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5|回复: 1

本科专业 国际税收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财政学类 国际税收专业代码020203TK

[复制链接]

7007

主题

150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906
发表于 2024-6-25 0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国际税收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财政学类 国际税收专业代码020203TK 授予经济学学位

国际税收(International Taxation)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从属于经济学门类。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国际税收”。

专业代码:020203TK / 学位授予门类:经济学 / 修业年限:4年 /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了解全球经济运行、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税收基础理论扎实、国际税收实务操作能力强、外语水平精良,胜任财税机关、大型中介服务机构、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国际税收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税务人才。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财税机关、大型中介服务机构、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国际税收工作,以及在市场上自主创业的创新复合型高素质税务人才。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国际税收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国际税收专业有所帮助。
---------------------------------------------------------------------------------------------------------------------------
浙江财经大学 / 财政税务学院 / 国际税收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2024年4月20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针对国际税收专业设立开展专业研讨会,并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莉、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研究中心李淼焱、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原副局长姜跃生、国家税务总局宁波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钱正平、深圳市思迈特财税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张学斌为我院国际税收专业建设安排进行点评与提出相关建议,学院副院长张帆、学院副院长高琳、司言武教授,以及张旭、郑家兴、郭敏捷、张兵兵老师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始,张帆副院长对国际税收专业政策背景及本院专业底蕴进行了简单介绍,强调我院力图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安排,按照“厚基础、强应用、个性化”的总体要求培养出“学科拔尖”及“跨学科复合”人才。

随后,张旭、郑家兴、郭敏捷、张兵兵老师分别关于《外国税制》、《国际税收(双语)》、《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管理实务》、《国际税收筹划》等国际税收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教学框架展示,指明本专业课程建设旨在对国际税收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逐步延伸至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税收与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从而进一步适应求职和发展的需要。

接下来,受邀的各位专家学者就上述内容进行了逐一点评,并给予了相应宝贵建议。

首先,杜莉老师肯定了本学院国际税收专业的当前构想,对建设方案的知识结构设计、师资培养、学生个性化培养以及国际合作培养方案给予了积极评价。她强调,国际税收专业建设应当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并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其次,李淼焱研究员认为我院当前的专业建设方案内容十分前沿,并就授课方式与内容给予了详细建议。她强调,在国际税收的课程培养中,应当非常注重英语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案例,要始于实际且终于实际。

姜跃生原副局长对我院专业建设方案的整体构建思想进行了点评,赞扬了我院在国际税收专业建设中体现出的勇于突破传统的精神。并强调,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并且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思辨地看待问题。同时,对国际税收的学习要学会追根溯源,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随后,国际税收管理处钱正平指出,对国际税收的探索与研究是未来税收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走出去”企业的重要需求点,因此表示十分期待我院国际税收专业的未来发展。

张学斌博士就专业建设的整体框架与主体课程开展了针对性点评,包括课程的章节安排、所用教材、授课方式、重点内容等等。他指出,国际税收的学习分为两大重点,分别是税收协定与转让定价。同时也表示十分看好我院国际税收专业在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最后,高琳副院长就研讨会的全部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我院国际税收专业建设目前尚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在学生培养方面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吉林财经大学 / 税务学院 / 国际税收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数字化加速推进了税收国际化。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国际税收进一步服务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税收治理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在这一进程中,高素质国际税收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一环。与此同时,在满足国家对国际税收战略人才需求的同时,高级国际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吉林省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引进来 走出去”过程中国际税收风险的防范、国际税收关系的处理、国家税收权益的维护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于我国对国际税收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国际税收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吉林财经大学获批增设国际税收专业(专业代码:020203TK),并于2022年开始招生。

国际税收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了解全球经济运行、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税收基础理论扎实、国际税收实务操作能力强、外语水平精良,胜任财税机关、大型中介服务机构、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国际税收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税务人才。

