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融列传 原文
后汉书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章武,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鲁城县也。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强弩将军即莽明义侯王俊。东击翟义,还攻槐里,槐里赵明、霍鸿等起兵以应翟义,王邑等破义还,合军击明、鸿等灭之,融时随其军也。见《前书》。以军功封建武男。《东观记》、《续汉书》并云“宁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家长安中,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然事母兄,养弱弟,内修行义。王莽末,青、徐贼起,太师王匡匡,王舜之子。请融为助军,与共东征。
及汉兵起,融复从王邑败于昆阳下,归长安。汉兵长驱入关,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前书音义》曰:“波水在长安南。”赐黄金千斤,引兵至新丰。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之,荐融为钜鹿太守。
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亦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汉边郡皆置属国。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遗,留也,可以保全不畏绝灭。兄弟皆然之。融于是日往守萌,守犹求也。辞让钜鹿,图出河西。图,谋也。萌为言更始,乃得为张掖属国都尉。融大喜,即将家属而西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辑,和也。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
是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前书音义》曰,厍姓,即仓库吏后也。今羌中有姓厍,音舍,云承钧之后也。张掖都尉史苞、《三辅决录注》:“苞字叔文,茂陵人也。”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并州郡英俊,融皆与为厚善。及更始败,融与梁统等计议曰:“今天下扰乱,未知所归。河西斗绝在羌胡中,斗,峻绝也,《前书》曰:“成山斗入海。”不同心戮力戮,并也。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当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议既定,而各谦让,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是时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并孤立无党,乃共移书告示之,二人即解印绶去。于是以梁统为武威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竺曾为酒泉太守,辛肜为敦煌太守,厍钧为金城太守。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赴敌不失期契也。每辄破之。其后匈奴惩乂,惩,创也。《说文》云乂亦惩也。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融等遥闻光武即位,而心欲向,以河西隔远,未能自通。时隗嚣先称建武年号,融等从受正朔,嚣皆假其将军印绶。嚣外顺人望,内怀异心,使辩士张玄游说河西曰:“更始事业已成,寻复亡灭,此一姓不再兴之效。今即有所主,便相系属,一旦拘制,自令失柄,后有危殆,虽悔无及。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项羽谓高祖曰:“愿与沛公决雌雄。”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前书音义》曰:“以利合为从,以威埶相胁曰横。”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佗姓赵,真定人也。陈胜起,佗行南海尉,遂王有南越,故曰尉佗也。融等于是召豪杰及诸太守计议,其中智者皆曰:“汉承尧运,《左传》曰,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为御龙氏,春秋时晋卿士会即其后也。士会奔秦,后归晋,其处者为刘氏。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魏迁大梁都于丰,号丰公,即太上皇父也,故曰“汉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谓《河图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自前世博物道术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建明汉有再受命之符,言之久矣,《前书》成帝时谷永上书曰:“陛下当阳数之摽季,涉三七之节纪。”哀帝时夏贺良言:“《赤精子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矣。”故刘子骏改易名字,冀应其占。刘歆以哀帝建平元年改名秀,字颖叔,冀应符命。及莽末,道士西门君惠言刘秀当为天子,遂谋立子骏。事觉被杀,出谓百姓观者曰:‘刘秀真汝主也。’皆近事暴著,暴,露也。著,见也。智者所共见也。除言天命,且以人事论之:今称帝者数人,而洛阳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观符命而察人事,它姓殆未能当也。”诸郡太守各有宾客,或同或异。融小心精详,遂决策向。五年夏,遣长史刘钧奉书献马。
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于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犹蒯通曰“与楚即楚胜,与汉即汉捷”。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诸事具长史所见,将军所知。王者迭兴,千载一会。言时难得而易失也。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周室微弱,齐桓、晋文辅之以霸天下。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蒯通说韩信曰:“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天下未并,吾与尔绝域,非相吞之国。今之议者,必有任嚣效尉佗制七郡之计。秦胡亥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故召公即令行南海尉事。”《地理志》曰苍梧、郁林、合浦、交址、九真、南海、日南,皆越之分也,此为七郡也。效,致也,流俗本作“教”者误也。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自适己事而已。今以黄金二百斤赐将军,便宜辄言。”因授融为凉州牧。
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一作“玄”。之情。融即复遣钧上书曰:“臣融窃伏自惟,幸得托先后末属,蒙恩为外戚,累世二千石。至臣之身,复备列位,假历将帅,假犹滥也。守持一隅。以委质则易为辞,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不足以深达至诚,故遣刘钧口陈肝胆。自以底里上露,长无纤介。底里皆露,言无臧隐。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臣融虽无识,犹知利害之际,顺逆之分。岂可背真旧之主,事奸伪之人;废忠贞之节,为倾覆之事;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此三者虽问狂夫,犹知去就,而臣独何以用心!谨遣同产弟友诣阙,口陈区区。”友至高平,高平,今原州平高县也。会嚣反叛,道绝,驰还,遣司马席封闲行通书。《东观记》及《续汉书》“席”皆作“虞”字。帝复遣席封赐融、友书,所以尉藉之甚备。尉藉,解见《隗嚣传》。
