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0|回复: 2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科研概况及科研机构(科研所简介/科研实验室简介)

[复制链接]

4532

主题

63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337
发表于 2024-5-13 19: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科研概况及科研机构(科研所简介/科研实验室简介)


清华土木工程系科研概况/土木工程系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土木品牌”的学科建设定位,学科QS排名连续5年列全球前十,全国之首。学科始终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科研工作方面:凝练了重点科研方向,建立和完善了科研平台;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结构工程检测中心通过CMA资质认定;科研成果和水平超出预期建设目标。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土木工程学科的智库作用,提出了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若干项建议;助力“一带一路”、 “海绵城市”、“雄安新区”、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住房制度改革”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独具亮点的重要举措,提炼了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加大了基础前沿方向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科融合;形成了传统工科新的增长点。近五年来,主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千余项。


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

概述
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的历史可上溯至1929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系之初的道路组、测量仪器室和测量教研组,已历经近百年。2017年,原交通工程研究所和原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合并成立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简称交通地空所),旨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全新的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推动交通工程与测绘工程的交叉融合,使之成为土木工程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现有在职教工16人,博士后4人,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约6-8人、硕士研究生约10-15人。

研究方向
(1) 交通规划与交通政策,包括城市及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共享交通”等新兴出行模式研究、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建议等。
(2) 智能交通与交通行为,包括交通大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交通行为分析与建模、混合交通流特性分析、宏观-中观-微观多级交通仿真技术、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管理控制、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道路网联与控制等。
(3)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包括卫星导航定位(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3S(GNSS/RS/GIS)集成技术与应用、现代测绘技术与应用等。
(4) 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性监测、交通资产管理等。

研究成果
近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编写出版了30多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科研著作,研究成果在京津冀一体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得到应用。


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教研室

概述
结构力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主要从事结构力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教研室有在职人员6名。本室一贯重视结构力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所编写的结构力学教材在国内广泛使用,影响很大。本室主讲的结构力学课程长期是清华大学的一类课和精品课,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在所有参评课程中获最高分,97.55分,同年,袁驷教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本室的老一辈学者如杨式德、龙驭球等都对中国的结构力学学科作出过杰出贡献。本室目前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0门,研究生课程4门。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新型有限元、广义协调元、新型自然坐标理论及其应用、有限元超收敛与自适应计算、结构特征值分析、求积元法、结构可靠度与安全评估及结构非线性分析。

研究成果
本室所进行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999年,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的结构力学教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袁驷、龙驭球等完成的“结构力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龙驭球、岑松等完成的“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另外本室获得的省部级奖励有12项。


清华大学|地下工程研究所

概述
地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土木系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地下建筑教研组,而相关教学及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现有在职教师7人,承担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检测、规划设计及技术政策研究等工作。地下工程研究所在大土木工程课程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本科生课程10门,研究生课程6门,其中多门为全英文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土体力学性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研究、地下工程开挖和基坑支护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结构抗震及地下人防工程、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岩土工程灾害的防治、新型能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岩、新型微生物岩土处理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学( 含平战一体化)、地下空间资源学(资源评估与政策管理)。  

研究成果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等国际合作,参与润扬长江大桥北锚碇50m特深基坑、昆明新机场高填方地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八达岭地下车站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咨询工作,先后承担北京、青岛、厦门、天津、宁波和鄂尔多斯等地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和规划设计。近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九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两项。


清华大学|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

概述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学科点形成于二十世纪中叶,在中国开展了多项开创性研究。现有在职人员11名,共开设本科生课程6门,研究生课程10门。已建成了“数字减灾与虚拟工程实验室”和“CAD/CAE教学实验室”等实验室。在结构抗震、抗火、抗爆与防连续倒塌、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具备了学术队伍精干、研究设备先进、科研成果创新性强、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等国内外一流学科点的特征。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地震动与地下结构抗震、结构抗震、抗火、抗撞击、抗爆与防连续倒塌、灾后功能可恢复结构、土木工程信息技、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结构健康监测、结构生命周期性能等。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被多部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纳,并在多项重大工程中应用。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作为我国住建部、民政部抗震减灾方向的重要支撑单位,参与了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尼泊尔等特大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


概述
结构工程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7人,其中教授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高工2人;工程师2人。
研究所承担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抗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依托于结构工程研究所的工程结构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体部分,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设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量测系统,各类技术人员齐全,能够承接各类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及现场静动力测试任务。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轻型钢结构、大跨钢结构、桥梁结构、FRP结构、玻璃幕墙结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结构现场静动力测试、结构加固新技术、结构试验技术等。

研究成果
近五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多项重大工程,同时主编和参编多部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


