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原文及翻译 魏志·文帝纪全文和白话文

[复制链接]

1312

主题

231

回帖

4552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552
发表于 2025-2-8 22: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原文及翻译 魏志·文帝纪全文和白话文

文帝纪

============================================================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元年二月壬戌,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

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

已卯,以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

夏四月丁巳,饶安县言白雉见。庚午,大将军夏侯惇薨。

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为武德侯。是月,冯翊山贼郑甘、王照率众降,皆封列侯。

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等各执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苏则讨进,斩之。华降。

六月辛亥,治兵于东郊,庚午,遂南征。

秋七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於下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

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军次於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於邑东。八月,石邑县言凤皇集。

冬十月癸卯,令曰:“诸将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给槥椟殡敛,送致其家,官为设祭。”丙午,行至曲蠡。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乃为坛於繁阳。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赦。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尊王太后曰皇太后。赐男子爵人一级,为父后及孝悌力田人二级。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关中侯。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封爵增位各有差。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绶,赐青盖车、乘舆、宝剑、玉玦。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

是岁,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帝大怒;陵减死罪一等。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甲戌,校猎至原陵,遣使者以太牢祠汉世祖。乙亥,朝日于东郊。初令郡国口满十万者,岁察孝廉一人;其有秀异,无拘户口。辛巳,分三公户邑,封子弟各一人为列侯。壬午,复颍川郡一年田租。改许县为许昌县。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

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脩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脩,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脩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於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三月,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初复五铢钱。夏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月,郑甘复叛,遣曹仁讨斩之。六月庚子,初祀五岳四渎,咸秩群祀。丁卯,夫人甄氏卒。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以谷贵,罢五铢钱。己卯,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陵云台。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蚀之。庚午,行幸许昌宫。诏曰:“今之计、孝,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於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氐、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三月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甲午,行幸襄邑。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癸亥,行还许昌宫。五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

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振之。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

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庚子,立皇后郭氏。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鳏寡笃癃及贫不能自存者赐谷。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曰:“礼,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於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十一月辛丑,行幸宛。庚申晦,日有食之。是岁,穿灵芝池。

四年春正月,诏曰:“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雠者皆族之。”筑南巡台于宛。三月丙申,行自宛还洛阳宫。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

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

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甲申,太尉贾诩薨。太白昼见。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秋八月丁卯,以廷尉锺繇为太尉。辛未,校猎于荥阳,遂东巡。论征孙权功,诸将已下进爵增户各有差。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

五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馀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三月,行自许昌还洛阳宫。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秋七月,行东巡,幸许昌宫。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五岁刑已下,皆原除之。九月,遂至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冬十月乙卯,太白昼见。行还许昌宫。十一月庚寅,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振之。戊申晦,日有食之。

十二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是岁穿天渊池。

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振贷之。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舟师东征。五月戊申,幸谯。壬戌,荧惑入太微。

六月,利成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十一月,东武阳王鉴薨。十二月,行自谯过梁,遣使以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

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三月,筑九华台。夏五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六月戊寅,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

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馀篇,号曰皇览。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文帝纪 翻译

============================================================

文皇帝名丕,字子桓。是武帝曹操的太子。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 187)冬天,出生在谯县。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充当丞相的副手。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被确立为魏王太子。

太祖去世,他继位为丞相、魏王。尊称生母王后卞氏为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延康元年(公元 220)二月十六日壬戌,魏王任命太中大夫贾诩为魏国的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魏国的相国,大理王朗为魏国的御史大夫。又在魏国设置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各四人。魏王还下达指令:宦官在宫廷当官,不准超过少府卿下属各署的负责官职;并把这一指令铸在金属板上,收藏在石头建造的档案馆中。

起初,在东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 176),有黄龙出现在谯县。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这是什么征兆呢?”单飏回答说:“这个地方,以后会有帝王兴起。不到五十年,黄龙还要在谯县出现。上天安排好的事总会用具体的现象来向人们预示,这里黄龙出现就是一个证明。”内黄县人殷登默默记住了他的话。过了四十五年,殷登还健在。延康元年这一年的三月,黄龙又出现在谯县,殷登听到后说:“单飏的话,大概这时应验了!”

