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建筑类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2805T 授予工学学位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在我国当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发挥我校土建和环境类多学科交叉办学资源优势,在开创“大数据+智慧城市”新工科专业方向的同时,促进相关传统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更新改造升级,培养能够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优秀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居环境多尺度系统思维和宽厚的相关学科基础理论,接受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方向、土木工程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地球环境科学方向等主修方向的教育,具有社会责任感、求实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毕业5-7年后获得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中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率的阶段,然而我们的许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内涝、城市热岛效应等等,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管理应该是规划-设计-运营全过程的管理,构建宜居城市要求实现城市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协同和互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地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的多尺度复杂巨系统问题,传统的专业分散在各个子系统中,难以实现全局性的系统思考与掌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工科专业,能够以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建立人类聚居环境的多尺度模型,通过系统分析与运算、实现动态掌控与预测,为人类宜居和美好生活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根据我国城镇化建设需求,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技术和人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设置人居环境科学基础必修课、跨土建与环境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模块特色课程,使学生接受大类培养的基础上,具备主修方向从业能力,并完成交叉学科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能够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跨专业的创新和引领性的工作。
主修方向:兼顾传统专业更新升级和新工科创新培养探索,设有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方向、土木工程方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地球环境科学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方向,并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修其它方向的课程。
各主修方向特色如下:
1)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方向:是基于“大数据+智慧城市”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的新工科专业方向。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侧重培养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城市大数据挖掘、物联网及城市计算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城市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管理的系统性专业知识,能把握智慧城市科技发展趋势的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专业人才,能够从事科学的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与城市运营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满足人们对于和谐人居环境的追求。
2)土木工程方向: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侧重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培养接受土木工程师综合训练,具备宽厚的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在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结构安全分析与检测评估等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侧重培养系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热学、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方法、电学与智能化控制、建筑领域相关基础、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等),具备从事建筑环境和能源领域中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地球环境科学方向: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侧重培养掌握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领域中环境物理及化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获得测量与分析技术、生态评估、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本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的人才。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毕业去向
大部分学生攻读研究生,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深造整体占比超过60%。大数据与智慧城市方向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运营管理、土地规划与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单位从事城市、村镇、小区等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科研、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工作。土木工程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在建筑、桥梁、市政等的设计部门、建设部门、房地产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相关部门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咨询、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在建筑设计部门、空调和房地产企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的相关部门从事设计、咨询、科研和管理工作。地球环境科学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国内升学高校主要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就业主要在中国建筑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担任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工作,以及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任职,从事相关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所帮助。
---------------------------------------------------------------------------------------------------------------------------
/ /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