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6|回复: 0

重庆三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简介及本科专业介绍与核心课程

[复制链接]

7007

主题

150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906
发表于 2024-10-24 2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三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简介及本科专业介绍与核心课程

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9名;博士16名,硕士20多名,另引进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团队支持学院的发展。

近年来出版各种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教学成果多次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学院现有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民族学4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点1个。设有西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中心、三峡法学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其中民族学专业是重庆市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重庆市二中院、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万州区法院、万州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州区房屋管理中心、重庆三峡交通旅游集团、重庆三峡文化创意集团、重庆优快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万州人才网)、重庆非子律师事务所、恩施鹿院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奎龙律师事务所、重庆百安律师事务所、杭州求美公司、义乌雅阳公司等几十家单位在学科研究、学生培养、帮扶助学、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

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注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年论文制、就业与考研的素质拓宽工程等举措,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的就业率、英语四级过级率、挑战杯立项率、学术论文发表、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等在全校均名列前茅。

学院2017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2018年度学院党总支获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2019年、2020年、2021连续三年荣获学校二级单位年度综合考评优秀奖,从2017年到2021年连续五年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获社区服务先进集体、无偿献血先进集体、优秀志愿者协会分会;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和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


学院网址:http://mzx.sanxiau.edu.cn/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
------------------------------------------------------------

本专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科学理念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旨在为社会输送具备广阔文化视野、深厚文化理解力与领悟力的优秀人才。学生在接受培养过程中,需锤炼出敏锐的经营管理意识,以及卓越的规划、决策、组织及沟通协调能力,以适应文化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需求。同时,本专业注重传授现代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相关文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此外,本专业还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艺术修养、文化艺术鉴赏力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意思维和文化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四个模块,即文化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专业技能课程。文化类课程涵盖了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及文化资源概论等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则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市场营销学、社会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文化创意理论与实务、美学等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分为“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和“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两个方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需求;专业技能课程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创意文案写作、摄影与后期制作、短视频创意制作及平面设计等。

本专业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主要就业去向有以下三个通道。一是,报考与本专业及其相关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如新闻与传播、新媒体内容生产、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也可根据个人兴趣跨专业报考其他领域,如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二是,报考公务员或公共事业编制,进入文旅委、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如新媒体、文化艺术表演、出版发行、网络图书、网络视听产品开发与运营、旅行社、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展览会布置策划等文化企业和文化公司。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掌握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知识,熟悉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和政策,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的业务运作,具有良好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仲裁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运作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四部分。学科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人口学、公共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统计学、公共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等特色,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突出应用性;实践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三峡库区社会保障专题调查、社区服务等。
  本专业毕业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主要的就业去向: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税务部门,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工作;进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人事专员工作,进入保险公司从事商业保险工作,或进入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从事劳动就业相关工作。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等。


法学专业简介
------------------------------------------------------------

本专业适应国家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职业技能的应用型法治建设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生源质量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完整,学生在全国第五届“学宪法、讲宪法”大赛中荣获重庆市第一名并代表重庆市获得全国总冠军,已有多届学生连续多年获评“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部分毕业生已逐渐成长为各地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律师事务所骨干力量。

本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商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财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等;专业实践课主要包括:演讲与沟通技能训练、民商事法律实务训练、刑事法律实务训练、行政法律实务训练、专业实习与研习等。

本专业毕业生授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去向主要包括:一是报考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学生可报考法学硕士相关专业和法律硕士(法学),也可根据个人兴趣跨专业报考;二是参加行政事业单位招考,进入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三是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进入律师事务所或各类公司法务部门工作。


民族学专业简介
------------------------------------------------------------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专业开设于2002年,是重庆市属高校中开办最早的和唯一的民族学本科专业,是重庆市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专业、特色专业、一流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知识,具备实地调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公共事务工作、跨文化沟通中的实际问题,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从事公共事务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所学课程有: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史、民族学概论、社会学、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写作、宗教人类学、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体质人类学、民俗学概论、生态人类学、考古学概论、民族社会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影视人类学等。

毕业生授法学学士学位,就业领域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自主创业等,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民族事务、学科教育、文化文物、城乡开发、社区服务等相关工作。毕业生升学率高,每届均有学生被国内985、211、双一流等高校录取,专业覆盖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少数民族艺术、人文地理学、社会工作、小学教育等,近三年平均录取率达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9-4 13:51 , Processed in 0.0601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