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材料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代码080411T 授予工学学位
焊接技术与工程(Weld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焊接专业背景、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系统理论基础知识和焊接结构制造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焊接技术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是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材料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性学科,教学以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本专业是国内唯一的焊接专业,学生经培训考试合格后,还可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IWE)。 主干课程有焊接过程的传感与测试、微机原理及焊接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材料熔焊基础、焊接方法及弧焊电源、焊接结构力学等。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汽车、锅炉、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生产、科研开发、化工工程、工程监理和管理等工作。
焊接技术与工程发展历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前身为始建于1959年的焊接工艺及设备本科专业,并于当年实现招生。2000年与铸造、锻压专业合并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8年恢复焊接专业并更名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高校以目录外专业招生办学,专业代码为080207W。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代码由目录外080207W调整为目录内特设专业080411T。
2020年2月,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材料类(0804),专业代码: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材料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材料应用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考研方向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可在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工程及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方向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石化、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从事焊接工程或其它材料加工方面的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运行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有所帮助。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材料工程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焊接技术与工程 四年制本科 工学学士
专业特点:本专业以高端制造业为背景,注重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为支撑,材料工程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重视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能力的训练,培养面向制造工程实际,富有创新精神、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理论及应用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A、材料科学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控制理论基础、焊接冶金、材料焊接、高能束焊接、电弧焊基础、焊接结构学、焊接过程测量与计算机控制等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焊接专业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高铁、新能源装备、机械自动化、电子电器、化工、电力等行业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生产、设计、研发和管理等工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简介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该专业所属的“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我国焊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焊接专业拥有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该专业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能够进行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的培养。专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具有材料学、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与工程力学等交叉学科背景及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门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与国内外许多学术、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毕业生获得国际焊接学会授予的世界公认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提供条件。
本专业秉承了哈工大的优良传统,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不仅具有完备的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知识,还有电类、材料等相关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浸润。哈工大关于焊接理论的积累十分雄厚,学生可以学习到最为高、精、尖的焊接理论知识。拥有大量的实践课程,如大一科技创新项目、焊接课程设计、焊接生产实习、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全国大学生焊接大赛、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等课程或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进行学习。本专业对应的国外大学专业是机械工程,本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之无缝对接,不需要另外补修课程,且焊接专业在国外的工科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往往更高,适合同学出国深造。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咨询电话: 0451-86413951)
专业剖析
从物理本质上解释,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它是一种通过加热或加压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高能束等技术手段在焊接工艺里的运用,焊接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核工业、电子电器、高铁及汽车制造领域中,先进的焊接与连接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立足于先进材料焊接、连接与成形加工制造的国际学术前沿,根据国家先进制造领域发展规划及重大工程需求,以服务国家建设、支撑学科发展、提升我国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水平为核心,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贯彻“材料-理论-工艺-装备一体化”理念,在高性能材料制备与连接、复杂结构成形与可靠性、高效智能焊接、微纳连接与加工等方向系统地开展前瞻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并发挥了国际引领作用。
专业特色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由前苏联专家协助建立,是我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焊接本科专业,是国家首批重点专业、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排名始终名列全国第一,为国内高校和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着中国焊接界的“黄埔军校”之美誉。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培养拔尖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教师科研能力强,完成了以“宇航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器KM6”工程、“嫦娥”卫星、“神舟号”飞船返回舱焊接、第三代核电关键组件制造、“C919大飞机”机身激光焊接、高铁列车焊接质量评估等一大批国防科技工业重点课题、973和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取得了以国家科学技术奖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
人才培养
专业优势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并重。焊接技术与工程系培养工程型、管理型、创新型和国际型的高端复合人才。大学前两年主要重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是专业基础;之后专业课程凸显个性发展,国际焊接工程师、领军人才计划、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方位人才,为进入硕士、博士阶段深造奠定坚实基础。从入学到毕业贯穿着企业实习、课程设计、国际课堂、联合培养及出国深造等多个实践环节,综合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
师资情况
专业拥有我国焊接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训练环境。现有专业教师49人,其中教授26人,教师博士化率100%,90%以上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课程体系
专业注重多学科交叉性质,开设先进焊接方法、焊接冶金、焊接结构学等核心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
特色课程
由知名企业技术总监开设的企业家课程,讲授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造就行业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科研实践
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一流,拥有数字化焊接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大型加工设备和计算机工作站等先进设备100余套,依托专业还建有本领域国内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建有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和“IWE-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同时,学生还可以依托微纳系统与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等平台条件,开展日常学习和科研活动。在这些国内一流的硬件条件支持下,在本领域国内顶尖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在焊接电弧物理、钎焊与扩散焊、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搅拌摩擦焊、机器人智能焊接、纳米材料与器件、3D打印制造、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焊接结构可靠性与模拟仿真和无损检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实践。近年来,以“挑战杯”特等奖、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为代表的创新型学生典型不断涌现。
学生国际交流、留学项目
焊接系与国内外许多学术、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体系,已与英国焊接研究所(TWI)、美国肯塔基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7个国外知名焊接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和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本领域国内外著名学者任实验室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并与国外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向海内外学者资助与本领域相关的开放课题研究。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为毕业生获得有国际权威专业学会授予世界公认的国际专业工程师证书提供条件。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中有60%以上读研或出国深造,前往的名校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就业的学生深受社会青睐,就业率一直超过98%,就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信息、能源等制造行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就业单位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大众、华为、中兴、新加坡联华电子等。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境外深造院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
就业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大众、华为、中兴、新加坡联华电子等。
权威推荐:
清华大学潘际銮院士在哈工大焊接专业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哈工大焊接是我国焊接的发源地、中国焊接界的黄埔军校。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