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三国志|吴志·宗室传原文及翻译 吴志·宗室传全文和白话文

[复制链接]

5266

主题

92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324
发表于 2025-2-6 11: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吴志·宗室传原文及翻译 吴志·宗室传全文和白话文

宗室传
============================================================

孙静字幼台,坚季弟也。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宗族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策破刘繇,定诸县,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是时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策数渡水战,不能克。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猝拔。查渎,南去此数里,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至昏暮,罗以燃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朗大惊,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策破昕等,斩之,遂定会稽。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策从之。权统事,就迁昭义中郎将,终於家。有子:暠、瑜、皎、奂、谦。暠子:绰、超、恭。超为偏将军。恭,生峻;绰,生綝。

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建安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余人。加绥远将军。年,与周瑜共讨麻、保屯,破之。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郡,各得降附。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年,建安年卒。瑜子:弥、熙、耀、曼、纮。曼至将军,封侯。

瑜弟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千余人。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曲矣!”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矣!孔子言‘而立’,非但谓经也。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悟,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擒关羽,定荆州,皎有力焉。建安年卒。权追录其功,封子胤为丹杨侯。胤卒,无子。弟晞嗣,领兵;有罪自杀,国除。弟咨、弥、仪,皆将军,封侯。咨,羽林督;仪,无难督。咨为滕胤所杀,仪为孙峻所害。

皎弟奂,字季明。兄皎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在事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奂讷于造次而敏于当官,军民称之。黄武年,权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帅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将。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住;驾过其军,见奂军阵整齐。权叹曰:“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吴硕、张梁皆裨将军,赐爵关内侯。奂亦爱乐儒生,复命部曲子弟就业;后仕进朝廷者,数人。年,嘉禾年卒。子承嗣,以昭武中郎将代统兵,领郡。赤乌年卒。无子,封承庶弟壹,奉奂后,袭业为将。孙峻之诛诸葛恪也,壹与全熙、施绩攻恪弟公安督融,融自杀。壹从镇南迁镇军,假节督夏口。及孙綝诛滕胤、吕据,据、胤皆壹之妹夫也;壹弟封又知胤、据谋,自杀:綝遣朱异潜袭壹。异至武昌,壹知其攻己;率部曲千余口,过将胤妻奔魏。魏以壹为车骑将军,仪同司,封吴侯;以故主芳贵人邢氏,妻之。邢美色妒忌;下不堪命,遂共杀壹及邢氏。壹入魏(黄初)年死。

孙贲字伯阳。父羌字圣(壹)台,坚同产兄也。贲早失亲,弟辅,婴孩;贲自赡育,友爱甚笃。为郡督邮,守长。坚于长沙举义兵,贲去吏从征伐。坚薨,贲摄帅余众,扶送灵柩。后袁术徙寿春,贲又依之。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贲攻破昂于阴陵。术表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追逐,因将士众还住历阳。顷之,术复使贲与吴景,共击樊能、张英等,未能拔。及策东渡,助贲、景破英、能等;遂进击刘繇,繇走豫章。策遣贲、景还寿春,报术。值术僭号,署置百官:除贲江太守。贲不就,弃妻孥还江南。时策已平吴、会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旋,闻繇病死,过定豫章:上贲领太守。后封都亭侯。建安年,使者刘隐奉诏,拜贲为征虏将军,领郡如故。在官年卒。子邻嗣。

邻年岁代,领豫章,进封都乡侯。在郡垂年,讨平叛贼,功绩修理。召还武昌,为绕帐督。时太常潘濬掌荆州事,重安长陈留舒燮有罪下狱;濬尝失燮,欲置之于法。论者多为有言,濬犹不释。邻谓濬曰:“舒伯膺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谈;仲膺又有奉国旧意。今君杀其子弟,若天下统,青盖北巡;中州士人必问仲膺继嗣,答者云‘潘承明杀燮’,于事何如?”濬意即解,燮用得济。邻迁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所居任职。赤乌年卒。子苗嗣。苗弟旅,及叔父安、熙、绩,皆历列位。

