀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等官员四百余人。缴获王郎军印绶一百二十五枚,符节二枚,消灭王郎军三万人。平定涿郡、中山郡、巨鹿郡、清河郡、河间郡,共计二十二个县,在广阿县追上刘秀等。当时,刘秀正在攻打王郎,有传言说两个郡的兵马杀来,诸将顿时恐慌。接下来,耿弇带着北部二郡的将领前来大营拜谒刘秀,刘秀看到耿弇等,大喜过望,说:“这是渔阳郡、上谷郡士大夫的功劳。”刘秀将上谷郡、渔阳郡诸将拜为偏将军,让他们继续率领所属军队,拜耿况为大将军,封为兴义侯,可以建立大将军幕府,设置裨将。耿弇等跟随刘秀,随后攻取邯郸。
在当时,更始帝征召代郡太守赵永,耿况劝说赵永不要去长安,应该追随刘秀。刘秀派赵永返回代郡,安抚民众,赵永回到代郡,代县令张晔反叛赵永,据城坚守,还招来匈奴、乌桓作为外援。刘秀拜耿弇的弟弟耿舒为复胡将军,进攻张晔,大败张晔。赵永这才回到郡府,安抚民众。当时,五校贼有二十余万人北上寇掠上谷郡,耿况与耿舒一起连战连胜,大败五校军。贼寇退出上谷郡。
更始帝刘玄看到刘秀的声望日渐高涨,心存忌惮,派使者立刘秀为萧王,诏令刘秀罢兵,与建立战功的其他将领返回长安;又派遣苗曾前往幽州,担任州牧;派遣韦顺前往上谷郡,担任太守;派遣蔡充前往渔阳郡,担任太守,一起前往北部州郡上任。当时,刘秀住在邯郸宫,白天在温明殿睡觉。耿弇进入温明殿,在刘秀床前请示,劝说刘秀:“如今更始帝朝政混乱,君臣上下,淫乱不堪。诸将在京城擅自行事,皇亲贵戚在京城横行无忌。天子诏命不出城门,各地州牧、郡守自行决定去留,百姓不知该听命于谁,士人均感到不安。贼寇掳掠财物,抢劫妇女,身上带着金玉的人,出了家门就会遭到抢劫。百姓叩心问天,甚至有人思念王莽新朝。此外,铜马、赤眉等民军,有数十伙儿人,人数多的有上百万,圣公刘玄对他们无可奈何,看来败亡是早晚之事。将军家在南阳首先起事,打败王莽百万大军,今天又在河北平定贼寇,控制河北富庶之地。以义讨伐,发出号令,四方无不响应,天下可以传檄而定。天下大位,不应该再让与他人。我听说有使者从长安来,欲让将军罢兵,千万不能答应。而今,战士们伤亡很大,耿弇愿意回到幽州,调集精兵,谋划下一步行动。”刘秀听了耿弇的分析,大喜,此后,刘秀拜耿弇为大将军,与吴汉一起北上,征调幽州十个郡的军队。耿弇到了上谷郡,逮捕韦顺、蔡充,将其斩杀,吴汉又杀了苗曾。二人调动幽州全部兵力,率领南下,跟随刘秀进攻铜马军、高湖军、赤眉军、青犊军,在元氏县追杀尤来军、大枪军、五幡军。耿弇率领北方精锐骑兵,常担任先锋,一路上冲锋陷阵,刘秀乘胜在顺水附近大战。贼寇看到形势危急,殊死顽抗,汉军士卒疲惫,败退下来,在范阳县筑起壁垒坚守,又过了数日,才缓过气来,贼寇也顺势退兵。耿弇跟随刘秀穷追贼寇至容城、小广阳、安次县,连战连胜,大败贼寇。刘秀返回蓟县,派遣耿弇与吴汉、景丹、盖延、朱祐、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坚镡、王霸、陈俊、马武等十三位将军,穷追贼寇至潞东县,在平谷县,与贼寇再战,斩杀一万三千余人。将贼寇一直追至右北平郡无终县、土垠县之间,直至俊靡县,才凯旋。贼寇分散逃入辽西郡、辽东郡,部分贼寇被乌桓人、貊人袭击,掳掠而去,最终星消云散。
刘秀即皇帝位,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在敖仓进攻新县贼寇,逼降贼寇。