融既深知帝意,乃与隗嚣书责让之曰:“伏惟将军国富政修,士兵怀附。亲遇厄会之际,国家不利之时,谓汉遭王莽篡夺也。守节不回,回,邪也。承事本朝,后遣伯春嚣子恂之字也。委身于国,无疑之诚,于斯有效。融等所以欣服高义,愿从役于将军者,良为此也。而忿悁之闲,悁,恚也。改节易图,君臣分争,上下接兵。言违背光武也。委成功,造难就,委,弃也。去从义,为横谋,去从,背山东也。为横,通西蜀也。百年累之,一朝毁之,岂不惜乎!殆执事者贪功建谋,以至于此,言隗嚣执政事者,贪有其功而立此逆谋也。融窃痛之!当今西州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计若失路不反,闻道犹迷,《淮南子》曰:“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于己,而舆毂致数千里。不通于道者若迷惑,告以东西南北,然犹复迷惑矣。”不南合子阳,则北入文伯耳。文伯,卢芳也。夫负虚交而易强御,恃远救而轻近敌,负亦恃也。易,轻也。恃公孙述而轻光武也。易音以豉反。未见其利也。融闻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今以小敌大,于众何如?言危众也。弃子徼功,于义何如?言违义也。且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节也。稽首,拜天子礼也。礼,君南向,答阳之义;臣北面,答君也。及遣伯春,垂涕相送,慈父恩也。俄而背之,谓吏士何?忍而弃之,谓留子何?留子谓见在之子,对伯春,故曰留也。自兵起以来,转相攻击,城郭皆为丘墟,生人转于沟壑。今其存者,非锋刃之余,则流亡之孤。迄今伤痍之体未愈,哭泣之声尚闻。幸赖天运少还,而将军复重于难,是使积痾不得遂瘳,幼孤将复流离,其为悲痛,尤足愍伤,言之可为酸鼻!宋玉曰:“孤子寡妇,寒心酸鼻。”庸人且犹不忍,况仁者乎?融闻为忠甚易,得宜实难。《左传》曰:“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忧人大过,以德取怨,《诗》曰:“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知且以言获罪也。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嚣不纳。融乃与五郡太守共砥厉兵马,上疏请师期。
帝深嘉美之,乃赐融以外属图及太史公《五宗》、《外戚世家》、景帝子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一宗,故曰五宗。言景帝以窦氏所生,而致子孙众多也。《魏其侯列传》。窦婴,太后从兄子也,封魏其侯。魏其,县,属琅邪郡。诏报曰:“每追念外属,孝景皇帝出自窦氏,出,生也。《尔雅》曰:“男子谓姊妹之子曰出。”定王,景帝之子,朕之所祖。昔魏其一言,继统以正,梁孝王,景帝弟也,亦窦太后所生。梁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景帝未立太子,酒酣,帝从容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帝何以得传梁王!”帝遂止矣。长君、少君尊奉师傅,长君,窦太后兄也。少君,太后弟广国之字也。绛、灌等以两人所出微,为择师傅,长者有节行者与居,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以富贵骄人。见《前书》。修成淑德,施及子孙,施,延也,音羊豉反。此皇太后神灵,上天祐汉也。从天水来者写将军所让隗嚣书,痛入骨髓。畔臣见之,当股栗惭愧,忠臣则酸鼻流涕,义士则旷若发蒙,《说文》曰:“旷,明也。”有眸子而无见曰蒙。《前书》杨雄曰:“乃今日发蒙,廓然光照矣。”非忠孝壳诚,孰能如此?《说文》曰:“壳,谨也。”“壳”或作“懿”也。岂其德薄者所能克堪!嚣自知失河西之助,族祸将及,欲设闲离之说,乱惑真心,转相解构,相解说而结构。以成其奸。又京师百僚,不晓国家及将军本意,多能采取虚伪,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毁誉之来,皆不徒然,不可不思。今关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融被诏,即与诸郡守将兵入金城。
初,更始时,先零羌封何诸种杀金城太守,居其郡,隗嚣使使赂遗封何,与共结盟,欲发其众。融等因军出,进击封何,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得牛马羊万头,谷数万斛,因并河扬威武,并音蒲浪反。伺候车驾。时大兵未进,融乃引还。
帝以融信效著明,益嘉之。诏右扶风修理融父坟茔,祠以太牢。数驰轻使,致遗四方珍羞。梁统乃使人刺杀张玄,遂与嚣绝,皆解所假将军印绶。七年夏,酒泉太守竺曾以弟报怨杀人而去郡,《东观记》曰:“曾弟婴报怨,杀属国候王胤等,曾惭而去郡。”融承制拜曾为武锋将军,更以辛肜代之。
秋,隗嚣发兵寇安定,帝将自西征之,先戒融期。会遇雨,道断,且嚣兵已退,乃止。融至姑臧,姑臧,县名,属武威郡,今凉州县也。《西河旧事》曰:“凉州城昔匈奴故盖臧城。”后人音讹,名“姑臧”也。被诏罢归。融恐大兵遂久不出,乃上书曰:“隗嚣闻车驾当西,臣融东下,士众骚动,计且不战。嚣将高峻之属皆欲逢迎大军,后闻兵罢,峻等复疑。嚣扬言东方有变,西州豪桀遂复附从。嚣又引公孙述将,令守突门。突门,守城之门,《墨子》曰“城百步为一突门”也。臣融孤弱,介在其闲,杜预注《左传》云“介犹闲也”。虽承威灵,宜速救助。国家当其前,臣融促其后,缓急迭用,首尾相资,嚣埶排迮,排迮谓蹙迫也。不得进退,此必破也。若兵不早进,久生持疑,则外长寇仇,内示困弱,复令谗邪得有因缘,臣窃忧之。惟陛下哀怜!”帝深美之。
八年夏,车驾西征隗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小月氏,西域胡国名。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两,与大军会高平第一。高平,今原州县,《郡国志》云高平有第一城。融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犹言仪注。是时军旅代兴,诸将与三公交错道中,或背使者交私语。帝闻融先问礼仪,甚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高会,引见融等,待以殊礼。拜弟友为奉车都尉,从弟士太中大夫。遂共进军,嚣众大溃,城邑皆降。帝高融功,下诏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四县四县并属庐江郡。安丰,今寿州县也,故城在今霍山县西北。安风本汉六安国,及阳泉故城并在今安丰县南。杜预注《左传》曰:“蓼在安丰。”蓼音了。封融为安丰侯,弟友为显亲侯。显亲,县,故城在今秦州成纪县东南也。遂以次封诸将帅: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褒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封爵既毕,乘舆东归,悉遣融等西还所镇。
融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诏报曰:“吾与将军如左右手耳,韩信亡,萧何自追之,人曰“丞相何亡”,高祖闻之,如失左右手耳。见《前书》。数执谦退,何不晓人意?勉循士民,无擅离部曲。”
及陇、蜀平,诏融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官属宾客相随,驾乘千余两,马牛羊被野。融到,诣洛阳城门,上凉州牧、张掖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绶,诏遣使者还侯印绶。引见,就诸侯位,赏赐恩宠,倾动京师。数月,拜为冀州牧,十余日,又迁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融小心,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金迁口达至诚。金迁,安上之曾孙。安上,日磾弟伦之子。迁哀帝时为尚书令,见《前书》。又上疏曰:“臣融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融朝夕教导以经蓺,不得令观天文,见谶记。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传以连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因复请闲求见,帝不许。后朝罢,逡巡席后,帝知欲有让,遂使左右传出。它日会见,迎诏融曰:“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日者犹往日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今相见,宜论它事,勿得复言。”融不敢重陈请。
二十年,大司徒戴涉坐所举人盗金下狱,帝以三公参职,不得已乃策免融。明年,加位特进。二十三年,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弟友为城门校尉,兄弟并典禁兵。融复乞骸骨,《说苑》曰,晏子任东阿,乞骸骨以避贤者之路。辄赐钱帛,太官致珍奇。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卧内强进酒食。
