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3

天津大学 地理学类专业 理科试验班 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

[复制链接]

4388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73
发表于 2024-9-21 1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津大学 地理学类专业 理科试验班 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http://earth.tju.edu.cn/

-- 专业介绍 --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特征、现象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将告诉你,地球表面丰富多彩的地貌和景观格局如何形成又如何变化、气候因时因地如何不同而又为何不同、地球表层物质(如水、营养元素等)和能量如何分布和流动、自然灾害如何发生又如何演变、海量的地理信息如何提取并分析和管理、人类活动(人口分布、经济、政治、休闲、文化等)如何受到地球地貌景观和环境的影响而反过来又如何影响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和环境如何合理利用才能让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简言之,地理科学使你能认识自然、描述自然、了解人和社会活动与地球表面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角度思考和处理好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地理科学研究自然特征也研究社会发展的环境行为,研究自然环境需要系统基础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研究社会的环境行为需要人文和管理科学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学科交叉和系统综合的特点。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内容突出了这一新兴地理科学的特点,并通过教学和研究融通开展地理科学专业教学。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理科学已由静态、类型、格局的研究转向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由要素研究提升到综合性系统研究;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链接及理论、实践、服务相结合;强调知识创造到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的贯通。天津大学的地理科学将创新专业范式,融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突出知识创造与社会决策的贯通,推进跨国际、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培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思维的复合式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人才。

-- 专业特色 --

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国际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围绕全球变化、区域污染、生态环境安全、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热点课题,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地理科学本科教育教学。地科院教师队伍结构优、梯队层次合理,教师学科背景广泛、交叉性强,教学研究平台仪器多、全、新,分析测试手段高、精、尖。基于上述条件,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势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定位精英人才培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以“推进科学进步、培育卓越人才、服务国家需要”为使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有个性发展的地球科学一流人才;地理科学专业按照天津大学实验班模式培养学生,以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为目标,鼓励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外继续深造,首届(2020级)本科生保研率超过60%;

b) 一流科研训练:成立仅8年,学院的科研实力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和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拥有离子探针、加速器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超大型仪器,实验平台已经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平,承担有多项国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就读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都有机会操作这些仪器并根据兴趣参与科研项目;

c) 国际合作培养:学院聘请10余位来自美、英、法、日、加等国的知名科学家为(天津大学)荣誉教授;与伯明翰大学环境科学系、格拉斯哥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知名地学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2+2本科生联合培养及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及国际野外综合实习项目。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都拥有国际合作培养的机会;

d) 全员导师制: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位学生配备1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指导老师。学生与研究生一起参与导师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了解学术最前沿;导师实行轮替值,让学生了解地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做出更为合理的职业规划。

-- 培养方案 --

在借鉴国际、国内优秀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理念、模式、结构、内容等)的基础上,凝练了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合学科、科研优势和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构建了“地表过程与环境地理”和“数据与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两个专业教育模块。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现代地理科学实践能力。掌握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具备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地球系统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以及能够在相关部门从事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等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应用及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把握地理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

前两年,采用通识教育模式,加强人文、数理化、计算机、地理科学的系统训练,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方法,了解地理科学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四年,采用分层次个性化培养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按专业学术、交叉复合等类型分别培养;面向学术前沿、行业引用等需求,设置个性化、高品质的选修课程。基于地科院各个层次老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多学科(地质学、生态学、农学和地理学等)交叉背景,学生与老师进行双向选择,进入各科研团队,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地理科学专业采取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共计165学分(其中必修145学分+选修20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主要构成如下:

A.  通识通修模块:包括英语、数学、思想政治、体育、军事、健康教育、计算机、化学、社会与哲学教育、艺术与美学教育、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思维培养与沟通表达等。共88学分,其中必修80学分,选修8学分;

B.  专业教育模块:包括大类基础课3学分;不分模块专业核心课32学分以及模块一(地表过程与环境地理)和模块二(数据与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各10学分,学生在两个模块中选择一个学习,选定模块之外的另一个模块课程可作为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8学分;实践教学课程20学分(包括野外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论文)。共73学分,其中必修65学分,选修8学分;

C. 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等。共选修4学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一定的课外实践课程。