清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

概述
建筑材料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几代人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学术影响力的建筑材料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0人。 建材所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开设课程13门。其中《建筑材料》(中、英)系列课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全面覆盖水泥混凝土力学、化学、耐久性及工程应用。建筑材料实验室拥有教学与科研用房1000平方米,各种设备仪器100多台套。研究所具有先进完备的水泥混凝土研究平台,支撑了该方向的教学、基础研究和工程服务的功能。研究所以我国工程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在建筑材料尤其是混凝土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设本科生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8门。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高性能混凝土与工程应用、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水泥基材料化学、断裂力学及时变性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理论与实践、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流变性、路面材料与结构等。

研究成果
主要应用于包括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油气田建设等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主持编制了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促进了水泥基材料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进步。研究所现承担科研项目数十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概述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是原国家教委于1985年12月批准成立的第一批教委系统的开放研究实验室,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9月,被确定为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重点实验室几经调整,现在整合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相关的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包括结构工程、防灾减灾、结构力学、地下工程、建筑材料等研究所及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1人,实验室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结构安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混凝土结构及材料的耐久性、地下工程与地基稳定性。  

研究成果  
实验室结合学科发展和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我国土木工程的实践开展原创性应用基础研究。近5年,实验室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24项,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包括: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作为参加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主编《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5部规范标准,参编《钢结构设计规范》等20余部规范标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北京中国尊、上海中心、港珠澳大桥、昆明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


4532

主题

63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33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水利水电工程系科研概况/水利水电工程系科研机构

水利系面向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的重大需求,广泛开展应用基础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涵盖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领域,研究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1958年主持设计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北京市密云水库,对首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主持设计了福建溪柄拱坝(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薄拱坝)、新疆石门子拱坝(高寒、强震、弱基的恶劣环境下世界上第一座百米级碾压混凝土拱坝)等高难度水利工程。水利系师生长期以来参与了三门峡、龙羊峡、李家峡、潘家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龙滩、二滩、小湾、水布垭、溪洛渡、紫坪铺、 吉林台、普定、天生桥、糯扎渡、锦屏、南水北调等众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技攻关,开展了黄河水资源可再生利用机理、长江流域洪水行为与减灾方法、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的水利水电建设。近十年来,主持和参与的包括“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省部和地方科研项目千余项。


清华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52年水利系建系时成立的工程水文与水能利用教研组,1973年水利系又设立了农田水利教研组,1993年两个教研组合并为水文水资源教研室,1999年水文水资源教研室改组为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4人,博士后14人。在读研究生60余人。开设本科生课程10 门,研究生课程7门,其中《水文学原理与应用》为国家级精品课。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学、水资源、灌溉与排水、水生态环境、国际河流、防洪减灾、数字水利、 遥感技术等,并结合国内外学科 动态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开展与大气、宏观经济、生态 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部委及省市自治区重点等科研项目百余项,建设有北方生态观测网在北京、山东、内蒙、 甘肃、陕西、新疆建有六个实验基地。近10年来,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4 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


清华大学|水力学研究所   

水力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水利系水力学教研组,著名学者夏震寰教授、张任教授曾长期担任水力学教研组主任。研究所管理的水力学实验室建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首批一级实验室。水力学研究所负责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其中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所现有教职员工13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l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程水力学、水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水工水力学、环境水力学、计算水力学、桥梁水力学、冰水力学、波浪理论、海岸动力学、海岸环境学、海岸及近海建筑物的先进设计理论、海洋能开发、湿地生态保护、数字水运工程等方面。主持和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等。

水力学研究所承担全校六个系本科生的《流体力学》和《水力学》课程教学任务;该课程1986年被评选为校一类课,1997年被列为校核心课程,2005年《水力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所编教材《水力学》获1988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年以来累计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其中1部获水利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清华大学|河流与生态研究所

河流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1年的清华大学水利系三门峡基地。197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宁教授在校本部创建了泥沙研究室,2006年更名为河流研究所。研究所负责国家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的学科建设,现有在职教职工20名,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1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高级工程师2名,实验师1名,博士后15名,在读研究生60余人。   
     
河流研究所负责建设的泥沙实验室是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之一。实验室面积4750平方米。模型大厅长120米,宽24米。有大型可调坡活动水槽1座(长64米,宽1.2米),中型活动水槽4座,及直径5-20厘米、长133米的四条循环管道和水沙分离系统。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开发研制的图象显示流场测量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及红外测沙仪等获得清华大学实验设备奖。
        
