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设置/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优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信息技术与商务社会的融合不断创造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颠覆传统的商业规则,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成长和成熟,以其内在的“创新”和“颠覆”的基因,培养和造就具有对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洞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商务活动规律,能够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及数理方法以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教学计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融合管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行为学、社会学等领域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将具备运用基础性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技能(包括坚实的数理基础、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扎实的商务数据分析能力),以作为职业起步阶段的优势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管理潜质(包括国际化的经济学视野、系统的管理学修养以及出色的沟通能力),以支撑未来向高层管理岗位的发展。
·雄厚的学科实力
清华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信息系统类专业之一,由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开设。清华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第一名,2017年被评为A+,在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方面均居于国内领军地位,其学术研究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均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性的影响力。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类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互联网与商务智能建设、管理决策分析及运营优化等工作。主要的就业企业类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电信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目前毕业生大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设有管理学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系统与商务智能、运作管理、商务统计与商务分析等,其中商务分析硕士项目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同时授予清华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两个硕士学位。
专业优势/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
经济学对理解与指导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对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进行理性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科学中科学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对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特别是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金融则是经济学应用最为广泛与深入的领域之一。2007年,经管学院在原有“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含保险、会计方向),经过四年本科学习,学生可为众多的职业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目标
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教学计划
该专业既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也重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取向来选择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课程。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金融学、会计与管理学基础理论课,数学和统计课,以及英语、写作与沟通、信息与网络技术等技能性课程。在基础课之上,该专业开设大量经济学与金融学(包括保险、会计方向)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该专业也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来开拓视野。
·特点
理论与应用,国际与本土的有机结合。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强大的应用能力之间、高度的国际化与深入的本土化之间的有机结合。
拥有长期参与实践及海外教学研究经验的教师。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既有长期参与中国经济与金融实践的教师,也有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在海外研究型大学有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教师。同时,多位来自海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特聘教授也参与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教学。
·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为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包括攻读经济学之外的研究生),进入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在管理与财务咨询公司和大型企业就业等等。
专业优势/经济学学堂班介绍
一、清华大学经济学科的历史
清华大学的经济学科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清华经济系始建于1926年,是清华首批设立的17个学系之一。自1928年起,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担任经济系主任,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萧蘧、戴世光、徐毓枬、刘大中、王亚南等著名经济学家先后在经济学系讲学,并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以巫宝三、杨联升、陈舜礼、刘国光等为代表的杰出经济管理人才。
1984年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后,清华大学经济学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数量经济学”1998年获得博士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经济学报》在清华大学创刊。2016年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5年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共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018年与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共建“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于经管学院经济系、金融系、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及五道口金融学院,已经建设成为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和强大的师资队伍。目前,四大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中的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经济类学科都进入了中国大陆前二,亚洲前六。其中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为中国大陆前二,亚洲前三;首届中国学科评级中,清华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理论经济学科均入选 A+学科。
二、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培养理念
清华大学发端于1911年设立的清华学堂。从清华学堂起步,清华大学蓬勃发展,英才辈出。1925年,清华学堂开办国学研究院,迅速成为国学重镇。1926年,清华大学设立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心理学系等,成为清华中西会通、文理会通传统的典范,培养出大量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
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清华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在此基础上,2022年秋季,首届清华学堂经济学班正式开班,成为包括数学班、物理班、人工智能班、量子信息班、哲学班等在内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第十一个学堂班。
根据学堂计划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 清华学堂经济学班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又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和特色,既具备经济学前沿技术又能够产生原创思想的优秀经济学学术领军人才。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将遴选和培养一批兼具学术志趣和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学子,未来从事学术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致力于总结经济学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推动学科前沿进步,扩大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解释力。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做出清华学子的卓越贡献。
以此为理念,清华学堂经济学班将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开展教学培养工作,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学术导向:在推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同时,重视经济学基础和数理能力的培养。以丰富深入的经济学专业课、高质量的数学和计算机课程为必修,辅以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交叉学科精品课程,并创造条件支持学生攻读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师引领: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担任学堂班首席教授,指导学堂班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学堂班采用导师制,每位学生将在大二时分配一位学术导师。学术导师将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定制指导,带领学生开展严谨的学术研究。
国际视野:依托学院和海外高校联合研究中心,提供赴海外名校交换、助研和进修机会。依托学院与业界、政府的研究合作,促进学生和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的交流。
三、清华学堂经济学班首席教授介绍
钱颖一
清华学堂经济学班首席教授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级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2018年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The Econometric Society)会士(Fellow),2018年当选为首批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2009年和2021年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教育。担任《经济学报》主编。
中文书著包括:《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大学的改革》(五卷)、《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对话录:有关创意、创新、创业的全球对话》、《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与李强共同主编)、《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与肖梦共同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青木昌彦共同主编)。英文书著包括:How Reform Worked in China: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 to Market(中国是如何改革的: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
学术论文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经济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
专业优势/计算机与金融专业介绍/培养特色
强调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基于数理基础上的“深度”融合,力求引领信息时代在金融和其他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专业课程精简,更强调基础性和灵活性,强调通识教育。
院系强强联手,加强学科间的对话与融合。经管学院通识教育与经管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优势相融合,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跨学科、宽口径专业培养。不仅使得双学位学生受益,也对两个院系本身的本科培养产生有益经验(“溢出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
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以及综合论文训练四部分组成,兼具人文社科与前沿技术之长,同时对数学、物理等相关领域基础课程提出了较高要求。大一至大三的暑假,要求学生完成程序设计训练、学术或企业实践以及专业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分。
培养成效
计算机与金融双学位项目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金融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双学位
咨询联系方式
经管学院:朱老师
咨询电话:010-62796232
电子邮箱:zhuyj@sem.tsinghua.edu.cn
计算机系:马老师
咨询电话:010-62789270
电子邮箱:csoffice@tsinghua.edu.cn
未来发展:
l “新工科”的计算机和“经济+商科”的经管学院都以宽口径、多元发展作为培养理念,两个学位的融合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l 计算机助力经济学学术:在计算机处理和获取数据的赋能下,经济学学术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边界将被拓展,研究方法和工具也需要更新,从而提升我们认识世界的准确性。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身还创造了大量值得研究的新场景和新问题。
l 计算机助力金融:在量化交易的升温与现有金融业务的数字化浪潮下,计算机与金融的复合型学生将更容易获取到独特的机会。
l 经济金融与管理助力计算机:在分析市场需求、获取创业资源、管理项目与组织方面展现出优势。
专业优势/港中文项目介绍
项目简介
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经济学四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学生完成共同培养方案,并达到两校各自学位要求后,可获得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分别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一)项目特色和专业优势
1. 全英文项目,面向全球招生。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全英文本科项目,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考生报考。
2. 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学生将体验两地、两校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拥有两个市场、两个校友网络。
3. 放眼全球,关注中国。大多数教师在海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多位教师曾在海外研究型大学进行过教学和研究。教师研究立足于本土问题,旨在让世界加深对中国经济的理解。
4. 理论与应用结合。既强调扎实的基础,也提供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5. 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与财务咨询公司和大型企业等。
(二)授课语言、学制与学位授予
1. 全英文项目,采用英文教学。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考核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可获得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分别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清华大学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经济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2. 学制:四学年,在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各修读两学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