-- 实践教学 --

实践教学是地理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地理学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础。学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作用,相继建设了部分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包括(含已签协议和正在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科教基地(普通地质综合实习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基地(普通地质综合实习)、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科教基地(自然地理认识实习)、天津市蓟县八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地理认识实习基地。同时,学院已建成并依托“环渤海滨海湿地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天津市环渤海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湖北秭归野外地质实习基地”等,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地理科学全球和区域尺度模拟、监测以及野外实习、实践教育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结合本院研究生就业和地理科学本科就业调研情况看,学生毕业后除大部分继续深造外,学生们的主要去向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单位、城乡规划及文化旅游管理相关单位,地质环境相关工作类、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类和地理信息类等相关企业单位等,也可选择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以及去往职业技术院校、中学或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4388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73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设置

天津大学的前身“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即北洋大学)在1895年创办之时,头等学堂(大学本科)设四门专业: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上述专业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其中矿务学为地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奠基人黄汲清先生也曾在北洋大学预科学习(1921-1924年),后期所著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首次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观点,对亚洲地质构造和地貌研究具有重要贡献。

1946年,北洋大学复校后曾首次成立地质系(隶属北洋大学理学院),由阮维周教授任系主任;1950年,曾在北洋大学矿冶科学习过的我国著名矿物学家与地质教育学家王炳章先生创建了北洋大学地质工程学系(隶属北洋大学工学院),其在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方面造诣极深,早年所著《热河北漂中生代火山岩之研究》,深得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奠基人章鸿钊先生嘉许。1952年夏,经全国性的院系大调整,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被并入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再无地球科学相关学科。

2015年,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完善学校学科布局,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经学校九届第39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简称“地科院”。建院之初,地科院努力加快学院和学科的建设,逐步构建形成了多个特色研究方向,包括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理学、地球化学、生态水文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依托这几个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现状,获批建设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收“地理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由此迈出了天津大学地学学科建设的坚定步伐;同时,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环境科学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022年,学院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列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授予学位
07 理学
地理学 (0705)
理学硕士学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077601)
理学硕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地球系统科学(9903) 理学博士学位

地理学学科方向与特色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自然地理学(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

        研究方向:研究地球关键带结构与关键带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关键带能量和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区域和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地球关键带过程的生态功能和服务机理。
        研究特色与优势:以流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手段,以地球关键带的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多尺度多要素的层圈相互作用及其整体系统行为,系统理解流域乃至全球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全球变化效应。
人文地理学(自然-社会耦合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以敏感脆弱生态系统和城镇化系统为重点,研究自然过程和社会人文过程之间关系及其与区域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作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脆弱性和弹性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机理;研究人类福祉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主要得失权衡;研究社会最有效引导和管理人与环境耦合系统并使其向可持续性过渡的科学途径。
        研究特色与优势: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为一体,将社会系统作为地球系统的一子系统,从多时空尺度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生态系统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其他社会经济驱动过程对这一关系的影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数据与智慧地理
       研究方向:研究表层地球系统关键地理要素数据的获取、处理和综合分析技术;研究地理大数据挖掘、集成应用、知识发现等技术;研究地球智慧系统,服务社会-生态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研究特色与优势:针对地球系统关联性、复杂性、多变性和非线性特点,基于对自然和社会过程耦合机制的理解,构建自然和社会多要素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系统运行模型。

地球系统科学学科方向与特色

学科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地球系统过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包括:(1)地球圈层演变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过程;(2)人类世水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效应。

地球系统模拟

本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地球系统观测-分析-建模模拟,包括:(1)地球系统数据获取技术和分析方法(如传统地理信息的遥感和地面等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有定性比较分析、预测与情景分析、统计技术/回归分析、社交网络分析、指数随机图模型等;另外对人类-自然相互作用系统的观测的内容和技术将是重点之一,这是一个新兴的观测科学研究领域);(2)计算机模拟和集成建模(数据同化和机器学习的新计算工具和方法开发、基于全球观测的地球系统模型、区域高分辨率模型的发展和应用等)。