孙辅字国仪。贲弟也。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郡。策讨丹杨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余民,鸠合遗散。又从策讨陵阳,生得祖郎等。策西袭庐江太守刘勋,辅随从;身先士卒,有功。策立辅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吏。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权幽系之。数岁卒。子兴、昭、伟、昕,皆历列位。

孙翊字叔弼。权弟也,骁悍果烈,有兄策风。太守朱治举孝廉,司空辟。建安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子松,为射声校尉,都乡侯。黄龙年卒。蜀丞相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既受东朝厚遇,依依于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恻怆;见其所与亮器物,感用流涕!”其悼松如此,由亮养子乔咨述故云。

孙匡字季佐。翊弟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卒,时年余。子泰,曹氏之甥也。为长水校尉。嘉禾年,从权围新城,中流矢死。泰子秀为前将军,夏口督。秀公室至亲,握兵在外,皓意不能平。建衡年,皓遣何定,将千人,至夏口猎。先是,民间佥言秀当见图;而定远猎,秀遂惊:夜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奔晋。晋以秀为骠骑将军,仪同司,封会稽公。

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览为丹杨都尉督兵,员为郡丞。及翊遇害,河驰赴宛陵;责怒览、员以不能全(权)翊,令使奸变得施。人议曰:“伯海与将军疏远,而责我乃(耳)尔;讨虏若来,吾属无遗矣!”遂杀河,使人北迎扬州刺史刘馥;令住历阳,以丹杨应之。会翊帐下徐元、孙高、傅婴等杀览、员。

韶年,收河余众;缮治京城,起楼橹,修器备以御敌。权闻乱,从椒丘还;过定丹杨,引军归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w声动地,颇射外人:权使晓喻,乃止。明日见韶,甚器之;即拜承烈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县,自置长吏,如河旧。后为广陵太守,偏将军。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韶为边将数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候皆撤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自权西征还,都武昌,韶不进见者余年。权还建业,乃得朝觐。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尽具识之,有问咸对。身长尺,仪貌都雅。权欢悦曰:“吾久不见公礼,不图进益乃尔!”加领幽州牧,假节。赤乌年,卒。子越嗣,至右将军。越兄楷,武卫大将军,临成侯,代越为京下督。楷弟异,至领军将军;奕,宗正卿;恢,武陵太守。天玺元年,征楷为宫下镇、骠骑将军。初,永安贼施但等,劫皓弟谦,袭建业;或白楷端不即赴讨者。皓数遣诘楷,楷常惶怖;而猝被召,遂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归晋。晋以为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孙桓字叔武。河之子也。年,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夔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下督牛渚,作横江坞。会卒。

评曰: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故详著云。



宗室传 翻译
============================================================

孙静,字幼台,是孙坚的三弟。孙坚开始起事时,孙静纠合了同乡和宗族共五六百人保卫家乡:周围的民众都来依附他。孙策攻破刘繇,平定江东各县,又进攻会稽郡;派人去请孙静出山,孙静带领家属与孙策在钱唐县相会。

当时会稽郡太守王朗,在固陵一线抵御孙策;孙策多次渡过江去作战,未能得手。孙静劝孙策说:“王朗凭借城池坚守,难以一下子攻克。查渎,在这以南几十里,是交通的要道。应当从那里去占据敌军的内线,这就是所谓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啊。我要亲自带领人马,充当前锋,必定攻破对方无疑!”孙策说:“好!”于是孙策找了借口向军中下令说:“近来连连下雨,饮水浑浊,士兵喝了很多人腹痛。我命令赶快准备几百只瓮和罐,用来澄清饮水。”到了晚上,他却下令把瓮、罐分布摆放,灌上油点燃火流放到江中,制造军队已在此夜渡的假象以迷惑王朗,并立即分兵趁夜色经过查渎,前往偷袭高迁屯的敌军。王朗大惊,赶忙派从前的丹杨郡太守周昕等,率军前往迎战。孙策击败周昕等人,将其斩首,终于平定了会稽郡。

