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文理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及本科专业介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是重庆文理学院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雄厚的教学院系之一。自1979年建系以来,历经40余年发展,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个:环境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留基委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化学(师范)(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特色专业);在校学生1100余人。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名师荟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博士40人,硕士生导师24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0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3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环境应急处理专家库市级专家1人,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三区”和市级科技特派员10余人。另有外聘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特级教师等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25人。
科教平台优势突出,设备先进。学院建有百川兴邦市级众创空间1个;2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创新团队);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间断化学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等2500余台套(10万元以上设备57台),总价值达3500余万元。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约6600平方米。在重庆环投集团、远达环保等20多家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学科科研成效显著,特色鲜明。支撑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无机化学;1个省级特色专业学科群:林学与生态环境学科专业群。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全面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等科研项目近400项,经费2300余万元,荣获全国第二次污染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重庆市唯一获奖高校)、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行业协会一等奖等 7 项、 “水环境治理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称号,成果入选司法部 2021 年度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业办学实力强劲,亮点突出。学院拥有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专业连续4年位列“校友会中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首,化学(师范)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1个省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举办本科教育“2+2”国际班项目。拥有《创造发明学导论》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8门。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等30余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环境类专业“源-迁-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一等奖。
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广受欢迎。学院学生获得各级各类科技竞赛500余项。其中,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平项(全国50项,重庆仅2项)、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联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60余项、省部级12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每年近1/3学生考取研究生,多名学生被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家“双一流”高校录取;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多次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殊荣。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等媒体对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给予高度肯定。
学院网址:https://chem.cqwu.edu.cn/
==============================================
化学(师范)专业介绍
-----------------------------------------------------
化学(师范)(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 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以新时代教师教育思想为指引,着力强化现代教育教学实践理念;实施院校两级“卓越教师2.0”培养和中小学跟岗、顶岗双导师指导实训,使学生具备新时代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扎实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重庆,辐射周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扎根基层的教育情怀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具备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扎实的化学专业实验/实践技能、较强的中学化学教学能力、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良好的综合育人能力、较好的自我发展和沟通合作能力,能够胜任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岗位,毕业 5 年左右预期成为所在单位化学教学的骨干教师。
就业方向:在初、高级中学、中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领域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留基委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需求,面向重庆、辐射西南,坚持“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建设模式,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培养为重点,突出水污染防治和环境生态修复,化学-环境-材料-生态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环保人才。
培养目标:立足川渝地区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情怀、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能力及运营管理能力,具备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设计与施工、生态环境修复、环境监测及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并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基础的环境类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在生态环保部门、环境工程设计院、市政规划设计院、环保装备企业、环保公司等领域,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生态修复、装备运行维护等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定向西藏就业)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坚持“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需求导向、分类探索、多元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资源与环境省级重点学科、重金属废水资源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构建了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理论-实践、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四个一体化”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合格+”多元环保类应用型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立足“双碳”战略重大需求和西南地区环境保护专业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情怀、职业道德、宽广视野、宏观整体性思维和坚实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与咨询、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环境科学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方案制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就业方向:在生态环保部门、环境监测中心、环境规划部门以及环保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与执法、环境监测与监理、环境工程设计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
-----------------------------------------------------
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特色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特色: 秉承“以学科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指导思想,强化工程特色,融合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单元操作、化工智能装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与优化等知识,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川渝地区,面向全国,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及相关过程工业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在化工、医药、石油、能源、轻工、食品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化工分析、技术服务与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也适合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工作。
学院在40余年的发展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思路,贯彻“学生中心、能力本为、需求导向、分类探索、多元培养”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全面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