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0|回复: 4

教学单位-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介绍

[复制链接]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发表于 2024-5-9 0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单位-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介绍

学院前身为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2010年7月2日电信工程学院正式组建,成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2023年6月8日在电信工程学院的基础上,转型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建校起,已累计培养毕业生8万余人,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院下设电子技术系、计算机技术系、通信技术系三个专业系,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通信技术(大唐移动)、通信技术(电信业务)8个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7人,在职在岗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95%,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

学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网络课程36门;现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学院具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七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演示奖;近年来教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二、三等奖等奖共计20余人。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西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完成横向课题金额205万元,申请校内课题159项,其中重点课题5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EI检索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5部,其中有5部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近三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9.8%,签约率达95.5%,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子、计算机、通信、邮政行业相关工作。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7项、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

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近100个,按照“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要求,较好地满足了学生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学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与思科系统公司、汉远网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仪英斯泰克进出口公司、中国航天部、大唐微电子公司、美国福禄克公司、北京诺基亚有限公司等一百余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院被确定为“2010年度思科校企合作岗前实训基地建设院校”、与ALTERA公司共建EDA/SOPC联合实验室、与Intel联合成立了“英特尔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在“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学院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电信人秉承“求实、创新、厚德、重艺”的校训,正朝气蓬勃、昂首阔步地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10201

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专业以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为契机,依托北京经济建设发展、依托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遵循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以校企双元育人为主线的“SCI”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入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较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书证融通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人工智能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理论,能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完成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运营、管理等工作。具备团队协作、团队交流、项目管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等职业素养,在智慧城市、互联网、信息、金融、传媒等各个领域从事应用软件、游戏、Web应用程序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较高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所培养人才能够胜任小程序开发、智能系统开发,能在Android、iOS平台上进行移动软件的设计、美工、开发、测试、维护、运营、管理中的一项或多项技能,适应市场对于AI前端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移动终端UI视觉设计师、手机游戏美术设计师、手机游戏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手机游戏策划员、运营经理等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紧缺岗位需求。

主要课程: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信工程学院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主办学校,联合全国高水平院校以及企业,建设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优质专业资源、课程资源、认证资源、竞赛资源、企业资源等。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Java开发入门与项目实战、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移动终端UI设计、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基于ISO平台)、移动终端服务器管理与开发(基于PHP技术/基于.NET技术)、手机游戏策划、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移动Web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运营与管理、移动互联软件测试、企业级移动项目开发等。
另外本专业还依托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市场发展趋势及需求,开发了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相关课程。

证书:
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应用测试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认证(MIEC)、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软件工程师证书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人工智能和移动应用开发职业领域,该领域主要从事智慧城市建设、移动应用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营、管理、销售和后期维护等工作。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包括:AI前端设计类岗位、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与测试类岗位,移动Web开发类岗位,手机游戏策划与开发类岗位,数据库设计和管理岗位、网站运营与管理类岗位。
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各中、大型移动互联网公司、计算机软件设计公司、各大手机软件厂商等从事软件、APP开发、Web网站开发和游戏制作(包含移动端)等相关工作,能够在短期内成为行业里的骨干。

教学设施:
本专业拥有移动互联设计与开发实训室,网络互联技术实训室,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等几十个实训室,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配备先进的iMAC一体机,itouch测试工具,绘图板,手机嵌入式实验工具箱等,同时与文思海辉等几十家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
本教学团队是一支具有双师知识结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1人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及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1人次获得过学院优秀教师,1人获得学院十佳教学能手,3人参加学院说课比赛分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1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名教师获北京市科研骨干教师。

技能大赛: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计算机应用大赛中,我专业学生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中,我校作为北京市代表队,在全国53支队伍中获得第6名。同时每年我校都会组织校内的移动互联创意大赛,给学生创意开发的空间,也为北京市和全国赛事进行选拔。

国际化合作:
本专业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校企专家和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进行项目实训、毕业实习并安排就业。
为了提升我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度,营造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思路,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交流项目渠道,我专业与柏林职教集团和柏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教师交流研讨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旨在开发职业化课程模块,提升专业培养质量。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及数据库基本原理、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具备大数据项目方案设计及实施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大数据实施与运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管理、大数据技术服务与产品运营等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大数据基础应用、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Linux操作系统、大数据安全、大数据管理、数据平台运维、分布式计算应用和大数据项目案例开发。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大数据行业、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行业,主要实习和主要就业方向在部位、政府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从事大数据相关技术和管理岗位,同时也能够在IT、金融、移动互联网、电商、医疗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分析/开发等工作,面向的主要岗位有大数据实施与运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管理、大数据技术服务、大数据产品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师等。近几年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有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元电信维护责任有限公司、中国邮政、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地铁信号有限公司、北京燃气有限公司等。