孙策上表委派孙静为奋武校尉,想授给他重任;而孙静却眷恋祖宗坟墓和宗族亲人,不喜欢出门当官,所以请求留在家乡镇守:孙策依从了他。

孙权继承哥哥孙策统管大业,派人就地宣布提升孙静为昭义中郎将,他后来在家中去世。孙静有五个儿子: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其子孙暠又有三个儿子:孙绰、孙超、孙恭。孙超曾任偏将军。孙恭的儿子是孙峻,孙绰的儿子是孙綝。

孙瑜,字仲异。他开始统领兵马时担任恭义校尉。当时,孙瑜手下的宾客部将多为长江北岸的人,他虚心加以安抚,得到他们的拥护。

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 204),他兼任丹杨郡太守;部下很乐意跟随他,手下的军队发展到一万多人。孙权加授他绥远将军的军职。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他与周瑜共同进攻麻屯、保屯,大破敌军。后来随从孙权到濡须抵御曹操,孙权急于交战。孙瑜劝他慎重行事,孙权不听:出军对战果然劳而无功。孙瑜升任奋威将军,依旧兼任丹杨郡太守,驻地由溧阳县迁往长江边的牛渚。他任命永安县人饶助为襄安县长,无锡县人颜连为居巢县长;让他们去招纳长江北岸庐江、九江两郡的敌方百姓,各自得到不少前来投降的归附者。

济阴郡人马普专心学问喜好古代典籍,孙瑜对他厚加礼待;让自己奋威将军府、丹杨郡太守府当中武将文官的几百子弟,前来学习接受教育:从此设立官方学校,他常常亲临学校视察并设宴犒劳,还参加课堂的讲习。当时,孙权手下诸将都只忙着处理军务,而孙瑜却喜欢阅读文献典籍;虽然身在军队,却读书之声不断。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他去世,终年三十九岁。他有五个儿子:孙弥、孙熙、孙耀、孙曼、孙纮。孙曼官做到将军,封侯。

孙瑜的弟弟孙皎,字叔朗。开初担任护军校尉,带领二千人马。当时曹操多次前来进攻濡须,每一次孙皎都赶去迎击,被称为精锐之军。他升任都护、征虏将军,代替程普指挥夏口战区的军队。黄盖和孙皎的哥哥孙瑜去世之后,两人的部队也一并由孙皎统领。孙权还把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四县赐给孙皎做可以自行享用民众上交祖税的奉邑;孙皎可以自行任命这四县的行政长官。

孙皎轻视财产能够把财产广泛施予别人,善于和人交往结识。例如他与诸葛瑾友谊极为深厚,把议论自己处事得失的任务委托给庐江郡人刘靖,又让江夏郡人李允充当助手办理各项公务,派广陵郡人吴硕、河南郡人张梁负责军事:对他们推心置腹热情对待,使他们人人尽心尽力工作。孙皎曾经派侦察兵出去活动,而侦察兵抓获了魏军边境将领所管辖区域内的民间美女,带回来献给孙皎。孙皎让女子们换上好衣服后,送她们回去,还为此下达指令说:“现今要诛灭的是曹操,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过?从今以后,不准袭击敌方的老弱妇女!”由于这一措施,长江、淮河之间的魏方百姓前来归附他的很多。