融长子穆,尚内黄公主,代友为城门校尉。穆子勋,尚东海恭王强女沘阳公主,友子固,亦尚光武女涅阳公主。显宗即位,以融从兄子林为护羌校尉。窦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一公,大司空也;两侯,安丰、显亲也;四二千石,卫尉,城门校尉、护羌校尉、中郎将。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永平二年,林以罪诛,事在《西羌传》。帝由是数下诏切责融,戒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田蚡,武帝王皇后异父弟也,为丞相,构会窦婴之罪,使至诛戮。事见《前书》。融惶恐乞骸骨,诏令归第养病。岁余,听上卫尉印绶,赐养牛,上樽酒。融在宿卫十余年,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穆等遂交通轻薄,属托郡县,干乱政事。以封在安丰,欲令姻戚悉据故六安国,遂矫称阴太后诏,令六安侯刘盱去妇,因以女妻之。五年,盱妇家上书言状,帝大怒,乃尽免穆等官,诸窦为郎吏者皆将家属归故郡,独留融京师。穆等西至函谷关,有诏悉复追还。会融卒,时年七十八,谥曰戴侯,赙送甚厚。
帝以穆不能修尚,不能修整自高尚也。而拥富赀,居大第,常令谒者一人监护其家。居数年,谒者奏穆父子自失埶,数出怨望语,帝令将家属归本郡,唯勋以沘阳主婿留京师。穆坐赂遗小吏,郡捕系,与子宣俱死平陵狱,勋亦死洛阳狱。久之,诏还融夫人与小孙一人居洛阳家舍。
十四年,封勋弟嘉为安丰侯,食邑二千户,奉融后。和帝初,为少府。及勋子大将军宪被诛,免就国。嘉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会宗嗣。万全弟子武,别有传。
论曰:窦融始以豪侠为名,拔起风尘之中,拔音步末反。拔,卒也。亦音彭八反,义两通。以投天隙。投会天之闲隙。遂蝉蜕王侯之尊,《说文》曰,蝉蜕所解皮也,言去微至贵也。蜕音税。终膺卿相之位,此则徼功趣埶之士也。及其爵位崇满,至乃放远权宠,恂恂似若不能已者,又何智也!言融之心实欲去权贵,以帝不纳,故常恂恂恭顺,似若不得已然者也。尝独详味此子之风度,虽经国之术无足多谈,而进退之礼良可言矣。
固字孟孙,少以尚公主为黄门侍郎。《续汉书》曰:“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中元元年,袭父友封显亲侯。显宗即位,迁中郎将,监羽林士。《续汉志》曰,宣帝命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后坐从兄穆有罪,废于家十余年。时天下乂安,帝欲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以固明习边事,固旧随融在河西,晓知边事也。十五年冬,拜为奉车都尉,《续汉志》曰,比二千石,掌御乘舆。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忠,弇子也。谒者仆射耿秉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皆置从事、司马,并出屯凉州。明年,固与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案:湟水东经临羌县故城北,又东卢溪水注之,水出西南卢川,即其地也。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募士及羌胡万骑出居延塞,居延塞在今甘州张掖县东北。又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将河东北地、西河羌胡及南单于兵万一千骑出高阙塞,高阙,山名,在朔方北。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将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万一千骑出平城塞。固、忠至天山,即祁连山也,今在西州交河县东北,今名祁县罗漫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王走,追至蒲类海。蒲类海今名婆悉海,在今庭州蒲昌县东南也。留吏士屯伊吾卢城。伊吾,今伊州县也,本匈奴地,明帝置宜禾都尉以为屯田,故地今伊州纳职县伊吾故小城地是。耿秉、秦彭绝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匈奴中山名。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虏皆奔走,无所获。祭肜、吴棠坐不至涿邪山,免为庶人。时诸将唯固有功,加位特进。明年,复出玉门击西域,诏耿秉及骑都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固。专将兵者并有符传,拟合之取信。今去符,皆受固之节度。固遂破白山,降车师,事已具《耿秉传》。固在边数年,羌胡服其恩信。《东观记》曰:“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闲,进之于固,固辄为啖,不秽贱之,是以爱之如父母也。”
肃宗即位,以公主修来慈爱,累世崇重,加号长公主,增邑三千户;征固代魏应为大鸿胪。帝以其晓习边事,每被访及。建初三年,追录前功,增邑一千三百户。七年,代马防为光禄勋。明年,复代马防为卫尉。
固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赏赐租禄。赀累巨亿,而性谦俭,爱人好施,士以此称之。章和二年卒,谥曰文侯。子彪,至射声校尉,先固卒,无子,国除。
宪字伯度。父勋被诛,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恃宫掖声埶,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沁水公主,明帝女。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阴喝犹噎塞也。阴音于禁反,喝音一介反。或作“呜”,音乌故反。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愈犹差也。赵高解见《灵帝纪》。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以阴、邓皆外戚,恐其逾侈,故使更相纠察也。博,阴兴之子。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而诏书切切,切切犹勤勤也。犹以舅氏田宅为言。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鸟子生而啄者曰雏。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
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干,主也,或曰古“管”字也。出宣诰命。肃宗遗诏以笃为虎贲中郎将,笃弟景、瑰并中常侍,于是兄弟皆在亲要之地。宪以前太尉邓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委随犹顺从也。故尊崇之,以为太傅,令百官总己以听。其所施为,辄外令彪奏,内白太后,事无不从,又屯骑校尉桓郁,累世帝师,而性和退自守,故上书荐之,令授经禁中。所以内外协附,莫生疑异。
宪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睚音语解反,眦音仕懈反。《广雅》:“睚,裂也。”或谓裂眦嗔目貌。《史记》曰范睢“睚眦之怨必报”。初,永平时,谒者韩纡尝考劾父勋狱,宪遂令客斩纡子,以首祭勋冢。齐殇王子都乡侯畅齐殇王名石,伯升孙章之子。来吊国忧,章帝崩也。畅素行邪僻,与步兵校尉邓叠亲属数往来京师,因叠母元自通长乐宫,得幸太后,被诏召诣上东门。宪惧见幸,分宫省之权,遣客刺杀畅于屯卫之中,屯兵宿卫之所。而归罪于畅弟利侯刚,乃使侍御史与青州刺史杂考刚等。后事发觉,太后怒,闭宪于内宫。
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依,准也。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二人,见《续汉志》也。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汉有南北军,北军中候一人,六百石,掌临五营,见《续汉志》。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汉官仪》曰:“光武中兴,以幽、冀、并州兵骑克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又曰:“扶风都尉部在雍县,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故俗称雍营。”及羌胡兵出塞。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师子其名也。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屯屠河,单于名也。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邓禹少子。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稒阳在五原郡。稒音固。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呼衍其号,因以为姓,匈奴贵种也,今呼延姓是其后。须訾,名也。