国际税收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借助国际税收协同育人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国际税收教学团队的融合创新,在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国际视野培养上提供先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具有高度思想境界、优秀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突出的国际税收人才。

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税收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财政学、中国税制、国际税收基础(英语)、英美税制(英语)、国际税收协定(英语)、国际税务应用(英语)、税收经济学、税务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相关法律、公司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商务英语沟通精要(英语)、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英语)等。

国际税收专业建设基础
一)国际税收人才培养历史底蕴深厚
1984年吉林财经大学成为继上海财经大学后,较早开设此课程的国内财经院校。此后,财政和税务专业本科及函授本专科、专修科,财政、税务、会计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均开设国际税收课程。1992年学校成为国内最早设立国际税收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国际税收专业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工作在涉外税收岗位,职业发展状况良好。

二)国际税收协同育人实践融合平台支撑有力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税收人才培养深植税务行业,学校与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20多个省(市)税务局和著名大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与税务系统、企业、学校的深度融合,搭建了GBS(政府、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实践融合平台,为学生到税务部门、大型企业、大型会计(税务)师事务所实习实践提供机会,也为学生学好用好国际税收知识提供了真实应用环境。

学校分别与国外知名机构及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打造了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国际学术影响。

三)国际税收教学团队融合创新能力强
着眼于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国际税收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构建了一个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际税收业务实际情况,能够对接国际税收研究发展前沿,由专任教师、行业专家和国外杰出学者共同组成的国际税收跨国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实现了全博士化,高级职称占比77.8%。兼职学术导师12人、实务导师30人,均是来自财税系统的业务专家、国内20强事务所的总经理或合伙人、国内500强企业的税务总监等,同时聘请了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国行业内知名教授定期到校进行讲学。

四)“实践育人+国际化”课程体系特色鲜明
在近四十年的国际税收教学中,形成了优质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国际”的课程体系特色鲜明。税务学院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税务云嵌入模拟实验室,配置了80套先进数字教学设备、19项税务、财政和财务软件,开设了《国际税收业务》等实践模拟课程。基于国际税收对双语教学要求高的特点,核心课程均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税收》课程自2010年起一直就是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国际税收慕课“国际税收网链上的舞者”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成为国家首批一流课程。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财税机关、大型中介服务机构、跨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国际税收工作,以及在市场上自主创业的创新复合型高素质税务人才。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国际税收专业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7007

主题

150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906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4: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国际税收专业如何提升自己,从而拓宽自己的择业机会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国际税收专业提升指南:从知识体系到职业拓展的全维度路径


一、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度构建与跨界融合

1. 核心知识矩阵强化

税收理论与实务:

精通中国税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实体法)与国际税收协定(如 OECD 范本、BEPS 2.0 框架);

掌握跨境交易税务处理(转让定价、受控外国公司规则、境外所得抵免),参考《国际税收》(朱青著)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国际规则与政策:

研究全球最低税(15% 税率规则)、数字服务税(DST)等前沿议题,跟踪 OECD、G20 税收政策动态;

学习 WTO 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税收案例(如欧盟与美国的航空业补贴税收争议)。

2. 跨学科知识融合

法律与合规:

补充《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理解税收协定与国内法的冲突解决(如双边税收饶让条款);

学习跨境投资法律框架(如双边投资协定中的税收保护条款)。

财务与金融:

掌握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税务会计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税会差异);

学习跨国公司财务运作(外汇风险管理、跨境资金池税务筹划)。

数据分析工具:

掌握 Python/R 语言进行税务数据建模(如用 Pandas 清洗企业税务报表);

学习 Tableau/BI 工具做税务风险可视化分析(如关联交易占比图谱)。

二、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突破


1. 实习与项目经验积累

目标机构类型:

专业服务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律师事务所(跨境投资团队);

跨国企业:外企税务岗(如苹果、特斯拉的亚太税务中心)、中资企业海外事业部;

政府与国际组织: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OECD 税收政策部门(可通过实习或志愿者项目切入)。