建武二年,光武帝封耿弇为好畤侯,享有好畤、美阳两个县的食邑。
建武三年,延岑从武关出兵,进攻南阳郡,攻下数城。穰县人杜弘率领部众,追随延岑。耿弇与延岑在穰县大战,大败延岑军,斩杀三千余人,生擒延岑部将,俘虏士卒五千余人,缴获印绶三百枚。杜弘投降,延岑与数名骑兵逃往东阳县。
耿弇跟随光武帝巡幸舂陵乡。耿弇奏请皇帝,愿意北上回到上谷郡,征调留在当地的军队,前往渔阳郡平定彭宠叛乱;再前往涿郡,平定张丰叛乱;而后返回,收服富平、获索二人;既而东进,进攻张步,平定齐地。光武帝很欣赏耿弇的豪迈之举,批准奏请。
建武四年,皇帝诏令耿弇进攻渔阳郡。耿弇考虑到父亲耿况在上谷郡担任太守,在此前与彭宠一起拥立刘秀,有同样功劳,另外,耿弇的兄弟还没有在京师担任职务,耿弇心存疑虑,不敢独自领军前去。于是上书皇帝,请求先回到洛阳。光武帝诏书答复:“将军带领宗族,为了国家奋力拼杀,所向披靡,功劳卓著,又有何疑虑,提出要先返回洛阳?将军暂且与王常驻守涿郡,准备下一步行动。”耿况听到耿弇前来征讨彭宠,心中不安,派遣耿舒的弟弟耿国到洛阳来侍奉皇帝。光武帝准奏,封耿况为隃(shù)糜侯。诏命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等进攻望都县、故安县。驻守在西山的贼寇有十几个营,全部被歼灭。当时,征虏将军祭遵驻扎在良乡,骁骑将军刘喜驻扎在阳乡,抗击彭宠。彭宠派遣弟弟彭纯,率领两千余匈奴骑兵,彭宠亲自率领数万人,分两路进攻祭遵、刘喜。匈奴骑兵经过军都县,耿舒拦腰截击,斩杀两位匈奴王,彭宠只好退军。耿况与耿舒进攻彭宠,攻取军都县。
建武五年,彭宠被杀,光武帝嘉奖耿况有功,派光禄大夫持符节前去迎接耿况,赐予耿况洛阳甲等宅邸,享受奉朝请礼遇,封耿舒为牟平侯。光武帝派遣耿弇与吴汉一起在平原县进攻富平、获索二贼,大败贼寇,投降的贼寇有四万余人。
光武帝下诏,诏令耿弇继续征剿张步。耿弇将投降的士卒加以整编,为他们安排将领。耿弇率领骑都尉刘歆、泰山郡太守陈俊引军东进,在朝阳县济河上架桥,渡过济河。张步获知消息,派大将军费邑在历下邑驻军,又分出部分兵力,驻扎在祝阿邑,另外,张步在泰山郡钟城邑还有数十营军士,以逸待劳,准备迎战耿弇。耿弇渡过济河,首先进攻祝阿邑,从清晨开始攻城,不到中午即攻下祝阿邑,而后打开一角,令其余众逃归钟城。钟城驻军听说祝阿邑已经被攻破,顿时惊慌,四散逃去,留下一座空城。费邑派弟弟费敢镇守巨里县。耿弇进兵指向巨里,命令军士砍伐树木,扬言要填塞护城河。数日过去,有投降过来的人说,费邑听说耿弇要攻打巨里,欲亲自率军前来救援。耿弇严令军中抓紧时间,整修攻城器械,又向各营发出命令,三日后全力攻打巨里,同时释放俘虏,让俘虏逃归本营。逃回的俘虏向费邑报告耿弇的攻城日期,费邑果然亲自率领精兵三万余人,前来救援。耿弇闻报大喜,对驻军讲:“我之所以要抓紧时间整修器械,准备攻城,就是为了引诱费邑上钩。费邑来了,正中我计。”耿弇分出三千人继续围困巨里,亲自率领精兵登上高坡,居高临下指挥汉军大败费邑带来的援军,当场斩杀费邑。耿弇带上费邑的首级,向巨里城的守军展示。城中更加恐慌,费敢率领余众出城,归附张步。耿弇缴获巨里城聚积的大量军需物资,纵兵追击,继续攻打还未投降者,先后摧毁四十余营,平定济南。
