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材料类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代码080421T 授予工学学位
电子信息材料(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历程
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电子信息材料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电子信息材料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半导体制造、电子封装、功能材料及器件”为特色方向,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和电子信息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造、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材料培养模式
华东理工大学将集聚该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单位,瞄准该类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和技术问题瓶颈,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封装材料等方向,构筑“1+N”产学研协作培养本硕博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形成“行业需求-联合培养-就业反哺”闭环模式。
合肥工业大学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铜合金及成形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
电子信息材料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材料的合成、结构设计、成型加工及其应用等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有所帮助。
---------------------------------------------------------------------------------------------------------------------------
华东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是适应我国集成电路、微电子、光电子、微电子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兴本科专业,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学科基础,以微电子器件以及集成电路制备过程所需的封装材料、工艺过程材料以及测试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工学专业,创建于 2021 年,是为适应国家需求,结合我校材料专业特色成立的最新专业。专业所依托的材料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2003 年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 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专业以电子信息材料研制和应用为特色,学科内容覆盖了半导体材料、光电器件材料、功能与传感材料、封装材料、量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与加工等专业知识,形成了较完善的电子信息材料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了既掌握材料基础知识、又通晓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的制备、工艺流程、开发以及应用的专业系统知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专业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行业龙头企业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通过教学与科研互动、产教融合,在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培养电子信息材料及相关学科岗位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社会英才。华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未来将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方向。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major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emerging undergraduate major established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hina's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integrated circuits, microelectronics, optoelectronics, and micro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ounded in 2021, this major is the latest major establish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university's materials major. In 2003, 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established as a doctoral program and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and in 2017,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selected as a national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majo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the discipline content covers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ptoelectronic device materials, functional and sensing materials, packaging materials, quantum information materials,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m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and building a training program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at not only master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aterials, but also is familiar with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flow,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devices. The major ensures high-quality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with a high-quality academic team, industry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cutting-edg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is strengthened in curriculu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he major cultivates high-quality social talents who can continue to learn and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the future,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terials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form a combination of basic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
合肥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历史沿革: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是适应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而在2024年增设的新工科专业。
专业特色:
专业依托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坚持理工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注重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和物理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聚焦半导体与光电材料、信息存储与转换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方向,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定位: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能够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半导体与光电、信息存储与转换、电子封装等领域从事材料研发、工艺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在中国工程教育理念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践行合肥工业大学“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紧跟电子信息材料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改革创新,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凸显优势专业方向。
主要成果、人才等: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项目(青拔人才)1人、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创新人才)1人、安徽省“百人计划”3人、安徽省教坛新秀4人。
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近五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ITER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Materials Toda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已建成《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性能学》等7门省级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出版《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等多部教材,实现了教学科研有机融合,教学为科研培养人才,教研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取得国家级银奖、安徽省金奖等优异成绩。
---------------------------------------------------------------------------------------------------------------------------
/ /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
/ /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