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匈奴中海名也。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橐音托。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寅,敬;亮,信也。《尚书》曰:“二公弘化,寅亮天地。”登,升也。翼,辅也。纳于大麓,惟清缉熙。孔安国注《尚书》曰:“麓,录也,纳之使大录万机也。”《周颂》曰:“惟清缉熙。”郑玄注云:“光明也。”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左传》曰:“小有述职,大有巡功。”又曰:“出曰理兵。”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鹰扬,如鹰之飞扬也。《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螭,山神,兽形也。《史记》曰:“如熊如罴,如豺如离。”徐广曰:“离与螭同。”该,备也。《诗》云:“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暨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暨,及也。元戎,兵车也。《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轻武,言疾也。长毂,兵车。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辎,车也。称云,言多也。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兵法有八阵图。玄甲耀日,朱旗绛天。玄甲,铁甲也。《前书》曰“发属国之玄甲”也。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沙土曰漠。直度曰绝。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温禺、尸逐,皆匈奴王号也。《周礼》,杀人以血涂鼓谓之衅。锷,刃也。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四校,四面之校。横徂,横行也。星流彗埽,言疾也。安侯,水名。冒顿,单于头曼子也。区落谓东灭东胡,西走月氏,南取楼烦,悉收秦所夺匈奴地。冒顿子稽粥号老上单于。匈奴五月大会龙庭,祭其先、天地、鬼神,今皆焚荡之。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高帝被冒顿单于围于平城七日。孝文帝时匈奴寇边,杀太守,帝欲自征,太后不许。拓,开也。天声,雷霆之声。《甘泉赋》曰:“天声起兮勇士厉。”恢,大也。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扬雄曰“以为不一劳者不久逸,不暂费者不永宁”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上犹至也。《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铄,美也。《诗》曰:“于铄王师,遵养时晦。”剿凶虐兮{雀戈}海外,剿,绝;{雀戈},整齐也。《诗》云:“相土裂裂,海外有{雀戈}。”夐其邈兮亘地界,夐、邈皆远也。亘,竟也。封神丘兮建隆嵑,神丘即燕然山也。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碣。嵑亦碣也,协韵音其例反。熙帝载兮振万世。熙,广也。载,事也。《书》曰:“奋庸熙帝之载。”
宪乃班师而还。遣军司马吴汜、梁讽,奉金帛遗北单于,宣明国威,而兵随其后。时虏中乖乱,汜、讽所到,辄招降之,前后万余人。遂及单于于西海上,宣国威信,致以诏赐,单于稽首拜受。讽因说宜修呼韩邪故事,保国安人之福。言依附汉家,自保护其国也。宣帝时呼韩邪单于款塞,朝于甘泉宫,请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也。单于喜悦,即将其修与讽俱还,到私渠海,闻汉军已入塞,乃遣弟右温禺鞮王奉贡入侍,随讽诣阙。宪以单于不自身到,奏还其侍弟。南单于于漠北遗宪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宪乃上之。诏使中郎将持节即五原拜宪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宪固辞封,赐策许焉。
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置官属依太尉。《续汉志》,太尉长史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属二十二人也。宪威权震朝庭,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长史、司马秩中二千石,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振旅还京师。于是大开仓府,劳赐士吏,其所将诸郡二千石子弟从征者,悉除太子舍人。《续汉志》曰,太子舍人秩二百石,无员,更直宿卫也。
是时笃为卫尉,景、瑰皆侍中、奉车、驸马都尉,四家竞修第宅,穷极工匠。明年,诏曰:“大将军宪,前岁出征,克灭北狄,朝加封赏,固让不受。舅氏旧典,并蒙爵土。西汉故事,帝舅皆封侯。其封宪冠军侯,邑二万户;笃郾侯,景汝阳侯,瑰夏阳侯,各六千户。”宪独不受封,遂将兵出镇凉州,以侍中邓叠行征西将军事为副。
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愿请大使。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迎之。会北单于为南匈奴所破,被创遁走,固至私渠海而还。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明年,复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寿,郅恽子。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而笃进位特进,得举吏,汉法三公得举吏。见礼依三公。景为执金吾,瑰光禄勋,权贵显赫,倾动京都。虽俱骄纵,而景为尤甚,奴客缇骑依倚形埶,侵陵小人,《汉官仪》曰:“执金吾缇骑二百人。”《说文》曰:“缇,帛丹黄色也。”言奴客及缇骑并为纵横也。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太后闻之,使谒者策免景官,以特进就朝位。瑰少好经书,节约自修,出为魏郡,迁颍川太守。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叔父霸为城门校尉,霸弟褒将作大匠,褒弟嘉少府,其为侍中、将、大夫、郎吏十余人。
宪既负重劳,陵肆滋甚。四年,封邓叠为穰侯。叠与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太后居长乐宫,故有少府,秩二千石。皆相交结。元、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郑众定议诛之,以宪在外,虑其惧祸为乱,忍而未发。会宪及邓叠班师还京师,诏使大鸿胪持节郊迎,赐军吏各有差。宪等既至,帝乃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皆下狱诛,家属徙合浦。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宪及笃、景、瑰皆遣就国。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宗族、宾客以宪为官者皆免归本郡。瑰以素自修,不被逼迫,明年坐禀假贫人,禀,给也。假贷贫人,非侯家之法,故坐焉。徙封罗侯,不得臣吏人。罗,县,属长沙郡,在今岳州湘阴县东北。初,窦后之谮梁氏,宪等豫有谋焉,永元十年,梁棠兄弟棠及兄雍,雅弟翟,并梁竦子也。徙九真还,路由长沙,逼瑰令自杀。后和熹邓后临朝,永初三年,诏诸窦前归本郡者与安丰侯万全俱还京师。万全少子章。
论曰:卫青、霍去病资强汉之众,连年以事匈奴,国秏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后世犹传其良将,岂非以身名自终邪!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降,损也。是以下流,君子所甚恶焉。《论语》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夫二三子得之不过房幄之闲,非复搜扬仄陋,选举而登也。二三子谓卫、霍及宪也,皆缘椒房帏幄之恩耳。当青病奴仆之时,卫青本平阳公主家童所生,相者见之,曰:“贵人,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无笞骂足矣,安得封侯哉!”窦将军念咎之日,谓太后闭之南宫,欲诛之日也。乃庸力之不暇,思鸣之无晨,《吴志》诸葛瑾曰“失旦之□,复思一鸣”也。何意裂膏腴,享崇号乎?东方朔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信矣。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琬琰,美玉也。《楚词》曰:“怀琬琰以为心。”支,计也。亦何可计,言其多也。