在当时,张步在剧县设都,派弟弟张蓝率领精兵两万,镇守西安。各郡太守属下士兵还有一万余人,镇守临菑,与西安相距四十里。耿弇进抵画中城,位于西安与临菑二城之间。耿弇看到西安城虽小,然而城防坚固,张蓝率领的都是精兵,临菑城虽然很大,但比较容易攻打,耿弇召集诸校尉商议,五日后攻打西安城。张蓝获知消息,日夜警惕,加强防守。到了五日后的夜半时分,耿弇命令诸将提早开饭,在天明时分进抵临菑城下。护军荀梁等人为此而争执,认为应该先攻打西安城。耿弇说:“不然。西安城内听说我军要去攻打,日夜备战;临菑城内不会想到我军会猝然而至,一定会惊慌失措。我用一日时间即可攻下临菑。攻取临菑,西安则孤立无援,张蓝与张步分隔两地,必然会逃走,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如果先攻打西安,攻不下来,旷日持久,大军困顿于坚城之下,伤亡一定很大。即使能攻下,张蓝也会引军退回临菑,二人合兵一处,静观时变。我军孤军深入,后方粮草转运困难,旬日之间,就会陷入困境。诸君的想法没有看到问题的要害。”耿弇指挥汉军攻打临菑,半日之内攻取临菑,汉军进入临菑。张蓝获知消息,大为惊恐,率领余众逃往剧县。
耿弇命令军中不得在剧县郊外抢掠,等待张步到来再开始攻城,以此来激怒张步。张步听说后,大笑:“就凭尤来、大彤十余万众,我也能杀入杀出。今天大耿带来的军队远少于他们,又是疲惫之师,何足挂虑!”张步与三个弟弟张蓝、张弘、张寿,还有原大彤军首领重异等,率军赶来,号称二十万,来到临菑大城的东边,准备进攻耿弇。耿弇先在淄水上布设军阵,与重异率领的军队相遇。汉军轻骑兵欲首先挑战,耿弇担心会挫伤张步的前锋,使得张步不敢再继续前进。耿弇向重异军示弱,以此重异军气焰嚣张,汉军步步后退,引诱重异军逼向小城,耿弇将小城内布置停当。此时,张步军气势汹汹,直逼小城攻打耿弇,首先与刘歆等人接战。耿弇登上王宫旧台,观察刘歆等人与张步交战。而后,耿弇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在东城下拦腰截断张步军,大败张步。此时,一支箭矢射中耿弇的大腿,耿弇拔出佩刀,将箭杆砍断,左右将领不知耿弇受伤。双方继续大战,直至夕阳西坠,双方休兵。第二天清晨,耿弇指挥汉军出城。当时,光武帝在鲁县,听到耿弇遭到张步进攻的消息,亲自率军来救,还未赶到。陈俊对耿弇讲:“剧县贼寇兵势正盛,我等暂且关闭营门,令士卒休息,等待皇上到来。”耿弇答:“皇上车驾来到,臣子应当杀牛酾酒,迎接朝廷百官,怎么能把贼寇留予君父剿灭?”耿弇指挥汉军出城大战,从清晨直至黄昏,双方戮力厮杀,汉军大败张步军,杀伤无数,城周围的沟壕填满死尸。耿弇看出张步已经计穷力竭,很快就会退军,耿弇在左右两翼预设埋伏,等待张步撤退。当天夜晚,夜幕沉沉,张步果然引军撤退,耿弇伏兵骤起,将张步军拦腰截断,穷追猛打至钜昧河边,沿途八九十里尸骸横陈,耿弇缴获张步军辎重车辆二千余辆。张步退回剧县,兄弟们各自散去。