三月初三日己卯,魏王任命前将军夏侯惇为魏国的大将军。濊貊、扶余的单于,焉耆、于阗的国王都各自派遣使者来向魏国进贡。

夏四月十二日丁巳,饶安县报告说有白色的野鸡出现。二十五日庚午,大将军夏侯惇去世。

五月初三日戊寅,献帝指示魏王追尊祖父太尉曹嵩为太王,曹嵩的夫人丁氏为太王后;又封魏王的儿子曹叡为武德侯。这一月,左冯翊山区的叛乱者郑甘、王照率领部下来投降,都封为列侯。酒泉郡人黄华、张掖郡人张进各自抓了本郡的太守造反;金城郡太守苏则讨伐张进,将他斩首,黄华投降。

六月初七日辛亥,魏王在邺城东郊训练军队。二十六日庚午,魏王率领大兵南征。

秋七月初六日庚辰,魏王下达指令说:“轩辕黄帝曾设有议政的明台,唐尧也曾设有问政的衢室;这都是用来广泛征询下面的意见。各级官员,务必要根据本职情况尽量给我提出规劝:将领要陈述军队法规,朝廷士大夫要阐明政治制度,州牧和郡太守要报告行政事务,议论政事的顾问要从儒家的六经中考求治国之道。我将广为阅览。”

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刘备的部将孟达率领人马投降。武都郡的氏族首领杨仆率领本部落的人进入内地归附朝廷,居住在汉阳郡。

这一月二十日甲午,魏王率大军在谯县停留。在县城东面大摆宴席犒劳军队和谯县的父老乡亲。八月,石邑县报告说有凤凰飞来聚集。

冬十月初一日癸卯,魏王下达指令说:“将领们出征,士兵死亡后有的还没有收尸。我对此很觉得伤心。要通告各个郡国:提供棺材安放死者的遗体,然后运到他们的家中;公家还要为他们安排祭奠活动。”初四日丙午,魏王来到许都东南的曲蠡。

汉献帝因为看到大众的心都归向魏国,就召集公卿百官,到高祖的神庙祭祀并禀告自己将要把帝位禅让给魏王。然后派遣兼任御史大夫张音,手持节杖奉送皇帝的印绶与魏王正式让位,并向魏王宣读册文说:“啊!魏王:从前唐尧让位于虞舜,虞舜也让位于夏禹;禀承天命为君主的事情不会固定不变,君主的位置只属于有德的人。汉朝政治衰颓,社会丧失了秩序。到了我在位的时候,大乱更加严重。群凶放肆作恶,国家动荡不宁。依赖魏武王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四方拯救危难;使华夏逐渐清静,我的宗庙也得到保护和安定;岂止我一个人获得平安,就是全国远近地区的人民也都受到了他的恩赐。现今魏王您恭恭敬敬继承了先人的事业,表现出自己光辉的品德;要发展文治武功的大业,显扬您父亲的丰功伟绩;上天已经降下了祥瑞,人民和神灵也来告知吉祥的征兆。我现在慎重考虑禅让帝位给您,大家讨论了我的决定,都说:‘您的决定能够使您和魏王亲密无间,是遵从唐尧定下的制度和准则,应该恭恭敬敬退位。’哎呀!上天所安排的帝王继承次序已经轮到了您,我如果实实在在保持正确处世态度的话,就应当看出上天赐给汉朝的禄位已经永远终结了。您要恭恭敬敬举行受禅即位的盛大仪式,享有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利,以严肃地承受天命。”

于是在繁阳亭建筑一座举行受禅仪式的土坛。这一月二十八日庚午,魏王登坛就皇帝位,百官在旁边陪同。仪式的各个具体事项结束之后,皇帝下坛,观看燎祭的火焰,完成最后的礼仪才回去。宣布改年号延康为黄初,大赦天下。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 220)十一月初一日癸酉,以河内郡山阳县一万民户供养汉献帝,称之为山阳公;山阳公依旧使用汉朝的历法;可以用天子的礼仪举行郊祭;向魏帝上书时不必称臣;还能够参加京城的宗庙祭祀活动,亲自进献祭祖的肉食;又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魏文帝宣布追尊皇祖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尊称王太后卞氏为皇太后。赐天下男子每人爵位一级;充当父亲继承人的和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每个男子赐爵位两级。原来汉朝的皇族亲王都改封为崇德侯,皇族列侯都改封为关中侯。把颍阴县的繁阳亭升格为繁昌县。其他人员封爵升官奖赏各有差别。