他曾经为一件小事与将军甘宁发生激烈争执,有人劝甘宁忍让。甘宁说:“君主的臣僚和君主的公子在地位上是一样平等的:他虽然是主公家族的子弟,怎么可以独断专行欺侮人呢!我碰上了英明的君主,只会贡献力量用生命来报效,以感谢主公像上天那样的厚爱;确实不能随从世俗低头屈服啊!”孙权得知此事后,写信责备孙皎说:“自从我与北方为敌交战,已经有十年了;最初与北方相对峙时您还小,而今您却将近三十岁了!孔子说是‘三十而立’,不只是指他要完成儒家五经的编撰,而且也有自身修养的确立。现今授给您精兵,委您以重任,充当都护在千里之外江防沿线指挥众将官;是想让您像从前楚国的大臣昭奚恤那样,在北方的边境上显扬军威:而不是让您去随意发泄个人的情感而已。近来听说您与甘兴霸饮酒,借酒发作,欺侮了他;他上书请求改属吕蒙指挥。这个人虽然粗鲁,有不如人意的时候;然而基本上算得一个大丈夫。因此我亲近他,并不是要袒护他。可是我所亲近爱惜的人,您却疏远憎恶他;您所作所为每每与我相违背,这样能长久下去吗?停下来居住时举止恭敬而外出时一切从简,这样就可以治理民众;爱护别人而善于容忍,这样就可以得到人心。上述二者还不懂,怎么能在远方统领指挥大军,抵御强敌解除危难呢?您逐渐长大了,所以特别承当重任;上面有远方的朝廷君臣在注视着,下面有部下将士朝夕相处:哪里能随意大发怒火呀?人谁没有过错?贵在能勇于改正;您应当追悔不久前的过失,好好责备自己!现今特别劳烦诸葛子瑜前来再次表达我的意思。面对书信不禁伤感,心中悲怆眼泪也掉了下来!”

孙皎得到这封信,立即呈上表章表示歉意,然后与甘宁结为好友。后来吕蒙要出兵袭击南郡,孙权准备派孙皎与吕蒙分别担任左、右两部分军队的总指挥官。吕蒙劝孙权说:“如果主公认为孙将军合适,就应当只任用他为总指挥官;如果认为吕蒙我合适,就应当只任用我。当初周瑜、程普分别担任左、右两部分的总指挥官,共同进攻江陵城;虽然规定大事由周瑜决定,而程普仗恃自己是老将,而且都是总指挥官,所以和周瑜不和睦,几乎坏了国家大事:这可是近在眼前的鉴戒啊!”孙权醒悟,立即向吕蒙表示歉意说:“以您为总指挥官,命令孙皎为后援。”擒杀关羽,平定荆州,孙皎是出了力的。

他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去世。孙权追评他的功劳,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侯。孙胤去世,没有儿子。由其弟弟孙晞继承爵位,并统领兵马;后来孙晞有罪自杀,封地被撤销。孙晞的弟弟孙咨、孙弥、孙仪,都当将军,封侯。其中孙咨,曾任羽林督;孙仪,曾任无难督。孙咨被滕胤处死,孙仪遭孙峻杀害。

孙皎的弟弟孙奂,字季明。自从哥哥孙皎去世之后,他就接着统领孙皎的部队;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郡太守。上任第一年中,他遵循孙皎过去的做法,尊重优待刘靖、李允、吴硕、张梁以及江夏郡人闾举等,采纳他们的有益建议。孙奂在需要应急发挥口才的场合不善于言辞,而处理政事却很敏捷,军民都称赞他。

黄武五年(公元226),孙权率军由江夏郡进攻曹魏的石阳县。孙奂作为当地的军政长官,派遣部下的将军鲜于丹带领五千人马,先截断淮河方向的道路;而自己则统率吴硕、张梁共五千人马充当大军的前锋:他迫使敌方的高城守军投降,俘获三员敌将。大军凯旋时,孙权下诏让他在前方停下来;然后乘车经过孙奂的军队,只见队伍的阵形整整齐齐,孙权不禁赞叹说:“当初我还担忧他为人迟钝;而今看他治军的情况,诸将中少有能赶上他的,我不再担忧了!”于是提升孙奂为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吴硕、张梁都升任裨将军,被赐予关内侯爵位。

孙奂也喜欢儒生,又命令部下武将文官的子弟前来学习;后来这些子弟中到朝廷任职的有几十人。

嘉禾三年(公元 234),他四十岁时去世。儿子孙承继承了他的爵位,以昭武中郎将的身份接替父亲统领兵马,兼任江夏郡太守。孙承在赤乌六年(公元 243)去世。他没有儿子,孙权让孙承庶母所生的弟弟孙壹,作为孙奂的继承人,封孙壹爵位,由孙壹承袭父亲的兵马担任将军。