地球系统治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社会-生态系统与可持续性,包括:(1)环境-社会-生态耦合动力学,环境过程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服务耦联,物理环境动力学与生物和社会系统制约机制,社会过程变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权衡的影响机理;(2)生态伦理与生态经济,环境-社会耦合机制,人地系统耦合作用与生态系统反馈效应;(3)可持续性科学原理,资源与服务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社会-决策联系,可持续城镇化途径、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以及地球系统治理对策。



4388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73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硕士生导师(地理学070500、环境科学 077601)

姓名

职称

所在学科

邮箱

研究方向

刘丛强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liucongqiang@tju.edu.cn

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系统研究。

于贵瑞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ugr@igsnrr.ac.cn

生态系统生态学

Chandra Mouli Pavuluri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cmpavuluri@tju.edu.cn

化学物、有机分子、大气气溶胶同位素成分以及大气中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

Hui Henry TENG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huihenry.teng@tju.edu.cn

(1) 矿物溶解和风化及晶体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2) 生物矿化作用和矿物/有机分子表面络合机制
(3) 地质微生物和生物-矿物界面反应机理

KHAN MD GOLAM MOSTOFA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mostofa@tju.edu.cn

有机质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利用有机质的各种表征手段评估有机质的转化和碳循环之间的联系,以及全球变化对河流-湖泊体系中有机质的作用和反馈。

SHENG   XU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sheng.xu@tju.edu.cn

(1) 同位素地球化学
(2) 加速器质谱学

陈春梅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cmchen88@tju.edu.cn

(1) 土壤有机碳-矿物-重金属互作与全球变化

(2) 铁氧化物的结构和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3) 土壤铁-碳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陈玖斌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jbchen@tju.edu.cn

(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Hg,Zn,Cu,Fe 等)的环境地球化学
(2) 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人类活动扰动

陈   喜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xi_chen@tju.edu.cn

流域水文模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地下水数值计算等。

董建志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dongjianzhi@tju.edu.cn

(1)大尺度水文信息获取、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融合

(2)大尺度陆面水文过程的模拟与同化

(3)全球变化下的水文响应与陆气耦合过程

傅平青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fupingqing@tju.edu.cn

气溶胶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主要从事陆气界面和海-气界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来源和归宿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等研究。

郎赟超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unchao.lang@tju.edu.cn

地表物质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和生态效应的同位素示踪,水化学平衡和计量学研究。

李思亮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siliang.li@tju.edu.cn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同位素端元和化学物质平衡来计算流域物质来源和变迁,以及探讨其在区域和全球物质循环中的意义。

李晓东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xiaodong.li@tju.edu.cn

主要研究流域地球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的生态环境效应,水环境污染过程地球化学以及大气气溶胶化学。

刘   静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liu_zeng@tju.edu.cn

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和古地震、构造地貌学

刘学炎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liuxueyan@tju.edu.cn

氮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方法、 分馏机制、质量平衡模型);硝酸根氧同位素及其应用;大气活性氮来源和过程解析;陆地氮循环过程的同位素示踪与模拟。

刘  羿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liuyigeo@tju.edu.cn

(1) 边缘海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资源研究
(2) 地球化学

宋照亮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zhaoliang.song@tju.edu.cn

地球表层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硅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孙若愚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ruoyu.sun@tju.edu.cn

(1)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2) 元素(汞)环境地球化学
(3) 同位素分馏/循环模型

孙新超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xinchao.sun@tju.edu.cn

(1) 森林水文学
(2) 同位素水文学
(3) 流域水文生态与物质循环

王宝利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baoli.wang@tju.edu.cn

(1) 湿地和湖库微生物生态和物质循环

(2) 元素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

王铁军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tiejun.wang@tju.edu.cn

(1) 水文学
(2) 生态水文学

(2) 陆表过程

徐  海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xuhai@tju.edu.cn

(1) 湖沼环境过程
(2) 古气候/生态/水文记录,及其全球联系

晏智锋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anzf17@tju.edu.cn

(1) 地-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全球评估
(2) 土壤和水体温室气体的产生、传输和转化机制

(3)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余光辉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uguanghui@tju.edu.cn

土壤中内生纳米矿物(如水铁矿、水铝英石、伊毛缟石等)的组成、来源、驱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等研究。