河流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河口海岸动力学、水土保持、河流生态、环境泥沙、河流治理、流域管理、水沙灾害、水利信息化等。通过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并紧密结合重大工程解决生产问题,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 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课题数百项。完成了黄河洪水和泥沙问题综合治理研究、长江葛洲坝泥沙模型试验、长江三峡水库泥沙问题及运用方式、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潼关高程控制、黄河流域水量调度、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课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20多项奖励。完成学术论文及科研报告10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和高教出版社优秀图书特等奖。


清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清华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已近70多年的历史。1948年陈樑生教授从美国哈佛大学归来,建立了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土工试验室。1952年工程地质及基础工程教研组成立。1956年中国科学院院土黄文熙教授到清华大学工作。1978年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研组成立。1999年岩土工程研究所成立。目前在职教职工16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还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40人。岩土工程研究所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挂靠单位和理事长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研究所的教授还兼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副主编、《土木工程学报》副主编以及国内外十多种重要学术期刊编委等工作。

清华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获准的岩土工程硕士、博士学科点。研究所十分重视试验设备的研发和购置, 现有土工离心机及振动台、大型岩土静动真三轴试验机、多功能扭剪仪、高压三轴仪、高压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和二三维多功能接触面试验机、堆石料风化仪、粘土拉伸仪等设备。在长期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土的本构理论及应用、高土石坝工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海洋岩土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特性及工程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所目前承担着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土力学》系列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等土力学》为清华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曾经获得多项教学奖励。


清华大学|河川枢纽与建设管理研究所

河川枢纽研究所由原水工结构教研组和水电站教研组于1999年组建而成。现有在职教职工25人,包括科学院院士张楚汉、工程院院士王思敬、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在站博士后5人,在读研究生近百人。其中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研究所负责水工结构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建设,其中的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国际前五。

河川枢纽研究所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瞄准国际前沿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在高坝抗震、坝肩稳定、 碾压混凝土拱坝建设技术、堆石混凝土筑坝技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并拥有多项专利。 研究所已经形成了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2个主导学科方向和水工水力学与工程规划、土石材料与土石坝2个特色研究方向,学科布局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发展。

研究所负责的《水工建筑学》课程是清华大学首批校级一类课。并已连续5次通过了学校每3年一次组织的评估。在清华大学精品课建设中,《水工建筑学》是重点建设课程中唯一的工科专业课,并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以研究所为主体的教学队伍还获得了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教学成果奖。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 于2006年7月26日由科技部发文(国科发基字[2006]324号文) 批准建设,2008年6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并在2008年2月和 2013年2月全国实验室评估中两次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凝聚了清华大学在水利工程学科研究中的精华力量,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建设和运行。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庆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水科院陈祖煜院士。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98.3%。队伍包括院士2人,千人计划教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务院表彰的做出突出成绩的博士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自然科学基金为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实验室从成立至今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国际学术荣誉奖励1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 1164篇,EI检索论文 2248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4项。

实验室立足的传统优势、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确立了水文水资源科学、水沙科学与水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枢纽工程与智能管理、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五个方向为重点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努力在水利科学与工程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清华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的战略目标 ,从“突出的基础理论创新 ”、“ 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特色出发,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高度可持续发展, 为水资源利用、江河治理、水电开发和流域保护提供具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的“国家队”和国际著名的水利研究机构,成为实现我国“水利强国”地位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成为我国优秀水利人才的培养基地。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筹建,首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光谦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庆斌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祖煜院士。

2008年3月筹建期中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全国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同年6月通过验收。随后2013年、2018年两次评估均获“优秀”。

实验室现有61名固定研究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40余人。

实验室下设五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水文水资源科学、水沙科学与水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枢纽工程与智能管理、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每个方向设立首席研究员。同时,突破学科界限,设立青年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

实验室立足国家需求、紧盯国际前沿,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树人”的优良传统,突出“综合、交叉、互补”的学科优势,倡导“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科研理念,重视“智库、科学、技术”三个层次的原始创新,在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科技引领、支撑和示范作用,致力于成为国际上水利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著名机构、我国水利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智力高地和优秀水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根本任务包括:(1)探索工程科学。当前水利学科研究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新的复杂科学问题不断涌现,实验室立足于学科前沿,努力开拓创新,推动和引领学科发展。(2)创新工程技术。实验室重视系列化的成套技术研发,发明和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工艺和实用工程技术及产品。(3)培养杰出人才。实验室着重于杰出人才培养,着力于研究团队建设,着眼于科学精神传承,成为支撑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4)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实验室把服务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作为主要任务,积极为国家水利战略规划和水利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清华大学-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新时代城市发展联合研究院