实习重点任务:

参与转让定价同期资料准备,学习功能风险分析与可比公司筛选;

协助处理跨境并购税务尽调,识别目标公司潜在税务风险(如未申报的境外所得)。

2. 专业证书与资质加持

证书类型核心价值备考建议
注册税务师(CTA)中国税务实务必备资质重点突破《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美国注册会计师(US CPA)国际财务与税务合规权威认证学习美国联邦税法(IRC 法典),适合赴美就业或外企
英国特许税务顾问(CIOT)国际税收筹划高端资质侧重欧洲税收体系,适合计划赴英发展者
税务师(澳洲 CPA)澳洲税务合规认证适合关注澳新市场的跨境业务

三、行业洞察与前沿议题跟踪


1. 全球税收政策动态研究

关注 BEPS 2.0 落地进展:支柱一(利润重新分配)与支柱二(全球最低税)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研究数字经济税收解决方案(如欧盟对亚马逊、谷歌的数字服务税征收实践);

跟踪 RCEP、CPTPP 等自贸协定中的税收优惠条款(如原产地规则与关税减免衔接)。

2. 跨境税务案例实战

分析典型税案:苹果公司爱尔兰避税案(欧盟委员会裁定补税 130 亿欧元)、星巴克荷兰税务架构;

模拟跨国企业税务筹划:设计东南亚供应链的转让定价方案(如越南生产基地与新加坡总部的利润分配);

参与 “全国税务精英挑战赛”“IMA 税务案例大赛”,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综合软实力与国际化能力提升


1. 跨文化沟通与外语能力

精通英语(听说读写),能独立研读 OECD 税收英文报告、起草英文税务备忘录;

选修第二外语(如法语、西班牙语),适配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税务服务需求。

2. 政策解读与合规咨询能力

定期撰写税收政策分析文章(如金税四期对跨境支付的监管升级),发布于专业平台(如中国税务网);

学习税务咨询话术,掌握与税局沟通的技巧(如预约定价安排 APA 的申请流程)。

3. 国际化视野拓展


参加国际税收学术会议(如 IBFD 全球税收研讨会),与行业专家交流;

申请海外高校交换项目(如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税法硕士),系统学习欧盟税收体系;

关注国际组织报告:IMF《全球税收政策展望》、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的税收指标。

五、择业方向与能力匹配策略


目标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提升路径
国际税务顾问跨境税收筹划、政策解读、方案设计实习参与四大税务咨询项目,积累行业案例
跨国企业税务经理全球税务合规、转让定价管理、税企沟通学习 SAP 税务模块,主导企业全球税务申报
税务律师国际税收协定应用、税务争议解决补充国际法知识,参与跨境税务诉讼案例
政府税务部门职员税收政策研究、国际税收合作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参与税收调研项目
国际税收科技岗税务数字化系统搭建、AI 税务风控学习税务大数据平台(如金税系统),掌握 RPA 流程自动化

六、长期职业发展建议

本科阶段:大二开始学习中国税法,大三通过 CTA 部分科目,大四争取四大税务实习;

研究生阶段:若深造,优先选择 “国际税法”“财税法学” 专业,或攻读法律 + 税务双学位;

职业初期:从税务助理做起,积累 3-5 年经验后转向 “转让定价”“跨境并购” 等细分高端领域;

持续学习:关注技术对行业的冲击(如区块链在跨境税务申报中的应用),学习税务科技工具(如智能税务风控系统)。

总结:国际税收是 “法律 + 财务 + 政策 + 外语” 高度复合的领域,需通过 “专业深耕 + 国际视野 + 实践落地 + 证书背书” 形成竞争壁垒。在全球税收规则重构(如 BEPS 2.0)的背景下,既能服务跨国企业合规需求,也能在政府监管、国际组织中发挥专业价值,关键是用 “动态学习” 适应跨境税收政策的快速迭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9-4 13:50 , Processed in 0.0684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