孙峻诛杀诸葛恪时,孙壹受命与全熙、施绩一起进攻诸葛恪的弟弟,也就是当时担任公安战区军事指挥官的诸葛融,诸葛融被迫自杀。孙壹从镇南将军升任镇军将军,被授予节杖,担任夏口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后来孙綝杀死滕胤、吕据,而滕、吕二人都是孙壹的妹夫;孙壹的弟弟孙封又知道这二人的密谋,恐惧自杀:所以孙綝又派朱异去偷袭孙壹。朱异的人马才到达夏口东面的武昌,孙壹就知道其目的是攻杀自己;随即率领部下一千多人,并在路过时带上滕胤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妹妹,一起投奔魏国。

魏国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封吴侯;又把被废黜的过去魏国君主曹芳的一名小妾邢氏,赏他做妻子。这邢氏虽然容颜美丽却生性妒忌;下人忍受不了她的驱使,就把孙壹和邢氏一齐杀了。孙壹投降魏国三年后死去。

孙贲,字伯阳。他的父亲孙羌,字圣台,是孙坚的同胞哥哥。孙贲很早失去父母双亲,当时弟弟孙辅,还是小婴儿;孙贲亲自赡养哺育小弟,情意深挚。他后来出任本郡督邮,代理县长。孙坚在长沙郡发动义军讨伐董卓,孙贲离职随孙坚南征北战。孙坚去世,孙贲收集统率余下的将士,护送孙坚的灵柩回江东。

后来,袁术转移到淮南的寿春县,他又去依附袁术。袁术的堂兄袁绍任用会稽郡人周昂为九江郡太守;袁绍并袁术不和,袁术派孙贲到阴陵县攻破周昂。于是袁术上表委派孙贲兼任豫州刺史。转任丹杨郡都尉,代行征虏将军职权,前去讨伐平定丹杨郡内的山越。后来被汉朝派来的扬州刺史刘繇逼迫驱逐,他只好带领部下退到历阳驻扎。没有多久,袁术又让他与吴景一起,攻击刘繇的部将樊能、张英等,却未能得手。到了孙策渡长江到江东,帮助孙贲、吴景击败张英、樊能;又进击刘繇,刘繇逃往豫章郡。孙策派孙贲、吴景回寿春,向袁术报告战况。碰上这时袁术非分地称帝,委任设置朝廷百官:任命孙贲为九江郡太守。孙贲不去就职,丢下妻室儿女跑回江东。

这时孙策已经平定了吴、会稽二郡,孙贲就随同孙策征讨庐江郡太守刘勋、江夏郡太守黄祖。大军回来时,听说刘繇病死,在途中又顺便攻占了豫章郡:孙策上表委任孙贲兼任豫章郡太守,后来封都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汉朝的使者刘隐奉天子的诏命,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依旧兼任郡太守。他在这个职位上当官当了十一年之后去世。儿子孙邻继承了他的爵位。

孙邻九岁时即继承父亲的领兵权力,并且兼任豫章郡太守,晋封都乡侯。他在郡中任职近二十年,讨伐平定辖境内的叛乱分子,在政治上成绩显著。后来他被召回京城武昌,担任禁卫军的分队指挥官绕帐督。

当时太常卿潘濬负责管理荆州的政务,重安县长陈留郡人舒燮有罪被关进监狱;潘濬曾经不满意舒燮,就想把他处以死刑。议论这件事的人大多为舒燮求情,而潘濬的愤恨仍然不消。孙邻就对潘濬说:“舒燮的父亲舒仲膺,和哥哥舒伯膺争着承担死罪以求救活对方,海内人士认为他们很重义气,传为美谈;加之仲膺当初又前来投奔我国表现出忠诚心意。如今您杀了仲膺的子弟,如果天下一统,我朝皇帝乘青盖车到北方巡视;中原士大夫必定要问舒仲膺的儿子怎么样,回答的人说潘承明早把他杀了,您觉得这事情如何?”潘濬听了愤恨马上打消,舒燮因此得救。