此后数日,皇帝车驾来到临菑,慰劳耿弇军,大会群臣。光武帝对耿弇讲:“在往昔,韩信在历下邑大破齐军,为汉朝奠定基业。今天,将军攻打祝阿,再创战绩。这里也是齐国西界,其功劳与韩信相比,不相上下。韩信袭击齐军,迫使齐军投降。将军击破劲敌,其难度大于韩信。当年,田横烹杀郦食其,最终走投无路,才来洛阳投降高祖,高帝诏命卫尉郦商,不得为哥哥郦食其报仇。张步此前杀了伏隆,张步今天来降,我也会诏命大司徒伏湛不得与张步结仇,以此安抚张步。将军此前在南阳,谋划方略,我常以为计划疏阔难以施行,今日之事,正可谓有志者事竟成!”耿弇继续追击张步,张步逃往平寿县,最终脱下上衣,袒露肌肤,背负斧头,站立在军门外投降。耿弇传令将张步押往皇帝驻跸处。耿弇指挥汉军进驻平寿城,在城中,耿弇竖起十二个郡的旗鼓,命令张步降军按照郡址站立在旗下。张步余众仍有十余万,有辎重车七千余辆。耿弇遣散张步军投降的士卒,把他们送回家乡。耿弇引兵进抵城阳县,逼降五校军余众,齐地平定。耿弇凯旋,返回京师。
建武六年,耿弇率领汉军西进征剿隗嚣,在漆县安营扎寨。
建武八年,耿弇跟随皇帝登上陇山。第二年,耿弇与中郎将来歙分兵,平定安定郡、北地郡民军壁垒,逐一攻破。
耿弇共计平定四十六个郡,攻破三百个城池,没有一次遭受挫折。
建武十二年,父亲耿况病重,皇帝亲自来到宅邸,探视病情,又任命耿国的弟弟耿广、耿举为中郎将。耿弇兄弟六人,全部担任高官,佩带青紫,在家中轮流侍奉父亲医药,当时人盛赞耿氏家族。及至耿况去世,谥号为烈侯,小儿子耿霸继承耿况的爵位。
建武十三年,皇帝为耿弇增加食邑,佩大将军印绶,耿弇离开军队后,以列侯位享受奉朝请礼遇。每当四方有军情战事,皇帝就会召耿弇入宫,询问对策。耿弇享年五十六岁,明帝永平元年去世,谥号为愍侯。
嗣子耿忠继承爵位。耿忠以骑都尉职务在西域天山附近进攻匈奴,有战功。耿忠去世,嗣子耿冯继位。耿冯去世,嗣子耿良继位,耿良又名耿无禁。安帝延光年间,耿良娶了安帝的妹妹濮阳长公主,担任宫中侍中。耿良去世,嗣子耿协继位。
隃麋侯耿霸去世,嗣子耿文金继位。耿文金去世,嗣子耿喜继位。耿喜去世,嗣子耿显继位,耿显担任羽林军左监。耿显去世,嗣子耿援继位。耿援娶了桓帝的妹妹长社公主,担任河东郡太守。后来曹操诛杀耿氏,只有耿援的孙子耿弘幸免于难。
牟平侯耿舒去世,嗣子耿袭继位。耿袭娶了明帝的女儿隆虑公主。耿袭去世,嗣子耿宝继位。
耿宝的妹妹是清河孝王刘庆的妃子。及至安帝即位,追尊父亲孝王为孝德皇帝,尊母亲为孝德皇后,尊耿王妃为甘园大贵人。安帝考虑到耿宝是大舅,让耿宝监理羽林左骑,后来,耿宝升任大将军。耿宝阿附宫中宦官及安帝的乳母王圣,与中常侍樊丰、安帝的乳母谮毁皇太子,致使皇太子刘保被贬为济阴王,又陷害太尉杨震,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耿宝弟弟的儿子耿承继承公主的爵位为林虑侯,担任宫中侍中。安帝驾崩,阎太后认为耿宝等人阿附宫内嬖臣,行为不道,颁布策书罢免耿宝和耿承,二人被贬为亭侯,遣送回封国。耿宝在途中自杀,撤销封国。甘园大贵人多次为耿氏求情,顺帝阳嘉三年,顺帝刘保续封耿宝的儿子耿箕为牟平侯,在宫中担任侍中,续封耿恒为阳亭侯,拜耿承为羽林中郎将。甘园大贵人去世,大将军梁冀向耿承索取大贵人赐予的珍宝玩物,没有得到,梁冀大怒,暗示有关官员上奏剥夺耿承的爵位和食邑。耿承惶恐不安,逃往穰县藏匿起来。数年后,梁冀在穰县发现耿承的踪迹,杀了耿承和他的家人,十余人遇害。
评论如下:淮阴王韩信评价项王可谓中肯,在汉中已经预知高祖一定能够拥有天下。耿弇在河北为世祖出谋献策,在南阳定计,也看出世祖的事业一定能够成功。然而,攻取齐地后,耿弇再无尺寸之功。是耿弇不再有进取之心吗?或许时运已去,不足以成就更大伟业?三代人担任将军,此为道家所忌,耿氏家族世代建立殊勋,以功名得以善终。止戈为武,将军用兵,以杀伐制止杀伐!耿氏为何能够如此兴盛?
