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5年1月20日成立的,1986年3月17日报原国家教委备案,同年开始招生。学校在行政上原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业务上受湖北省、武汉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为武钢和中南地区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人才。
创办时间1985年1月20日
现在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3亩,绿化覆盖率达39.6%, 学校建有教学行政用房17754.6千方米。学员宿舍面积7800平方米,能够容纳1500名学员的住宿。学员宿舍有现代化的网络接口,六人一间,每人配备一套桌椅、更衣柜,每间宿舍配备了电话,便于同学之间、家长之间的联系。
学校建有一座实验楼,9个计算机实验室,共有微机400余台,并形成局域网,近期拟再增加计算机150台,构建校园网络。学校还拥有5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实验室(共84座)、1个财会实验室及多媒体音乐欣赏室、琴房、舞蹈房、画室、电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和其他门类齐全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068.68万元,能够满足教学及实验的需要。学校依托武钢这一得天独厚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260平方米,藏书32万册,各类期刊380余种。学校还建有供师生员工开展活动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文化活动室和健身房。学校现有教职工323人,领导班子由七位同志组成,其中,设有院长1人,党委书记1人,副院长2人,院工会主席1人,总务长2人。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院长、副院长长期兼课,既熟悉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又了解教学规律。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好,政治信念坚定,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工作决策能力。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廉洁奉公,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49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26人, 具有正高职称的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1人,中级以上职称的131人,初级职称的54人。特别是学校还有4位出国访问学者,他们在各项重点专业的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十几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的办学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各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稳定,原冶金部和武钢公司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每年拨给学校的经费达1000余万元,再加之以学费收入,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制订有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教师工作量制度》、《导师带培制度》、《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等制度,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学校2002年仅酬金一项投入高达100余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制定了《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决定》、《教师下厂实习制度》、《导师带培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政策上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保证。学校还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平均每年有25%的教师参加进修,其中,有大批教师已经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该校一直将德育工作视作整个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把德育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每年的方针目标和有关岗位工作标准之中,做到时间、人员、经费三落实。坚持学校党委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
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在《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学生考勤暂行规定》、《教室规则》、《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优秀学员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学生操行评定》等一系列学生德育工作制度中,对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都提出了规范。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演讲比赛,组建各类文学、音乐等学生社团。
该校成立之时,经审定批准开设了《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物资管理》三个专科层次的专业。经十几年的建设,现在已拓展为《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外贸英语》、《公关与文秘》、《设备工程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等二十个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 目前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000余人。根据招办在用人单位对毕业学员的跟踪调查情况分析,该校毕业生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学校办学声誉较好。学校教职员工2003年有200多篇论文在各种不同的刊物上发表,其中获国家级奖论文1篇、省级奖论文4篇,参加国家及省级论文交流3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5篇。近年来,学校结合武钢实际,完成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如:《烧结模型中各种参数的优化》、《中西药库管理信息系统》、《武钢股份制改造的研究》、《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问题的研究》等课题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效益。 目前,学校承接了武钢(集团)公司《工序质量控制》、《武钢人力资源开发》等课题,《工序质量控制》已初显成效. 武钢炼铁厂、一炼钢厂等单位所采用,经武钢(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审核认定,年降成本280万元,并已申报参加武钢科技进步奖评选。
1995年,学校在由原武汉市教委组织开展的高等教育办学评估中被评为“示范学校”;1997年在原省教委组织开展的全省高等教育办学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校”,并在《湖北日报》刊登公告,予以通报; 1999年被授予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花园式学校”、武汉市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成果是卓有成效的,已为社会所认可。
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党的16大精神,背靠武钢,面向社会,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以“服务武钢和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把学校逐步建设成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的摇篮和全国冶金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地之一。
———每年招收大专学员约1200人,专升本约200人, 高职学员500人:业余学员维持在2500-2800人左右,全日制学员保持在150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毕业率达95%以上。
———专业建设要有所创新。本着“改老、扶优、创新”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五年内调整专业5—8个,开设新专业3—5个,开设高职专业8—10个,以满足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继续与社会院校联合办学的同时,积极向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申报自办本科教育资格。
———巩固和扩大与社会院校联合开办的研究生班,五年内培养研究生200人左右。
———继续实行厂校、社校联合办学。每年有目的,有重点地针对武钢公司各厂矿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与他们一道开展短期培训,并选择一批厂矿、企业、公司建立比较稳固的联合办学体。
———针对武钢公司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特有的功能,开展调查和科研活动,为武钢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每年为武钢公司培训200名左右外语、外贸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武钢外语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扩大学校在全国冶金系统的影响和声誉,以冶金工艺、产品质量管理为重点开展培训,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冶金系统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
总之,: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总的奋斗目标是要把学校建成以管理专业为主,集金融、经营、财会、营销、工商贸易、教育管理、艺术、计算机等专业为一体,含高职、成人大专、本科各层次学历教育, 同时进行以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相互协调发展的省市一流、国内知名的学校。成为冶金行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武钢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心。
1.向营销类专业发展。
现在,我国企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化,因而各企业十分重视营销工作,与之紧密相联的营销、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也成了企业之急需。学校要在目前开办的市场营销、工商贸易、电子商务专业大专班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开办市场营销类专业的高职班,以培养大批目前及市场上急需的人才,为全国各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社会服务。
2.向“资本运营”专业方向发展。
这里所指的“资本运营”是统指涉及资金运动及运作方面的专业,学校将在现有重点专业——财务会计专业的基础上朝电算会计、证券投资专业、期货操作专业等方向发展。
3.向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专业方向发展。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无论是何种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自身形象和企业产品形象。该校专业设置也可根据这一情况作相应改造,开办类似专业。如企业诊断、企业评价、公关与策划、CI、广告设计等等专业。这些专业对于该校有较大优势,我们在这些专业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有的教师甚至就是国内著名CI专家团成员。
4.向现代物流专业方向发展。
企业的竞争要求使物流管理成为核心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一方面,市场范围在空间上不断延伸,原来分割的国家或区域市场正逐渐演变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实现争夺市场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目标,跨国公司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销体系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及时供应,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使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物流科学所依托的物流产业,是当今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缺乏的产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能没有这种或哪种工业,但是不可能没有物流业。可以说,物流业是现代覆盖最广泛的产业之一,物流科学是一门合碧了许多科学的综合科学,这种综合科学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5.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方向发展。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懂得计算机操作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永远都是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市场的。在人事部发布的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中,计算机专业名列最受欢迎的10个专业中的第三位。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改造并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以满足社会和各大企业的需求。
6.向艺术类专业方向发展。
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追求,各类文娱活动,已为不同人群所喜闻乐见,而专业人员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办艺术类专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该校有一批毕业于艺术院校的教师,又有开办艺术中专的历史,因此,积极开办艺术类专业高职教育,向艺术类专业方向发展也是该校专业发展方向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