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3|回复: 0

重庆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简介及本科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4919

主题

80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914
发表于 2024-10-24 0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简介及本科专业介绍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成立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重庆市高校较早创办的体育专业院系之一。开设有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运动康复系、运动训练系、公体教学部4个系部,有在编在岗教职工59人,双师型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共7人,硕士38人。面向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本科学生900余人。

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建成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市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市级教学团队1个;学院是国家体育特种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中小学体育教师“国培、市培”基地、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全国啦啦操教学训练实验基地;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篮球、足球)。学院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体育先进单位”、被重庆市教育工委授予“体育先进单位”、被重庆市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总支”、两次被重庆团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团总支”;学院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建成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教学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

学院注重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专项特长技能,构建“项目制”课程体系,强化“教-训-赛-创”一体化;保持30多年的“晨练晚习”,形成了体育教师“师范技能”训练平台,康复师技能训练平台,创办了“健行未来体育名师”卓越班。

学院教师共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近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制定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申请专利30余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项、省市级社会科学一、三等成果奖各一项。

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男子篮球队在2013-2023年九次获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篮球比赛冠军,并在2022年进入全国八强,2015-2024年进入全国赛8次, 2018、2019年在中国大学生3X3篮球比赛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获得第六名和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创造了重庆市高校篮球队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校男子篮球队队员段丰伟、王俣豪被CBA选中。2023年我校学生颜思获全国大学生柔道锦标赛冠军,代表中国参加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第五名,体育各专业学生参加省市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获全国冠军/一等奖近50余项、省市第一名/一等奖400余项,篮球、健美操、跆拳道、游泳等项目在重庆市高校比赛中优势明显;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2017、2019、2021、2023年连续四届获得全国运动康复技能大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赛重庆赛区获得铜奖;参加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三等奖、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大赛获第一名;参加重庆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多名毕业生在各省市教委组织的中小体育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毕业生考研率连续数年保持在10%以上,不少学生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30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七千余名毕业生,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有的成为专家学者、地方干部、大学及中小学名师、成功企业家等。

并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将职业拳击运动引进校园,被CCTV-5两次深度报道。2017年10月,我院2012届优秀毕业生张娟再次被CCTV-5报道。重庆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网、乐视体育等媒体对我院体育竞赛工作进行相关报道。


学院网址https://ty.cqwu.edu.cn/
==============================================


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具有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能力,能胜任体育教学、竞赛组织和群体健身活动指导等工作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二、培养标准

1.熟悉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体育法律法规。

2.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3.熟悉体育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掌握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以及体育课程标准。

5.具有体育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6.具有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竞赛训练、群体活动的裁判和组织能力。

7.具有体育教学研究、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8.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书写水平达到学校考核要求。

9. 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沟通能力,人格健全。

三、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结构简表

主要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中小学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

学校运动训练及赛事组织

群体活动及赛事组织

体育教学基本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理论与知识

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知识

主要体育项目基本知识与技能

健身基本理论与知识

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组织、训练能力

体育活动和赛事策划与组织能力

学校体育学

体育学科教学论

教育心理学

现代教育学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主项专选课程群

基础体育理论课程群

基础体育术科课程群

健身教练

健身技能培训

制定科学健身方案

组织健身活动

健身指导与示范能力

健身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

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学、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学科教学论、田径、体操、篮球、足球、健美操、主项专选课程。

五、基本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

修业年限:3-7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8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73学分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取1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裁判员等级证书、教练员资格证书、体育特种行业执业资格证等,获得者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认定替代学分。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重庆市级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和重庆市大学生体协常设项目的比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运动康复专业介绍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社区医院、运动队、养老机构、健身养生企业等从事运动康复和运动防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标准

1.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遵守行业的道德行为规范,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2.具有法纪意识,熟悉并能遵守有关医疗、康复工作有关制度和法规。

3.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肢体运动功能评估能力,熟练掌握制订康复治疗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改善功能障碍的专业技术。

5.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对患者进行康复辅导的能力。

7.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人格健全。

三、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结构简表

主要岗位(群)

核心工作任务

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康复治疗师



康复机构工作者

肌肉、骨骼康复治疗

慢性疾病康复治疗

运动损伤评估与处理

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基础理论和技术

肌肉、骨骼康复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

慢性疾病康复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

运动伤害防护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

具有骨骼肌肉损伤、慢性代谢性疾病、基本康复治疗能力;