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郡、国、县的名称,也作了很多改变。重新授予匈奴族南部单于呼厨泉以魏朝刻制的印章连同绶带,赐给他青盖车、皇帝的专用车队、宝剑、玉玦。

十二月,开始营建洛阳皇宫。这一月十七日戊午,文帝驾临洛阳。

这一年,长水校尉戴陵劝告文帝不应当多次外出打猎。文帝大怒,结果戴陵被处以仅比死刑轻一等的刑罚。

黄初二年(公元 221)春正月,文帝在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五方上帝。初三日甲戌,文帝打猎到达原陵,派遣使者以牛、羊、猪三牲在原陵祭祀东汉光武帝刘秀。初四日乙亥,文帝在京城东郊祭祀太阳。开始要求郡国人口满十万的,每年推举孝廉一人;如果有优秀不凡的人才,则不受户口数量的限制。初十日辛巳,允许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可以从自己封地中分出一部分民户,转封给自己的子弟一人为列侯。十一日壬午,免除颍川郡民户一年的田租。改许县为许昌县。改魏郡东部为阳平郡,魏郡西部为广平郡。

文帝下诏说:“从前孔子具备大圣的才能,怀有帝王的气质;可惜生在周朝衰落的末年,没有禀受天命担当君主的运气,身在鲁国、卫国的朝廷,教育感化推行于洙水、泗水之滨;忙忙碌碌,惶惶不安,总想委屈自己以保存正道,降低身份来拯救世人。当时的王公终究没有人任用他;他就隐退民间,考察以往唐、虞、夏、商、周五代的礼制,建立后代帝王所遵循的治国之道。他依据鲁国史书而编定《春秋》,访问周朝乐官而修正《雅》、《颂》的音乐篇章。使得千年之后,人们在复述前人的学说或创造自己的理论时,没有谁不以他的著作为标准;在治理社会时,没有谁不仰仗他的圣明来完成自己的计划。哎,他可以说是世间著名的大圣,亿万年人们学习的楷模啊!由于碰到了天下大乱,各种祭祀全都受到破坏。孔子故居的神庙,也遭到毁损而未能重修;褒成侯这一爵位的继承,在汉末断绝之后也没有能接上。孔子故里听不到讲课读书的声音;一年四季看不到祭祀孔子的神位。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尊崇礼教酬报功勋吗?就是所谓的凡有大德者世代都要祭祀吗?我现在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食邑一百户,负责承当对孔子的祭祀。命令鲁郡修复孔子的神庙,派遣一百户专门承担兵役的家庭充任神庙的守卫;又在神庙外围建造大批房屋,供给求学的儒生居住。”

三月,加授辽东郡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开始恢复使用五铢钱。

夏四月,任命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月,郑甘再度反叛,派遣曹仁去讨伐,将其斩首。

六月初一日庚子,初次祭祀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比照人间官爵的等级给予山川群神以相应礼仪规格的祭祀。这一月二十八日丁卯,夫人甄氏去世。二十九日戊辰是月终,发生了日食;有关官员按惯例呈上奏章请求罢免太尉。文帝下诏说:“灾害和异常现象的发生,是上天用来谴责君主的;君主反而归罪于辅政大臣,这难道合乎夏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道理吗?我命令:百官各自尽忠职守,今后天上地下再有灾害或异常现象发生,不要再弹劾三公。”

秋八月,孙权派遣使者呈送奏章,并且把于禁等人放回。这一月十九日丁巳,文帝派遣太常邢贞手持节杖前去任命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赐车马、衣服、乐器、红色大门、登殿阶梯、侍卫勇士、斧钺、弓箭、香酒等九种礼物。

冬十月,任命杨彪为光禄大夫。由于粮食价格昂贵,停止使用五铢钱。十一月十三日己卯,任命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

十二月,文帝到东方巡察。这一年,在皇宫中修建陵云台。

黄初三年(公元 222)春正月初一日丙子,发生日食。这一月初五日庚午,文帝驾临许昌皇宫。下诏说:“现今的上计吏、孝廉,就相当于古代地方向中央进贡的人才。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城,也一定会有忠贞诚实的人。如果先限定年龄再选取人才,那么年老的吕尚、年幼的周太子晋,都不会在从前的时代出名。我命令:郡国行政长官举荐人才时,不受年龄大小的限制;儒生只要通晓经学,办事人员只要熟悉文书法令,来了都可以试用。有关官员要检举故意弄虚作假的人。”

