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本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材料类 专业代码080406

[复制链接]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发表于 2024-8-24 0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代码080406 授予工学学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新材料、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力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从事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发展历程
1986年,《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名称对照表》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由调整前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型无机材料、胶凝材料、水工建筑材料、硅酸盐材料、无机材料工程、技术陶瓷、高压电瓷、电瓷材料和胶凝材料及制品合并而来 [5]。
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无机非金属材料(080206)由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科0404)和建筑材料与制品(工科1112)合并而来。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0203)由无机非金属材料(080206)、硅酸盐工程(080207)和复合材料(部分)(080210)合并而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代码由080203调整为080406 [7]。
2020年2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材料类(0804),专业代码: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材料应用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考研方向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相关专业考研深造。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就业方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层次高,就业范围广。学生既能在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领域工作,例如新能源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及涂层、电子器件等就业,又能在建筑、房地产、冶金、耐火材料行业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进行设计、生产、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也能够在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和测试等方面工作 。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所帮助。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2010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了先进陶瓷、结构陶瓷、水泥、耐火材料专业方向,近几年本科生考研率平均15%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

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19人(其中2人为实验教师),外聘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高工1人,讲师9人;专任教师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硕士学位;4人为博士生导师,8人为硕士生导师。1人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2人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3人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称号, 1人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标兵,1人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工程”人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11人具有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

本专业实验室面积共1000多平米,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室、热分析实验室、粉体工程实验室、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电性能测试实验室、高温性能测试实验室。实验设备资产总值愈2000万元,主要包括Nezstch LFA427激光导热仪、扫描电镜、XRD、差热分析仪、冷等静压机、微波烧结炉、高温抗折试验机、ZAHNER Im6电化学工作站等大型仪器设备,专业实验开出率100%。同时,本专业拥有1个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校内外实验、实习及实训条件能够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此外,本学科目前拥有“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功能陶瓷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铁电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湿法冶金与轻稀土应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新型无机材料工程实验室”、和“包头市玻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与实践教学平台8个,为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内蒙古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坚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培养核心,努力为地区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结合行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生产组织与管理、工艺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1、熟悉所从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够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产品工艺设计及性能控制的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工艺设计、产品研发、性能检测、项目管理及产品营销等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能够胜任技术骨干、管理者等工作。
5、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持续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行业竞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天津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简介

一、专业定位及历史沿革
秉承学校“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办学理念,依托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市一流学科,立足服务京津冀和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在无机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与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筹建开始于2003年,其历史沿革见图1。2005年师资配齐配强,并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金购置了部分实验仪器,搭建了实验设备平台。2008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1年首次招生60人。2017年入选天津工业大学应用型专业建设序列。2021年6月,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本专业获得B层次,排全国第26名。同年入选天津市一流专业。2022年开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功能性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性。
本专业依托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世界一流学科骨干学科),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本硕博”人才培养项目。建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等国家与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为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二、专业与研究领域
无机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储能器件

三、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京津冀”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在无机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与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须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与性能测试与分析的实验、实践技能,获得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改善材料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形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知识体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及配方设计、工艺设计与产品制备、性能检测、质量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材料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关键环节识别与判断、原因分析与表达、解决方案评价与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配方设计、工艺优化设计、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运用工程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创新性的工艺流程。

毕业要求4:研究
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开发、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理解其局限性;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能够模拟和预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理解和评价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产品应用以及产品周期中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制备、材料应用等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与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
能够就无机非金属材料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沟通、交流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于解决材料制备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决策。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材料学科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

五、师资力量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现有专任教师 13 人;100%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其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 46.2%;85%以上具有工程背景;多人获国家及省部级人才称号。专业已建起一支具有高学历、国际化、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形成了热爱教学和甘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
近年来,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成果累累,获得省部级、校级等各类教学成果10余项。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科技部836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并积极完成多项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创造经济效果过亿元。
促进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引入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技术专家,合作的企业包括:天津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中车宁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做企业导师,将企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融入教学改革当中。

六、课程体系
本专业设置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和实践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粉体工程、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合成化学。
核心课程:
陶瓷材料方向:无机材料热工基础、陶瓷工艺学、特种陶瓷、陶瓷产品设计与实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基础电化学、电源工艺学、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技术、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设计及实践。
实验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无机材料综合实验等。
实践课程:电工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成果与特色
本专业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十五”至“十二五” 重点建设学科、一类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是材料学院“十三五”重点投资建设的学科平台。 2017 年进入天津工业大学“十三五”应用型专业建设序列。2021年入选天津市一流专业。
主动适应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产业人才需求,着重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无机材料等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知识基础和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富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自 2015 级开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分设功能陶瓷材料方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2022级开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功能性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性。

特色之一:行业-产业-科研-教学充分对接,实力融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定位与天津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相吻合,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方案修订、学术年会、项目合作等形式,充分凝聚行业、企业、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实力,不断充实教学,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源头。

特色之二:优质的设备平台支撑,形成材料体系三模块均衡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设备平台优良,融合了现代意义的材料设计的支撑平台,包含有固相烧结、水热合成、喷雾造粒、溶胶凝胶、表面处理等新设备模块,占据材料微观形貌可设计性的新高地,引领构建新材料高端制造的新内涵。具备完整的新能源材料生产、测试、性能优化的全链条示范线,可做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特色之三:新工科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初具规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教学改革工作,专业课程形成了由三个模块构建的新工科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新工科内涵落实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由科学素养培养、工程素养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三部分组成。由“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合成”、“粉体工程”等系列课程建设形成了系统的材料微观结构设计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新材料的高端制造领域输送优质人才。由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锂离子电池设计与实践等共同构成工程素养,为未来的智能制造输送有工程能力的人才;由“基础电化学”、“电源工艺学”、“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材料的课程模块,对接天津的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发展,构成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职业素养。

特色之四:率先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
先行启动的校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新能源材料梦工厂》立项、《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创业实践1》、《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创业实践2》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逐渐凸显,形成未来新工科教学改革的巨大牵引力。

七、招生与就业
本专业在全国专业认可度较高,近三年在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放招生计划,招生录取分数高于生源地一本线,且逐年提高。近年来,本专业考取研究生比例:35~40%;就业比例: 50~55 %;出国深造: 5%;其他: 5%.
考研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
就业单位:天津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市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金山电池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韩国三星视界(天津)有限公司、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等。
出国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德国马尔堡-菲利普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韩国技术教育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


---------------------------------------------------------------------------------------------------------------------------
合肥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复合材料、数字化材料成形等5个工学博士、硕士学位点,1个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六个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其中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历史沿革
合肥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办于1999年,2019年获批成为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专业。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特色
依托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安徽省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专业践行“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彰显“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级人才。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4 06:01 , Processed in 0.0725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