郑  旺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zhengw3@tju.edu.cn

(1) 金属(汞、铀、钙等)同位素分馏机理及环境应用
(2)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 新同位素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开发

朱佳雷

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zhujialei@tju.edu.cn

(1)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模拟研究

(2) 气溶胶-云-气候相互作用
(3) 大气汞污染特征和来源研究

(4)区域空气质量与重霾污染机理

戚羽霖

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ulin.qi@tju.edu.cn

有机地球化学,有机质和新污染物的环境效应,质谱学

董克君

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kejun.dong@tju.edu.cn

(1)加速器质谱学

(2)核技术及应用

(3)核物理实验方法

陈  伟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chenwei19@tju.edu.cn

(1) 地表生态参数遥感定量反演
(2) 生态环境健康遥感监测分析

(3) 主被动遥感机理及其应用
(4) 环境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邓君俊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dengjunjun@tju.edu.cn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气溶胶典型组分(如黑碳、棕色碳等)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与环境气候效应。

狄崇利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dichongli@tju.edu.cn

水文过程复杂性及可预测性,水资源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丁  虎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dinghu@tju.edu.cn

(1) 表生环境生源要素循环关键过程

(2) 水-气界面物质交换

(3) 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和应用研究

丁士元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dingshiyuan@tju.edu.cn

大气和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演变规律及控制机制

郝丽萍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haoliping@tju.edu.cn

(1)微生物驱动的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关系

(3)有机废弃物的厌氧生物转化技术研究

郝  倩

副教授

地理学

haoqian@tju.edu.cn

(1)第四纪生态学

(2)气候变化与植被动态

胡  伟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huwei@tju.edu.cn

(1)大气微生物与大气过程

(2)气溶胶物理与化学

(3)大气颗粒物海-气交换过程

李云帅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liyunshuai@tju.edu.cn

(1)俯冲带深部碳循环及其与表层碳循环的耦合关系;

(2)造山带构造演化、熔流体行为及壳幔相互作用;

(3)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的地表过程响应。

邵延秀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shaoyx@tju.edu.cn

构造地貌、活动构造

宋  韦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songwei2015@tju.edu.cn

(1) 空气污染和大气氮沉降

(2) 地气界面大气活性氮的排放和沉降

(3) 大气氮同位素地球化学

王礼春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wanglichun@tju.edu.cn

(1) 多孔和裂隙介质中流体运动与物质传输

(2)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

(3) 岩石(裂隙)水力耦合

(4) 流域氮循环

(5)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6)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评价

王学静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wangxj3@tju.edu.cn

海岸带地下水环境、海底地下水排泄

文  航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wenhang@tju.edu.cn

(1) 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耦合

(2) 反应传输模型

(3) 碳循环

(4) 矿物风化

(5) 污染物迁移转化

吴  俣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wu_yu@tju.edu.cn

(1)含碳气溶胶光学特性与增温效应

(2)碳源碳排的立体动态遥感监测

(3)生态环境参数反演与时空融合

(4)辐射传输建模与图像质量提升

吴礼彬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wulibin@tju.edu.cn

(1)  稳定同位素生态地质学

(2)  环境地球化学

杨仁敏

副教授

地理学

yangrm@tju.edu.cn

(1)数字土壤制图

(2)土壤碳汇计量与监测

袁  玮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uan_wei@tju.edu.cn

(1)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相关研究

(2)镓(Ga)稳定同位素

岳甫均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fujun_yue@tju.edu.cn

环境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张茂亮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mzhang@tju.edu.cn

(1)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水热气体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与构造意义

(2)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带深部碳排放通量与碳循环机制

(3)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作用的岩浆起源、时空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

张永根

副教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ygzhang@tju.edu.cn

(1) 地下水、土壤反演模型

(2) 土壤传递函数(soil pedotransfer functions)

(3) 数据同化(如集合卡尔曼滤波)

(4) 孔隙尺度的多相流模拟

孟  梅

副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mengmei2017@tju.edu.cn

(1)区域环境中汞及其他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2)汞等重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孙少波