新时代城市发展研究院立足于清华大学和国家企业合作,发挥中电建路桥集团每年数百亿的城市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城市运营管理等投资项目优势,聚焦项目中凝练的城市发展前沿技术,以企业经验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科技攻关研究,探索新时代城市发展模式,并将科研成果即时反馈到企业项目实施和管理中,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问题。研究院旨在通过企业城市项目试点,建立完善的新时代城市生成和提升全套方案,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将中国经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验和技术走出去。

中电建路桥集团成立于 2006 年,注册资本242233.49218万元,隶属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建集团)(股票代码 601669)。作为中国电建专业从事基础设施业务的资源整合平台、模式创新平台、资本创新平台、业务协同平台,中电建路桥集团集投资、规划、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运营能力于一体,资产总额超 1100 亿元、年度经营规模逾 290亿元,是全球城市/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商和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

中电建路桥集团主要从事国内外高速公路、市政、铁路、轨道交通、桥梁、隧道、城市综合体开发、机场、港口、航道、地下综合管廊以及生态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集成式、一体化服务。成立以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体量大、强度高、领域宽的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

中电建路桥集团曾先后获“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建筑业最具成长力 100 强企业”、“中国建筑业综合实力 50 强”、“中国建筑 100强”、“国家科技进步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先进企业”、“中国经济绿色环保单位”、“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电建路桥集团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相关资质。拥有国内外全资或控股子公司50余个,其中包括1个勘察设计院和1个工程设计研究院。拥有“中国电建路桥”、“中国电建环境”两大专业品牌。拥有高学历、高素质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近千人。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资本运作团队、专业的勘察设计咨询团队、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团队和业内领先的科技研发团队。先后与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政府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的建筑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

未来,中电建路桥集团将继续秉承“源于江河,融入世界”的企业愿景,以“建造比人的生命更长久的建筑艺术”为企业使命,以打造国际型、创新型、服务型、综合型世界一流大型企业集团为奋斗目标,为世界各地建设精品工程,为股东及合作方创造收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基础设施业务全产业链上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

新时代城市发展研究院计划主要在城市承载力建设、城市承载力评价、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智能建造与感知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聚焦新时代城市发展前沿技术,系统开展基础理论、核心方法、关键技术等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1) 城市承载力建设研究
城市承载力建设研究将以国家雄安新区的战略部署为抓手,发挥中电建路桥集团市政、道路、交通、桥梁等方面的业务优势,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以新时代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新型城市承载力形成和建设开展研究,创新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水务、智慧金融一体化城市治理体系,提高新型城市承载力建设水平,探索新型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助力新时代城市生成与发展。

2)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
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围绕中电建路桥集团城市工程建设的优势,利用土木水利学院正在展开的城市模拟器研究平台,用数字化手段研究城市正常运行下的承载能力和极端运行情况下的城市韧性,通过自然灾害、突发紧急状况的情景分析,打造量化评估城市系统安全性,抗灾韧性和风险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3 )城市承载力提升研究
城市承载力提升研究响应国家打造“海绵城市”、推行“河长制”等政策,发挥中电建路桥集团在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土壤环境修复等领域的优势,在城市环境治理改造的过程中,围绕城市水资源能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提升、城市数据管理水平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体系模块建设,研究新时代城市的综合治理机制体制,结合金融和社会资本运作方法创新,为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城市水平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4 )城市智能建造和感知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将发挥中电建路桥集团在城市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市场竞争优势,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融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将传统城市建造与新型技术相结合。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城市智能建造技术和模块,开发智能建造机器人作业模块,创新城市智能化建造方式,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建造和数字化感知管理。


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

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辽宁瑞华实业集团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地下空间智能建造联合研究中心


4532

主题

63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33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建设管理系科研概况/建设管理系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土木品牌”的学科建设定位,学科QS排名连续5年列全球前十,全国之首。学科始终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科研工作方面:凝练了重点科研方向,建立和完善了科研平台;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结构工程检测中心通过CMA资质认定;科研成果和水平超出预期建设目标。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土木工程学科的智库作用,提出了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若干项建议;助力“一带一路”、 “海绵城市”、“雄安新区”、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住房制度改革”等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独具亮点的重要举措,提炼了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加大了基础前沿方向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科融合;形成了传统工科新的增长点。近五年来,主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千余项。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系校友郑健力担任董事长的内蒙古大国富脉投资有限公司的捐赠资金支持下,于2013年12月成立。中心主任为张红教授。中心结合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进程中政府、学界、行业与企业的各项重大需求,围绕土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住房和商业房地产开发建设及资源保护等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要素,针对城镇建设与人、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及其重大问题,以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基础,设立“城镇化规划”、“土地金融”、“土地制度与政策”、“可持续城镇建设”等研究室。自成立至今,中心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运行的前沿理论和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建立城镇可持续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理念、模式和方法,开展并参加了各种层面的学术、业界活动,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交流平台和新型智库。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2012年,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建筑学院合作共建,依托于建设管理系设立。由郭重庆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包括来自住建部、财政部及最高法院等多个部委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中心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中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环境和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为宗旨,专注于研究建筑市场治理及中国工程担保和保险事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积极服务于包括工程担保行业在内的中国建筑市场各相关行业的自律监管、能力建设和行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将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程担保知识中心,建筑市场治理相关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中国智库,和以中国建筑市场行业的自律与监管实践为依托的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创新策源地。


