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 授予工学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需求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电力及相关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及相关工业人才需求旺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方向
可报考电气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能够从事电力、电气设备制造行业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其他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工作。就业范畴举例如下:
1)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可从事单位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各级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各类电力技术专业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源、航空、航天、冶金、有色、石化、船舶、电子、医药、机械、建筑等大中型企业的供电部门或自备电厂;
2)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电力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
3)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所帮助。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高电压绝缘、电力电子、电机与电器等及其与之交叉的计算机技术、能源、信息与控制、新材料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体现工程科学理论的支柱性基础学科。其主要特点是电气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器件与系统相结合。该专业领域的培养应使学生掌握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绝缘技术、电机电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实验技能。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具有战略眼光和扎实科研基础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本科生教育实行“三段式”培养,学制为四年。第一阶段为一年半的公共基础课学习,在学业导师指导下,重点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语言文化类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类课程。第二阶段为一年半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性课程。第三阶段为一学年的科研实践。在课程设计中,将加强学业导师指导下的课程选修和科研实践训练,增加研讨班、科研项目见习形式的科研实践环节和赴国外对口著名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学习交流,将基础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和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贯穿全培养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科研能力。
本科毕业时,学生有三种分配方式:一部分学生按本科生毕业;一部分学生可免试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可免试录取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德国际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双学位)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专业的中德合作始于1985年,具有悠久的合作办学历史。1998年正式开办中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合作项目,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德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获得优良的社会声誉。这是亚洲地区首批通过德国专业机构ASIIN认证的二个专业之一,并于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于现代化工业发展需要的、尤其是在华德资企业所需的、既会德语又掌握电气工程专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扎实的德语基础和具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德语和英语的强化训练,同时获得电气工程师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此外,学生在读期间还会有许多赴德交流、学习与实习的机会。取得双学位的合格毕业生具有在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工程师任职资格。
主要课程
德语、技术英语、程序设计、电路、电力电子、电机及拖动技术、数字系统、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机器人技术、可编程工业控制系统、项目设计、工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调试、开发研究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大多数毕业生在西门子、大众、采埃孚等著名德资企业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赴德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由于合格毕业生能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在就业或出国深造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授予学位
上海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
江苏科技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工业(尤其是船舶工业)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工程、检测与仪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与PLC技术。
二、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含升学)。
主要升学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主要就业单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程师)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程师)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工程师)
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师)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工程师)
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工程师)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三、名师风采
姜文刚,男,博士,教授。现任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自动化、网络控制、伺服控制、智能电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等工作。近年来完成研究项目18项,获科技进步奖8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1993获得国家软件程序员证书,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镇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戴晓强,男,博士,副教授。一直从事船舶电力系统、船舶机舱自动化、水下航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等工作。主持多项企业横向开发项目,总经费约400万元,参与开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测报警系统实际装船达100余艘,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主持和参与省部以上项目8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 检索8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0件,获省部级及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8项。
王伟然,男,副教授,汉族,1983.02,籍贯扬州邗江。2012年江苏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博士毕业,2013.04-至今就职于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专业方向学术型硕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专业方向专业型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特种电机控制,电气自动化装备设计。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