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电子信息类 专业代码080714T

[复制链接]

4918

主题

8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895
发表于 2024-8-21 23: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714T 授予理学或工学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掌握信息技术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多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080714T。该专业是一个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软硬件技术相结合、宽口径、主要面向未来信息产业人才市场的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可从事电子类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装配、设备调试、产品检测等相关岗位,例如软件工程师、IT项目经理/主管、事业单位人员、通信技术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
1958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代码:071201,由无线电物理学(071201)、电子学与信息系统(071202)和信息与电子科学(071206W)三个专业合并而来。
2012年9月1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由071201调整为080714T。
2020年2月2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为: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考研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其他电子电气通信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在“嵌入式开发”、“语音图像处理”、“物联网应用开发”等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管理维护、大数据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等管理岗位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所帮助。
---------------------------------------------------------------------------------------------------------------------------
南开大学 /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电子系统设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胜任在通信、微波、网络、信息检测与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工作。本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复变函数、数理方法、电磁场理论、高频电路、微波理论与技术、网络与通信、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及电子信息专业实验等。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概况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是在实力雄厚的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成立电子科学系、现代光学研究所,1992年成立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为适应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于1995年联合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和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组建信息技术科学学院。为加快南开大学现代工学学科体系建设,于2013年新组建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电光学院拥有光学工程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光学工程、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个(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科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光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还拥有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新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学科创新计划、科技部“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新型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欧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

电光学院下设5个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微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子技术科学系),2个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1个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干部队伍。全院140余名教职工,其中,教授46名、博导41名、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四青”等人才1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名、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3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南开百青13人、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天津市教学团队2支,南开大学教学名师2名、南开大学教学团队4支等。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战略,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优素质”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科研追踪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Science、Nature catalysi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毕业生广受社会青睐。

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学院与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等院校、研究单位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讲座教授、客座教授等。

目前,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瞄准“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经过若干年的建设,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整体教育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的南开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科教育体系,使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成为我国和天津市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
山东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学生约300人。

本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已获博士学位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现有中央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山东省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依托电路与系统等硕士点培养研究生,并与Altera、ARM、STC、WindRiver、华大电子等业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配有FPGA、嵌入式ARM等教学实验设备。

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能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相关领域从事工程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也可在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向继续深造。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4-4 06:12 , Processed in 0.0703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