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6|回复: 0

重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

[复制链接]

6780

主题

138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933
发表于 2024-10-29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理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 /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属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费标准: 56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立于1999年,于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及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支撑专业,重庆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型二级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专业、重庆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是重庆理工大学“品牌专业”、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其支撑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拔尖人才教改班施行“一制三化”的培养体系,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以培养学生在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为特色。

特色软件班是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项目,以工业控制软件为特色,培养工业控制软件领域的软件开发人才。

专业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获批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英才ž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以及重庆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教学名师”、“士继英才”等称号。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在本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有丰富的建设和研究成果。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拔尖人才教改班,特色软件班)一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对接重庆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战略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职业发展,能够成长为爱国进取、明德思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性强的,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系统研发、测试、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竞争与合作,能主动学习、把握国内外计算机领域前沿动态,在计算机领域的工程、管理实践中展现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国际视野。

其中,专业设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教改班重点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全球化视野,具备基本科研素养、良好的沟通、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计算机前沿及交叉学科问题的高素质卓越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立的特色软件班是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市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渝教高发[2021]4号)文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支撑专业,培养面向大型工业软件领域,以工业控制软件开发为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教改班)、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教改班)、工业软件架构与开发(特软班)、工业机器视觉(特软班)

就业前景

专业把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理解计算机系统内部软、硬件关联关系与逻辑层次,掌握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新工科发展战略和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培养移动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大数据技术和工业控制软件领域、智能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专业毕业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软硬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随着重庆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就业领域广泛,重点就业领域包括:软硬件系统开发、网络工程、数据分析、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均名列前茅,部分毕业生就业于百度、小米、360、腾讯等国际知名企业。

就业去向

除继续攻读研究生外,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与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工作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等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7-17 07:47 , Processed in 0.0660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