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回复: 0

本科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专业代码080803T

[复制链接]

4213

主题

60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86
发表于 2024-8-21 0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专业代码080803T 授予工学学位

机器人工程(Robotics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器人工程所需的机械设计、先进制造、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调试维护和创新应用等工程的能力,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调试与维护、程序开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机器人工程主要研究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装调与改造等,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例如:工业生产线使用的机器人的设计研发,自动焊接机器人的制造,激光加工机器人的装调等。

机器人工程培养目标
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胜任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开发、部署与应用等工作,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机器人工程培养模式
“新工科”导向下的多学科融合创新、基础与应用并重培养模式
机器人工程专业采用2+2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校园,侧重于数学基础、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学习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新生入学就引入机器人导论项目实践课程,后两年在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培养,依托香港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产业界高端人才与基地产业化能力,与机器人企业深度融合,侧重于各专业与机器人紧密联系的领域课程学习以及跨专业的实际开发项目训练,并接受面向产业的金融课程、创业课程学习和训练,完成毕业设计。
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环节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子电路入门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包括了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七门项目课程,学生将在项目课程中通过团队形式完成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制作调试。

机器人工程发展前景
毕业生主要到机器人产业从事机器人生产、开发、应用设计工作,到电力、钢铁、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大、中型企业从事机器人应用、设计工作,也能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机器人运用、设计、操作、维护、销售、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机器人工程专业有所帮助。
---------------------------------------------------------------------------------------------------------------------------
广东工业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  广东省一流专业 | 广东工业大学 机器人工程

专业名片
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立足于对接广东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人才新需求,以培养机器人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目标。专业具融合控制、机械、信息、计算机、工业设计等学科知识,通过系列项目课程驱动的新工科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器人控制、结构、设计、智能算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背景下,与智能制造领域密切相关的新一代机器人工程领域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就业渠道。
2020年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
2021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
专业所在控制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发展情况
2016年成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李泽湘教授团队、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共同办学形式招收第一届学生。首批学生从七个专业中选拔招收,参考美国欧琳学院模式,通过多学科融合,全程项目驱动的新工科形式展开教学。2020年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20年开始以机器人工程专业招收第一届学生。2021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智能制造领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在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具备社会责任感,知晓行业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坚守职业道德与专业操守;
2)具有系统思维与专业素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具备组织与实施工程项目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致力于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创新性实行多专业融合培养形式,在大一通过校内竞争性选拔,从机械、自动化、工业设计、计算机、信息工程、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工程七个专业挑选学生组成机器人班。在保留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系列机器人项目课程强调“以用带学”的实践教学理念。其中:
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I,在大一学生尚无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循迹小车作为项目驱动,在学习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时,引导学生的工科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II-1,以全国工程训练大赛为牵引,引导学生组成2到3人的小团队,共同完成物流分拣小车的设计及制作任务。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渗入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原理和结构设计,传感器原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现代设计工具的使用和具备初步的团队协作意识。
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II-2,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为背景,让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10到15人的若干团队,从基本规则出发,设计制作与并最终完成机器人的调试。在设计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机器人运动学,机械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等相关知识,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理思维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大团队、多专业、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II-3,作为整个项目课程的最终阶段,以学期末参加全国竞赛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从单一的团队内合作,扩展到团队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多专业的知识的碰撞和交叉。从单台机器人调试扩展到多台不同功能的机器人间的协作,培养系统性思维。
此外在大三和大四期间还有另外三名项目设计课程,以市场和创新为导向,引导学生面向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机器人/产品的设计。
除上述特色项目课程之外,专业核心课程还包括机器人学、机器人操作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仿人机器人学等专业课程。

专业实践环节
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环节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子电路入门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包括了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七门项目课程,学生将在项目课程中通过团队形式完成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制作调试。

专业学生具备的特质
具备专业核心能力:
*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方法
*嵌入式智能终端/设备开发能力
*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
*机器人结构设计
*多专业融合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现代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集成创新
*系统思维
*职业素养

专业师资力量
机器人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30人、讲师19人,另有实验室管理教师12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广东科技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珠江学者”3人。

就业去向
广东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延续粤港联合机器人联合学院办学特色,汇聚粤港澳大湾区教学资源,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同办学。作为专业前身的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至今已毕业三届学生,其中境内升学人数达到32%,境外升学人数3.7%,自主创业人数15%,就业学生多供职于知名IT及制造业公司,如腾讯,寒武纪科技,大疆创新等。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多家企业对学院办学模式予以了高度肯定。

办学经验与特色、教学成就
专业面向国家战略,立足于对接广东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的人才新需求,汇集政府与企业的人才培养资源构建了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专业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内相关专业的知名教师、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团队、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及知名企业的工程师、行业企业精英等是师资主要构成。
专业以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基础,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智能机器人产业为核心,引领科技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作为办学初心和宗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端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变化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课程以项目驱动方式,培养学生形成多专业融会贯通能力:
1、多专业融合、大团队协同,培养训练学生通过多专业人才团队协作完成复杂机器人工程项目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以用带学”,通过控制、机械、电子电路设计等系列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复杂机器人工程项目的设计与调试的能力;
3、“以赛促学”,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Robocon比赛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018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莅临我校机器人项目课程实践基地视察,与学生深入交流。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成果受到了央视客户端-大湾区之声、广东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境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专题报道。2019年香港文汇报以《两岸科教合作四年有成-“粤港机器人学院首批毕业生助湾区孵化智能制造企业”》为题进行了整版详细报道及肯定。


---------------------------------------------------------------------------------------------------------------------------
上海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
机器人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系统,本专业面向机器人设计、制造、控制、应用及运行管理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和控制系统基础理论,又掌握机器人前沿技术,可从事机器人软硬件开发、机器人系统设计、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及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图学、工程力学、电子技术、高级程序设计、机械设计、机构综合与创新、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电机驱动与控制、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ython与机器学习、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智能制造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技术、机器人建模与仿真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也可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与机器人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故障诊断、系统集成及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机器人工程专业剖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灿烂的年华,已经大量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机器人革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机器人专业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哈工大面向智能制造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及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依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师资力量和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条件,组建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并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面向国家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优良品德,具有解决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问题的能力,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
哈工大于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目前设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在空间机器人、微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点焊机器人、第一台空间在轨维护机器人,“空间机械臂技术”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培养的机器人学术研究与专业技术人才遍布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是中国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机器人的黄埔军校”。该专业拥有“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拥有“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本专业秉承“唯真唯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力求把雄厚的科研优势转化为高端人才培养优势,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高地。

本专业充分发挥哈工大在机器人领域的人才优势,组建了以机器人高端学术人才为核心的本科教学队伍,已开设机器人课程18门,涵盖了机器人的基础知识、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机器人交互与共融、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承担很多国家科研任务,为本科生提供很多科研实践机会,本专业组建的“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每年吸收很多本科生参与国内国际机器人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机器人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生去向
国内外高校深造、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机器人生产和研发机构。

杰出校友


王树国: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黄强: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丁希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韩建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冯杰鸿: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邓喜军:哈尔滨博实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游玮: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句话介绍专业
让机器人代替人的生产劳动,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与生活服务。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13936649372   
微信号:r13936649372
E-mail:rwb@hit.edu.cn

---------------------------------------------------------------------------------------------------------------------------
/  /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机器人工程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11-3 20:53 , Processed in 0.0902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