章字伯向。少好学,有文章,与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荐。《融集·与窦伯向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
永初中,三辅遭羌寇,章避难东国,家于外黄。外黄,县,属陈留郡,故城在今汴州雍丘县东。居贫,蓬户蔬食,《庄子》“原宪编蓬为户”,《论语》“颜回饭蔬食”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辍,太仆邓康邓珍之子,禹之孙。闻其名,请欲与交,章不肯往,康以此益重焉。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老子》为守臧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
顺帝初,章女年十二,能属文,以才貌选入掖庭,有宠,与梁皇后并为贵人。擢章为羽林郎将,《续汉志》曰,羽林郎秩二百石,无员,常宿卫侍从也。迁屯骑校尉。章谦虚下士,收进时辈,甚得名誉。是时梁、窦并贵,各有宾客,多交构其闲,章推心待之,故得免于患。
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诏史官树碑颂德,章自为之辞。贵人殁后,帝礼待之无衰。永和五年,迁少府。汉安二年,转大鸿胪。建康元年,梁后称制,章自免,卒于家。中子唐,有俊才,官至虎贲中郎将。
赞曰:悃悃安丰,亦称才雄。《楚词》曰“悃悃款款”也。王逸注曰“志纯一也”。亦犹实也。提契河右,奉图归忠。奉图者,谓既奉外戚图,乃归于汉也。孟孙明边,伐北开西。叶韵音先。宪实空漠,远兵金山。听笳龙庭,镂石燕然。笳,胡乐也,《老子》作之。虽则折鼎,王灵以宣。鼎三足,三公象。折足者,言其不胜任也。《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也。
===============================================================================
窦融列传 白话文翻译
后汉书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现代文
窦融,字周公,右扶风平陵县人。七世祖窦广国是西汉孝文皇后的弟弟,受封为章武侯。窦融的高祖父在西汉宣帝朝曾是二千石官员,按照制度规定,把家眷从常山郡迁至平陵县(注:汉昭帝刘弗陵的陵寝县)。很小时,窦融就成了孤儿。王莽在朝中担任摄政时,窦融在强弩将军王骏的幕府担任司马,随军东出函谷关,镇压翟义造反,返回途中进攻槐里县,以军功受封为建武男爵。窦融的妹妹是大司空王邑的小妾。窦融住在长安,常在皇亲国戚家里走动,与街巷的豪杰多有来往,以任侠好义而闻名。窦融孝敬母亲,恺悌兄长,爱护幼弟,为人仁义,注重品行修养。王莽末年,青州、徐州贼寇蜂起,太师王匡奏请朝廷让窦融在军中担任助军,与王匡一起东出函谷关,镇压贼寇。
及至汉军起兵,窦融再次跟随王邑出函谷关,与汉军大战,在昆阳城下战败,窦融返回长安。之后,汉军长驱直入,攻入函谷关,王邑推荐窦融,王莽拜窦融为波水将军,赐予黄金一千斤,窦融率军来到新丰县。不久,王莽失败被杀,窦融率领军队,归附更始帝的大司马赵萌。赵萌任命窦融为校尉,对窦融非常信任,又推荐窦融担任巨鹿郡太守。
窦融看到更始帝刘玄即位后,崤山以东仍然扰攘不止,不愿意再率领军队东出函谷。窦融的高祖父曾在张掖郡担任太守,堂祖父担任护羌校尉,堂弟担任武威郡太守,家族累世在河西担任要职,熟悉河西的风土人情。窦融私下里对兄弟们讲:“天下安危尚未可知,河西地区殷实富裕,有黄河天险为屏障。张掖郡属国的精锐骑兵有一万余人,一旦天下有变,可以隔断河津要塞,在黄河以西据守,这是保全家族的好地方。”家族兄弟皆以为然。于是,窦融前往赵萌处,请辞巨鹿郡太守,专心谋划河西。赵萌向更始帝转达窦融的请求,此后,窦融受命在张掖郡属国担任都尉。窦融大喜过望,随即带上家眷西行,抵达张掖郡属国,窦融结交当地豪杰,怀柔羌人,甚得羌人君长的欢心,河西地区欣然归附窦融。
当时,酒泉郡太守梁统、金城郡太守厍(shè)钧、张掖郡都尉史苞、酒泉郡都尉竺曾、敦煌郡都尉辛肜,以及州郡的俊杰人物,多与窦融有来往,窦融与他们的关系很好。及至更始帝败亡,窦融与梁统等人商议:“如今天下又陷入混乱,不知最终会落入谁手。河西地区孤悬在外,处于羌人、匈奴的包围之中,如果我们不能同心协力,难以保全自身。权衡利弊,不如推选一人为领袖,担任大将军,统领五郡兵马,静观天下时局变化。”众人议定,各自谦让,考虑到窦融家族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受到当地人敬重,最终,大家推举窦融代行河西五郡大将军职事。当时,武威郡太守马期、张掖郡太守任仲没有党羽支持,形同孤立,窦融等人移送公文告诉他们计议的结果,二人随即解下印绶离去。此后,窦融拜梁统为武威郡太守,拜史苞为张掖郡太守,拜竺曾为酒泉郡太守,拜辛肜为敦煌郡太守,拜厍钧为金城郡太守。窦融在属国设立府衙,像此前一样兼领都尉职事,同时设置将军幕府从事,监察五郡。河西民众民风纯朴,窦融等人在施政时力求宽厚仁慈,上下亲密无间,风气晏然,百姓勤于耕织。窦融率领诸将整修兵马,演习骑射,修葺烽火台,仍然用燧烟示警,一旦有羌人、匈奴来犯,窦融则亲自率领诸将、士卒相互救援,诸郡皆能够遵守约定,击退来犯之敌。再后来,匈奴担心受到打击,很少再袭扰河西诸郡。担任守护边塞的羌、胡也异常震恐,愿意归附窦融。安定郡、北地郡、上郡的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凶灾、饥荒也前来归附,络绎不绝。
窦融等人在西部听说刘秀即皇帝位,皆愿意归附,但是河西地区遥远,音信不通,难以与朝廷取得联系。当时,隗嚣首先使用建武纪元,窦融等人相继接受正朔,隗嚣向窦融等人颁授将军印绶。从表面上看隗嚣对外顺应民意,但内心已经怀有异志。隗嚣派辩士张玄前来窦融处游说,鼓动河西的将军。隗嚣说:“更始帝的事业已成,最终还是败亡,这表明刘氏一姓,恐怕再难以有复兴的机会。今天,天下有新的主人我们便去归属,一旦选择不当,反而会受到约束,自我解除权柄,此后再有危殆,则后悔莫及。当今天下,豪杰争雄,逐鹿中原,胜负难料。我们应该巩固已控制的地区,陇西、蜀郡合纵联合,上可以形成六国之势,下可以像赵佗当年在南粤,受封为诸侯王。”窦融召集众豪杰还有诸郡太守共同商议,其中有智谋者谏言:“汉室继承尧帝,福祚绵长。当今皇帝刘氏,在图谶里有记载。前代博学有道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也曾经说过,汉室有重新接受天命的符瑞,这些话在民间流传已久。所以,刘子骏才把名字改为刘秀,为的是验证符谶。在王莽末年,有道之士西门君也说过刘秀应当成为天子,阴谋拥立刘子骏,事情败露,被杀,在被押出监狱走向刑场时,还对围观的百姓讲:‘刘秀真的会成为天子。’这些事情,都是最近几年才发生,智者所共见。除了天命之说,就以人事而论,当今称帝者,已经有好几人,而洛阳的帝王,土地最广大,军队最强盛,号令最严明。观察符命,再看人事,其他姓氏恐怕难以成事。”诸郡太守都有些门客,有些人同意,有些人不同意。窦融小心翼翼地与大家周旋,反复思考,最终决意东行,前往洛阳,归顺朝廷。
建武五年夏天,窦融先派遣幕府长史刘钧向洛阳奉上檄书,献上宝驹良马。
此前,光武帝听说河西仍然完整,而且富饶,其地域连接陇山、蜀郡,常欲招降窦融等人,以此逼降隗嚣、公孙述。光武帝派遣使者前去,向窦融传递书信,途中遇到长史刘钧,于是与刘钧一起返回洛阳。光武帝看到刘钧,很高兴,设宴招待,而后诏令刘钧回去,赐予窦融玺书:“制诏书予代行河西五郡大将军职事、属国都尉窦融:将军镇守边疆五郡,兵强马壮,仓廪充实,民众富庶,河西可谓殷富之地。将军对外抵御羌胡,对内安抚百姓,将军的威望、德行早已有所耳闻,朕虚心以待。只是关山飞渡,道路阻隔,还没有机会见到将军!幕府长史带来的书信及将军献上的宝马,朕都已经看到,深感将军厚意。而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嚣,蜀汉相攻,将军审时度势,其权重可以左右时局,至关重要。由此看来,朝廷欲结识将军,寄予厚望,怎会有丝毫犹豫!朝廷的愿望,将军的幕府长史刘均都已经亲眼看见,回去后一定会告诉将军。王者兴起,机遇千载难逢。将军欲做齐桓公、晋文公,以实际行动辅佐朝廷,愿将军勉力而行;将军欲三足鼎立,合纵连横,也请将军审时度势,慎重考虑。天下如今还未统一,我与将军相距遥远,将军身处绝域,朝廷并非要吞并将军的领地。而今有议论者,一定会想到当年任嚣谏言尉佗控制南粤七郡,裂土称王。称王者可以分裂国家,但不能分隔百姓,请将军慎重思考。朝廷赐予将军黄金二百斤,如果将军愿与朝廷保持联系,请随时联系。”拜窦融为凉州牧。
玺书送达,河西地区顿感震恐,认为天子在万里以外,竟然能洞察幽微,包括张立的说辞。窦融当即派遣刘钧,再次前往洛阳,上书皇帝:“臣窦融经过深思熟虑,私下里揣度,臣的先人幸得以在前汉托位于窦太后亲属,蒙受皇恩,成为外戚。家族累世有人在朝廷领二千石俸禄。到了臣这一代,重新荣获高位,代理将军,在边疆一隅驻守。臣以委质则易为辞,臣以纳忠则易为力。书信不足以向朝廷表达臣的忠诚,特派遣刘钧前往京师,向朝廷当面倾诉衷肠,表露心意。臣所表达皆为肺腑之言,绝无半点虚假。皇帝玺书称蜀、汉为二主,三分天下,有鼎足之势,任嚣、尉佗心怀割据野心,图谋不轨,臣深感痛心。臣窦融虽然知识浅陋,仍然懂得利害关系,妄图割据,此乃谋逆之举。臣不敢背弃汉室新旧之君,屈身侍奉奸伪之人;抛弃忠贞之节,妄做颠覆之事;背离汉室已成之基业,谋求毫无希望之利益。这三种选择,即使狂夫,也懂得何去何从,臣岂敢踏上危途!臣再派同父异母兄弟窦友前往洛阳,拜谒皇上,略表衷心。”窦友抵达高平县,恰逢隗嚣叛乱,道路阻断,只好返回。窦融又派幕府司马席封从小路绕行,与洛阳互通书信。光武帝让席封带去赐予窦融、窦友的书信,加以慰问,言辞极为恳切。
