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0

西南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与介绍

[复制链接]

4966

主题

80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24-10-17 2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南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与介绍      http://yyyl.swu.edu.cn/
==================================================================================

1.学院简介

① 学院介绍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我校最早设立和建设的骨干院系之一,始称西南农学院园艺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2002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2005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时更为现名。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潘玉锋、院长宋洪元。
学院设园艺、风景园林、植物3个系,现有园艺、园林、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学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为国家一流专业,风景园林为重庆市一流专业。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2个专硕点(风景园林硕士、农业硕士);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果树学),重庆市重点学科3个(果树学、蔬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15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教授、研究员2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42人。在读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700余人。
学院建有农业部魔芋研究中心、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枇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中心、重庆高校蔬菜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果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魔芋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0余个部省校级研究平台。建有校内教学及科研实验农场2个,以及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重庆道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山植物园、重庆市园博园等20余个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近十年来共获得“863”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以及横向项目等科研项目1080多项,总经费近1.8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711篇,出版专著、教材及科普读物19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培育新品种23个,授权植物新品种6个。获得发明专利28项,省部级以上规划设计作品奖30余项。

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荷兰、意大利、瑞典、法国、等2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的“2+2”、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开展的“3+1”本科联合培养已成为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窗口。

② 院训与精神

学院院训:法自然,公天下

——取“法”于“自然”,以“天下”为“公”;意即遵循、效法自然规律,服务国家、社会、民生大众。

学院精神: 思想为先 实践为上 博学求精 厚德载物


园艺专业
--------------------------------------------------------------------------------------------------------
园艺学一级学科下设园艺植物资源与遗传育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与分子细胞遗传学、园艺产品营养与质量安全、南方山地园艺作物逆境生理生态4个研究方向,拥有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级高校蔬菜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级高校果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魔芋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研究平台;拥有十字花科植物信号传导研究与应用、园艺作物染色体工程与细胞生物学、果品营养与质量安全、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与分子调控、蔬菜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魔芋种质资源利用7个园艺学研究团队。

园艺学科“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96余项,总经费13506.40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纵向项目17项、省部级纵向项目67项,厅局级纵向项目5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0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34余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园艺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园艺专业隶属于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系,其历史可追溯到西南农学院1950年设置的果蔬专业,之后曾按照果树、蔬菜分别招生,1995年合并调整为园艺专业。拥有果树学和蔬菜学重庆市重点学科及其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园艺本科教学实验室。具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蔬菜学和果树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蔬菜学和果树学等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教育部“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点”等多项教研、教改项目。在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近60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诸如吴明珠院士等众多杰出人才、学科领军人才以及专业中坚力量,并长期服务于教学、科研、社会发展第一线。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以植物学为基础的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具有宽厚的园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园艺生产基本技能,能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的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园艺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植物栽培、育种、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设施园艺、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等专业课程,接收系统的园艺作物生产和采后贮运物流、管理和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等知识技能的实践训练,具备园艺作物栽培管理、采后处理、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三、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66学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

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学、设施园艺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营销学。

六、主要实验及实践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及实习、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园艺植物昆虫病理学实验、园艺学实习等。

实践教学要求:

1. 制定合理的实践计划和实施方案,具有全国实验实习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作为参考。

2. 实践环节能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

3. 实行小班分组授课。

4. 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引导讲授为辅。

5. 学生按期提交实践报告(或设计),教师及时批改作业。


园林专业
--------------------------------------------------------------------------------------------------------
园林专业介绍

西南大学园林专业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园林专业之一,是重庆市特色专业和全国4★级专业。

坚持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植物培育应用并重发展是园林专业的特色。风景园林学科师资力量较强,其中获得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43%,现有专业教师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具有重庆市一级风景园林师技术职称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其中,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资质证书1人。同时,学科师资形成了6个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科研总经费达3000多万元,获国家级规划设计类奖项8项,省部级规划设计类奖项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6部,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现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授权点,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和观赏园艺博士授权点。建有园林植物造景、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植物培育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内外10余个实践基地。近几年园林系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横向课题数十项,获得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2门,本科生取得国际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大赛、盆景及观赏植物展等奖项20余项。