二月,西域的鄯善、龟兹、于阗国王各自派遣使者前来进贡。文帝下诏说:“西方的少数族服从统治,氐族、羌族都来朝见中原王朝的君主,这是《诗经》、《尚书》都赞美的事情。近来西域的境外少数族一齐来到边塞归附,要派遣使者去安抚慰劳他们。”从这以后与西域的来往开始畅通,魏朝在西域设置了戊己都尉。

三月初一日乙丑,宣布立齐公曹叡,为平原王;文帝弟弟鄢陵公曹彰等皇族近亲十一人,也都封王。开始规定:始封开国的皇族亲王,其小妾所生的儿子封为乡公;继承父亲王爵的皇族亲王,其小妾所生的儿子封为亭侯;皇族公爵,其小妾所生的儿子封为亭伯。初十日甲戌,立皇子曹霖为河东王。三十日甲午,文帝巡察到达襄邑县。

夏四月十四日戊申,立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二十九日癸亥,文帝巡察回到许昌皇宫。五月,以荆、扬二州在长江以南的八个郡为荆州,这是由于占据着这八个郡的孙权兼任了荆州牧的缘故;荆州在长江以北的郡,改立为郢州。

闰六月,孙权在夷陵县击溃刘备的大军。起初,文帝听说刘备领兵东下,与孙权交战,树立栅栏连接军营长达七百多里。就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得用兵,哪里有七百里长营能够抗拒敌人的呢?‘在四周被低湿平地或险阻山丘所包围的地域驻军的,将被敌人擒获’,这是兵家所说的大忌啊!孙权报捷的文书现在要到了。”七天之后,孙权击溃刘备的报告果然送到。

秋七月,冀州发生大蝗灾。百姓遭受饥荒,文帝派尚书杜畿手持节杖前去,打开仓库赈济人民。八月,蜀国大将黄权率领部下前来投降。

九月初三日甲午,文帝下诏说:“妇人参与政事,是祸乱产生的根源。从今以后,群臣不准向太后上奏政事;皇后家的亲属不能担任辅佐朝政的官职;也不准无缘无故接受封地和爵位。要把这道诏书传给后世:如果有人违背,天下的人都要起来诛灭他!”初九日庚子,立郭氏为皇后。赐天下男子每人爵位二级;孤寡老人、严重病残和贫困得不能养活自己的人,都赐给粮食。