副研究员

地理学

shaobo.sun@tju.edu.cn

(1)生态环境遥感大数据

(2)陆地生态系统模型

(3)生态水文观测与模拟

张坚超

副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jianchaozhang@tju.edu.cn

(1)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2) 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分子调控机制及细胞行为)

张若纯

副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zhangruochun@tju.edu.cn

(1)有机质光化学转化机制

(2)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3)水环境自由基化学

钟  君

副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jun.zhong@tju.edu.cn

地表物质循环过程

朱翔宇

副研究员

地理学

环境科学

xiangyu.zhu@tju.edu.cn

(1) 水-矿物-微生物反应及相关表界面过程研究

(2) 地球化学模型计算及热力学参数评估

(3)  同步辐射技术应用(XAFS,STXM,μ-XRF等)

蔡虹明

讲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caihongming@tju.edu.cn

(1)同位素(Hg,   Ba, Be)地球化学

(2)环境地球化学

陈崇娟

讲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chencj@tju.edu.cn

氮素生物地球化学

高  满

讲师

地理学

mangao@tju.edu.cn

(1)流域水文学

(2)流域产汇流机制

(3)水文物理规律模拟

平  博

讲师

地理学

环境科学

pingbo@tju.edu.cn

(1)海洋遥感数据恢复

(2)海洋特征提取

(3)遥感数据融合

孙富生

讲师

环境科学

(1)土壤重金属的原位结合机制表征(运用同步辐射等先进技术实现数据可视化)

(2) 含铁活性矿物对土壤碳的固持机制研究

徐占杰

讲师

地理学

xuzhanjie@tju.edu.cn

(1)稳定同位素对大气气溶胶的示踪性研究

(2) 煤地质学;煤层气、煤等化石燃料的物质组成、燃烧产物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姚文倩

讲师

地理学

wenqian_yao@tju.edu.cn

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学


4388

主题

62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73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0: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 077601、地球系统科学079903)

姓名

职称

所在学科

邮箱

研究方向

刘丛强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liucongqiang@tju.edu.cn

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系统研究。

于贵瑞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ugr@igsnrr.ac.cn

生态系统生态学

Chandra Mouli Pavuluri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cmpavuluri@tju.edu.cn

化学物、有机分子、大气气溶胶同位素成分以及大气中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及对环境的影响。

Hui Henry TENG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huihenry.teng@tju.edu.cn

(1) 矿物溶解和风化及晶体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2) 生物矿化作用和矿物/有机分子表面络合机制
(3) 地质微生物和生物-矿物界面反应机理

KHAN MD GOLAM MOSTOFA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mostofa@tju.edu.cn

有机质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利用有机质的各种表征手段评估有机质的转化和碳循环之间的联系,以及全球变化对河流-湖泊体系中有机质的作用和反馈。

SHENG   XU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sheng.xu@tju.edu.cn

(1) 同位素地球化学
(2) 加速器质谱学

陈春梅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cmchen88@tju.edu.cn

(1)土壤有机碳-矿物-重金属互作与全球变化

(2)铁氧化物的结构和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3)土壤铁-碳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陈玖斌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jbchen@tju.edu.cn

(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Hg,Zn,Cu,Fe 等)的环境地球化学
(2) 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人类活动扰动

陈   喜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xi_chen@tju.edu.cn

流域水文模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地下水数值计算等。

董建志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dongjianzhi@tju.edu.cn

(1)大尺度水文信息获取、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融合

(2)大尺度陆面水文过程的模拟与同化

(3)全球变化下的水文响应与陆气耦合过程

傅平青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fupingqing@tju.edu.cn

气溶胶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主要从事陆气界面和海-气界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来源和归宿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等研究。

郎赟超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unchao.lang@tju.edu.cn

地表物质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和生态效应的同位素示踪,水化学平衡和计量学研究。

李思亮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siliang.li@tju.edu.cn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同位素端元和化学物质平衡来计算流域物质来源和变迁,以及探讨其在区域和全球物质循环中的意义。

李晓东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xiaodong.li@tju.edu.cn

主要研究流域地球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的生态环境效应,水环境污染过程地球化学以及大气气溶胶化学。