西南大学园林专业培养掌握以园林植物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美学为基础的较完整的现代园林科学知识体系,具有宽厚的园林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园林基本技能,能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造景,城乡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主要有各省市地区市政园林局、园林绿化处、建设局,各知名地产公司景观工程部、研发部,各类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园林施工企事业单位等等,毕业生社会声誉评价高,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核心课程:花卉栽培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盆景学、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

专家体会

李名扬 教授

园林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园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当下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园林也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常见的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的建设也属于园林的范畴。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园林被赋予了更多内涵,成为人类“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欢迎有志于此的同学加入到园林专业学习的行列。

李名扬,男,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园林花卉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重庆植物学会副理事长,重庆花卉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技顾问团顾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顾问团顾问。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植物细胞工程研究。

专家体会

秦华 教授

园林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满足景观与游憩需要,依据艺术法则、科学规律与工程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材料,组合建造景观优美的宜居空间境域。

园林学则是研究如何科学运用自然、工程、社会等因素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生活境域,拥有丰富的内涵。大致包括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5大领域,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学科内涵与外延均随社会、环境、经济与生活以及相关学科等的发展而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因此园林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属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生态及其人居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如何把我们的乡村、城市和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更生态、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园林正在成为我国未来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被公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不但园林历史悠久,而且园林技艺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大舞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就象一个外表统一而又内部充满着复杂结构的黑箱,园林学术殿堂有无限令人着迷的科学和艺术奥秘等待人们去探寻。因此,园林人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自然、工程、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宽广坚实的知识基础以及敏锐的分析能力、果敢的决策能力、突出的表达能力、优秀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特质。园林人的神圣使命就是发现美、设计美、建造美和分享美,园林人被社会称为城市化妆师、大地美容师、生态保护神,学习园林专业,从事园林事业,不仅是在为人类社会设计建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般的风景画境,同时也在不断的锤炼塑造自身高尚的人生品格与境界。

秦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注册一级风景园林师,国家林业局风景资源评价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造景。

学生体会

园林,给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陈静 2013级园林专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句号,回顾在园林专业的求学生涯,有欢笑和泪水,也有成功和挫折。当初懵懵懂懂的选择了这个专业,根本不知道园林究竟是学些什么,以为就是栽栽花、剪剪草、种种树。通过四年的学习,我发现园林并不只是简单的种树栽花,它其实是多个学科艺术的结合体,充满了乐趣。

记得一开始让我画图,我是拒绝的。零绘画基础,也没有过人的天赋,素描作业画得一塌糊涂,期末作业上写着大大的62分,让我一度的开始怀疑人生。而现在,我会因画完一幅图而感受到无以言表的满足和幸福;会因认出一种植物而高兴整整一天,会因明天的公园实习开心得睡不着觉。走在大街上会不自觉的去注意建筑的结构空间、观察路面铺装的材质和规格;会在意花草树木的栽植方式和组合搭配;会迫不及待地辨别那草坪里野草的种类,遇到难以区分的种,常常和同学争得面红耳赤,还要仔细观察它的花朵、叶片以及果实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会辛勤照料自己在实验课上播下的种子,观察记录它从种子到发芽、成长、开花和枯萎的整个生命过程。

当我开始注意这些平时都不太在意的细节,才认识到原来我生活的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自己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园林专业让我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让我更加地热爱生活。

陈静,女,2013级园林专业学生,曾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现已保送至本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体验创意无限,感受自然魅力

余光灿 2013级园林专业

园林专业,并非是大家眼中的种树专业。园林专业由两部分组成,植物+设计。大一大二会更侧重对园林植物的学习,包括植物学基础,植物生理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等,尤其是植物分类学的学习,从此明白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海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垂柳,“有此倾城好颜色”的牡丹;五柳先生的菊,苏东坡的竹……无论是姹紫嫣红,还是郁郁葱葱,从此,放眼望去的世界更加的清晰而生动。

