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回复: 0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与介绍

[复制链接]

4966

主题

80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24-10-12 2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与介绍      http://xwcm.swu.edu.cn/
==================================================================================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概况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年轻学院。2006年4月,应时代和学科发展之需,由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原西南农业大学信息中心部分专业联合组建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揭开了学院发展崭新的一页。

学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院教育教学及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目前,学院有教职工55名,专任教师40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8名,高级实验师2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8名,7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国(境)外留学访学经历;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西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5项。学院有教育部第三届戏剧与影视学科类教指委委员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4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人,重庆英才·名师名家1人,教师荣获重庆最可亲可敬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等荣誉。学院新闻采写、融媒体校企融合教学团队荣获重庆市教学团队,4个团队荣获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名师和团队。

学院秉持“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本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均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电影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有艺术美学(电影美学)、新闻史、新媒体与未来教育3个博士培养方向,新闻传播学学科获批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截止到2023年6月,学院有在校本科生796人,硕士研究生200人,博士研究生25人,留学生6人。

学院彰显“开放·融合·实践”的办学特色,已成为西部新闻传媒教育重镇。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全国大学生精品通识课程各1门、2门国家一流课程、7门重庆市一流课程、4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改课题12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院先后与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等多所大学和科研结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学生互换关系,先后聘请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Tim Gleason教授、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赵月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振华教授、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等3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支持专业教师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罗伯特戈登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访学。近年,学院学生赴国外(境外)名校交流和实习200余人,先后接收来自俄罗斯、尼日利亚、泰国、越南、缅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0余人。

学院采取“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凝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1家综合实践基地,先后7位老师参与中宣部、教育部“双千计划”,连续多年承办“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活动,同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单位联合打造“最美寻访”“理响青年”等品牌。学生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以及新华网、凤凰网等报刊与网站上发表各类作品10000余篇,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齐越”朗诵节二等奖、重庆市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报“青年说”年度十佳作品等;获得中国旅游小姐大赛冠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持人大赛季军、中国和平大使大赛季军、凤凰网十大名博主、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十佳公益团队等荣誉100余人次;培养了金鸡百花奖获得者、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编剧兼主演、中央电视台记者等一批标杆性人才。

巍巍缙云人为峰、悠悠嘉陵帆再扬。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新闻传媒学院将锐意进取,不断奋斗,努力将我院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传媒教育重镇。(数据截止到2023年9月)


新闻学
--------------------------------------------------------------------------------------------------------
新闻学专业简介


新闻学系发源于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新闻学专业。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原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何崇文、董小玉等教师开始讲授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1993年,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与影视学培养方向;2001年,新闻学全日制本科专业正式招生。新闻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特色专业,所属新闻传播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

目前,新闻系形成了一支“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教师团队,教师13人,全博士学历,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前教育部教支委委员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含后备人选)2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1人,重庆英才·名师名家1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人;新闻采写、融媒体校企融合教学团队荣获重庆市教学团队,3个团队荣获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名师和团队。新闻学系坚持“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 10 余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全国大学生精品通识课程各1门、国家一流课程2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4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在《人民日报》《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等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

新闻学系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先后与重庆日报集团、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等单位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同上游新闻、重庆日报网建设“最美寻访”“理响青年”等栏目,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学生先后荣获世界华人报业协会奖学金、南都奖学金、凤凰网十大名博主等荣誉,在国内外广告大赛、新闻摄影、微电影、新闻评论、数据新闻等大赛获奖50余次。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重庆日报、30氪等媒体的骨干。

期待与您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新闻系欢迎您!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简介


(1)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以声音塑造形象,以思想传播文明”为培养理念,以新闻主播、出境记者、舞台主持与节目配音为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深厚”的语言传播艺术人才。

(2)人才培养情况:从2003年开办以来,依托西南大学的深厚人文艺术教育资源,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为传媒机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等,培养从事语言传播与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曾经获得亚洲小姐总决赛冠军,齐越朗诵艺术节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暨第五届大学生主持人选拔大赛总决赛季军,全国大学生优秀实践团队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3)就业及考研情况:本专业毕业生考取、保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和海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读研率达35%。一大批毕业生就职于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爱奇艺、中南影业等传媒行业,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4)专业及学术活动:承办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西南赛区选拔赛;承办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承办2018年中国新闻史学年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承办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拥有重庆市融媒体校企合作教师团队;重庆市新闻采写优秀教学团队等。


广播电视编导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介


(1)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大文化、大艺术、强专业”为培养思路,重视影视编导创作的全程培养,打造广播影视文编、广播影视电编、广播电视新闻等三个特色培养方向,为广播影视行业、网络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影视策划、制作、包装、宣传的“强实践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情况:本专业学生曾获得圣丹斯独立影像节实验短片入围,英国独立短片激励奖,昆汀《姜戈》造势活动优秀奖,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短片组评委会特别奖,首届亚洲国际(温州)青年微电影展48小时极拍大赛最佳导演,“文成杯”国际极拍大赛最佳剧本、最佳男演员,“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最佳高清剪辑奖,全国纪录片剪辑大赛二等奖,“爱重庆”微电影节优秀奖,大学生广告节大赛一等奖,第四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第十六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原创电影剧本大赛(微电影单元)二等奖等;毕业生公益短片作品《最好吃的饭》网络点击率超过一亿次,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短片奖;毕业生即获得商业投资,完成院线电影《杀猪匠》等。

(3)就业及考研情况:本专业毕业生考取(含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读研率为35%以上,大批毕业生就职于湖南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光线传媒等传媒机构,就业率保持95%以上,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4)专业及学术活动:承办第五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年会;承办第六届中国电影史学年会;承办第23届中国电影博士论坛;承办第二届中国电影伦理学学术论坛;承办2018中国影视高峰论坛;承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重头分论坛;承办 “Looking China”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承办第七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协办“半夏的纪念”大学生作品巡展;主办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论坛;举办《米花之味》《早安公主》等电影的路演活动和学术研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10 23:16 , Processed in 0.0842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