耿国,字叔虑,建武四年入朝,侍奉皇帝,光武帝拜耿国为黄门侍郎,在皇帝身边侍候。光武帝很欣赏耿国的能力,擢拔耿国为射声校尉。
建武七年,撤销射声校尉,光武帝又拜耿国为驸马都尉。父亲耿况去世,耿国按照位序应该继承父亲的爵位,但耿国上疏皇帝,说父亲最喜爱小儿子耿霸,坚持把爵位让与弟弟耿霸。皇帝有诏,批准奏请。此后,耿国历任顿丘县令、阳翟县令、上蔡县令,所任职务,获得官吏、百姓一致好评。光武帝后来征召耿国担任五官中郎将。
当时,乌桓、鲜卑多次寇掠边境,耿国善于谋划,就边境武备向皇帝谏言,光武帝很欣赏。及至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多次叩关,奏请做中原的藩臣,为汉朝抵御北匈奴。皇帝将此事交予朝中公卿廷议。大臣们认为天下刚刚安定,国家财政紧张,戎狄做事情难以辨别真伪,建议不要答应匈奴。只有耿国极力坚持:“臣以为,应该按照孝宣皇帝对待匈奴的政策,令匈奴日逐王在东部镇抚鲜卑,在北部抗击北匈奴,统领四方戎狄,为汉室守卫边郡,可使塞下不再有警讯之声,这是为万世奠定太平的方略。”光武帝采纳耿国的谏言。此后,光武帝册立比为南单于。从此以后,乌桓、鲜卑在边塞住下,安分守己,北匈奴远离边塞,中原不再有塞外夷狄袭扰的警讯。
建武二十七年,耿国代替冯勤担任大司农。耿国上奏朝廷,称应该设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率领驻扎在五原郡的汉军,防止内地罪犯逃往塞外。明帝永平元年,耿国在任上去世。明帝追思耿国的谏言,在边塞设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完全按照耿国的策划。
耿国有两个儿子:耿秉,耿夔。
耿秉,字伯初,身材高大魁梧,腰有八围粗。耿秉博览群书,喜欢阅读《司马兵法》,特别喜欢像军中将帅一样参与军事。因为父亲的职务,耿秉在宫中担任侍郎,多次向皇帝上疏,谈论用兵之事。耿秉认为,国库耗费巨大,边陲仍然难以安宁,祸患主要来自北匈奴。朝廷应该以战止战,这才是圣王之道。显宗本来有北伐之意,同意耿秉的意见。永平年间,明帝召耿秉到宫中来,就耿秉此前的上疏,与耿秉谈论用兵之事,拜耿秉为谒者仆射。此后,明帝愈发重视耿秉。每次朝中廷议,常诏令耿秉上殿,就边郡用兵,让耿秉发表意见。耿秉的意见大多符合皇帝的旨意。
永平十五年,明帝拜耿秉为驸马都尉。永平十六年,明帝拜骑都尉秦彭为副将,诏令耿秉与奉车都尉窦固一起北伐北匈奴。北匈奴落荒而逃,汉军与匈奴没有经历大战,即返回。
永平十七年夏天,明帝诏令耿秉与窦固一起,率领一万四千汉军骑兵,从白山出兵,打击西域车师国。车师分为两部,车师后王、车师前王,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两王相去五百余里。窦固认为车师后王距离较远,山谷幽深,汉军士卒在塞外作战,天气寒冷,非常辛苦,欲首先打击车师前王。耿秉认为应该先打击车师后王,这才是取得完胜的方略,车师前王会不战而降。窦固犹疑不决。耿秉挺身而出,说:“末将愿意担任先锋。”耿秉翻身上马,引军北上,窦固不得已,只好跟进。二人纵兵扫荡,斩杀数千人,缴获马、牛十余万头。车师后王安得惊恐万状,率领数百骑兵走出王廷,迎候耿秉。此时,窦固将军幕府司马苏安,欲将功劳归于窦固,疾驰向前,对安得说:“汉朝出征大将军是奉车都尉,这是汉天子的姐夫,享有列侯爵位,你应该向奉车都尉窦固大将军投降。”安得返回,又命令其他将领迎候耿秉。耿秉大怒,披甲上马,指挥麾下精锐骑兵,径直来到窦固驻扎的壁垒,对窦固讲:“车师后王投降,迄今不来见面,末将请求枭其首级。”窦固闻言大惊,说:“将军且慢,这样会把事情搞糟!”耿秉厉声喝道:“面对受降之敌,犹如面对敌寇。”遂疾驰而去。安得愈发惶恐,走出大帐,脱下帽子,抱着耿秉的马腿,向耿秉投降。耿秉带着车师后王来见窦固,随后,车师前王也来投降,汉军平定车师国,凯旋。
第二年秋天,章帝刘炟即位,拜耿秉为征西将军,派遣耿秉巡行凉州,抚慰赏赐保卫边塞的羌人、南匈奴,此后,耿秉驻扎在酒泉郡屯垦,负责西域事务,随时驰援戊己校尉。
