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原文及翻译 蜀志·庞统法正传全文和白话文

[复制链接]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24
发表于 2025-2-6 18: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原文及翻译 蜀志·庞统法正传全文和白话文

庞统法正传
============================================================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於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勣、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统子宏,字巨师,刚简有臧否,轻傲尚书令陈只,为只所抑,卒於涪陵太守。
统弟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值军败,随权入魏,魏封列侯,至钜鹿太守。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
祖父真,有清节高名。
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
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松於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
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
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
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
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
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
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
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
走而击之,则必禽耳。
”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
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
“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
”於是黜度,不用其计。
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损身於外,不敢反命。
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々。
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於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闇策薄,精诚不感,以致於此耳。
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馀忠。
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於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
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
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
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
各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
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
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
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
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
广汉诸县,是明比也。
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
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
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
而尊门犹当受其忧。
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
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
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
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
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
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
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先主於是乃厚待靖。
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
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
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
渊将兵来争其地。
正曰:“可击矣。
”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谥曰翼侯。
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亮每奇正智术。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
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
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庞统法正传 翻译
============================================================

庞统,字士元,襄阳县人。年轻时看起来朴实迟钝,所以没有真正赏识他的人。颍川郡的名士司马徽有准确了解他人的能力,庞统在二十岁左右去见他。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叶,他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话直谈到夜晚。司马徽很器重他,称他算得上荆州出类拔萃的人才,从此他逐渐出名。

后来他被家乡所在的南郡任命为郡政府的功曹。他生来喜好评论人物,勤于扶持培养人才。每当他称赞某人时,评语往往比这人实际具有的才能要好,当时的人感到奇怪而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当今天下大乱,正道衰颓,好人少而坏人多。而要想振兴风俗,加强教育,不美化人物的评语则他们的名声不足以引起人们的仰慕,不足以仰慕那么一心向善的人就少了。而今我奖拔十个人即使其中有五个人出现偏差,都还能得到一半的人才,由此又能崇尚和推尊对社会的教化,使有志之士勉励自己,不也可以吗?”

吴将周瑜帮助先主刘备打下荆州后,兼任南郡太守。周瑜去世,庞统作为下属亲自护送周瑜的遗体回到吴县,孙吴的人大多知道他的大名。在他准备回返西面的荆州时,孙吴的社会名流都聚集在吴县的昌门为他送行;陆绩、顾邵、全琮都去了。庞统说:“陆兄看起来以为是一匹劣马,但是一遇到机会却能突然快速奔驰。顾兄看起来以为是一条弱牛,但是驮起重物来却能长途跋涉啊。”又对全琮说:“您喜欢施与而爱慕名誉,就像汝南郡的樊子昭。虽然智慧力量不是太杰出,也算得一时的优秀人才了。”陆绩、顾邵对他说:“假使天下太平,我们将和您共同品评天下的人士。”他们与庞统结下深厚的友谊后告别。

先主刘备兼任荆州牧后,庞统以州政府从事的身份代理耒阳县令职务,在县上主政时,政绩不好,被免职。吴将鲁肃写信给先主说:“庞士元不是当县官的人才。让他处在州政府的治中、别驾职位上,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华啊。”诸葛亮也就此事劝说先主,先主便与庞统见面,与他畅谈一番,对他大为器重。立即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史,对他的亲近优待仅次于诸葛亮;于是与诸葛亮都担任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留镇荆州。庞统随从先主西上益州。益州牧刘璋与先主在涪县相会,庞统向先主献计说:“借现今会面的机会,可以突然抓捕刘璋,那么将军您没有用兵的劳苦就坐得一州了。”先主说:“刚刚进入别人的地盘,恩德信义都还没有充分显示。这样做不行。”

刘璋回返成都,先主要为刘璋去北征汉中的张鲁,庞统又劝先主说:“暗中挑选精兵,昼夜兼程,直攻成都,刘璋既缺乏军事才能,又一直没有防备,大军猛然杀到,一举就能平定益州。这是上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统强兵,据守白水关头;听说他们多次上书劝谏刘璋,请他送将军您回荆州。将军在北上还未到达关头时,先派使者与他们联络;就说荆州发生紧急情况,自己要回去救援;同时让我军收拾行装,做出要回荆州的模样。这两人既佩服将军的英名,又庆幸将军的离开,必定带领少数随从来见您;将军借此抓住他们,再进前吞并他们的人马,回军进攻成都。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出动荆州兵力,慢慢攻打益州。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将会陷入大困境,是难以持久的啊。”

