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代码070504 授予理学学位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地理信息科学类专业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地理学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遥感原理与技术等,运用3S(GPS、GIS、RS)技术,将地球系统内部的物质进行信息化,例如:根据城市地貌制成手机查询的电子地图、远程遥控无人机、实时定位导航等。
课程体系《摄影测量学》、《GIS空间分析》、《GIS设计与开发》、《遥感导论》、《自然地理学》、《计量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无人机遥感技术。
就业方向:矿产、工程类企业:地质勘查、摄影测量、生产管理、技术开发; IT类企业: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开发、GIS设计与开发、遥感技术、无人机; 建筑类企业:数字城市建设、城镇规划建设。
考研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所帮助。
---------------------------------------------------------------------------------------------------------------------------
浙江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导游:张丰副教授
选择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N个理由
教学资源丰富。以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浙江大学为背书,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创业资源、校友资源,以及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优势。
浙江大学主持了全球综合观测成果管理与共享、面向国际重大灾害的空间信息服务、沙漠环境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度参与了深时数字地球等国际科学大计划,为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信息科学能力培养条件得天独厚,专业天然的地理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特色要求计算机技术、数理统计分析、大数据挖掘相关课程有一定的深度,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教师直接参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指导。
理工并举,厚地学基础,宽应用口径。师资团队由地理信息科学、遥感、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专家组成,文理工交融,力量雄厚。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金钥匙,地理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的历史任务。大数据支持下的地理信息科学数据驱动研究正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浙江大学专业确认中最受欢迎、竞争最强的专业之一。毕业生近100%就业深造率,对外交流互访、项目实践活动丰富,本科生可参加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实质性合作项目。
Q1: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所有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刻画我们对现实世界和自然现象的理解。从时空角度助力人类面对包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文化遗产、能源经济、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在全球、区域和地方不同尺度的挑战。
Q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内容涵盖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测绘、地图学、数学等学科。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性,从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两条主线传递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课程有:地理信息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应用开发、GIS空间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库、地球科学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前沿等。
Q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学校长期致力于发展一流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与时俱进升级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升新素养、涵育新品格,努力成为永不止步的学习型人才。学生要敢于挑战权威、质疑问难,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格。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地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求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外,更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吸收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
Q4: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哪些对外交流项目?
本专业的对外交流项目包括四大类:
第一类是浙江大学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美国、俄罗斯、韩国、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交换生、交流生项目等;
第二类是学院签署的“3+2”本硕连读项目,包括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UIUC)、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HM)、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UB)等;
第三类是学院签署的短期交流访问项目,包括美国暑期交流项目、日本暑期交流项目、香港暑期交流项目、加拿大暑期交流项目等;
第四类是暑期科研实践活动,包括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UIUC、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等。
Q5: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深造与就业前景怎样?
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就业率历来都是近100%。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有的选择深耕学术研究、勇攀科学高峰,矢志为科教强国添砖加瓦;有的选择助力经济新发展、践行“工匠精神”,潜心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有的选择奔赴基层选调、奋战脱贫攻坚,扎实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
对于继续求学的学生来说,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国内求学的首选;国际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GIS学科发展迅速的顶尖高校越来越认可浙江大学培养的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从就业角度来说,早年地理信息科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因此学生就业主要在自然资源、规划、交通、城市管理、水利、灾害防治、海洋、旅游、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强势介入,主要有网易、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专业,师资力量的需求缺口非常大。当前是多元化的社会,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各行各业都有你施展身手的舞台。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地理信息科学(GIS),从字母组成就可以看到,Geography占1/3,Information占1/3,两者结合组成了新兴的信息科学,S从System、Science、Service到Smart,不同发展时期体现了不同的发展热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对自然、对人文、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以往会说人类活动80%以上的信息是与空间相关的,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是100%。这意味着GIS可以和所有行业、所有学科结合、交叉,这为GIS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给GIS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因为改变,才会有无限可能。
——张丰 副教授
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我感受到了这门学科的理性、美丽和丰富。首先,GIS是研究地理学、信息学、数学三者交叉领域的一门理科专业,当具备了地理空间思维、信息计算能力再来看待世界上的各类现象时,我变得更加科学而理性;其次,当采用地理信息方法来对大气、地质、城市、人文等领域的现象进行可视化、地图绘制与平台搭建时,我逐渐具备了更好的审美;最后,GIS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了全球广袤土地的遥感影像,也覆盖了地球上每个个体的行为轨迹,有着丰富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向学子、研究者们展现出了这门学科的无限活力。
——2018级本科生(本校直博生) 王泽宇
地理信息科学最吸引我的,是这门专业带给我的成就感。浙大的GIS培养体系将计算机科学与地学进行了很好的交叉融合,着重培养我们的数理计算、编程能力和空间分析思维。在四年的学习中,从解决一道道微积分、线性代数难题,到用数据结构与算法高效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再到设计和编写空间数据库;从努力付出让一门门专业课取得高分,再到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奖……在“浙里”做的每件事都给我带来成就感,让我有信心、有动力、有乐趣继续前进下去!