大三大四着重于设计规划的学习。街道上的绿地调研,小景点的植物配植,还有从杭州到苏州的园林设计的实习体验,我们对尺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规划有了更详尽的认识。从北方的皇家园林,到江南的私家园林,从脚下的路上坎的梯,到行道树的高度和距离,地下的地基和管道,我们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原来都是每一个设计师精心考虑和斟酌才确定下来的。此外,素描、色彩、设计初步、工程制图,教会我们如何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而cad、ps、sketchup软件的运用,更让我们的设计表达如虎添翼,我们能更自由而又不失科学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景观设计理念。

或许,这就是西南大学园林专业的魅力吧!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和蔼可亲、尽职尽责的教授们……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充实而不失乐趣,忙碌而不单调。一框一架,构建心中的景观思维;一点一滴,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余光灿,男,2013级园林专业学生,曾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现已考取中国林科院研究生。

专业招生咨询:023-68250225;023-68250971.


风景园林专业
--------------------------------------------------------------------------------------------------------
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该学科在我校共有2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3年开设园林本科专业,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开设本专业的农林院校之一;2004年开设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本科专业,2013学调整为风景园林专业。2001年,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调整为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得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师资力量较强,专业技术人员44人,包括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10名,讲师25人。其中,9人具有重庆市一级风景园林师技术职称、1人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资质证书,表现出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的学科特点。形成了6个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即园林植物资源评价与创新、西南山地生态景观园艺、风景园林工程理论与实践、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园林植物资源与培育、园林植物造景设计、风景园林与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园林生态、大地景观、生态修复等。

教学实践平台丰富,校内实践平台包括西南大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西南山地生态景观园艺研究所与空间艺术研究所。校外实践基地包括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华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管理处等十余个企事业单位。

风景园林专业介绍

西南大学园林专业成立于1984年,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一样是在全国最早开始园林本科的院系之一。风景园林专业与园林专业同根同源,是依托园林专业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所发展成立的专业。2004年开设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本科专业,2013 年调整为风景园林专业。2001年获得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1 年获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 年获得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该学科在我院共有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拥有国家、省级和校级各类研究平台5个,社会服务平台1个,校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3个,研究实验室9个。学科研究领域宽广,专业技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的软硬件条件优良。经过多年凝练,形成了园林植物资源与培育、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生态4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本学科立足于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特点,在西南地区特色园林植物资源、山地城乡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学生设计作品多次在IFLA国际景观学生设计竞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评优、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艾景奖、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评选项目中获奖。

风景园林学科师资力量较强,其中获得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43%,现有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重庆市一级风景园林师技术职称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其中、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资质证书1人。同时,学科师资形成了6个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科研总经费达3000多万元,获国家级规划设计类奖项8项,省部级规划设计类奖项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6部,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

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95%以上。主要进入市政园林局、规划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园林景观公司等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风景园林管理、园林、生态工程施工项目施工与管理等工作,部分同学升学读研(包括出国深造),或考取公务员或组织部选调等。

核心课程:

风景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工程、植物造景艺术原理、风景园林设计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Ⅰ、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植物种植设计Ⅰ等。

专家体会

当下美丽人居环境的营建者和守护者——风景园林师

张建林 博士

人类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努力将自然的环境向着惬意的居住环境改变,从秦汉的“苑”、“囿”,魏晋的“自然山水园”、唐宋的“写意山水园”到明请的“集景式园林”,无不体现出先贤们的居住梦想和营建智慧。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运动,使人们赖以生活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空气、水、土壤被污染,城市园林绿化、园林专业应时而生。走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推动了风景园林学的诞生。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科学群支柱性学科之一。风景园林既是一门古老学科,又是一门及其年轻的学科;说其古老,是因为我国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有着几千年的造园历史和设计理论与技术的沉淀;说其年轻,风景园林学科在2011年才新增为一级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还有及其广阔的空间。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传承历史、记住乡愁,是我们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专业责任。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未来的风景园林师。

张建林,男,博士,副教授,西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负责人,重庆市一级风景园林师,多次获得国内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奖。


风景园林专业体会

杜文武 博士

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专业,

既讲科学精神,又不失诗情画意?

