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回复: 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和招生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6495

主题

124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80
发表于 2024-9-20 1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和招生专业介绍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数十年积累,于1999年设立材料化学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2003年分别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材料学科体系。顺应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和材料学科快速发展需求,南开大学于2015年7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南开大学国家新材料研究院。201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1年,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院目前下设6个二级研究单位,包括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稀土与无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光电磁材料研究中心、碳纳米科技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光子学/电子学材料研究中心,并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无机固体材料与能源化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天津市金属及分子基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稀土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新材料和清洁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参与共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先进能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新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88人,在站博士后26人。包括专任教师60人、管理干部16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研究员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人,讲师1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育部“领军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四青”人才项目入选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南开百青入选者14人。另有兼职院士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1个。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ESI排名位于全球前1‰。论文篇均被引频次、CNCI以及总被引次数等衡量科研质量的指标数据均居世界前列。基础研究方面,“配位聚合物构筑与结构性能调控”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多电子反应材料与新型二次电池的构筑”获2015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无机-有机杂化的配位空间的构筑与性能研究”获2018年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多级孔材料的自组装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获2018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太赫兹微纳结构材料与功能器件”获2021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七)。应用研究方面,“高比能动力电池用高镍氧化物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获202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1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并有多项研究成果实现技术转让/转化,还与中石化、中石油、国隆化工、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重要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院目前设有材料化学和材料物理两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10人左右,并设有“新材料双一流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以 “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两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近些年,新材料成为世界科技前沿和重点战略发展方向,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除选择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外,毕业生就业主要方向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学院开放办学,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多所世界顶尖大学具有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先后主办了“南开-剑桥先进材料学术论坛”、“2019自然学术会议—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物理性质”、“百年南开新材料系列学术论坛”等国际学术活动,并与剑桥大学材料系共建了“南开-剑桥工作站”。学院还积极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及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百年南开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以“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做出南开材料人应有的贡献。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

一、 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

主要开展新能源材料与化学电源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新体系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重点探索新材料、开发新技术、创建新体系,发挥新材料与电化学相结合的优势,体现“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

主要致力于重要催化过程中新型催化材料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包括能源催化、环境催化、新型分子筛、新型多孔材料、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催化技术等研究。研究所植根于催化材料科学基础,发展有特色、重应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培养新催化材料领域的高端人才。

三、稀土与无机功能材料研究

主要致力于稀土基能源材料、稀土基功能配合物、稀土基功能器件以及稀土基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的研究。研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前沿,着力拓展稀土和无机功能材料的新性质和新应用,为我国稀土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稀土及无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四、碳纳米科技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

主要开展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宏量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有机光伏材料及其在太阳能领域的研究;新型纳米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五、光电磁材料研究

功能无机材料是指由无机物单独或混合其他物质制成的功能材料。主要开展新型功能无机材料的构筑、构效关系与性能优化研究,探索其面向重大应用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分子基材料及物质存储等。

六、光子学电子学材料研究

以新型光子学和电子学材料和器件为研究导向,依托以原子层为单位的先进数字化材料合成和器件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先进硅光子学材料、微电子与物理储能材料、自旋电子学材料、光电转换材料,构建新型光电子器件与测控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https://mse.nankai.ed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7-2 04:15 , Processed in 0.0742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