孙邻升任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沔中战区军事指挥官,威远将军:在这些职位上都很称职。

他在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去世。儿子孙苗继承了他的爵位。孙苗的弟弟孙旅以及孙苗的叔父孙安、孙熙、孙绩,都历任各种官职。

孙辅,字国仪。是孙贲的弟弟。他以扬武校尉的身份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的丹杨、吴、会稽三郡。孙策讨伐丹杨郡的七个县时,派孙辅到西面的历阳驻扎,以抵御袁术;同时让他招纳当地余下的民众,集合逃散的百姓。他又随孙策进攻历阳,生擒了敌军首领祖郎等人。孙策袭击西面庐江郡的太守刘勋时,孙辅也随同前往;身先士卒,立下战功。孙策委任他为庐陵郡太守,前去安抚所属各县,设立县级行政长官。

后来他升任平南将军,被授予节杖,兼任交州刺史。因为派遣使者与曹操联络,事情发觉,孙权把他关押起来。

几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历任各种官职。

孙翊,字叔弼。是孙权的弟弟。他骁勇强悍,果敢刚烈,有大哥孙策的风范。吴郡太守朱治举荐他为孝廉,司空聘他为下属。

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 203),他以偏将军的身份兼任丹杨郡太守,当时刚好二十岁。后来却被左右的部将边鸿刺死,边鸿也随即被诛杀。

孙翊的儿子孙松,担任射声校尉,封都乡侯。他在黄龙三年(公元231)去世。蜀国丞相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写信时说:“我曾经在吴朝受到厚待,所以对孙氏子弟非常关心。子乔是一个优秀人才却不幸早死,为此很感悲伤;看到他赠送给我的东西,不禁泪流满面!”诸葛亮之所以如此痛悼孙松,是他的养子诸葛乔向他叙述了孙松情况的缘故。

孙匡,字季佐。是孙翊的弟弟。他曾被本郡举荐为孝廉,本州举荐为茂才。还没有受到朝廷的任用,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多岁。

他的儿子孙泰,是曹操侄儿的外甥。官任长水校尉。嘉禾三年(公元234),他随从孙权围攻合肥新城,被流箭射死。孙泰的儿子孙秀,任前将军,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

孙秀是孙氏皇族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成员之一,在外面掌握精兵,当时的皇帝孙皓心中不安。建衡二年(公元 270),孙皓派亲信将领何定,带了五千人马,到夏口打猎。在此之前,民间都传言孙秀要受到孙皓的谋算;而何定又远道跋涉到夏口来打猎,孙秀不免吃惊:连夜带着妻室儿女和亲兵共几百人投奔晋朝。

晋朝任命他为骠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封会稽公。

孙韶,字公礼。他的伯父孙河,字伯海。本姓俞,也是吴郡人;孙策喜爱孙河,赐他姓孙,而且列入孙氏亲属的名册中。

后来孙河担任将军,驻扎在京这个地方的城堡中。当初,孙权诛杀了吴郡太守盛宪,盛宪从前举荐的孝廉妫览、戴员逃到山中藏了起来。孙翊就任丹杨郡太守,备办礼品把他们请出深山。妫览当了丹杨郡都尉指挥兵马,戴员则当了郡丞。孙翊被部下边鸿杀害之后,孙河立即驰马赶往丹杨郡的治所宛陵县;怒斥妫览、戴员,因为他们未能保护好孙翊,使得边鸿的奸恶阴谋得以实施。妫、戴二人下来后暗中商议说:“孙伯海与被害的孙将军关系疏远,都还怒斥我们到这样的程度;万一主公亲自来到,我们就连后代都不会留在世间了!”于是二人杀死孙河,派人到北面去迎接曹操的扬州刺史刘馥;请他赶到历阳,然后鼓动丹杨郡响应他。碰巧这时孙翊的亲信侍从徐元、孙高、傅婴等诛杀了妫览、戴员。

