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中山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 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

[复制链接]

6497

主题

124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88
发表于 2025-5-26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 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

1. 专业定位

面向全国、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状况,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培养目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生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领域中从事产品研发、安全分析、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育目标:

(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2)具备大健康理念的食品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

(3)具备分析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关检测行业的管理人员;

(4)具备国内外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5)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具有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的态度。

3. 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

学分:168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

(1)职业规范: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了解相应工作岗位的职责与职业道德规范。

(2)工具应用:具备科学的逻辑分析能力,能综合使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科学论文的文献检索、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和陈述发言等。

(3)研究开发:综合运用化学、生物、食品、计算机、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制定食品相关的研发计划、研发方案,能应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能正确进行分析与解释,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

(4)检测能力:掌握检测实验室安全知识与相关检测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食品质量、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检测实验。

(5)质量管理: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卫生与质量管理体系等基础知识,初步具有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制订、实施、管理的能力。

(6)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能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供应、食品营销战略,具备一定的食品国际贸易知识。

(7)团队合作:关注世界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了解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等多种角色。

(8)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追求创新,适应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4. 课程体系

专业必修课程有利于夯实基础,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基础课已涵盖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核心内容,符合《国标》对食品科学类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专业课程自成渐进关系,形成了食品创新开发、食品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三个方向的课程链。专业选修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反映专业应用前沿;数量上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环节设置科学合理,能全面支撑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核心课程包括: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卫生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其中“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获评2020年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实验实践教学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综合加工、食品卫生学实验、食品综合检测等。

5. 师资队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9年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立项,建立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 3人(含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副教授 6人,博士研究生10人。专业教师学科背景涵盖了食品科学、食品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产加工、发酵工程、食品检测、食品工程、功能食品、食品营养等方向。

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形成六大课程教学团队: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省级课程教研室)、食品微生物学(省级教学团队)、食品工艺学、食品检测学(校级教学团队)、食品创新课程、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等,2021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群”荣获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专业老师们面向大健康产业,积极开展科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建立了“中山市食品安全(中山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山市基因与生物信息(中山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市级研究平台。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3项和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近百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是粤港湾大湾区特色鲜明的食品创新团队。

6. 教学条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配置了相应的教学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企业实践基地等以支撑能力层次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产、教、研、用有机融合。拥有专业实验室15间,实验室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ICP-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活体成像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氨基酸分析仪、真空冷冻干燥箱、食品发酵生产线等大中型实验设备2000多台套,总资产超过1000多万元,每年可保质保量完成各类教学任务。

教学实验室包括: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食品发酵生产车间、食品烘焙工作室、食品工艺综合实验室、食品分子检测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食品检测综合实验室、食品创新实验室等。

教学实践基地包括: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省级教学实践基地)、广东利诚检测有限公司(省级教学实践基地)、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中山市海关、中山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中山市水产品检测中心、、中山日威食品有限公司、中山市宝利食品有限公司等。



初审(一审):张景强   复审(二审):李琳   终审(三审):陈泉

http://jwc.zsc.edu.cn/zyjslm/clspxy/1fo4qtn0i2tti.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7-2 11:43 , Processed in 0.0710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