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标准(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 实现途径 |
课程设置 | 其他(如教学方式、技能竞赛) |
标准 1:具有良好的音乐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 1.1 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 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 |
1.2 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 | 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思政课、通识教育课程 | 课外阅读人文典籍等 |
标准 2: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 2.1 英语基础知识 | 大学英语(艺术类) | 课程教学与实验 |
2.2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数据库应用 | 课程教学与实验 |
| 3.1 音乐基础知识 |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 | 课堂、实验与实践教学 |
标准 3: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 | 3.2 音乐基本实践技能 | 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合唱与指挥、器乐基础、伴奏与弹唱 | 课堂、实验与实践教学、技能竞赛 |
3.3 教育教学能力 | 普通话与教师语音、汉字书写技能与板书 | 课堂与实践教学、技能 竞赛 |
标准 4: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 4.1 教育教学能力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 课堂教学、参观参考 |
4.2 区域音乐文化的表演能力 | 岭南音乐概论与赏析、客家山歌 |
4.3 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 合唱作品赏析、节目主持与实践、中外歌剧与音乐剧赏析 |
标准 5: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前沿与发展专业知识 | 5.1 学科前沿与发展专业知识 | 音乐课程与教学法(奥尔夫、柯达伊等)艺术管理工作坊 | 、课堂与实践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
标准 6: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获取、计算机应用、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 6.1 获取信息能力 | 教育见习、社会实践 |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程报告 |
6.2 计算机应用能力 | 计算机音乐与科技、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 课堂与实践教学 |
标准 7:具备音乐实践能力 | 7.1 音乐实践能力 | 艺术管理工作坊、音乐活动策划与艺术管理、毕业实习、毕业音乐会 | 实践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