章帝建初元年,章帝拜耿秉为度辽将军。在任上七年,匈奴对耿秉感恩戴德。章帝征召耿秉返回京师,拜为执金吾,非常重视耿秉。章帝每次巡幸郡、国,或到离宫别馆休息,耿秉常率领禁卫军,随侍在皇帝身边。章帝任命耿秉的三个儿子在宫中担任侍郎。章和二年,章帝拜耿秉为征西将军,协助车骑将军窦宪远征北匈奴,大败北匈奴。详情记载在《窦宪传》。章帝封耿秉为美阳侯,享受食邑三千户。
耿秉勇猛善战,作为将军威武雄壮,做事情力求简易,行军时常披挂甲胄,走在前边,休息时不修建营垒,然而也会向远方派出侦察兵。在战前,耿秉与军士们盟誓,遇有警讯则指挥军队排列战阵,军中士卒皆愿意效力。和帝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担任光禄勋。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享年五十余岁。和帝赐予朱红色棺椁、玉衣,将作大匠负责挖掘墓穴,和帝诏令派军队鼓乐,还有五个营的骑士三百余人,为耿秉送葬,赐谥号桓侯。南匈奴得知耿秉去世的消息,莫不痛哭流涕,有人甚至割破脸面,流血不止。
耿秉的长子耿冲继承爵位,及至窦宪败亡,因此前耿秉与窦氏关系密切,受到牵连,被撤销封国。后来,耿冲担任汉阳郡太守。
耿秉的曾孙耿纪,年少时就有好名声,被三公府征用,曹操特别欣赏耿纪,拜耿纪为少府。耿纪认为曹操早晚会篡夺汉室天下,建安二十三年,耿纪与太医令吉丕、丞相司直韦晃密谋,欲刺杀曹操,事情暴露,耿纪被曹操夷灭三族。在当时,衣冠之族因为受到耿纪案牵连,罹遭惨祸被满门抄斩遭到灭族的官员很多。
耿夔,字定公,年轻时耿夔有气魄,做事情敢于决断。和帝永元初年,耿夔在车骑将军窦宪幕府任代理司马,北上打击匈奴,转任骑都尉。永元三年,窦宪从黄河以西出兵,任命耿夔为左校尉,率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居延塞出发,奔袭北单于王庭。在金微山,耿夔斩杀匈奴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人。单于与数名骑兵仅以身免。汉军缴获匈奴大量珍珠、财宝、牲畜,驱逐匈奴远离边塞五千余里,凯旋。这是汉廷打击匈奴,出师远征从未到达过的远方。和帝封耿夔为粟邑侯。北单于的弟弟左鹿蠡王於除鞬自立为单于,有八部人马,两万余人,迁至蒲类海居住,派遣使者前来叩关通使。和帝拜耿夔为中郎将,持符节,作为护匈奴使者。及至窦宪败亡,耿夔被免去职务,褫夺爵位。
再后来,耿夔担任长水校尉,和帝拜耿夔为五原郡太守,转任辽东郡太守。和帝元兴元年,貊人寇掠边郡,耿夔追击貊人,斩杀貊人首领。安帝永初三年,南单于檀反叛朝廷,安帝派耿夔率领鲜卑军,还有驻扎在雁门郡要塞的边郡汉军,与车骑将军何熙一起镇压南单于。何熙举荐耿夔为先锋,派遣将军幕府司马耿溥、刘祉,率领两千人与耿夔一起进军,进抵属国故城。南单于派遣薁鞬日逐王率领三千余人抵挡汉军。耿夔进攻匈奴左翼,命令鲜卑进攻匈奴右翼,匈奴败逃,汉军追亡逐北,斩杀一千余人,杀了匈奴名王六人,缴获穹庐车、辎重车一千余辆,牲畜更是不计其数。鲜卑的马匹大多羸弱,有很多人中途叛逃出塞。耿夔不能单独冒进,遂没有再穷追鲜卑。此后,耿夔担任云中郡太守,代行度辽将军职事。
耿夔勇敢,为人气盛,多次冒犯使匈奴中郎将郑戬。安帝元初元年,耿夔被捕入狱,以减死罪获刑,笞打二百。安帝建光年间,耿夔担任度辽将军。在当时,鲜卑攻打云中郡,杀害太守成严,在马城围困乌桓校尉徐常。耿夔与幽州刺史庞参前去救援,把鲜卑赶出塞外,凯旋。后来,耿夔因某事犯法,又被免职,在家中去世。
耿恭,字伯宗,是耿国弟弟耿广的儿子,从小失去父亲。耿恭为人慷慨,秉持大义,善用谋略,有将帅之才。明帝永平十七年冬天,骑都尉刘张出兵西域,打击车师国,延请耿恭担任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还有窦固的堂弟驸马都尉窦秉,逼降车师国。明帝重新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拜耿恭为戊己校尉,耿恭在车师后王庭金蒲城驻扎,明帝又拜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关宠在车师前王庭柳中城驻扎,各率领数百汉军。耿恭到达驻地,向乌孙国传递公文,宣示汉朝武威。大昆弥以下官员非常高兴,派遣使者,献上良马,还有西汉宣帝朝朝廷赐予汉公主的博具,向耿恭表示愿意送王子到京师,在宫中侍奉皇帝。耿恭派使者送去金币、绢帛,迎接乌孙王子。