教学设施:
本专业拥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训室、大数据应用数据采集实训室、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分析应用实训室、网络维护实训室;专业课都设置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课的教学主要在实训室中进行,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操环境。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且均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专职教师轮换下企业实践锻炼,紧跟企业和社会的前沿技术,增强了自身和团队的项目经验;企业兼职教师多为企事业单位的网管和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在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教授1人,高级职称6人,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11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11名。团队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学综合考评连续在学院名列前茅,多次荣获 “北京市名师”、“北京市劳动模范” 、“北京市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光荣称号。

技能大赛:
2017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一等奖,2022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一等奖。

校企合作: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简称电科院)与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其软件)共建久其产业学院。签约仪式上,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内容。北京经开区“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支撑产业”,电科院与久其软件在大数据和数字财经产业上的合作,有助于北京经开区加快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久其产业学院将着重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数字产业经济。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发大数据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实训类课程及线上公开课程(慕课),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依托久其园区建立具有学生认岗、跟岗和顶岗功能的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加强校内教师培训,将久其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方面,双方将依托学院,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促进产教、科教融合。

奖学金计划:
为了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在校学生,学校设立奖学金计划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进步奖等。让学生更加有成就感、更加顺利的完成学业,并在能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零距离转变,无论是奖学金还是勤工俭学都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使其减轻家庭负担,让学生在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专业特色:
大数据技术专业国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A档校(全国最高水平)”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大数据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北京作为全国大数据应用中心,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居全国首位,研究院所、科创企业、政府机构对大专层次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方面的人才有迫切需求,各大就业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大数据从业人员在薪酬收入、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各方面都居于就业数据的前列。而大数据技术专业师资雄厚,与上市公司久其软件(002279)深度合作,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注重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因此,大数据产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产业,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就业前景好。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九号 邮编:100176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10207

专业联系人:杨老师18800186100 张老师18513149184

专业特色: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瞄准网络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携手国家信安龙头企业奇安信集团强强联合,共建奇安信工程师学院,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安全基本理论、信息安全相关工具及渗透测试相关知识,具备网络安全产品配置管理能力、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渗透测试能力、网络安全加固与修复能力、安全方案制作与实施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专业相关实际问题,能够胜任网络应急与防御类工程师和网络安全服务类工程师等岗位工作,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政治理想信念坚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网络基础(国家级移动应用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Linux网络服务与管理、信息安全基础、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日志审计与分析、Web 安全原理分析与实践、网络协议分析、渗透测试技术实践、漏洞扫描与防护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安全企业、互联网企业及相关单位,涉及的工作岗位包括负责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的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负责信息安全应急与防御的网络渗透工程师和应急响应工程师等;负责信息安全服务的安全运维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售后实施工程师、售前技术工程师;负责信息安全管理的信息安全咨询顾问、项目经理等。

证书:
ISEC 认证、CEAC 认证、奇安信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安全应急响应(1+X 证书)、云安全运营服务(1+X 证书)。

教学设施:
本专业除了拥有网络互联技术实训室、路由交换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以外,还依托奇安信工程师学院,重点投资建设了网络安全运维实训室、网络安全攻防实训室,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配备业内领先的在线网络攻防实战类课程和项目训练,同时与安恒信息等多家业内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
本教学团队是一支具有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教学经验丰富,且拥有企业锻炼经历,实践能力强,团队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近年来,1人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次获得过学院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北京市科研骨干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教学综合考评连续多年在学院位居前列。

技能大赛: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比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代码:510301      

专业特色:
通信行业前景乐观,5G和物联网的结合正在加速向各个行业渗透,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正变得触手可及,包括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医疗等领域。本专业是北京市教委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对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法国大学科技学院联盟,国际化、高水平办学;北京市“特高”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服务重点建设专业;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项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骨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5G通信、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数据分析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5G通信、物联网应用、智能数据中心运维的行业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能胜任5G通信、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规划与优化、智能数据中心运维等工作,着力打造5G+物联网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首都高端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书证融通、德技并修、专业复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优化、5G全网建设技术、物联感知与技术应用、传感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与实践、无线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优化、光传输网络设计与规划、智能数据中心运维等。

教学设施:
本专业拥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5G+物联网开放创新实训基地、物联网嵌入式创新实训室、无线传感网络实训室、RFID应用实训室、5G移动通信实训室、物联网开放创新实训基地等多个专业实训室,以及2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训练环境。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全部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具有行业企业丰富经验教师5人、副教授以上4人。教师团队曾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指导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多项。近年来专业教师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多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

校企合作:
本专业与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5G+物联网”人才培养,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中国航天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小米科技、中国信科、京东方科技集团、歌华有线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就业、专业建设、科研大赛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学生获奖:
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在校期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育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比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多项比赛等,学生曾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及授权专利,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职业证书:
本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学业合格,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移动通信基站测试”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物联网应用工程师等。此外,还可取得华为HCIP国际化证书。

国际化合作:
本专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高校合作,9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多名教师曾赴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交流进修,专业为学生提供赴新西兰、芬兰、日本等国家交换学习的机会。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优先推荐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中国航天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小米科技、中国信科、京东方科技集团、歌华有线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5G通信网测试工程师、网络规划与优化工程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高级终端测试工程师、数据运维工程师等岗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5 04:17 , Processed in 0.0800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