先主同意他的中策,后来就斩了杨怀、高沛,回头杀向成都,所过之处全部攻克。打下涪县后先主召集大会,摆酒奏乐,先主对庞统说:“今天这场聚会,真可以说是快乐啊!”庞统却回答道:“进攻别人的辖境而把这当作一种欢乐,恐怕算不上是仁者之兵了。”当时先主已有醉意,不禁发怒说:“周武王讨伐商纣,军队前歌后舞,难道他不算仁者吗?您说的话不恰当,应当赶快站起来出去!”于是庞统立即告退。先主接着又失悔,请他回去。庞统在原位上坐下之后,完全不环顾在座者表示歉意,自饮自吃若无其事。先主问他:“刚才的谈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君臣双方都不对。”先主不禁大笑,于是又像开初一样奏乐欢饮。

先主进兵包围雒县。庞统领兵攻城,被流箭射中;阵亡,终年三十六岁。先主十分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泪流满面。先主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升任谏议大夫,诸葛亮见到他也行跪拜大礼。后来追赐庞统关内侯爵位,追谥为靖侯。

庞统的儿子庞宏,字巨师。他刚直高傲而能识别人的好坏,轻视尚书令陈祗,被陈祗排挤,死在涪陵郡太守任上。庞统的弟弟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在领兵征吴的镇北将军黄权手下参谋军事;碰上大军被击溃,随从黄权降魏,被封为列侯,官做到钜鹿郡太守。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郡郿县人。祖父法真,有清高的气节和美好的名声。汉献帝建安初年,天下出现大饥荒,法正与同郡人孟达一起到益州依靠益州牧刘璋,很久以后才出任新都县令,后来又被刘璋召回去任军议校尉。他既得不到信任重用,又受到本州县也侨居在益州的老乡批评,说他品行不端,所以很不得志。

益州的别驾从事张松与法正关系很好,张松估计刘璋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常常暗自叹息。张松到荆州见到曹操后回去,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而联络先主刘备。刘璋问:“谁能充当使者呢?”张松就举荐法正。法正一再推辞,迫不得已才前往。法正回来后,对张松说先主有雄才大略,两人暗中商议取得一致意见,愿意拥戴先主为君,而一直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

后来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大将攻打汉中的张鲁而心生害怕,张松就趁机劝刘璋迎来先主,让先主为自己讨伐张鲁,又叫法正充当使者去荆州。法正见到先主说明刘璋的想法后,暗中向先主献计说:“以将军的英才,对付刘璋的懦弱;张松,是益州政府的重要官员,在内部响应您;然后凭借益州的众多人口和丰富物产,以及周围的险要地形,用这些完成大业,不是易如反掌吗?”

先主很以为然,于是溯长江西上益州,与刘璋在涪县会面。先主北上到达葭萌后,不久即南下进攻刘璋。

此时郑度向刘璋建议说:“刘备孤军深入袭击我们,其兵力不足万人,士众也并不真心拥护他;凭借的只是田野上生长的谷物,完全没有军粮储备。为今之计不如把巴西、梓潼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到涪水以西地带,当地的粮仓和田野上生长的粮食,一律烧掉;修筑深沟高墙,静等他们到来。他们到达后,如果挑战,一律不答应;长久下去没有凭借,不出一百天,他们自己都会撤退。那时大举出兵追出,刘备定会成为我们的俘虏!”先主听说后心中很担心,问法正怎么办。法正说:“刘璋终究不会采用郑度的计策,无须担忧!”刘璋果然像法正估计的一样,说:“我只听说过抗御敌人以安定百姓,没有听说过移动百姓来躲避敌人。”他辞退郑度,不采纳其计策。

到了先主的军队包围雒城,法正与刘璋写了一封劝降信,信中说:

