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回复: 0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简介及专业介绍和专业特色

[复制链接]

900

主题

190

回帖

314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148
发表于 2024-6-9 22: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dzhouhong 于 2024-6-9 22:44 编辑


机电工程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工业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6个高职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是我院升格为大专以来首批招生专业之一,2005年荣获河南省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荣获河南省首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专业、2008年荣获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及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2010年荣获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荣获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品牌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12年被确立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数控技术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2010年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数控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2010年荣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工业工程技术专业(原名为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专业,2015年经教育部更名调整)2014年开始招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6年开始招生。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智能控制技术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技能,具有智能电器及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改造能力及新产品研发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PLC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智能仪器技术等。
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仪表类产品检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电子电气设备安装、检测,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技术管理等。
职业资格
仪器仪表装调师、电工或相关工种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检修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PLC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等。
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电力调度,电气设计,电气维修,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管理等。
职业资格
维修电工(中高级);电气安装工(中高级)
专业优势
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省级骨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品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薪资待遇高。
合作企业
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原内配,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等。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知识和生产技术技能,具有智能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维修、销售及新产品研发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面向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化工、通讯、交通等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和应用,从事电子技术及智能仪器仪表的维护、使用与监管等工作。
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电子线路设计员;电子产品生产技术员;生产一线管理;电子产品销售员;售后维修服务与技术支持;设备操作、管理与维护;品质检验;维修电工等。
职业资格
维修电工(中高级);电子产品维修工(中高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河南省首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改革试点专业
·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河南省品牌示范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机电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技能,具备能够利用各种资料独立完成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其相关生产任务的能力,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面向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工电子技术、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Solidworks、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传感器技术、CAD/CAM、生产现场管理基础、质量管理基础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机电设备(数控设备、自动生产线等)生产制造和应用领域,从事机电设备机械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电气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维修、机电设备生产管理、机电设计改造、机电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合作企业(单位)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济源市中原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济源市华宇矿业电器有限公司、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济源市中原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
职业资格
普通车床操作工、钳工、焊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制图员、维修电工、机械产品检验工、模具工、模具设计师。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公差测量一体化教室、机械系统创新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PLC技术实训室、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室、机械制图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械加工生产性实训中心、机械加工训练中心)
校外实训基地(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市中原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编程、调试、系统运行维护和集成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典型电气控制设备专项训练》、《自动生产线的集成与控制》、《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训、《电工电子实训》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机器人操作、维护、编程与调试、维修与保养、设计集成、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程技术人员
合作企业(单位)
格力集团郑州公司、中航洛阳锂电公司、科斯沃机器人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机器人事业处、江苏中科机器人公司等单位。
职业资格
制图员、维修电工、普通车床操作工、钳工、焊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机械产品检验工、模具工、模具设计师。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械装调技术实训室、公差测量一体化教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构运动创新实训室、实训工厂数控编程室)
校外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格力集团郑州公司、中航洛阳锂电公司)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航空运输业的民航通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民用航空器机械维护员等职业群,培养能够从事无人机应用、无人机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工电子技术》、《航空概论》、《航空机械基础》、《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无人机仿真技术》、《无人机结构与系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无人机农林植保员、侦查勘测员,航拍航测员,高压巡线员,火灾监测员,无人机生产装调工,无人机维护维修工等。
合作企业(单位)
北京中科浩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众芯汉创(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江
苏锦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
职业资格
AOPA无人机驾驶证、维修电工、航空仪表维修工、装配钳工、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传感室技术实训室、控制工程实训室、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构运动创新实训室、实训工厂数控编程室)
校外实训基地(北京中科浩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亿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远空飞行室、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中原特钢有限公司)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利用各种资料独立完成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其相关生产任务的能力;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特种加工、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拥有较扎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技术改造和创新设计基本能力,较强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装备设计、加工质量分析等工艺实施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调试和维护能力,适应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PRO/E应用基础、液压传动与气动、设备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CAXA制造工程师、维修钳工技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机械设备操作工、设备安装及调整工、绘图员、机械制造工艺员、质量检验员、调度员、设备技术员等。
合作企业(单位)
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济源市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济源庆源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济源钢铁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等。
职业资格
中级制图员、质量检验工、普通车工(或铣工)、数控车工职业资格证。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械装调技术实训室、公差测量一体化教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构运动创新实训室、实训工厂数控编程室)
校外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济源市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数控设备、自动生产线等)生产制造和应用领域,培养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从事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通用设备、数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液压传动与气动、三维造型、传感器技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工业企业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营销及售后服务;机械加工与检测;生产现场管理;CAD/CAM技术运用等岗位。
合作企业(单位)
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济源市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济源庆源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济源钢铁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等。
职业资格
普通车床操作工、钳工、焊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制图员、维修电工、机械产品检验工、模具工、模具设计师。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械装调技术实训室、公差测量一体化教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构运动创新实训室、实训工厂数控编程室)
校外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济源市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数控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设备检测和维护、数控设备营销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数控加工基础、特种加工、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CAXA制造工程师、UG模具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数控(机电)设备操作工、数控工艺员、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员、数控设备营销及生产管理员等工作。
合作企业(单位)
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市中重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河南中原特钢集团公司、济源钢铁有限公司、豫光金铅有限公司、济源市中原辊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
职业资格
中级制图员、电工证、普通车工(或铣工)、数控车工(或铣工)职业资格证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液压与气动实训室、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室、机械制图室、机械加工训练中心数控实训区、实训工厂数控编程室)
校外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济源中重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 ◆ 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模具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使学生具备能够利用各种资料独立完成冷冲压、塑料等模具的结构设计、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其相关生产任务的能力,并掌握钳工、普通机加工设备、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牢固掌握模具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模具设计、制造和模具服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CAXA机械制图、PRO/E模具设计、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逆向工程与3D打印、数控编程与操作、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E分析基础、UG模具设计、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CAXA制造工程师、Cimatron应用基础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数控设备操作、模具制造、模具质检、模具设计、模具生产管理、现场工艺等工作。
合作企业(单位)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美合资河南神龙石油钻具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等。
职业资格
模具制造工、数控铣工、模具设计师、三维软件认证。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工程材料实验室、模具拆装实训室、三维建模实训室、模具专业教室、公差测量一体化教室、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室、钳工实训区、电气焊实训中心)
校外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美合资河南神龙石油钻具有限公司)


