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 商贸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与介绍 http://smxy.swu.edu.cn/
==================================================================================
西南大学商贸学院简介
商贸学院是西南大学直属二级学院之一,坐落于素有“渝西明珠”美誉古称“巴渝昌州”“海棠香国”的重庆市荣昌区,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是成渝经济走廊的黄金结合点、川渝合作的桥头堡。距重庆88公里,离成都240公里,距江北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距泸州云龙机场30分钟车程,成渝高速、南渝泸高速在此交汇。
学院有专兼任教师60多人,在校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共2400多人。开设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六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承建“西商非遗”(西南大学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智慧管理实验中心(智慧管理研究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协同创新发展分中心等三个校级教学科研平台,组建有数字乡村发展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三个科研团队,设置有智慧物流与管理、国际贸易虚拟仿真、大数据营销、大数据与商务智能、人力资源管理、计量经济、网络与安全、智慧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行为等专业实验室与科学研究室。
学院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点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招收农林经济管理博士。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招收硕士、博士等层次国际生。
学院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领和三全育人功能,在“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西南大学精神指引下,遵循“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服务兴院”的指导思想,秉承“明德、崇智、博文、商道”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明德修身”“崇智科技”“博文天下”“商道双创”“青春健康”五大人才培养计划的既定目标,坚持“以本为本”,以培养高级智慧管理人才的摇篮为发展愿景,以培养高级智慧管理人才为使命,在西南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前提下建成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创新型学院!
===========================================
明德、崇智、博文、商道
明德:源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明”即清楚、明了、明白,还有宏扬、彰显之意;“德”即品行、品德、道德等,还有规范、准则、规制等意思。“明德”意在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让其知道作为人应该清楚、明了的最基本的德,要遵守基本规范、基本道德,做一个身心健全的人,一个有德行和操守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有“家国”情怀责任心的人,而不是培养利己主义者,这也包含了我们培养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这一基本“德”上,以及最基本的教养和素质上。
崇智:源出“四书”等古籍。
崇智:“崇”即崇尚、推崇、尊崇、注重;“智”即智慧、才智、智谋,也包含以现代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智慧商务、通识知识、明辨是非且懂得变通之理。“崇智”意在培养的人崇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雄伟高大的智慧,能够在精神、智力、心灵、审美等方面超越自我,成为以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领域、智慧商务领域、智慧管理领域的更优秀人才。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已经进入全智慧时代,智慧生产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要素生产。
博文:源出《论语》: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即博文达理。
博文:“博”即广博、博学;“文”即文化、文理。“博文”意在培养的人博古通今、文尚礼先、博采众长、文理交融。作为当今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科学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博采“东西中外”经营与管理的文化内核及最先进的计算科技,融通文理及古今文化思想,这是人才立足于社会,实现发展的基石,这也反映了大学培养的人应学会博采众长、学会学习的一种教育精神。
商道:源出商鼎和《道德经》中的思想,“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认为仁义求信是商道之本,天适地利人和是商道之策,义利以德、共谋多赢是商道之途,商道即人道。
商道:“商”即意商,包含商业、个人的智商、情商、财商、胆商、健商、逆商等;“道”即哲学境界的道,也有才之意。“商道”意在培养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重诚信,培养“左手为道,右手做商”的人才。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商贸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必须有其计算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商之道、为政之道、经营之道、管理之道,实现商有道、贸有形、人有情、代代人才商道前行。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专业简介:西南大学是国内首批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单位之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利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解决经济管理、商贸服务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是重庆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特色建设专业,是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本专业设有阿里云大数据与商务智能中心、西南大学智慧社会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畜牧科技城牧医渔业管理软件研发中心和中国畜牧科技城牧医渔业经济研究中心,建有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与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信息系统开发、移动开发等专业实验室。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为支撑,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能满足经济管理、商业贸易等领域现代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大数据技术与实践、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师资力量:专业现有专兼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1人,博士16人。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软通动力创新班:学院与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将企业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企业一线实习实训环境、就业推荐服务等人才培养体系引入到该班级人才培养过程,为社会和企业培养能适应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和社会急需的软件开发、大数据技术和商务智能的高级创新型技术人才。“软通动力创新班”学生除修读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外,专业选修课和综合实训课程全部由企业开设,学生正常毕业时颁发毕业证,绩点达到学校授位要求授予相应学位。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学生由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解决就业。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专业
专业简介:该专业始于1993年,以西南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为依托,学术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市场营销专业把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纳入营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现代分析工具的高级商贸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秉承“明德”、“崇智”、“博文”、“商道”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需求,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国际视野广阔,社会责任感强烈、人文底蕴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营销智慧管理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商务谈判与推销
师资力量:该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9人,主持、主研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20多部。长期和大中型工商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广泛供职于各类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的营销部门、管理岗位、外贸岗位,从事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市场开发和咨询、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工作,也可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工作。
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简介:该专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产品贸易与价格研究专业,以西南大学经济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学术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把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纳入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现代分析工具的高级智慧外经贸管理专业人才。该专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隶属于经济学类,以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专业及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门类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与农村财政金融优势学科等为主要支撑。该专业继承累积的传统和办学经验,遵循产业国际转移规律,服务“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贸易、投资、金融、规则”四位一体的理念设置和践行课程培养体系,强化“固基础、强外语、重实践”的专业特色,把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科学技术教育纳入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应用型”、“国际化”、“智慧型”的高级智慧商业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原则,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掌握经济学与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至少1门外语,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强烈、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良好、人文底蕴深厚、国际视野宽广,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体系完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学(双语)、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单证实务(双语)、外贸函电、外贸专业英语
师资力量:该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7人,主持、主研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20多部。长期和大中型外贸企业、工商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20多个。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广泛供职于可广泛供职于企业外贸岗位、管理岗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跟单审证、报关报检、保险理赔、国际投融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工作。
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专业
专业简介:该专业办学始于2010年。该专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强调实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生产运作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实际能力,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设计与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智慧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中科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阿里云大数据商务智能研究中心合作,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智慧物流管理的高级复合型智慧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该专业面向工商业、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物流政策法规,有良好的物流系统优化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代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农业等物流领域的高级智慧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物流信息系统、采购管理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库存管理与实务。
师资力量: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和兼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比例达60%,异缘教师比例87%。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出版教材、专著25部;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0余项,主持教改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等15项;有3个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和30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累计为地方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5000人次,提供策划、政府管理咨询报告、产业可行性报告等30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业物流运作、国际物流与港口物流的实际运作,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商务数据处理,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设计、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理论研究与应用。
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专业简介:本专业以新时期国家数字化发展目标为时代背景,面向数据强国的国家战略及产业部门的重大需求,培养大数据智慧管理技术人才。本专业聚集于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系统架构、大数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企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目标应用大数据思维架构系统,能够根据组织业务流程运用数据建模、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分析大数据并应用于管理决策中,能够综合社会发展、公众利益、组织目标等解决大数据管理的系统化认知与实践问题。本专业设有阿里云大数据与商务智能中心、西南大学智慧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建有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实验室。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大数据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接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系统训练,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技术、工具与方法,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具体领域问题,培养具有系统化思维、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及领导潜质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大数据技术(I)、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大数据统计与计量分析、大数据治理与安全。
师资力量:专业现有专兼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21人,博士16人。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IT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等大数据管理和应用、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工作,并有潜力成长为具有系统化思维和战略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
学制年限: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5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