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建设与优化规划背景
(一)专业概况
2015年11月,酒店管理系、烹饪与餐饮管理系合并组建酒店与烹饪学院,包括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专科)、西餐工艺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餐饮管理专业五个本专科专业。2017年9月,学校成功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合作举办酒店管理专业,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2019年8月,葡萄酒营销与服务专业(专科)与中西面点专业成功获得教育部批复。由此,酒店与烹饪学院共建七个本专科专业,基本涵盖旅游六要素中食与宿的相关专业群。
(二)师资队伍
学院目前专任教师共计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辅导员12人,教辅人员9人。目前学院校内实训教学场所近7000平方,涵盖了客房、餐饮、中西餐烹饪、中西面点、酒水与酒吧、宴会会议等实训功能,基本能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求。学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超过百家,基本涵盖了上海著名国际酒店集团、国内酒店集团旗下各大品牌,著名的餐饮连锁与顶级餐厅等。
(三)取得成果
“十三五”期间共获批3个市级教学团队,分别为“智慧酒店”市级教学团队、“基于世界技能大赛的酒店接待赛项”市级教学创新团队、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下的“双导师”创新团队;2017年9月,由学院牵头申报的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项目中,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获得由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审的通过,成为全国46个旅游类示范专业点之一;2019年学院三个专业获批上海市高职高专一流专业建设立项;“十三五”期间共获批3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6项创新行动计划教改项目、出版专业教材10余部、出台实习招聘和实习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3项、西餐工艺专业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汇报活动常态化;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18项。
(四)社会服务
“十三五”期间,学院承办了上海市职教集团三届“酒店信息化”技能大赛和1届高技术应用论坛;承办了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星光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委派教师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职业院校支教项目。
二、专业建设与优化规划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末,实现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中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再次确立在国内相关院校专业中的示范引领地位。酒店与烹饪学院将形成泛酒店管理专业和餐饮与烹饪类两大专业群,与著名企业联合打造一至两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学院平台,依托产教融合学院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专业过硬的高水平双师结构创新教研团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优势特色专业职业教育本科办学模式,提升学院办学层级,形成3+2专本贯通与职教本科、特色专科专业并存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态势;继续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西餐工艺专业和葡萄酒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在专业群基础上统筹专业教学资源,重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紧密契合行业发展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改造与新建实训教学场地,建成完善的学做一体校内实训中心;重新整合上海旅专酒店研究院的人员结构与运行机制,立足长三角,针对泛酒店业开展应用型研究,打造知名酒店研究院品牌。在上述基础上,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泛酒店管理和餐饮与烹饪艺术两大领域职业教育的新高地。
(二)总体思路
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其中着重提到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凭借多年酒店管理、餐饮烹饪类专业建设成果积淀,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指导下,构建基于“新型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新型1+X证书制度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打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赛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通过成立中餐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中心以传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和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交流;通过贯彻“工匠精神”打造新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打造一流专业。
教学改革创新:十四五期末,学院各专业依托产教融合学院,联合若干企业行业专家,完成80%以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对接改革,80%以上的专业课程教材实现活页式教材形式,80%以上的专业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80%以上的专业课程素材纳入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入学教育、课堂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招聘各个环节融入职业素养元素,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数占比达到60%以上。
职教本科探索:根据国家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和精神,同时结合学院各专业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十四五期末,学院争取在酒店管理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餐饮管理专业3个专业进行职教本科办学探索,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拟采取3+2专本贯通培养模式,在前述8个行政班中实现2个行政班的专本贯通招生,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办学层级的提升;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和餐饮管理专业以3+2或职教本科4年培养模式,各实现1个行政班的招生规模。
1.基于“新型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领先
通过基于“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下的“双导师”创新团队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双导师”创新团队基础上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依托本地区优秀餐饮企业和酒店,构建基于“新型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领先。
2.产教融合平台上的“1+X”证书制度领先
借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职业资格证书基础上将通过校企合作开发“1+X”证书制度,对应当下健康饮食潮流与美食文化传承的社会需求。同时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参与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组织、服务管理与鉴定评价机制,逐渐落实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赛教融合”实践教学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领先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应用型教学在我国大力发展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通过竞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效率。赛教融合模式基于最终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激励学生参加比赛,以大赛荣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比赛,教师可将行业标准、行业要求、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要求融入到教学中,培养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技能型人才。
4.打造“工匠精神”的制度领先
本专业将借助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与前期现代学徒制的成果,围绕入学教育、企业宣讲、大师讲堂、拜师仪式、日常教学、行为规范、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出台相关制度与规范,重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
5.开拓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教学创新
作为国际化特色比较鲜明的专业,学院的西餐工艺专业和葡萄酒营销与服务专业是十四五期间开展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点。十四五期末,至少在上述两个专业中完成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落地,两个专业的重点合作方向拟确定为欧洲地区著名院校或亚洲地区著名院校。
继续推进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加合作)学生暑期海外游学实习项目,推进学生进行行业灵活顶岗实习,并形成1套酒店管理专业(中加合作)灵活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将校外行业实践与校内课程学习进行有效融合,推动学生积极获取英国葡萄酒与烈酒协会(WSET)、酒店行业英语等级等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拓展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和游学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三、专业建设与优化规划情况
到2023年,形成完整的基于酒店管理与餐饮烹饪类两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中,酒店管理专业群以泛酒店业态为对象,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和其它国际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泛酒店资产管理、泛酒店数字化运营管理、泛酒店服务运营管理3个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综合商科思维能力为重点,实现传统酒店管理专业的转型升级,目标是做精;餐饮烹饪类专业群以高端餐饮类企业为对象,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和其它国际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形成1+5专业群格局,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新增咖啡营销与服务专业,围绕餐饮管理专业建设,建成葡萄酒营销与服务、咖啡营销与服务、西餐工艺、烹调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等5个特色专业为亮点的餐饮烹饪类专业群,以培养学生综合商科思维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专业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目标是做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