窦融已经知道皇帝的旨意,于是写信给隗嚣,指责隗嚣:“将军占有富庶之地,政治修明,士兵亲附。在此天下动荡之际,国家处于困难之时,将军正应该坚守节操,维护朝廷。窦融听说将军派儿子伯春前往洛阳,与朝廷联系,将军有此忠诚为国之心,窦融心中窃喜。窦融等人佩服将军心存高义,愿意与将军一起赴汤蹈火,也是认为将军有忠诚报国之念。而今,将军因为些许嫌隙,怀有私怨,改变初衷,背弃朝廷,与朝廷纷争,甚至对朝廷用兵,舍弃成功之业,走上危亡之路,抛弃仁义之举,专事连横之谋。百年功业,将军一朝毁弃,甚为可惜!将军手下执事者,因贪功为将军设谋,才走到这一步,窦融甚为将军不取!如今,西部州郡地域狭窄,兵员离散,难以聚集,将军欲割据西部,分裂国家,可谓痴心妄想。窦融深信,将军踏上危途,前途渺茫,身为当局者迷,结果只能是:南下与公孙述勾结,北上与卢文伯同流。此二途皆为死路,以虚妄之图谋,欲抵御强汉之锋锐,自恃有远方来救,不顾朝廷大军近在咫尺,足可见,将军之谋划,有百害而无一利。窦融听说智者不以危害众人举事,仁者不以违背义理邀功。而今,将军以私利对抗朝廷,将置众人于何地?将军的儿子现在洛阳,将军却要挺身犯难,将置义理于何地?当初,将军下决心侍奉朝廷,北面称臣,显露出忠臣气节。及至送儿子伯春去洛阳,垂泪流涕,显露出慈父情怀。如今,背弃节操,将置手下官属、士人于何地?一旦儿子命丧黄泉,又将如何向家属交代?自从起兵以来,将军连年征战,西部城郭已经变为废墟,生民在沟壑中偷生。如今,即使有幸存者,不是锋刃下的余鬼,也是流亡中的孤魂。迄今为止,西部遭受伤痍之重创,尚未痊愈,哭泣之声犹在耳边,幸赖天运有好转之机,将军又要喋血沙场。这样下去,犹如沉疴病人,难以痊愈,孤儿幼童,重新流离。其情其景,令人触目伤怀,闻之痛心!庸人对此尚不忍心提起,更何况仁者?窦融听说做忠臣甚易,举事算无遗策甚难。窦融深知为人谋划前途,以德进言,会遭人误解,然而,窦融仍知无不言,宁可遭将军嫉恨。所献忠言,愿将军深思。”隗嚣不听。窦融与河西五郡太守随后厉兵秣马,上疏皇帝,奏请出师讨伐隗嚣。
光武帝对窦融的忠诚深感敬佩,赐予窦融西汉外戚图谱,还有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五宗世家》《外戚世家》《魏其侯列传》。光武帝在诏书中说:“每当念及汉室外戚,常想起,孝景皇帝的母亲是窦太后,长沙定王刘发是景帝的儿子,这是朕的先祖。在往昔,魏其侯曾经说大统须由嫡子继承。窦长君、窦少君尊奉师傅,勤修德行,其仁德惠及子孙。这些都是皇太后在天之灵庇护,是上天护佑我大汉。从天水来的使者带来将军写给隗嚣的书信副本,朕看到将军指责隗嚣的话,正可谓痛入骨髓。叛臣看到这些,也会双股战栗,羞愧不止。忠臣读后,则会涕泪交流。义士读后,则会幡然醒悟。非大忠大孝至诚之人,怎能写出这样的书信?然而德薄者,即使有忠言嘉谋,也难以领会其深意!隗嚣深知失去河西之助将会祸及自身,连累家族。隗嚣妄图以挑拨之辞蛊惑众心,妄图以捏造之事兜售其奸。京师的官员不懂得朝廷及将军的意思,许多人以虚假的现象扰乱视听,令忠臣、孝子失望。虚妄之谎言背离事实,毁誉之声皆为空穴来风,不能不深思。而今,函谷关以东的贼寇已经悉数荡平,汉军将集中力量平定西部。将军要振奋精神,耀武扬威,朕与将军后会有期。”窦融得到皇帝诏命,随即与诸郡守将出兵,进驻金城。
最初,在更始帝时,先零羌君长封何的族人杀害金城郡太守,占据金城郡,隗嚣派遣使者贿赂封何,与封何缔结盟约,欲征调先零羌军队。窦融等人出兵进攻封何,大败封何的羌人军队,斩杀一千余人,缴获马、牛、羊上万头,谷米数万斛,既而沿着黄河沿岸耀武扬威,等待皇帝车驾莅临。当时,汉军大兵还未开进,窦融又率军返回。
光武帝对于窦融深明大义、讲求信誉颇为赞赏。诏令右扶风整修窦融父亲的坟茔,以太牢礼祭祀。数次派遣使者轻骑疾驰,送予窦融四方贡献的珍馐美味。梁统派人刺杀张玄,与隗嚣断绝联系,解下隗嚣授予的代理将军印绶。
建武七年夏天,酒泉郡太守竺曾因为弟弟报仇而杀人,主动辞职,离开酒泉郡。窦融按照皇帝旨意,拜竺曾为武锋将军;以辛肜代替竺曾,担任酒泉郡太守。
当年秋天,隗嚣发兵,寇掠安定郡。光武帝亲自率领汉军西征,讨伐隗嚣,事先告知窦融汉军出兵的时间。恰逢秋雨连绵,道路阻断,隗嚣的军队退兵,汉军停止此次军事行动。窦融来到姑臧县,接到皇帝诏令,撤军返回。窦融担心大军出动,已经在外很久,于是上书:“隗嚣听说皇帝御驾亲征,臣窦融也将出兵东进,士众扰动不安,依臣之计,暂且不战。隗嚣部将高峻等,欲归顺朝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听说汉军撤退,高峻等人又心生狐疑。当此时,隗嚣大肆宣扬东方有变故,西部州郡豪杰又重新归附隗嚣。隗嚣与公孙述相互勾结,引来公孙述部将,命令部将坚守突门聚。臣窦融势单力薄,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夹在隗嚣势力的包围中,勉力挣扎。臣蒙受朝廷圣恩,奏请朝廷尽快派兵相助。汉军大队人马在前,臣窦融率领军队在后,情况紧急时,首尾相顾,互为犄角。隗嚣将会进退失据,走投无路。届时大军发起进攻,一定能大获全胜。如果汉军不能发兵,时间迁延,臣担心会有变故发生。对外助长贼寇气势,对内显示汉军软弱。此时,奸邪之人又会摇唇鼓舌,再生事端。臣为此担心,恳请陛下早做决断!”光武帝很欣赏窦融的见解。
建武八年夏天,光武帝亲自西征,讨伐隗嚣。窦融率领河西五郡太守,还有羌、胡及小月氏部落步骑数万人,辎重车五千余辆,与汉军在高平县第一城会齐。窦融首先派从事询问会见皇帝的礼仪。当时军旅在外,军事任务繁重,众将领及朝中三公在征途上车骑交错,有些人背着使者传递信息。光武帝听到窦融首先关心的是觐见皇帝的礼仪,很欣赏窦融的为人,以此告诫百官。光武帝设置酒宴,大会群臣,召见窦融等,以高规格礼仪接待窦融,拜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拜窦融的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而后,光武帝与窦融联合进军,隗嚣军大败,沿途县邑纷纷投降。光武帝认为窦融的功劳很大,下诏以安丰县、阳泉县、蓼县、安风县四县作为窦融的食邑,封窦融为安丰侯。封窦融的弟弟窦友为显亲侯。按照位序,封河西诸将:封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封武威郡太守梁统为成义侯,封张掖郡太守史苞为褒义侯,封金城郡太守厍钧为辅义侯,封酒泉郡太守辛肜为扶义侯。封赏完毕,皇帝车驾东归,诏令窦融等返回原处,继续镇守河西。
窦融考虑到兄弟二人均受封为列侯,自己又在河西专擅军政大权,心中常惴惴不安,于是上书皇帝,多次奏请,派人代替自己。光武帝下诏回答:“我与将军情同手足,将军多次谦让,怎么没有领会我的意思?将军在西部勉力安抚吏民,不要擅自离开军队。”
及至陇西、蜀郡平定,皇帝下诏,窦融与河西五郡太守前来京师述职。窦融带着河西五郡的官属、宾客,有一千余辆车子,成群的马、牛、羊,前来京师朝觐皇帝。一行人抵达洛阳城门,窦融首先上缴凉州牧、张掖郡属国都尉、安丰侯印绶。皇帝下诏,派遣使者返还窦融的印绶,而后接见窦融一行人。窦融站在列侯位置,接受皇帝赏赐,一时间轰动京师。几个月后,光武帝拜窦融为冀州牧,仅十几日,又拜窦融为大司空。窦融以为,自己并非皇帝旧臣,刚刚入朝觐见皇帝,就受到如此优渥礼遇,位置排列在打天下的功臣上面,每次皇帝召见,窦融都会显出谦恭的样子,回答诏问,言辞特别谦和。光武帝更加看重窦融。窦融小心翼翼,内心常惴惴不安,多次奏请皇帝,请求辞去列侯爵位,通过宫中侍中金迁向皇帝诚恳地表达愿望。又上疏皇帝:“臣窦融已经五十三岁。儿子今年十五岁,秉性顽劣、愚钝。臣窦融朝夕教导儿子要熟读经书,不要妄自观察天文,了解符谶。臣真的希望儿子恭恭敬敬,小心做人,走正路,不愿意看到儿子学一些无谓的杂术,更何况把皇上赐予的封国,传予不肖儿子,让儿子像诸侯王一样,享受封国!”又一再请求在皇帝闲暇时予以接见,当面陈述。光武帝不许。后来,有一次朝会结束,窦融逡巡在座席上,迟迟不肯离去。光武帝知道,窦融又要请辞列侯,遂诏令左右人,送窦融出宫。还有一次,在朝会上,光武帝迎上去,诏令窦融:“前天,朕知道公欲请辞职务,交还封土,所以特地诏命公,天气暑热,暂且回家休息。今日相见,可以谈谈其他事,不要再提让位的话题。”自此后,窦融不敢再提此事。
武二十年,大司徒(丞相)戴涉因为举荐的人贪污,被捕入狱,窦融受到牵连。光武帝考虑到三公相互间议事,不得已,免去窦融的大司空(御史大夫)职务。第二年,又为窦融加特进位。
建武二十三年,窦融代替阴兴代行卫尉职事,仍然享受特进位,此后又兼领将作大匠。弟弟窦友担任城门校尉,兄弟二人在京师掌管皇帝的禁卫军。窦融再次奏请乞骸骨,请求退休,皇帝赐予窦融金钱、绢帛,太官送来珍奇。及至窦友去世,光武帝哀怜窦融年老体衰,派遣中常侍、中谒者到窦融卧室探视,送上酒食,看着窦融吃下。
窦融的长子窦穆娶了内黄公主,代替窦友担任城门校尉。窦穆的儿子窦勋娶了东海恭王刘彊的女儿沘阳公主,窦友的儿子窦固娶了光武帝的女儿涅阳公主。明帝刘庄即位,任命窦融堂兄的儿子窦林为护羌校尉。窦氏家族,一人担任三公,二人受封为列侯,三人娶了公主,四人领二千石俸禄,而且是同一代人。从祖父辈到孙子辈,官邸、私宅在京师连绵不绝,道路相望,家中有奴婢上千人,皇亲国戚、功臣列侯,无人能与窦氏相比。