第二年三月,北单于派遣左鹿蠡王率领二万骑兵进攻车师国。耿恭派遣司马率领汉军三百人救援,途中与匈奴骑兵相遇,匈奴人多,救援汉军全军覆没。匈奴杀了车师后王安得,继续攻打驻扎汉军的金蒲城。耿恭登上城墙,奋力拼杀,与匈奴对峙。耿恭将毒药涂抹在箭头上,告诉匈奴人:“这是汉家的神箭,射中者会有异象。”耿恭用强弩射向匈奴,中箭者创口翻起,目睹此异象,匈奴大惊失色。此时大雨倾盆,狂风骤起,箭顺着雨势,射向匈奴,杀伤的匈奴人很多。匈奴震恐,相互间告诫:“汉军神威,太可怕了!”遂远遁而去。耿恭看到疏勒城旁有山涧水可以利用。当年五月,耿恭率领汉军,移驻疏勒城。当年七月,匈奴再次来犯,耿恭做好准备,募集数千人,主动出击,匈奴骑兵狼狈窜逃。此后,匈奴在疏勒城下截断山涧水。耿恭又在城中挖掘深井十五丈,井中没有出水,汉军士卒又乏又渴,只好用马尿解渴。耿恭仰天长叹道:“我听说前朝贰师将军拔出佩刀刺向天山,飞泉涌出;而今,汉德神明,怎么能在此地受困?”耿恭整顿衣冠,向水井再拜,为汉军士卒祈祷,泉水顿时涌出,汉军士卒欢呼万岁。耿恭命令士卒用水桶盛满水,泼向匈奴。匈奴见状,大出意外,以为汉军有神明相助,遂撤军。
在当时,焉耆国、龟兹国袭击并杀害西域都护陈睦,北匈奴在柳中围困关宠。恰逢明帝驾崩,遭遇国丧,朝廷不能派出救兵,车师国反叛,与匈奴勾结进攻耿恭。耿恭激励手下战士,抗击匈奴。车师后王夫人的祖父是汉人,夫人暗中将匈奴的情况,告诉耿恭,又向汉军输送粮饷。几个月后,粮食耗尽,汉军陷入绝境,只好将铠甲、弓弩煮烂,用煮烂的筋革充饥。耿恭与战士们患难与共,下决心同生共死,汉军战士无一人怀有二心,逐渐有人饿死,还剩下数十人。单于知道耿恭已经陷入绝境,欲迫使耿恭投降,派来使者,招降耿恭:“如果投降,单于将封将军为白屋王,还把女儿嫁予将军。”耿恭诱使单于使者登上城墙,亲手杀了使者,在城上焚烧尸体。匈奴官属见此惨状,哭号着离去。单于大怒,又增添兵力攻打耿恭,但仍然不能攻下疏勒城。
关宠上书朝廷,请求援兵。章帝刘炟刚刚即位,诏令朝中公卿廷议。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应该再派兵救援。司徒鲍昱上疏:“朝廷派人镇守西域,在危难之地为国家效力。如今,前方将士陷入困境,朝廷如果弃之不救,对外,只会令蛮夷更加猖獗,对内,则会伤害为国赴难的将士之心。边疆没有战事则罢,以后如果匈奴侵犯边境,陛下还能派谁出征应敌?西域将士分作两部,兵少人寡,各自率领数十人,坚守不退。匈奴重重围困,经历数十天,仍不能解决战事,这正好说明,汉军将士倾尽全力报国,才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朝廷应当诏令敦煌、酒泉郡太守,各派出精锐骑兵二千,多带些旗帜,兵分两路,日夜兼程,前去救援。如今匈奴已经是疲敝之师,一定不能抵御汉军精锐。只需四十几日,就可以将将士们接回塞内。”章帝认为说得对,派遣征西将军耿秉在酒泉郡驻守,代行太守职事。又派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征调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三郡驻军,外加鄯善国的兵力,共计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在柳中集合完毕,出师车师国,攻打交河城,斩杀匈奴三千八百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骆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匈奴狼狈窜逃,车师国投降。