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多年来与河南济钢集团、安徽美芝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有订单培养的“济钢班”、“芜湖美芝班”,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了“四对接四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对接、教学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对接;“四强化”即:强化 “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强化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和教学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年来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力帆汽车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有订单培养的“鸿准模具定向班”、“重庆力帆班”,主要培养模具设计师、模具工艺师、模具项目经理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育、定向培养”即:我院有着十几年向富士康集团公司、济源钢铁公司、河南豫光集团公司等企业输送毕业生的校企合作历史,近几年来,校企双方不断加大“订单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力度和深度。尤其是富士康集团鸿超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与我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依托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每年从大一新生中选拔240人组建4-6个“鸿准模具定向班”,实行单独组班、独立宿舍、专用教室、军事化管理,按企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考核标准,实行“2+1”模式,前2年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最后1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岗前强化培训及就业,为企业培养精密模具制造高端技术工人、模具制造工艺员和模具设计工程师等“银领”人才,被企业评估为优秀合作学校,被授予“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模具人才培养基地”。这一模式,实现了校、企之间热点对接,促进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招生与就业的“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受益。

3.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其中与苏州凯斯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内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环境,以企业的产品为依托,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为主线,“引产入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通过三引进,实现“引产入教”。首先,引企入校,共建“校中厂”。“校中厂”成为专业教学的主课堂之一,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就在“校中厂”里组织教学。其二,“引产入教”,构建课程架构。将企业生产的二十余种产品引入教学,以典型项目作为载体,构建了“岗位能力渐进式”课程结构体系,将产品标准作为学生成绩和技能考核的标准之一,将完全消费型实训部分转化为效益型实训,并与企业共同开发了基于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了项目教学与实境训练相融、教学与岗位对接、教育与生产双赢的“三维多元”效应。其三,引“师”带徒,共育人才。系里聘请企业6名工程师和技师参与教学和指导,与专任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二是创新“工学交替”、实现“三维融合”。在“引产入教、工学交替”中,力求做到“三维融合”:即工作与学习的任务融合、学校与工厂的环境融合、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融合,形成了到企业看产品、在课堂讲产品、实训车间做产品、顶岗实习出产品的实践教学新流程、新模式,使学生理论学习与企业产品项目、实践训练与岗位操作双融通,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4.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系09年新开设的专业,已从2012级开始,由过去的2+1培养方案,改革为1.5+0.5+0.5+0.5多学期、分段式、系统化的培养方案,构建“三段训练、三层提高”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段训练”即: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实战训练。基础训练主要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平时作业完成,仿真训练主要在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和三维虚拟机械实训室+课程设计完成,实战训练主要在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岗前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完成,使学生岗位技能由低到高的训练过程。“三层提高”即:基础知识层→实践技能层→综合设计层。通过三段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具有基本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职业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家具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23 09:52 , Processed in 0.0706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