明帝永平二年,窦融的侄儿窦林有罪,被杀,详情记载在《西羌传》。明帝多次下诏,诚恳地责备窦融,以西汉时外戚窦婴、田蚡祸败之事,提醒窦融。窦融愈发惶恐,奏请乞骸骨,退休。明帝下诏,窦融暂且回到府邸休息养病。一年后,准许窦融上缴卫尉印绶,同时赐予活牛,上等樽酒。窦融在宫中宿卫、担任卫尉十余年,年老时子孙放纵恣肆,有多人犯法。窦穆等与轻薄子弟交往,向郡、县官员请托,干扰政事。窦融的封国在安丰县,窦穆欲让姻亲占有六安国,竟然矫制阴太后诏命,令六安侯刘盱与妻子离婚,将自己的女儿嫁予刘盱为妻。永平五年,刘盱的原配妻子上书告状,明帝勃然大怒,免去窦穆等人的职务,窦氏家族在朝中担任郎吏以上者,一律带着家眷回到家乡,只留下窦融一人在京师。窦穆等人西行至函谷关,明帝又有诏令,让他们返回京师,此时,窦融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谥号为戴侯,明帝赙送很厚重的丧礼。
明帝以窦穆不能勤修品行,又拥有如此多的财富,居住在豪宅,常派一位谒者在窦穆家里监护。窦穆在家中居住数年,谒者奏闻明帝,说窦穆父子自从失去权势,在家中口出怨言,怨恨朝廷。明帝诏令窦穆带着家属,返回家乡本郡居住,只有窦勋,因为娶了沘阳公主,留在京师。此后,窦穆又向当地官吏行贿,被郡太守逮捕,关押在监狱。最后,窦穆与儿子窦宣死在平陵县监狱,窦勋死在洛阳诏狱。过了很久,明帝下诏,让窦融夫人与一个小孙子返回京师,居住在洛阳的旧宅邸。
永平十四年,明帝续封窦勋的弟弟窦嘉为安丰侯,享受食邑二千户,奉祀窦融的祠庙。和帝初年,窦嘉担任少府。及至窦勋的儿子大将军窦宪被杀,窦嘉被免去职务,送回封国。窦嘉去世,儿子窦万全继承爵位。窦万全去世,儿子窦会宗继位。窦万全弟弟的儿子窦武,另外有传记。
评论如下:窦融以豪族在西部享有盛誉,在天下大乱时,崛起于西部,可谓抓住良机,遂以蝉蜕之势,受封为列侯,在朝中位列卿相高位。由此可见,顺应时代潮流,方为识时务之俊杰。及至爵位崇高,窦融竟有远离宠幸、放弃权位的想法,表现出谦逊谨慎,又何其明智!观察窦融对待权势的态度,虽然看不出窦融是否有治国的才能,在进退方面,窦融知道知足而退的道理,也是难能可贵。
窦固,字孟孙,年轻时窦固娶了公主,在宫中担任黄门侍郎。窦固喜欢读书,博览群书,还喜欢研究兵法,因为家族的地位显赫,在朝中受到重用。中元元年,窦固继承父亲窦友的爵位,受封为显亲侯。明帝刘庄即位,窦固升任中郎将,负责监察羽林武士。因为受到堂兄窦穆的牵连,遭免职,在家中闲居十余年。在当时,天下安定,明帝欲效仿武帝当年的做法打通西域,进攻匈奴,因为窦固熟悉边疆事务,永平十五年冬天,明帝拜窦固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将,拜谒者仆射耿秉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将,可以设置将军幕府从事、司马,诏命将军们领兵出征,在凉州驻扎。第二年,窦固与耿忠率领酒泉郡、敦煌郡、张掖郡的汉军,还有卢水羌、胡,共计六万二千骑兵,从酒泉郡边塞出兵。耿秉、秦彭率领武威郡、陇西郡、天水郡招募的武士,还有羌、胡,共计一万骑兵,从居延塞出兵。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领河东郡、北地郡、西河郡的羌、胡,以及南单于的部队,共计一万一千骑兵,从高阙塞出兵。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领太原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定襄郡的汉军,还有乌桓、鲜卑,共计一万一千骑兵,从平城边塞出兵。窦固、耿忠抵达天山,进攻呼衍王,斩杀一千余人。呼衍王败走,汉军穷追至蒲类海。窦固留下汉军士卒在伊吾卢城,屯田驻守。耿秉、秦彭穿越戈壁沙漠,前进六百余里,抵达三木楼山,来苗、文穆率领汉军抵达匈奴河水,北匈奴仓皇遁逃,鲜有斩获。祭肜、吴棠因为延误军机,没有抵达涿邪山,被免职,贬为庶人。当时,诸将只有窦固有功,明帝加赐窦固特进位。第二年,窦固再次出玉门关,出击西域。明帝诏令耿秉及骑都尉刘张交回符传,归窦固指挥。此后,窦固攻破白山城,逼降车师国,详情记载在《耿秉传》。窦固在边塞数年,羌人、匈奴皆臣服于汉朝,敬服窦固有恩信。
章帝刘炟即位。涅阳公主遇事明白,为人恭顺、慈爱,受到几代人敬重,章帝尊公主为长公主,增加食邑三千户。章帝征召窦固,代替魏应担任大鸿胪,以窦固熟悉边郡事务,常与窦固讨论边疆民族问题。建初三年,章帝追记窦固此前的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三百户。建初七年,窦固代替马防担任光禄勋,第二年,代替马防担任卫尉。
窦固长久担任要职,在朝中很尊贵,皇帝的赏赐,加上俸禄、租税收入,家产累计达亿万。但是,窦固为人谦恭、俭朴,乐善好施,因此,士人多称赞窦固。章帝章和二年,窦固去世,谥号为文侯。嗣子窦彪,官至射声校尉,在窦固之前去世,窦固没有其他子嗣,撤销封国。
窦宪,字伯度。窦宪的父亲窦勋被杀时,窦宪年龄还小,就成了孤儿。章帝建初二年,窦宪的妹妹被立为皇后,章帝拜窦宪为郎官,稍后,升任侍中、虎贲中郎将。窦宪的弟弟窦笃担任黄门侍郎。兄弟二人均受到皇帝重用,一起在宫中侍奉皇帝,得到的赏赐很多,日益尊贵。从诸侯王、公主及阴氏、马氏外戚,莫不忌惮窦氏。窦宪倚仗权势,竟然以贱价强行购买沁水公主的田园,公主被逼无奈,也不敢与窦宪讲价。后来,章帝刘炟途经这块田园,指着田园问窦宪,窦宪吞吞吐吐,不敢答话。再后来,章帝知道事情的原委,勃然大怒,召来窦宪,严厉叱责:“你要想想此前窦家的过失,你这次侵夺公主的田园,与当年赵高指鹿为马,又有何区别?想起来,令人寒心。在永平年间,先帝常诏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相互监督,这样,皇亲国戚才不敢胡作非为。先帝诏书谆谆告诫,特别强调皇帝舅舅拥有的田宅要适度。而今,你连公主的田园都敢侵夺,更何况平民百姓!朝廷惩治你窦宪,就好像捏死一只小鸡、老鼠。”窦宪战战兢兢,听完皇帝训斥,皇后为了此事,减省御服,向皇帝请罪,过了很久,章帝怒气才消。窦宪把田园归还给公主,虽然没有治罪,然而,从此以后,章帝不再委以重任。
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宪在宫中担任侍中,与窦太后商议机密,出宫则宣示诰命。章帝遗诏任命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笃的弟弟窦景、窦绬二人在宫中担任中常侍,窦氏把持重要职务。窦宪认为前太尉邓彪为人讲义气,谦逊礼让,是先帝所倚重的大臣,为人仁厚、随和,因此特别尊敬邓彪,奏请任命邓彪为太傅,朝中百官皆以邓彪之言是听。窦宪如果有了想法,就在外朝令邓彪上奏,而后在宫内奏请太后,事情没有办不成的。另外,屯骑校尉桓郁,家族几代人都是皇帝的老师,桓郁性情谦和、退让,窦宪上书向太后推荐桓郁。太后诏令桓郁在宫内讲授经学。这样,窦宪在内朝、外朝都有亲附的官员,无人敢违逆窦氏的旨意。
窦宪性情急躁,处事果断,睚眦之怨都会报复。最初,在永平年间,有谒者韩纡弹劾过窦宪的父亲窦勋,致使窦勋被捕入狱,窦宪令客人斩杀韩纡的儿子,用韩纡儿子的头颅在父亲窦勋墓前祭奠。齐殇王刘石的儿子都乡侯刘畅到京师吊唁国丧,刘畅行为素来邪僻,与步兵校尉邓叠是亲戚,多次往来于京师,因为邓叠的母亲元可以自由出入长乐宫,受到窦太后信任,窦太后诏令刘畅前往上东门。窦宪担心刘畅会受到太后宠幸,分去宫内的权力,竟然派遣刺客,在京师驻军地刺杀刘畅,而后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之后,又派遣侍御史与青州刺史联合审讯刘刚等人。再后来,案情真相大白,窦太后动怒,将窦宪禁闭在内宫。
窦宪害怕被杀,奏请太后,愿意征伐匈奴,以此来赎免死罪。恰逢南单于奏请朝廷出兵北伐,太后拜窦宪为车骑将军,授予金印紫绶。将军幕府官员按照司空府编制,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征调北军五校、黎阳、雍营、沿边十二个郡的骑士,以及羌人、南匈奴骑兵,北伐匈奴。第二年,窦宪与耿秉各自率领四千骑兵,还有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的一万骑兵,从朔方郡鸡鹿塞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一万余骑兵从满夷谷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及沿边各郡,愿意出兵的羌、胡八千骑兵,与左贤王安国一万骑兵从稒阳塞(注:在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出兵,各路大军在涿邪山会齐。窦宪另外派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指挥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余人。大军与北单于在稽落山大战,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崩溃,单于远遁,各路大军穷追不舍,将北匈奴追得狼奔豕突,一直追至私渠比鞮海。斩杀名王以下一万三千余人,缴获牲畜马、牛、羊骆驼一百余万头。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个北匈奴部落率领部众向汉军投降,共计有二十余万。窦宪、耿秉登上燕然山,此地距离边塞已经有三千余里,窦宪刻石勒碑,记下此次北伐的功劳,以彰显汉军武威。窦宪命令班固撰写铭文,曰:
汉和帝永元元年秋天七月,有汉皇帝大舅车骑将军窦宪,英武圣明,辅弼王室,执掌朝政。将军与执金吾耿秉,奏明朝廷,巡视边境,在朔方郡检阅军队。汉军鹰扬之师,螭虎之将,六师军士,威武雄壮。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参加检阅,有骁骑勇士三万。骑兵布列军阵,战车环绕四周,辎重排列整齐,共计有战车一万三千余辆。军阵严整,八方肃穆,骏马驰骋,玄甲耀日,朱红旗帜遮天蔽日。将军登上高阙,指挥汉军,杀出鸡鹿塞,穿越戈壁,跨越大漠。斩杀匈奴温禺,血祭战鼓;屠戮胡虏铁骑,血染剑锋。汉军将士,在漠北荒原纵横驰骋,如狂飙骤起,风扫残云。却看万里萧条,野无遗寇,荒漠绝域,再无胡虏肆虐。汉军旌旗招展,将军查验图籍,穷览荒蛮戈壁,茫茫山川。然后翻越涿邪山,横扫安侯山,登上燕然山,脚踏冒顿单于老巢,焚毁老上单于龙庭。对上消除高祖、文帝之宿怨,光大祖宗之玄灵;对下巩固后嗣之基业,振我大汉之天威。汉军威武,恢宏寰宇,正可谓一劳永逸,虽然花费巨大,可保汉室臣民永久享受安宁。而后,将军封燕然山,刻石勒碑,以昭明汉军远征万里之武功。其辞如下:
铄王师兮征荒蛮,剿残凶兮戮海外,汉军威武兮亘地界,封禅神丘兮建隆碑,光耀帝德兮振万世。
窦宪等人得胜班师。在返回前,窦宪派遣军司马吴汜、梁讽带上黄金、缣帛,送予北单于,向北单于宣示汉朝国威,大军紧随其后。当时,北匈奴已经内乱,吴汜、梁讽每到一地就招降匈奴,前后有一万余人投降,一直将北匈奴驱赶至西海。窦宪向北匈奴宣示汉朝国威、恩信后,又向北单于转达皇帝诏书,布施恩赏,北单于稽首拜受赏赐。梁讽劝说北单于要像呼韩邪单于当年一样向汉朝纳贡称臣,这样才可以保证国家无虞,人民幸福。北单于喜出望外,随后率领部众,与梁讽一起返回王庭,抵达私渠海。听说汉军已经进入边塞,单于派弟弟右温禺鞮王带着贡品入朝,留在洛阳侍奉皇帝。右温禺鞮王跟随梁讽来到洛阳阙门。窦宪以单于没有亲自来,奏请章帝,将单于的弟弟赶了回去。南单于在漠北馈送窦宪古鼎,可以容纳五斗米,古鼎上铸有铭文“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享用”(注:仲山甫是周宣王时的王室大臣),窦宪将古鼎奉上朝廷。和帝诏令,派中郎将持符节在五原郡边塞拜窦宪为大将军,封为武阳侯,享受食邑二万户。窦宪辞谢封赏,和帝又赐策书,褒奖窦宪。
按照制度,大将军位置在三公以下,大将军幕府设置官属按照太尉府旧例。由于窦宪在朝廷的威望,朝中公卿迎合皇帝的旨意,奏请大将军窦宪的位置应该在太傅以下,三公以上。大将军幕府的官属有长史、司马,俸禄均为中二千石;从事、中郎的俸禄为六百石;中郎以下官吏的俸禄,也有所增加。窦宪整顿军队后返回京师,打开仓库、府库,赏赐出征将士。窦宪率领出征的各郡二千石官员子弟,朝廷全部任命为太子舍人。
在当时,窦笃担任卫尉,窦景、窦绬在宫中担任侍中、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四家竞相修建宅邸,穷极工匠技巧。第二年,和帝下诏:“大将军窦宪,前年出征殄灭北狄,朝廷予以封赏,窦宪坚辞不受。按照旧典,外戚舅氏应该享受封爵、封土。封窦宪为冠军侯,享受食邑二万户。封窦笃为郾侯,封窦景为汝阳侯,封窦瓌为夏阳侯,各享受食邑六千户。”唯有窦宪坚辞,没有接受,此后,窦宪率领汉军出关,镇守凉州。以侍中邓叠代行征西将军职事,担任副职。
北单于因为汉廷送回弟弟,再次派遣车谐储王等来到居延塞,欲入朝觐见皇帝,请求关塞派使者奏报朝廷。窦宪上书朝廷,派遣大将军幕府护军班固代行中郎将职事,与司马梁讽迎接北单于。恰逢北单于再次被南匈奴打败,身负重伤,远遁而去,班固一行人走到私渠海,无功而返。窦宪认为北匈奴已经衰弱,欲将北匈奴彻底剿灭。第二年,窦宪再次派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领汉军在金微山进攻北匈奴,大败北匈奴,缴获甚多。北单于逃走,不知所踪。
窦宪剿灭北匈奴,威名大振,以耿夔、任尚为爪牙,以邓叠、郭璜为心腹。把班固、傅毅等安排在大将军幕府,主管文书、典籍。很多刺史、郡太守、县令出自窦宪门下。尚书仆射郅寿、乐恢曾经忤逆窦宪,被逼自杀。从此以后,朝中群臣震恐,处处顺着窦宪的旨意。窦笃享受特进位,可以向朝廷举荐官员,在朝堂上觐见皇帝的礼仪参照三公。窦景在京师担任执金吾,窦瓌担任光禄勋。窦氏家族,权势熏天,倾动朝野。在京师,窦氏骄纵恣肆,窦景尤其猖狂,窦景的门客、豪奴、缇(tí)骑武士倚恃窦氏的权势,肆意侵夺百姓利益,巧取豪夺,勒索罪人,霸占、凌辱妇女。京师商贾为之关门歇业,躲避窦氏家族犹如躲避仇敌。有关官员忌惮窦氏权势,不敢举奏弹劾。窦太后听说后,派宫内谒者,以策书罢免窦景的官职,只是享受特进位。窦瓌在年轻时熟读经书,注重品行修养,生活俭朴,之后离开京师,出任魏郡官员,又担任颍川郡太守。窦氏父子兄弟身居高位,爵封列侯,充斥于朝廷内外。叔父窦霸担任城门校尉,窦霸的弟弟窦褒担任将作大匠,窦褒的弟弟窦嘉担任少府。在朝中担任侍中、将军、大夫、郎吏者,还有十余人。
窦宪倚恃北伐匈奴的功劳,愈发骄横恣肆。和帝永元四年,和帝封邓叠为穰侯。邓叠与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还有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宫少府郭璜,相互勾结。邓叠的母亲元、郭举可以自由出入禁中,受到窦太后宠幸,遂共同谋划,欲杀害和帝。和帝已经在暗中获知他们的阴谋,与宫中近臣中常侍郑众谋划,诛杀逆贼。由于窦宪在外边领兵,担心窦宪惧祸,会起兵作乱,因此先隐忍不发。恰逢窦宪及邓叠班师,返回京城,和帝下诏,派大鸿胪持符节在郊外迎接,赐予军吏金钱、缣帛,多少不等。窦宪等人进城后,和帝遂迁居北宫,诏令执金吾、五校尉统领禁卫军,驻守在南宫、北宫,紧闭洛阳城门。而后,收捕邓叠、邓磊、郭璜、郭举,全部逮捕入狱,在狱中诛杀。家属流放至合浦郡。又派遣谒者仆射,收缴窦宪的大将军印绶,仅享有冠军侯。窦宪、窦笃、窦景、窦瓌,全部遣送回封国。因为窦太后的缘故,和帝不忍心诛杀窦宪,特意选择严厉而且能干的国相,在封国内监督窦氏家族。窦宪、窦笃、窦景一回到封国,就迫令他们自杀。窦氏家族、门客因为窦宪的缘故出仕担任官职者,全部被罢免,遣送回家乡本郡。窦瓌因为注意品行修养,没有被逼迫返回家乡,第二年窦瓌向穷人放贷,触犯法律,被贬为罗侯(注:罗县,在长沙郡,今湖南省湘阴县),在封国内不能役使官吏。最初,窦皇后谮毁梁氏,窦宪等人也参与其中,和帝永元十年,梁棠兄弟从流放地九真郡返回京师,途经长沙郡,逼迫窦瓌自杀。再后来,和熹邓太后临朝称制,安帝永初三年,邓太后诏令窦氏家族此前被遣送回家乡本郡者,包括安丰侯窦万全,返回京师居住。窦万全的小儿子是窦章。
评论如下:当年,卫青、霍去病率领大汉雄师,连年征伐匈奴,国库耗费巨大。匈奴猾虏,始终不肯屈服。后世人对大汉将军远征,仍赞叹不已,认为他们是汉朝良将,终身直至后世,享受名誉!窦宪率领由羌胡混编的军队,一举荡平北匈奴王庭,追亡逐北,抵达稽落山,饮马比鞮河畔,刻石勒碑,建立负鼎之功,将此功劳,告祭列祖列宗。窦宪建立的功劳,超过前代不知多少倍,然而,后世人对窦宪的评价,却很少褒扬,究其原因,是因为窦氏衰落,还是因为做了不应有之事,为君子所厌恶?这几位英雄建立的功劳,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外戚担任将军,并非从民间崛起,由于才能非凡,被朝廷发现,或通过举荐,一步登天。卫青还是奴仆时,窦将军遭人诟病时,所思所想,恐怕唯有温饱,或努力补过,无暇他顾,即使想建立功业,也难有机会。怎么会想到有朝一日,裂土受封,享受尊号?东方朔讲过:“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可谓恰如其分。这样说来,士人身怀绝技、有奇异才能,却湮没于尘世,终其一生仍然一事无成的,仍大有人在!
窦章,字伯向。年轻时,窦章喜欢学习,著述的文章仍有存世者。窦章与马融、崔瑗的关系很好,相互举荐。
安帝永初年间,三辅地区遭受羌人掳掠,窦章在崤山以东避难,居住在外黄县。窦章家境贫寒,居住在蓬户陋巷,靠蔬菜佐餐,但是,窦章孝顺父母,读书、讲学孜孜不倦。太仆邓康听说后,欲与窦章结交,窦章不肯,为此,邓康更加看重窦章的为人。当时,学者称誉东观,比喻为老子的藏书阁、道家的蓬莱仙山,此后,邓康举荐窦章进入东观,担任校书郎。
顺帝初年,窦章的女儿十二岁,喜欢读书、写文章,以才貌被选入掖庭,得到顺帝宠幸,与梁皇后一起,在宫内被封为贵人。
顺帝擢拔窦章为羽林郎将,又升任屯骑校尉。窦章谦逊,礼贤下士,奖掖后进,颇得士人们称赞。当时,梁氏、窦氏在朝中显贵,各自都有门客,相互间多有交往。窦章推心置腹地对待客人,因此得以免祸。
窦贵人去世得较早,顺帝追思窦贵人,常常茶饭不思,诏令史官为窦贵人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窦章亲自撰写碑文。窦贵人去世后,顺帝以厚礼对待窦章,恩宠不减。顺帝永和五年,窦章升任少府。顺帝汉安二年,窦章改任大鸿胪。顺帝建康元年,梁太后临朝称制,窦章奏请辞去官职,在家中去世。窦章的次子窦唐才能卓越,官至虎贲中郎将。
赞辞如下:悃悃安丰,亦称才雄。提挈河右,奉图归忠。孟孙明边,伐北开西。宪实空漠,远兵金山。听笳龙庭,镂石燕然。虽则折鼎,王灵以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