关宠已经战死,王蒙等人听说后,欲撤军返回。此前,耿恭曾经派遣军吏范羌前往敦煌郡领取屯驻汉军战士过冬的寒服,此次,范羌跟随王蒙的汉军一起出塞。范羌向王蒙一再请求,率领汉军接回耿恭。王蒙与其他将领,不敢再向前走,分出两千人,交予范羌。范羌率领汉军,从天山北道出发,前往迎接耿恭。途中大雪弥漫,雪深达一丈余,汉军艰难前行,抵达疏勒城。城中战士夜晚听到人喊马嘶的声音,以为匈奴杀来,大惊失色。范羌从远处高喊:“我是范羌,带领汉军前来迎接校尉。”城中汉军欢呼万岁,打开城门,两军战士相拥而泣。第二天,汉军撤出疏勒城,踏上归途。匈奴骑兵穷追不舍,汉军战士且战且退。疏勒城的守军处于饥乏交困的状态,走出疏勒城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有人衰病而死,建初元年三月抵达玉门关,仅剩下十三人,衣衫褴褛,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耿恭等人沐浴,换上新衣。郑众上疏皇帝:“耿恭以孤军困守危城,正当西域要冲。面对数万匈奴大军,经年累月,身心俱疲。耿恭凿山为井,煮弩为粮,下定万死不顾的决心,抱着无一生还的坚强意志,为国家守护边陲。前后杀伤匈奴丑虏数千人,战士忠勇,没有给我大汉军人丢脸。耿恭的忠勇气节,古今罕见,应该封耿恭为侯爵,以此激励前方将士。”及至耿恭来到洛阳,鲍昱上奏朝廷,认为耿恭的气节超过当年羁押在匈奴的汉使苏武,应该封耿恭为侯爵,加以褒奖。章帝拜耿恭为骑都尉,拜耿恭手下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拜张封为雍营司马,拜军吏范羌为共县丞,其余九人皆补进羽林军。耿恭的母亲此前已经去世,及至耿恭返回,又追行丧礼。章帝有诏,派五官中郎将带着牛、酒,为耿恭除去丧服。
第二年,耿恭改任长水校尉。当年秋天,金城郡、陇西郡羌人反叛。耿恭上疏,向朝廷贡献安边方略,章帝下诏,召耿恭入宫详细陈述己见。章帝派遣耿恭率领五校军士三千人,辅佐车骑将军马防讨伐西羌。耿恭驻扎在枹罕,多次与羌人接战。第二年秋天,烧当羌投降,马防返回京师,耿恭留下来打击尚未投降的羌寇,斩杀、俘虏一千余人,缴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羌、烧何羌等十三部数万羌人,来到耿恭处请降。耿恭出征陇西郡,行前上奏:“原安丰侯窦融在西州驻扎,颇能受到羌、胡信任。今天,大鸿胪窦固就是窦融的孙子,窦固曾经在白山作战,勇冠三军,立下大功。奏请任命窦固为特使,前往凉州,镇抚羌、胡。改令车骑将军马防在汉阳驻守,以此向羌胡展示汉军武威。”奏言触怒马防。及至马防返回京师,监营谒者李谭按照马防的旨意上奏朝廷,说耿恭不务军事,受命出征心怀怨怼。耿恭被捕入狱。此后,耿恭被免去职务,回到家乡,在家中去世。
儿子耿溥,担任京兆虎牙都尉。安帝元初二年,耿溥在丁奚城打击叛羌,汉军战败,耿溥战死在沙场。安帝诏令,拜耿溥的儿子耿宏、耿晔为宫中郎官。
耿晔,字季遇,顺帝初年担任护乌桓校尉。当时,鲜卑多次寇掠边郡,杀了代郡太守。耿晔率领乌桓军,还有驻扎在边郡的汉军,出塞讨伐鲜卑,大败鲜卑。鲜卑人恐惧,数万人向辽东郡投降。耿晔多次出塞,大有斩获,威震北部边郡。后来,耿晔担任度辽将军。
从建武中兴以来,直至建安末年,耿氏家族担任大将军者,有二人,担任将军者,有九人,在朝中担任卿士者,有十三人,三人娶公主为妻,受封为列侯者有十九人,担任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官员者,有数十上百人,与汉室兴衰共始终。
评论如下:我在读《苏武传》时,读到苏武在北海,茹毛饮血,始终没有背叛大汉朝廷;再后来,又读到耿恭在西域疏勒,为国效命,困守孤城,不觉喟然长叹,涕泗交流。嗟乎,壮士为国尽忠,把此看得比生命还要重,正可谓义气干云!在往昔,曹沫在柯邑会盟坛上,凛然正气,相如在渑池宴上,慷慨陈词。人们常讲,英雄在瞬间,视死如归,不同于在沙场,捐躯于百战之地。按照常理,西汉、东汉封二位英雄为侯爵,应该延续十世人,福祚绵延不绝。可叹苏君恩不及子孙,耿恭在牢狱遭受折磨。再读介子推的龙蛇之诗,不禁黯然伤神,为之叹息。
赞辞如下:好畤经武,能画能兵。往收燕卒,来集汉营。请间赵殿,酾酒齐城。况、舒率从,亦既有成。国图久策,分此凶狄。秉洽胡情,夔单虏迹。慊慊伯宗,枯泉飞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