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3|回复: 3

国家灾研院|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科研机构

[复制链接]

4559

主题

64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450
发表于 2024-4-4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研究院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第四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地球物理学、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学科研究方向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工程地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大气科学、灾害遥感、空间物理学与电磁学等。地质学学科研究方向包括构造地质与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灾害地质学、地质力学与岩土工程、水文学与水旱灾害等。学位点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学术型硕士200余人,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应急管理系统等各个领域,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研究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院外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其中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长期招收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电磁学、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震、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大地测量学、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等相关专业。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灾研院”)是按照《中央编办关于更名组建应急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9〕158号),由中国地震局地壳 应力研究所划入应急管理部更名组建而成,为应急管理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共建的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科研机构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2019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

  国家灾研院面向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前沿,面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减灾实战需求,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为引领,秉承“崇学尚德,笃志明礼”院训精神、“包容、开放、创新”和“小核心、大网络”的建院理念,汇聚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和优势科技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集成创新优势,聚焦重特大自然灾害成灾机理不清、关键技术薄弱、先进装备缺乏等卡脖子问题,发展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减灾技术,突破包括重特大地震灾害在内的多灾种、全要素、全过程与全链条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理论,攻克自然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瓶颈,建成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理论创新中心、技术原创中心、装备研发中心、决策支持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水平应急管理智库,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创新技术中心”建设,引领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科技发展方向,全面支撑国家构建新时代高效科学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科技体系;逐步实现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超前感知、智能预警、精准防控、高效救援”应急科技减灾目标,为全面提升我国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供科技支持。

  国家灾研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杰青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6人;拥有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动力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地震观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地震卫星应用中心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点和独立招生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外文学术期刊《Natural Hazards Research》等,并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委会挂靠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支撑单位,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专家委员会等理事单位。

一、职责范围
(一)开展自然灾害数据信息获取和分析研究,承担灾害形成机理、演变规律、成灾机制、风险演化与防治理论研究;
(二)承担自然灾害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
(三)开展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四)承担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和城市灾害应急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
(五)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设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六)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治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应用和示范;
(七)参与自然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研究与起草;
(八)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政策理论研究;
(九)承担自然灾害防治技术咨询,参与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决策与技术支持;
(十)开展自然灾害防治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内设科研机构
(一)自然灾害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负责巨型灾害与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的孕育、发生、演进过程及致灾成灾机理研究,开展巨型灾害与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综合风险识别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
(二)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研究地质灾害的发育演化规律与致灾机理,开展地质灾害感知识别、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救援技术研发,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三)水旱灾害研究中心。开展防汛抗旱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参与防汛抗旱应急规划、标准及预案编制,开展水旱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应急抢险处置、灾害调查评估等技术与方法模型研究及推广应用,研究重大险情灾情旱情机理和情景构建,参与有关水旱灾害的险情灾情分析研判、趋势预测和总结评估工作。
(四)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机理、演化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及火灾处置动态模拟与推演模型研究,参与森林草原火险会商、趋势预测与火情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
(五)气象灾害研究中心。开展台风、暴雨、风雹、雪灾、低温、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的基础理论和减灾技术研究,研究灾害性天气的预测理论与方法,研发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与应急处置技术、致灾天气形成机理及检测预测预警技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模拟与预防方法研究。
(六)地震灾害研究中心。研究地震灾害孕育机制、发生过程、演进传播、致灾机理与复合链生灾害成灾规律,研发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损失快速评估与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和评估模型。
(七)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开展城市灾害风险防控基础理论、监测预警技术、风险防范技术、应急处置救援技术等研究与推广应用,参与重点城市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八)空间信息研究中心。开展天空地一体化自然灾害信息感知理论、应急响应模型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研发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发展多圈层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理论及其致灾模型,为应急救援业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九)战略规划与创新研究中心。开展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研究等工作,提供自然灾害防治技术咨询与建议,参与开展自然灾害防治领域有关专项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论证、跟踪评估等工作。
(十)救援技术装备物资研发中心。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城市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装备设备以及应急装备体系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设备物资研发、测试与应用示范,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城市灾害装备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http://www.ninhm.ac.cn/


1133

主题

192

回帖

388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889
发表于 2024-6-3 1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zhouhong 于 2024-6-3 12:13 编辑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历史沿革

1966年4月-1970年3月 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地质部对地震地质工作统筹安排,在李四光部长的亲自组织和推动下成立

1966年4月成立,总部河北省三河县,下设华北、西南、西北、中南四个区队

1970年3月-1972年8月 中国科学院 地震地质大队

1970.03 地质部将地震地质大队交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1970.05 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区队移交各省(市)地震工作部门

1972.06 迁址至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

1972年8月-1986年2月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1972.08 地震地质大队由国家地震局直接领导

1986年2月-1998年3月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1986.02 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1998年3月-2019年11月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1998.04 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2000~2002 科技部社会公益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2002~2004 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中国地震局等部委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2019年11月-至今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19.11.15   中央编办复字[2019]158号文件:同意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划入应急管理部,更名为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19.12.30   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签署联合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

2020.07.28  完成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

1133

主题

192

回帖

388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889
发表于 2024-6-3 12: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zhouhong 于 2024-6-3 12:17 编辑

自然灾害基础科学研究中心
负责多灾种和灾害链的孕育、发生、演进过程及致灾成灾机理研究,开展多灾种及复合链生灾害综合风险识别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

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研究工作,研究地质灾害的发展规律与致灾机理,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水旱灾害研究中心
开展水旱灾害防治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参与起草水旱灾害防治规划及防御应急预案,研发水旱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及方法模型,研究水旱灾害演进机理和情境构建,参与有关水旱灾害的险情灾情分析研判、趋势预测和总结评估工作。

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
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机理、火灾行为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及火灾处置动态模拟与推演模型研究,参与森林草原火险会商、趋势预测与火情分析等总结评估工作。

气象灾害研究中心
开展台风、风雹、雪灾、低温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的形成、演进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研究灾害性气候的预测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与应急处置技术、致灾天气形成机理及监测预测预警技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模拟。

地震灾害研究中心
研究我国大陆地震灾害孕育发生的过程、致灾机理、成灾规律,研发地震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识别、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等关键技术和评估模型。

城市灾害研究中心
开展城市灾害风险防控基础理论、监测预警技术、风险防范技术、应急处置技术等研究与推广应用,参与重点城市开展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提供基于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决策支持服务。

空间信息研究中心
开展天空地观测的自然灾害异常信息感知理论、应急响应模型方法、电磁与重力卫星理论与应用技术、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集成技术等研究,为自然灾害全灾种和灾害链风险监测、预测预警和应急救援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战略规划与创新研究中心
开展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研究工作,提供自然灾害防治政策咨询与建议,参与开展自然灾害防治领域有关专项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论证、跟踪评估等工作。

救援技术装备物资研发中心
负责自然灾害防治、应急处置与救援装备设备以及应急体系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设备物资研发、测试与应用示范,组织开展自然灾害装备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








1133

主题

192

回帖

388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889
发表于 2024-6-3 12: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1-29 06:56 , Processed in 0.0744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