冬十月初三日甲子,用标志标出首阳山东面的地域作为文帝的陵园。文帝还预先留下遗嘱说:“按照礼制,国君即位之后就要制作自己的棺材:表示活着不忘记死亡。从前唐尧埋葬在穀林,入葬之后填平墓穴,连同周围地域一并栽上树木;夏禹埋葬在会稽,当地农民不受任何影响甚至不必迁移到其他地方耕种。所以埋葬在山林,就要和山林合为一体;在墓穴上面垒起土堆,又在土堆上面栽上树木,这种制度不是上古时候有的,我不会采取。我的墓穴要利用自然的山形构成,墓穴上面不垒土堆,更不在土堆上栽树;不要在旁边修祭祀的殿堂,不要在周围建高墙围起来的园林,也不要在前方修筑两旁立着石人、石兽的大路。葬,意思就是藏,是想别人看不见。枯骨没有痛痒的知觉,墓穴也不是精神居住的房屋。礼仪上规定不到墓前祭奠,就是想使生者不要去打扰死者。做我的棺椁时厚度只要能保持到骨头腐朽就够了,穿衣盖被时件数只要能保持到肌肉腐朽也就够了。我之所以要选这块不能耕种的荒山营建墓地,就是想将来改朝换代之后没有人知道埋葬我的地点。墓穴里面不要放置防潮的芦苇、炭灰,也不要藏入金、银、铜、铁制成的殉葬物品;一律用陶器殉葬,以符合古代只用泥车、草人草马之类简朴物品殉葬的风俗。装我遗体的棺材,只需在合缝的地方漆上三遍。遗体口中含的东西不要用珍珠玉器,也不要给遗体穿上金缕玉衣:这些都是无知的俗人才干的事。季平子死后用美玉做殉葬品,孔子跑步登上殿堂的台阶去阻止,把这比喻为在原野上暴露尸体。宋文公死,华元、乐莒为他举行厚葬,《左传》作者左丘明说他们不尽臣职,把国君置于作恶的境地。汉文帝的霸陵一直保存完好,是因为他死后不追求厚葬的缘故;汉光武帝的原陵后来被人发掘,是因为他的墓穴上面既垒土堆又种树木的缘故。霸陵的完好,功劳归于奉劝汉文帝实行薄葬的张释之;原陵的被盗,罪过归于违背光武帝遗嘱实行厚葬的汉明帝。由此可见张释之忠于君主,使君主得到利益;汉明帝热爱父亲,却使父亲遭到损害。凡是忠臣孝子,应当好生思考孔子、左丘明、张释之的话语,认真以华元、乐莒、汉明帝为鉴戒;关心怎么样才能够让君主父亲死后得到安宁,使他的魂灵经过一万年也没有危险:这就是真正的忠孝了。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也没有不被发掘的陵墓啊。自从汉末天下动乱以来,汉朝皇室的各个陵墓都遭到了发掘;盗墓者为了取下金缕玉衣,甚至放火烧光尸骨。这简直是在受火刑,岂不是在死亡之后又遭受一次痛苦吗!祸害都起源于厚葬,起源于在墓穴上面垒土堆又种树。‘桑家、霍家就是我的鉴戒’,张临说的这句话道理不是很明白吗?皇后和贵人以下的妃子,凡是不跟随封王的儿子到封国去的,死了都埋在这片陵园的溪涧西边;此前已经把这处地点标明了。从前虞舜葬在苍梧,他的两个妃子都没有和他埋在一起;吴国的季札埋葬儿子,也远在北方的嬴县、博县之间。魂魄真的有灵,没有不能去的地方;那么隔着一条溪涧,也不能算远。如果以后违反今天这道诏书,妄加改变内容;建造陵墓实施厚葬,那就相当于使我在地下的尸体遭到残害,残害又加残害,死亡又再死亡。真是这样,臣僚、儿子就背弃了你们死去的君主、父亲,属于不忠不孝;假使死者有知觉,将不会保佑你们!要把这道诏书收藏在宗庙,副本分放在尚书台、秘书署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官府。”

这一月,孙权再次反叛。恢复郢州为荆州。文帝从许昌南征孙权,各路大军齐头并进,孙权赶到长江一线抵抗防守。十一月十一日辛丑,文帝到达宛县。三十日庚申月终,发生日食。

这一年,在皇宫内开挖灵芝池。

黄初四年(公元 223)春正月,文帝下诏说:“汉末大乱以来,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天下的人,相互残杀。现今国家开始安定,胆敢有私自复仇杀人的,都将处以诛灭父母、妻室儿女、同胞兄弟姐妹的刑罚。”在宛城修筑南巡台。

三月初八日丙申,文帝从宛城回到洛阳皇宫。十五日癸卯,月亮接触到心宿三星中间那颗大星。十九日丁未,大司马曹仁去世。这一月,发生了大瘟疫。

夏五月,有鹈鹕鸟聚集在灵芝池。文帝下诏说:“这就是过去诗人叫做污泽的鸟啊。《诗经》的《曹风》中有《候鸟》一诗,《毛诗序》说这首诗是‘讽刺曹恭公疏远君子而亲近小人’,现今难道说有贤才智士处在低下的地位吗?否则这种鸟为什么飞来呢?要广泛举荐天下有优秀道德杰出才能的人和不合流俗的君子,以消除像曹国人那样的讽刺。”

六月十七日甲戌,任城王曹彰,在京城去世。二十七日甲申,太尉贾诩去世。金星在白天出现。这一月天降大雨,伊水、洛水泛滥,淹死百姓,冲坏房屋。

秋八月十一日丁卯,任命廷尉钟繇为太尉。十五日辛未,文帝在荥阳县境内打猎,然后到东方巡察。评定参加征讨孙权者的功劳,将领们以下晋升爵位、增加食邑户数各有差别。九月十九日甲辰,文帝驾临许昌宫。

