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滁州学院校名、校徽
【关于校名】 “滁州学院”四字系郭沫若先生书法字体。郭沫若曾于1964年为滁州学院前身“滁县师范学校”题写过校名,“滁”“学”二字均源自其中;“州”“院”二字均选自郭沫若的其他书法手迹。
【释义】滁州学院校徽以“滁”、“U”(University的缩写)和“1950”为基本元素。篆字“滁”为核心,呈现了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旗帜的形制,代表着滁州学院团结进取、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盾牌的形制,承载了滁州学院人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奖杯的形制,抒发了滁州学院人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不断创新的卓越情怀。结构精密的芯片形制,象征着滁州学院科技与人文并举的时代风范。校名“滁州学院”采用郭沫若的字体,突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1950”字样标志了滁州学院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历程。中英文有机融合的方式,体现了滁州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豪迈姿态。呈现开放形态,展示着滁州学院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汉字“滁”中的山、水、人的元素,描绘了滁州学院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滁州学院校训
校训:修德 求是 博学 笃行
【释义】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求是”,即勇于追求真理,探索规律。
“博学”,即广泛地学习各类知识。
“笃行”,即强调重视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滁州学院精神
滁州学院精神:思变尚新 务实求真
【释义】
思变尚新:思变就是力求改变现状,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自我更新观念;尚新就是一种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独具一格的开拓创新精神。
务实求真: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做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求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探索,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思变尚新 务实求真”是滁州学院数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是凝聚并激励全体师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旗帜。
滁州学院校风
校风:爱国荣校 尊学敬道
【释义】
爱国荣校: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滁州学院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操,是推动滁州学院人志存高远、担当济世的巨大力量。荣校就是热爱学校,不计一己之得失,勇于为校争光,这是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础和情感源泉。
尊学敬道:就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创造。既要谦逊有礼,虚心好学,尊敬师长,又要重视自己品德和意志的磨练,提高自己的修养。
“爱国荣校 尊学敬道”浓缩着滁州学院人对国家和学校深沉的挚爱,寄寓着滁州学院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执着。
滁州学院教风
教风:博学善导 敬业爱生
【释义】
博学善导:“博学”就是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教学技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善导”就是要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疏导学生的困惑,对学生循循善诱。
敬业爱生:“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真心真意的投入,长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工作踏实勤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生”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关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只有以“爱”为出发点,才能对学生竭尽所能倾尽所有,做到诲人不倦,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博学善导 敬业爱生”是教师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和简要概括。
滁州学院学风
学风:勤学善思 知行合一
【释义】
勤学善思:“勤学”就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对真理和知识充满强烈的渴望,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善思” 取自《论语》中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说明了学贵精思之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在滁州讲学)提出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学说,也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思想。“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指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勤学善思 知行合一”,要求学生勤于求学、善于思考、注重实践、强调应用,是求知问学的最好原则和方法,符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