具有运动伤害防护的评估与处理的基本能力。

康复评定学

康复医学概论

传统康复技术

肌肉骨骼康复

慢性疾病康复

运动康复治疗技术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四、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运动科学、康复学

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概论、推拿治疗学、人体生理学、康复医学概论、诊断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传统康复技术、运动康复治疗技术、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肌肉骨骼康复、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慢性疾病康复。

五、基本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

修业年限:3-7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1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71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七、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取1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可考取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证书,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与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市教委、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体育局举办的各种推拿按摩、运动伤害防护等比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运动训练专业介绍
-----------------------------------------------------
一、专业简介

运动训练专业是我校在获批篮球和足球项目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开设的4年制本科体育类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36人,其中运动健将8人,国家一级以上裁判10余人,高级教练4人,中级教练2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2人,硕士17人。近年来,体育学院在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该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代码: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基本学制:4年           学习年限:3-7年

二、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本专业立足重庆,面向西南,顺应国务院颁布的《建设体育强国纲要》关于“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战略任务的要求,培养政治方向和信念正确,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竞技体育事业,系统掌握体育教学、体育专项运动项目训练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项技能和社会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能指导社会大众专项健身训练,能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在未来5-10年成为“专业技术过硬,专项训练方法新颖,组织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秀的体育教练员和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

(二)具体目标

一、政治立场坚定,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信仰坚定,热爱竞技体育事业,遵守竞技体育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开展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和运营,依法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职业道德)

二、熟练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和现代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具备现代竞技体育组织、管理和执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体育社会学、体育营销、体育俱乐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学科素养)

三、具备开展运动专项训练、赛事组织管理与裁判工作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创新性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体育组织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社会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和指导社会大众开展专项健身训练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掌握团队管理规律,能熟练运用现代团队管理方法,能较好地胜任专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教练员和体育俱乐部的营销、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职业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自我职业规划与自我发展能力。能根据职业需要,通过继续学习和自我反思,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开展专项运动训练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参与或者组建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团队。(学会发展)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注重现代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动训练、竞赛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工作夯实基础。

[毕业要求一]:践行职业道德

1.全面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党的有关竞技体育发展的方针政策,遵守竞技体育职业道德和各项规范。(职业道德)

2. 具有积极的从事竞技体育事业的意愿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情怀。对待竞技体育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正确而积极的职业心态和价值观,有成为一名从事竞技体育的高水平教练员或优秀的体育俱乐部管理者的志向。对待运动员耐心细致、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尊重并信任。致力于成为青少年运动员知识、思想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职业情怀)

[毕业要求二]:学会开展工作

1.熟练掌握现代专项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1门以上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和教学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体育赛事的管理和运营及体育俱乐部的经营和管理。(学科素养)

2.具备科学地制定专项运动训练计划,开展专项运动训练以及对运动训练效果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具备科学有效的管理运动代表队的能力;具备初步在竞技体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初步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和运营及执裁能力;具备初步经营和管理体育俱乐部的能力。(专业能力)

[毕业要求三]:学会发展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主观意识,具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事业进取心,能主动了解运动训练、竞赛和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动态,了解体育赛事和俱乐部管理和运营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具有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计划的主观意识,养成必要的反思习惯,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会反思)

2.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并在沟通合作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与团队和谐相处,在团队协助中发挥积极作用。(学会合作)

(二)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165学分

(三)学位授予条件

1.修够本专业毕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2.学位课程学分81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0。

3.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

4.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四、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结构简表

主要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核心课程

体育教练员

竞赛训练

学校运动训练及赛事组织

群体活动及赛事组织

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理论与知识

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知识

主要体育项目基本知识与技能

科学健身基本理论与知识

体育营销知识

竞赛实施能力

组织训练能力

体育活动和赛事组织与策划能力

运动训练学

运动选材学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主项专选课程群

基础体育术科课程群

基础体育理论课程群

体育赛事管理与运营

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体育健身与营销

健身技能培训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赛事管理与营运

健身指导与示范能力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能力

赛事管理与营运

注:核心课程可参照《国标》,原则上6-8门。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

学位课程(81学分):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运动员选材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主项专选课程(2-6期)、学校体育学、学与教的心理学、体育学科教育论、体育产业与营销、体育赛事管理与运营、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六、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考取1门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可考取教练员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体育特种行业执业资格证、裁判员、运动员等级证等级证书等证书,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重庆市大学生体协常设项目的比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学分替代按照《重庆文理学院学生成绩管理办法》予以认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7 18:29 , Processed in 0.0765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