刘   静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liu_zeng@tju.edu.cn

活动构造、地震地质和古地震、构造地貌学

刘学炎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liuxueyan@tju.edu.cn

氮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方法、 分馏机制、质量平衡模型);硝酸根氧同位素及其应用;大气活性氮来源和过程解析;陆地氮循环过程的同位素示踪与模拟。

刘   羿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liuyigeo@tju.edu.cn

(1) 边缘海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资源研究

(2) 地球化学

宋照亮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zhaoliang.song@tju.edu.cn

地球表层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硅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孙若愚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ruoyu.sun@tju.edu.cn

(1) 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2) 元素(汞)环境地球化学

(3) 同位素分馏/循环模型

孙新超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xinchao.sun@tju.edu.cn

(1) 森林水文学
(2) 同位素水文学
(3) 流域水文生态与物质循环

王宝利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baoli.wang@tju.edu.cn

(1) 湿地和湖库微生物生态和物质循环

(2) 元素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

王铁军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tiejun.wang@tju.edu.cn

(1) 水文学
(2) 生态水文学

(2) 陆表过程

徐   海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xuhai@tju.edu.cn

(1) 湖沼环境过程

(2) 古气候/生态/水文记录,及其全球联系

晏智锋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anzf17@tju.edu.cn

(1) 地-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全球评估;

(2) 土壤和水体温室气体的产生、传输和转化机制;

(3) 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余光辉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uguanghui@tju.edu.cn

土壤中内生纳米矿物(如水铁矿、水铝英石、伊毛缟石等)的组成、来源、驱动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等研究。

郑    旺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zhengw3@tju.edu.cn

(1) 金属(汞、铀、钙等)同位素分馏机理及环境应用
(2)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 新同位素体系和分析方法的开发

朱佳雷

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zhujialei@tju.edu.cn


(1)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模拟研究
(2) 气溶胶-云-气候相互作用
(3) 大气汞污染特征和来源研究

(4)区域空气质量与重霾污染机理

戚羽霖

研究员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ulin.qi@tju.edu.cn

有机地球化学,有机质和新污染物的环境效应,质谱学

董克君

研究员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kejun.dong@tju.edu.cn

(1)加速器质谱学

(2)核技术及应用

(3)核物理实验方法

陈   伟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chenwei19@tju.edu.cn

(1)地表生态参数遥感定量反演

(2)生态环境健康遥感监测分析

(3)主被动遥感机理及其应用

(4)环境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丁   虎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dinghu@tju.edu.cn

表生地球化学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邓君俊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dengjunjun@tju.edu.cn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气溶胶典型组分(如黑碳、棕色碳等)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与环境气候效应。

郝丽萍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haoliping@tju.edu.cn

(1)微生物驱动的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关系

(3)有机废弃物的厌氧生物转化技术研究

胡   伟

副教授

环境科学

huwei@tju.edu.cn

(1)大气微生物与大气过程

(2)气溶胶物理与化学

(3)大气颗粒物海-气交换过程

宋   韦

副教授

环境科学

songwei2015@tju.edu.cn

(1)空气污染和大气氮沉降

(2)地气界面大气活性氮的排放和沉降

(3)大气氮同位素地球化学

王礼春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wanglichun@tju.edu.cn

(1) 多孔和裂隙介质中流体运动与物质传输
(2)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
(3) 岩石(裂隙)水力耦合
(4) 流域氮循环
(5)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6)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评价

王学静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wangxj3@tju.edu.cn

海岸带地下水环境、海底地下水排泄

文   航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wenhang@tju.edu.cn

(1) 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耦合

(2) 反应传输模型

(3) 碳循环

(4) 矿物风化

(5) 污染物迁移转化

岳甫均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fujun_yue@tju.edu.cn

环境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袁   玮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uan_wei@tju.edu.cn

(1)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相关研究

(2)镓(Ga)稳定同位素

张永根

副教授

地球系统科学

环境科学

ygzhang@tju.edu.cn

(1) 地下水、土壤反演模型

(2) 土壤传递函数(soil pedotransfer functions)

(3) 数据同化(如集合卡尔曼滤波)

(4) 孔隙尺度的多相流模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1-21 18:48 , Processed in 0.071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