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人体结构与功能、康复辅具产品功能与特点、康复辅具服务理念与配置方法等知识,具备康复辅具综合咨询、评估选择、适配调整、使用指导、产品维保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常见康复辅具配置、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该专业于2009年由学院在国内首度设立,填补了我国辅助技术领域职业教育的空白。
专业优势
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基于国际理论框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把涵盖多层次、多学科的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融合为“医•养•康•工•建•社”于一体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理念。
种类齐全的辅具实训室。建有可供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训教学的专门实训室,配备了1000 多种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加工设备,能够满足肢体、视力、听力障碍群体康复辅助器具选择、使用、改造等教学实训需求。
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后,行业迅猛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我院承担了辅助技术领域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个层次的专业标准建设工作,牵头申报并获批了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新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国际国内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师资力量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基于学院自身优势,依托民政、残联的资源支持,成立了由学者教授、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组成的专家建设指导委员会,全方位推动该专业大力建设和快速发展。
构建了校内外“双师”教学团队,主持编写了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高职和中职康复辅具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承担了科技部、民政部和中残联等多项部级课题。
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功能障碍评估、移动辅具配置、自助具配置、助听器验配、低视力康复、住宅无障碍改造、假肢矫形器评估与适配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最近三年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0%以上。每年推荐15%优秀毕业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
主要就业方向:国家及各省市康复辅具中心、残联事业单位、养老服务机构、医院康复科、耳鼻喉科听力技师、眼科验光师。自主创业前景良好。每年推荐15%优秀毕业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