(清华-金门)建筑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金门)建筑安全研究中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和金门建筑有限公司于1999年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以提高建筑业安全水平为目标,探索、研究和开发新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承担来自国内外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的有关建筑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咨询课题。二十多年来,研究中心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住建部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委托的研究和咨询课题近百项,出版著作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为建筑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建筑安全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安全领导力、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信息技术与施工安全等。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是在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务部)的支持下,于2000年11月9日成立的产、学、研、官一体化校级研究、咨询和培训机构,行政挂靠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提供学术支持,现任院长袁驷教授,常务副院长方东平教授,副院长王守清教授、强茂山教授、安雪晖教授。

研究院秉持高水平、国际化、开放式的发展定位,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协会学会、大型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密切合作,致力于国内外建设管理领域前沿科学研究,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咨询服务和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高水平教育培训,努力建设成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能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咨询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欧盟、世行、亚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改委、住建部、科技部、国资委、安监局、奥组委、中建协以及国内外企业委托的大量课题,出版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等20多本著作,在Journal of Const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清华大学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

现有教职工包括方东平博士/教授,王守清博士/教授(所长),廖彬超博士/副教授,于清硕士/高工(副所长)、李楠博士/副教授,杨述博士/工程师,周滢,李宸,张馨月和培训工作人员若干名。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是1992年8月成立的清华大学校级学术研究机构,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学院合办,行政挂靠土木工程系,首任所长由土木工程系常务副主任朱金铨教授兼任。研究所从1992年开始指导房地产专业方向本科毕业设计,从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截止到2015年末,累计毕业博士研究生25人、各类硕士研究生270余人,累计指导房地产专业方向本科毕业设计300余人。于1994年接受香港世纪实业有限公司捐赠设立了“清华世纪房地产奖学金”,面向国内高校房地产方向优秀学生颁奖,是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的联合发起单位。2000年4月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后,建设管理系设房地产研究所,承担建设管理系房地产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4月,接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捐助,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建筑学院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房地产研究所建设,承接了原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校级学术研究机构的职能。

研究所目前有全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2人、荣休教师1人、客座教授2人:刘洪玉教授(所长)、杨赞副教授(副所长)、张红教授、郑思齐教授(兼职)、吴璟副教授、龙奋杰研究员(兼职)、季如进教授(荣休教师)、客座教授2人,在读工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4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8人,在站博士后3人。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

工程管理研究所的前身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教研组,2000年随建设管理系的成立组建为研究所。研究所以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层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研究所共有全职教师4名,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3名,包括李小冬教授(所长)、邓晓梅副教授、郭红领副教授(副所长)、陈嘉宇副教授。工程管理研究所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收博士后。

研究所围绕着可持续建设评价、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建造、绿色施工、低碳建设、虚拟施工、建筑市场与行业公共政策、建设领域反腐败、工程保险担保、建筑业职业健康、装配式建筑等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委)委托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在推动工程建设智能化、工业化、绿色化、建筑市场监管改革顶层设计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所内教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ASC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土木工程学报》等权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多本教材和专著,主编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标准》,承担了北京建筑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所与境外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并与世行、亚开行、全球企业不动产协会等组织机构等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和互动。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接受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的无条件资金支持,于2010年4月成立的跨院系交叉研究机构。中心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筑学院和经管学院联合共建,挂靠土木水利学院,对校内其他各院系开放。

中心核心研究人员以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1992年成立)的教师为基础,目前有来自于三个学院的教师13人,同时还有多位博士后,以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恒隆中心的行政团队包括主任郑思齐教授,副主任曹静副教授和邵磊副教授,以及2位行政助理。中心立足内部团队建设,以13位核心研究团队为主筹建了13个研究室,涵盖了城市经济、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与住房经济学,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土地与住房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的方方面面,以进一步提升中心的凝聚力。


中心详情参见中心主页:www.cre.tsinghua.ed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2-22 19:21 , Processed in 0.0779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