孙韶当时十七岁,收容了孙河的部下;维修京这个地方的城堡,建起供瞭望敌情的高楼,制作军用器械和加强防备设施以抵御敌人。

孙权得知丹杨郡发生变乱,从椒丘赶了回来;途中安定了丹杨郡,然后带兵回转吴县。大军在夜晚路过孙韶在京的军营,孙权决定试着进攻惊扰一下孙韶;结果孙韶的士兵立即登上城墙传送命令进入警戒状态,喊杀声惊天动地,箭像雨一般射来:孙权赶紧派人去说明情况这才停止。

第二天孙权召见了孙韶,对他非常器重;立即委任他为承烈校尉,统领孙河原来的部下;以曲阿、丹徒二县作为奉邑,可以自己委任这两县的行政长官,一切待遇都保持孙河当初的原样。后来孙韶又担任广陵郡太守、偏将军。孙权当了吴王,孙韶升任扬威将军,封建德侯。孙权称帝,孙韶任镇北将军。

孙韶在边境当守将几十年,善于对待将士,能够使他们拼死尽力。他经常把警戒边境、派出侦察兵到远方作为首要任务;先了解敌方动静然后作相应的防备:所以很少有失败。魏国的青、徐二州,以及豫州的汝南郡、沛国,都有不少民众前来投降归附他,而魏军在淮南滨临长江北岸的沿线军营哨所,都往北后退很远;使得徐州的泗水、长江、淮河一带,没有民众居住的地带宽达几百里。

自从孙权西征关羽夺得荆州后回来,建都武昌,孙韶有十多年未能进京拜见孙权。直到孙权迁都回建业,孙韶才得以朝见。孙权问他魏军青、徐二州各处重要的屯兵据点,远近各地人马的多少,将帅的姓名等等;他不仅完全记得,而且有问必答。他身高八尺,仪容俊美文雅。孙权十分喜悦,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公礼,没有想到他进步得这样快!”于是让孙韶兼任幽州牧,授予节杖。

他在赤乌四年(公元 241)去世。儿子孙越继承了他的爵位,官做到右将军。孙越的哥哥孙楷,任武卫大将军,封临成侯,代替孙越担任京下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孙楷弟弟孙异,官做到领军将军;弟弟孙奕任宗正卿,弟弟孙恢任武陵郡太守。

天玺元年(公元 276),孙皓征召孙楷进京担任宫下镇、骠骑将军。当初,永安县的叛军首领施但等,劫持孙皓的弟弟孙谦,袭击建业;有人告发孙楷打两种主意不立即前去讨伐,孙皓多次派使者去追问孙楷,孙楷平常一直惶恐不安;这时猛然接到征召,于是带着妻室儿子和亲兵几百人投奔晋国。晋朝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孙桓,字叔武。是孙河的儿子。他二十五岁时,被任命为安东中郎将。与陆逊一起抵御刘备的进攻,刘备的军队兵力强盛,漫山遍野都是人马。而孙桓挥刀指挥奋不顾身,与陆逊同心合力,刘备终于被打得大败而逃。这时孙桓砍伐树木以开辟通往长江上游夔国故地的通道,然后前去阻截刘备必经的退路。

刘备只好翻山越岭,才勉强得以逃脱险境,他又气又恼叹息说:“我当初到京下会见孙权时,孙桓还是一个小娃娃;而今竟然把我逼到如此地步啊!”事后孙桓因功升任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受命到下游做牛渚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在横江修建军事堡垒。恰好他在这时去世。

评论说:亲戚的情谊关系,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王族子弟好比是保护王朝的城墙,这是《诗经·板》一诗中的句子。何况这里的各位孙氏家族成员,有的帮助开创国家的最初基础,有的长期镇守边境,都能胜任他们的职务,不辜负他们所得到的荣誉呢?所以在这一卷里对他们详加记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27 14:42 , Processed in 0.0918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