既能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又可“沾花惹草”、“游山玩水”?

既行改善日常人居环境之“小事”,又履守护国土生态安全之大责?

既于设计图中缜思畅想妙笔生花,又在大地上真刀实枪赋理想于现实?

如果有,那就是风景园林

一个融艺术与科学,理性与感性,社会需求与自我实现于一体的专业


十五年前,初涉风景园林的我

犹如进大观园,被深深的迷住了

雄浑恣睢的北方皇家园林;婉约秀丽的江南文人园林

侘寂禅意的日本枯山水园林;气势磅礴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依山就势的意大利台地园;如诗如歌的英国自然风景园

……

直至今天多姿多样的现代风景园林

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艺术世界

但它与纯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

它是真实的

不仅可观可赏

更可居可游

再到后来

和无数风景园林人一样,看着作品变为现实

郁郁葱葱,老少携游,鸟语花香

欣喜,平静,无言

纵有风景万般,不如躬身体验

保护、规划、设计、工程与管理

风景园林大千世界

静候诸君一见

杜文武,男,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日本千叶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

学生体会

科学与艺术交融,人与自然共生

尹一涵   2013级

最早接触风景园林专业,以为这个专业只是一个与花草树木打交道的专业,通过在园艺园林学院四年本科的深入学习才发现当时的想法非常幼稚,风景园林专业远非种种花草这么简单,这个专业是一门非常具有科学性的学科,它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涉及到学科范围也十分广的综合性专业。

这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我除了学习到景观规划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更让我们成长为“上知天文(气象学),下知地理(土壤学),中晓花木(植物学),软件书画(计算机制图、美术等),样样精通”的全能型人才。这门专业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素描、色彩和写生的基础,以此才能开始学着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观赏这个世界;通过专业实践,当我们再次行走在自然景观中,看着曾经分析过、描画过的园子的时候,我们才明白我们的专业一直在教会我们学着与大自然对话,感悟大自然的艺术和美。当我们积累了种种之后,终于做出第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园林和建筑的时候,才发现曾经为它付出的日夜也更有了价值。

风景园林专业关系着人类与自然的未来,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也正是风景园林专业为我开启了一扇寻找美的大门,也让我们懂的了所谓“技艺”就是“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技”就是我们在专业学习中打下的基础,而“艺”则正是在专业学习中对自然更深刻和感性的认识,让我们具有了一双发现美、追寻美的眼睛。


尹一涵,女,2013级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方向)专业学生,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参加各类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并获奖。已被推荐至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审美与创新 技术与逻辑

张旭东 2013级

风景园林,即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门规划设计类学科,本专业的重点学习内容为城市公园、居住区、广场与步行街、道路景观等主要景观类型的规划设计工作,但学科内涵却不仅限于此。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认为现代景观学科愈发地关注关注规划设计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以及与各类自然与社会学科的交融,并在设计途径上作出不断的创新。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和创作能力,同时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擅长用创造性思维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当下景观学科的热点在于环境生态性的修复与城市或乡村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设计是否能巧妙地结合地域性特色、是否充分继承并改良了传统智慧的技术与方法、是否利用现代科技准确地解决人地矛盾并改良环境,是衡量一个景观设计方案(尤其是在学科竞赛中)是否出色的重要的标准。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科学,除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外,还需具有严谨的思维逻辑能力,掌握大量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以及较高的表现图纸和工程图纸的绘制能力。手绘与计算机绘图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该专业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热情,为创造更加美丽的人居环境而努力奋斗。

张旭东,男,2013级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方向)学生,曾获得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艾景奖二等奖、重庆市高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二等奖、校一等奖学金等。现已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录取。

专业招生咨询:023-68250225;023-6825097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10 23:10 , Processed in 0.0776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