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解放军44所军事院校名单及介绍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直属院校 副军级建制
面向高中进行招生,培养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隶属于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位于北京市。
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航天工程大学简介
在京郊明珠怀柔,毗邻雁栖湖国际会都,近靠慕田峪长城雄关胜地,坐落着我军系统培养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大学是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后,全军“双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专业)院校、全军首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工作站设站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大学,是我军高素质新型航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航天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是航天领域的新型智库,更是青年学子献身国防事业、放飞航天梦想的知识殿堂。
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军队院校,伴随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伟业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7月,经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以原装备学院为基础重建为航天工程大学,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大学主要面向全国全军培养航天领域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军士、文职人员和军民融合人才,承担航天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军民融合和国际合作等任务。近些年来,大学始终突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中心任务,先后培养了以航天工程指挥长、总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了我国第一代航天员和一大批共和国将军、师团职领导干部,造就了众多航天指挥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
大学是全军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单位。建有军事学、工学、理学等覆盖航天高技术及战略支援关键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聚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军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24个本科专业。
大学拥有一支以院士领衔,一大批优秀名师、科技专家为骨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及创新团队。沈荣骏院士、庄逢辰院士、杨元喜院士、欧阳晓平院士、魏子卿院士、王任享院士、王沙飞院士、江涌院士等在大学设立院士工作室,拥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2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有40余人获何梁何利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科协“求是奖”,5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使命在九天外,责任在高边疆。大学紧盯航天领域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开展航天理论和技术创新,建校以来,大学先后承担千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重点航天装备型号研制等任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获国家级和军队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获国家级、军队级科技成果奖460余项,申报知识产权50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大学有怀柔、昌平、沙河三个校区,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科研条件和绿色生态校园环境。建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军队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创新工作站,建有航天模拟训练中心、宇航科技创新中心、深空探测组网天线阵列、航天测运控与综合应用大平台、航天测控站、国家核高基集成技术攻关基地等一批重点专业实验室,建有军内先进水平的数字校园系统,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军队院校首家数字图书馆分馆。
建设航天强国,放飞航天梦想!进入新时代,航天工程大学将立足航天、面向全军、服务航天强国建设,打造太空领域新型人才摇篮,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的航天工程大学。热忱欢迎矢志建设航天强国的广大考生报考!
航天工程大学培养特色
大学开办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平台——“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班”。该班大力弘扬钱学森精神,秉承钱学森教育思想和科学思想,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按照“立家国情怀、厚数理基础、强人文素养、建系统思维、拓国际视野”的思路,把握“领军、精英、拔尖、卓越”的办班定位,坚持“选好苗、吃小灶、挖潜能、育英才”,实行全程导师制、实施个性化培养、全程精细化管理、小班化教学模式,努力为航天事业培养拔尖领军人才。
联系电话:0201-364780,010-66364780
通信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八一路1号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信息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报效国家的有志青年和军官参考了解(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正式招生文本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