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国家双高建设院校名单,广东省双高院校及专业群建设情况解读与分析?
广东省 “双高计划” 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以下是对广东省双高院校及专业群建设情况的解读与分析:
=============================
双高建设情况
院校分布:广东共有 14 所院校入选 “双高计划”,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5 所,分别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A 档)、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B 档)、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B 档)、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B 档)、顺德职业技术学院(B 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9 所,包括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B 档)、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B 档)等。
广东省 双高院校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A 档),专业群为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B 档),专业群为精细化工技术、产品艺术设计。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B 档),专业群为艺术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B 档),专业群为软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B 档),专业群为家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空调技术。
广东省 双高院校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B 档),专业群为软件技术。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B 档),专业群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B 档),专业群为铁道供电技术。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数控技术。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中药学。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C 档),专业群为包装策划与设计。
专业群布局:对接广东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立项了 311 个省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实现了专业群布局与区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精准对接。例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铁道供电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等 7 个专业群,形成 “1+2+4” 专业群布局,顺应了广东打造 “轨道上的大湾区” 的产业升级要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围绕大湾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打造 “1+7+3” 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新格局。
=============================
广东省 双高建设举措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东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积极联合头部、链主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比亚迪、大疆等共建 18 个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同时,建设了 82 家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产学合作企业数超 3.1 万家,校企合作开发超 1.14 万门(次)课程、1760 种教材,并在 310 个专业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推进科教融汇:“双高计划” 院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师带着任务下企业,带着项目进课程,在课程创新中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研发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项目,70 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大型芯片测试领域名企实习就业。
=============================
广东省 双高建设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2023 年,广东高职毕业生共计 52.5 万人,雇主满意度达 98.16%,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48.95%。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职教赛道中,广东 34 个项目获奖,获奖数位居全国第二。
社会服务能力增强:2023 年,14 所 “双高计划” 院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2.9 亿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15.87 亿元,还获得 11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全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支撑。
专业群建设成果显著: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例,通过大数据赋能动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数字化迭代开发项目实战手册及教材资源等举措,毕业生就业率达 99.56%,对口就业率超 80%,薪酬位居全国同类 “双高计划” 专业群第 7 位,学生和教师在科研、竞赛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
广东省 双高院校 优势分析
政策支持有力: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教育厅、财政厅等多部门协同,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 “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 要求,加大对 “双高计划” 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为院校和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产业对接紧密:院校充分发挥地处大湾区的优势,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群布局与广东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互融共生。
校企合作深入:政、校、行、企多方协同,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制定标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多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实现了校企双赢。
广东省 双高院校 建设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大湾区内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的双高院校在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可能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产业升级带来的压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双高院校需要持续优化专业群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这对院校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广东省 双高发展前景
助力产业升级:随着广东 “制造业当家” 和 “百千万工程” 的推进,双高院校将继续发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优势,为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成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通过 “双高计划” 的实施,广东的职业教育将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未来,双高院校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良好局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