“我禀性缺乏才能,结果使刘将军与您之间的同盟友好

关系受到损害。因为怕您左右的人不明白原因,必定都会归咎于我,使我蒙受耻辱到死,还让您脸上无光,所以我至今在外,不敢回来复命。又怕您讨厌听我的声音,所以后来这段时间也不敢写信给您表示敬意。回想过去您对我的待遇,不禁要向成都方向眺望,心中眷念不已。然而我思量过去曾先后向您表露内心的想法,自始至终,确实都没有任何隐瞒和保留。只是因为我愚昧而计谋短浅,精诚感动不了您,所以才到了今天这一步。现今益州局势危险,灾祸就在眼前。我虽然被抛弃放逐在外,说的话足以引起憎恨,仍然一心想把我的话说出来,以献出余下的忠诚。

您的本心,我是完全知道的,确实是情意诚挚不想和刘将军搞坏关系啊。然而最终为什么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呢?恐怕原因在于您左右的人不懂得怎样和英雄人物相处,他们认为可以不守信用违背诺言,而可以只用馈赠礼物的手段去招引拉拢。拖一天算一天拖一月算一月,只求让您听着顺耳看着高兴,随您的喜欢随您的心意就行了。他们一点也没有为益州的前途作出深谋远虑,所以才有现在的结局。在变故已经形成之后,他们又不衡量势力的强弱,认为刘将军孤军深入的军队,没有军粮储备,要想以优势的兵力,与对方长期相持。可是现今刘将军的人马已经从白水关杀到这里,沿途的城池都被攻破;您外出巡视的住所和各地的军事据点,也天天都在被摧毁。现今的雒城一线您虽然还有一万部队,却都是阵形被击破的士兵,人马被打垮的将领;如果一定要决战一场以争高下,那么您的兵将实力,真是不能与对方相比。如果想在计算双方粮食多少之后采取长期坚守的方针,那么刘将军这一方营垒已经坚固,谷米已有大量储存;而您所控制的土地却日益减少,老百姓日益穷困,面对的敌人增多,军需供应还要从远方调来。在我看来,您这一方的军粮倒会先用光,将不再能持续多久了。刘将军就是不发起进攻只把城池包围着,您都难以忍受。何况如今张飞所带领的几万人马,已经从荆州赶来平定了巴东郡,正进入犍为郡界,分兵攻占资中、德阳,三路并进,您将用什么办法抵御他们呢?

原来为您参谋的人,必定认为张飞这一路军队从荆州远来军粮缺乏,后方供应不上,兵力单薄而没有后继。然而目前荆州的道路已经打通,兵力扩大了数十倍;加上孙权又派自己的弟弟,以及李异、甘宁等将充当后援。如果您想凭借主方对客方的优势,以占有土地的多少决定胜负的话,刘将军一方,完全攻克的有巴东郡,广汉、犍为二郡则攻占了大半,眼看巴西一郡之地,也要不再归您所有了。算来您目前的主要支柱是蜀郡,但蜀郡已经严重破坏,而且还丢失了全郡三分之二的地盘。这里的官兵非常疲乏困难,想作乱的十家人中就有八家;如果敌人远,老百姓就不愿意离家去服兵役;而敌人在近处时,他们又会一下子抛弃您投降了:广汉郡各县新近发生的情况,就是明显的事例呀。再者,鱼复和关头,是关系到益州祸福命运的两道大门。现今这东面和北面的两道大门都被打开,坚固的城池都被攻克,各路军队都被击溃,将士快要死光跑光;而对方却几路并进,直抵心腹地区。您坐守成都、雒县,存亡的形势,不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吗?这还只是大体情形,从外面看到的概况罢了。其余内中的详情,就难以用言辞完全说出来了。以法正我这样最愚昧的人,都知道您的抵抗不可能成功,何况您左右那些明智的谋略之士,还会看不到这样的结局么?只不过他们苟且偷生于一时,只想获得您的欢心而不断献媚,不考虑长远的后果,不肯为您尽心献计而已。一旦事情危急形势紧迫,他们必将各自求生,以保家庭,那时他们就会背叛,与现今的说法完全不同,绝不会为您舍生赴难,而您的家庭可就要承受大灾祸了。