黄初五年(公元224)春正月,开始规定:“只有谋反的大逆不道行为才允许到官府检举告发;其他情况的检举告发一律不予受理。胆敢诬告他人的,诬告他人有什么罪行,就用这种罪行惩处诬告者。”三月,文帝从许昌回到洛阳皇宫。

夏四月,在京城建立太学;制定儒家五经的考试办法,设置《春秋穀梁传》的博士。五月,有关官员在每月的朔日和望日公卿入朝聚会时,借机会上奏疑难公务;共同听取和决断重大政事,议论政治得失。

秋七月,文帝到东方巡察,驾临许昌宫。八月,组成水军,文帝亲自登上龙船。沿着蔡水、颍水,进入淮河,直抵寿春县城。他下令:“扬州境内的将领、官员、士兵、百姓,凡是犯法被处以做苦工五年以下刑罚的,都给予赦免。”九月,文帝抵达广陵郡。对青、徐二州宣布大赦,更换各处将领、太守。

冬十月初六日乙卯,金星在白天出现。文帝回到许昌皇宫。十一月十一日庚寅,因为冀州发生饥荒,派遣使者打开仓库赈济百姓。二十九日戊申月终,发生日食。

十二月,文帝下诏说:“早先的君王制定出祭祀的礼仪,是用来显示孝心尊奉祖先的:大的是祭天地,祭土神谷神,其次是祭祖宗,祭日月星,祭五方天帝,祭名山大川。不属于这一类的祭祀对象,祭祀的礼仪制度就不予列入。末落时期社会衰败混乱,人们崇拜相信巫师;以至于宫殿之内,门窗之间,无论何处都把酒浇在地上祭神祭鬼。受到的迷惑真是太深了!从今以后,胆敢再进行不属于礼仪规定的祭祀和迷信巫师的话的,都以宣扬邪道论处。这一条要记载在国家的法令规章里。”

这一年,在皇宫里开挖天渊池。

黄初六年(公元225)春二月,文帝派使者巡视许昌以东地区,直到沛郡为止。了解百姓的疾苦,对穷人进行赈济。三月,文帝出行驾临召陵县,开通讨虏渠。二十八日乙巳,文帝回到许昌皇宫。并州刺史梁习讨伐鲜卑族首领轲比能,把他打得大败。闰三月二十四日辛未,文帝组织水军东征孙权。

五月初二日戊申,文帝率军到达谯县。十四日壬戌,火星进入太微垣星区。

六月,利城郡士兵蔡方等人占领该郡造反,杀死太守徐质。文帝派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会同青州刺史讨伐平定了这场叛乱;在叛乱中被强迫参加和事后畏罪逃亡的,都被赦免。

秋七月,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八月,文帝派遣水军从谯县沿着涡水进入淮河。自己则从陆路亲临徐州。九月,修筑东巡台。

冬十月,文帝驾临广陵过去的县城,在长江北岸检阅军队以显示武力。兵将十多万人,旌旗沿江蔓延数百里长。这一年冬天特别寒冷,河道结了厚冰,水军的舟船进不了长江;于是率领大军回还。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去世。十二月,从谯县经过梁国,派遣使者以牛、羊、猪三牲祭祀已故的汉朝太尉桥玄。

黄初七年(公元 226)春正月,文帝大驾将临许昌。许昌城南门,无缘无故自己崩塌;文帝心里不痛快,就不进许昌城。初十日壬子,文帝回到洛阳皇宫。三月,在皇宫里修筑九华台。

夏五月十六日丙辰,文帝病重。召集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一齐接受遗诏,辅佐继位的君主。下令遣散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子们回家。这一月十七日丁巳,文帝在皇宫内嘉福殿去世。终年四十岁。

六月初九日戊寅,他被埋葬在首阳陵。从遗体装棺材到安葬,都按照文帝生前预先留下的遗嘱办理。

当初,文帝喜好文学,专心从事著述。自己亲手编定的作品将近有一百篇;又召集学者让他们从经传当中抄写收集资料,分类排列,编成一千多篇,书名叫做《皇览》。

评论说:文帝先天具有出色的文才,提起笔来就能写出文章;知识面广,记忆力强,才能和技艺兼而有之。如果能够具有宽宏的度量,用公平的诚心来勉励自己;立志高远,留心正道,广施德泽:那么他与古代的贤明君主相比,差距又会有多远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27 09:54 , Processed in 0.0799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