——2019级本科生(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 张泽川
地理信息科学最吸引我的是其综合性。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科学兼具地理学与信息学的思想。从传统的开发到新兴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信人的身影活跃在各处。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具有系统的培养方案,从测绘到建模,从前端设计到后端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探索发现自身兴趣。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走出了一届届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走在国家建设的一线。
——2020级本科生 胡宇森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最吸引我的是它广阔的应用范围、强大的学科交叉、独特的时空视角。“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宇宙之大,一图之内皆可表达;它的应用产品与服务品类之盛,融入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成果输出到各个学科领域里,迎接不同比例尺下的挑战,对接国家重大应用需求,让时空数据说话,“经世致用”,“胸怀天下”。
——2021级本科生 王若栩
地理信息科学,是计算机时代下的全新的人地交互。从纸质地图到智能导航,从人力勘测到卫星遥感,这些都是由地理信息科学推动的变革。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无穷的变化与机遇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对喜欢地理和计算机的人来说,地理信息科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钟灵毓秀的求是园中,既可以学到专业的地理知识,又可以学习信息技术。不论是喜欢数据处理还是喜欢遥感测绘等方向的同学,都可以在地信找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2022级本科生 杨诗琪
---------------------------------------------------------------------------------------------------------------------------
山西农业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统计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显示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研究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专业,于2004年经过国家教育部学位办批准成立,2006年8月首次招生;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本专业现有16名专任教师,其中有1名教授、7名副教授,8名讲师,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山西省虚拟仿真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无人机实验室,五台山和东阳等实践基地。2022年,该专业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计算机语言基础和地球科学方面的基础;具有较为宽厚的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地理信息行业需要,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地貌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Python数据分析、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球科学概论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企业、规划设计和科研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特色优势: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土地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校地、校企和产教融合及实践育人理念; 通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社会服务和科研工作,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数字土壤、精确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管理、耕地地力评价、污染普查、资源环境遥感、3S技术应用、土地信息技术等领域独具特色优势。
---------------------------------------------------------------------------------------------------------------------------
中国农业大学 /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的基本技能,具有强实践创新能力与高人文素养,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地理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数字影像处理、遥感原理、定量遥感、卫星导航原理、3S专业综合实习(实践课)、空间数据库、土地信息技术、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GIS应用开发(实践课)等。
未来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率(含出国深造)60%左右,国内代表性高校: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外代表性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大学等。
就业单位 毕业生可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农业信息部门、城市建设规划部门以及与空间信息技术相关的IT公司工作。近3年代表性就业单位: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
北京林业大学 / 林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部门、社会服务部门及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采用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和科学研究三个层次构成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该环节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此为基础,通过设置名师教堂、科研训练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结合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依托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依托学科:
地理学学科、地图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B、软件工程A、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工程设计、数字摄影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工程设计、地信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根据课程要求,从一年级起安排教学实习,必修课课程实习19.5周,毕业论文实习14周,总实习实践环节33.5周。
本专业实践环节主要由实验课、课程实习、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自然地理学:第一学期,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1学分。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地貌、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测量学:第二学期,校园,实习1周,1学分。掌握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扫描矢量化等方法和步骤。
地图学:第二学期,校园、实验室等地,实习1周,1学分。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图阅读、量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地图投影以及投影转换、专题图编制等基本过程和方法。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四学期,校园,实验室,十三陵等地,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重点掌握地面光谱测定方法、航空象片的基本特点和立体量测方法、遥感图象目视解译方法以及遥感的应用和遥感制图。加深对遥感原理和主要技术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四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 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输入、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制图以及数据输出等功能,能够熟练使用一种主流GIS通用软件,并用以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数据库系统:第四学期,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主要内容包括熟悉主要的几种数据库,了解数据建库过程,数据索引构建以及查询检索等。
软件工程:第五学期,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软件工程的主要流程与分析方法,尤其是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加深对软件工程原理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第五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等卫星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式,以及后续数据的处理。加深对卫星导航定位原理的理解,并能够应用。
遥感图像处理:第五学期,校园,实验室,实习1周,1学分。通过实习掌握遥感图象处理的主要流程和处理方法,以及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能够针对应用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常用的图象处理软件。
地理信息工程设计:第六学期,实验室,实习3周,3学分。要求模拟GIS软件工程建设的实战过程,让学生充当系统建设的具体人员,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真正”投入到GIS工程建设当中,通过感受GIS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过程,深入掌握所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以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地信综合实习:第六学期末暑假期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实习5周,3学分。内容包括数据获取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第四学年,14周,8学分,毕业实习地点随导师课题而定。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拟定开题报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深入科研、生产实践,收集加工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能力。
五、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六、学制四年。
七、毕业与学位
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合格,准予毕业。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194学分,其中必修课内讲课、必修课内研讨和专业选修共131.25学分,必修实践环节50.7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6.16%。
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