我虽然遭到不忠诚的诽谤,但是我自认为并没有辜负您给我的恩德;思念过去的情义,实在暗中感到痛心。刘将军南下成都,完全是合乎本分的举动;他对您是旧情依依,实在没有薄待您的意思。我以为您应该改变抵抗态度出城投降,以保全自己的家族。”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先主进兵包围成都。刘璋的蜀郡太守许靖准备翻越城墙出来投降,被发觉,没有成功。刘璋因为面临危亡局势,所以没有诛杀许靖。刘璋投降后,先主由于这件事而看不起许靖,不想任用他。法正劝先主说:“世间有获得虚名而没有实际才德的人,许靖就是这样。然而现今主公刚开始创建大业,天下的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说明。许靖的虚名,早已传播各地;如果对他不礼貌优待,天下的人由此会认为主公不尊重贤才。应当对他敬重,以向远近的人显示,效法从前燕昭王厚待郭隗的办法。”先主这才厚待许靖。

先主又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兼扬武将军,对外治理京城地区,对内充当先主的主要谋臣。这时的法正,对过去曾经给予自己点滴好处的恩人,与自己有很小仇怨的对头,无不进行报答和报复,还擅自诛杀诋毁中伤自己的几个人。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也太放纵横蛮了。您应当报告主公,抑制一下他作威作福的行为。”诸葛亮回答说:“当初主公驻扎在荆州的公安时,北面畏惧曹操的强兵,东面担心孙权的进逼,近处还害怕孙夫人在身边制造变故;在这个时候,先主进退两难,而法孝直前来帮助他,让他一下子就展翅高飞,不能再制约他了。怎么能禁止法正使他不得任意行事啊!”

当初,孙权曾把妹妹许配先主为妻。孙夫人身手敏捷刚强勇猛,具有她各位兄长的风格;身边随从的婢女一百多人,都亲自拿刀侍立,先主每次进入内房,内心总有点恐惧不安。而诸葛亮又知道先主很是喜欢法正,所以才这样说。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法正劝先主说:“曹操一举平定汉中而收降张鲁。不能借此机会进兵攻取益州,而留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自己急忙回转北方;这并不是曹操的智慧和力量不够,而是内部有忧患逼迫才会这样。我衡量夏侯渊与张郃的才干谋略,不能胜任一国将帅的职务;现今出动全军前去讨伐,必定可以攻克汉中。攻占汉中之后,加强农业积聚粮食,观察形势等待时机:上等结果可以推翻敌人,尊崇扶助汉朝;中等结果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疆土;下等结果也可以固守要害之地,作持久奋斗的打算。这大概是天赐良机,不能够失掉啊!”

先主认为他的主意很好,就带领众将进兵汉中,法正也随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先主从阳平关南渡汉水,沿着山势逐渐推进,到达定军山后建立营地。夏侯渊带兵来争夺地盘。法正说:“可以出击了!”先主命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着发起猛攻,把敌军打得大败,夏侯渊也被杀死砍下脑袋。曹操领兵向西赶来时,听到法正的计策,说:“我就知道刘玄德不能够有这样的谋划,必定是别人教他的。”

先主当了汉中王,委任法正为尚书令,兼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先主为此流了很多天眼泪,谥法正为翼侯。又赐法正的儿子法邈关内侯爵位,法邈官做到奉车都尉、汉阳郡太守。

诸葛亮与法正,虽然喜好和崇尚有所不同,却能从大局出发和平相处。诸葛亮常常认为法正的智谋很奇妙。先主称帝之后,将要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雪耻,群臣中很多人劝阻,先主一律不听。章武二年(公元 222),大军溃败,先主逃回住在白帝城。诸葛亮为此叹息说:“法孝直如果还在,就能制止皇上,使他不发动东征;就是东征,也必然不会有大败的危险啊。”

评论说:庞统很爱作人物的品评,在钻研学问和思考谋略方面,可以说是当时荆州人士中最出色的。法正能清楚地看到成败,有奇谋妙算,但是不以品德的清白著称。用曹魏的臣僚来比方:庞统,大概与荀彧近似;而法正,则与程昱、郭嘉二人相当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27 09:50 , Processed in 0.0772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