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5|回复: 1

本科专业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经济学类 专业代码020104T

[复制链接]

7007

主题

152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930
发表于 2024-6-25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科专业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介绍及开设院校|经济学类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4T 授予经济学学位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20104T,修业年限四年。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简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研习经济学、管理学、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经济学为手段,研究自然资源环境的发展与保护,进行土地、林木、海水等自然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以及环境经济分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体系
《自然资源学》、《环境学概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开发与管理》、《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环境定量分析方法》、《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就业方向
政府、事业类单位:自然资源开发、环境资源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经济分析。


为了让您更加明晰的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有较深入的理解,我们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此专业的高校自己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对您初步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有所帮助。
---------------------------------------------------------------------------------------------------------------------------
山西财经大学 / 经济学院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资源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了解中国现实,能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视角分析和解决现实资源环境问题,熟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政策法规,能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咨询与研究工作,或在相关学术领域进一步深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经济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初级/中级)、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资源与环境学导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定量方法、人口经济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政策分析、资源与环境法、生态经济学等。

就业深造方向:本专业主要面向国家资源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环境咨询业、科研机构等从事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与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分析与发展规划、碳中和规划与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深造。

-------------------------------------------------------------------------------------------------------------
中国人民大学 / 生态环境学院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经济学思维、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运行与管理模式,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重大战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理论与建设人才。本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训练,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现实,能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视角观察、分析和领悟现实社会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专业建立以来,培养了大批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实践的高端人才,包括各级党政领导、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高管、国际组织负责人、基层管理干部等。

欢迎你加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吴 健

同学们,如果你是想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来到这里,那么祝贺你,你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地方!因为这里拥有全国最早设立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全的学科点,足以为你提供起飞的平台。如果你是不小心来到这里,那么祝贺你——你非常幸运!因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个有前景又有趣的领域,值得你用心探索一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是一门先验的科学,而是因为问题而诞生的科学。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任务和议题,也是世界必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足以激起你的兴趣和使命感,帮你找到前行的方向。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动演进的历史,任何一个文明的兴衰都演绎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毫无节制的利用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又在文明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危机。历史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人类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无视环境的退化与资源的耗竭,才导致今天此起彼伏的环境危机。人类必须对上述关系不断进行反思与校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正是这样一门为了回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而悄然出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研究层次之深,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预料,而且也是当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奠基者们始料不及的。今天,当我们试图用经济学的经典方法与手段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雾霾、气候变化、资源耗竭、土壤污染甚至水环境危机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个奇妙的学术领域:什么是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什么是资源环境利用的最优规模?什么是污染治理的最优规模?环境污染带来什么样的福利损失?保护环境的价值如何体现?谁的行为导致资源环境破坏?谁应该承担多大的治理责任?如何让破坏者自动停止破坏、保护者自愿提供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带领你学习运用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如何实现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既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理想,也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而这原本就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理想和秉持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这个专业是幸运的、生逢其时的。

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加入!在这里,你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经济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也将学习管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的基础知识,还将在教学科研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在接触自然、了解民生、融入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灵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为探索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之道构建一个扎实的、全面的、复合的知识结构。

来源:https://rdzs.ruc.edu.cn/cms/view/professional/120/

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系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的开拓者,1988年成立环境经济研究所,1991年在国内率先设立的环境经济与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并以此为基础2001年成立了环境学院,过去二十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环境经济与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系现设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双学位实验班、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为齐全的学科点,被纳入全国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并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系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8人,90%以上的教师都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能源与气候政策经济分析、环境价值评估、绿色金融、生态经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主要培养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分析技术和前沿理论,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和重大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厚重的理论素养、高超的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交叉、复合型经济学人才。本系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知名学者、企业高管、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系教师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纵向基金课题、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研究项目,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包括在国内高校得到广泛采用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在内的多本权威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国家多项重大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多份咨政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是我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心和学术研究重镇。

系主任:马本

---------------------------------------------------------------------------------------------------------------------------
贵州财经大学 / 经济学院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培养方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原有的农村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点的基础上建立的,2011年3月获教育部备案批准,2011年9月正式招生。2013年9月在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下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经济学专业立足贵州、面向西部,秉承“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大学教育职能,以锻铸“儒魂商才” 为目标,培养适应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胸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具有健全的人格心智、良好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鲜明经管特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页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的网络收集整理,仅作为有志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学子初步了解和参考消息(不作为依据),具体一切以培养单位的最新正式文本为准。

7007

主题

152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930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5: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如何提升自己,从而拓宽自己的择业机会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提升指南:构建 "生态 - 经济 - 政策" 三维能力体系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既需掌握资源配置的经济规律,又要理解生态系统的承载边界,在 "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 "战略背景下,正从学术研究向产业实践加速渗透。若想拓宽择业路径并提升竞争力,需以" 政策解读 - 量化分析 - 产业落地 " 为主线,从知识体系跨界融合、实践场景深度参与、行业资源精准对接三个维度突破,具体提升路径如下:

一、夯实专业内核:从理论框架到量化工具的纵深突破


1. 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模型

政策工具原理与应用:掌握碳排放权交易(如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机制)、生态补偿制度(如长江经济带横向补偿协议)、环境税(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的经济原理,能用成本效益法分析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某火电企业减排改造的边际成本测算)。
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学习 Hotelling 模型(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开采路径)、生态足迹理论(区域资源承载力评估),结合案例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定价机制、稀土资源出口配额的经济合理性,用投入产出分析(IO 模型)测算产业生态成本。
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理解庇古税(污染治理的政府干预)与科斯定理(产权界定的市场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分析光伏产业补贴退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塑料袋收费政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

2. 环境经济量化分析工具 mastery

数据建模与政策评估:用 Stata 或 R 语言处理环境统计数据(如 PM2.5 浓度与居民医疗支出的关联性),学习 DID(双重差分法)评估环保政策效果(如 "禁塑令" 对塑料产业链的冲击),掌握 ArcGIS 进行生态资源空间分布可视化(如某省森林碳汇能力空间格局)。
绿色核算体系构建:学习 SEEA(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参与区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GEP)项目,测算森林固碳、湿地净化等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用 Excel 搭建 "生态补偿资金 - 产业转型收益" 的动态模型。

二、实战能力锻造:从政策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参与

1. 高价值实习方向精准匹配

政府与政策研究机构:申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路径研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评估)、地方环科院(区域污染防治方案设计),参与政策文件起草(如某省碳普惠体系建设指南)、环境经济数据调研(如重点行业碳排放基线测算)。
咨询与金融机构:加入麦肯锡(企业碳中和战略)、BCG(绿色供应链优化)、中金公司(新能源行业研究)、兴业银行(绿色信贷评估),学习 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产品碳足迹(如某车企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协助企业制定 ESG 报告(环境、社会、治理披露)。
能源与环保企业:进入国家电投(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宁德时代(电池回收体系设计)、碧水源(水环境治理 PPP 项目),参与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如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成本效益分析)、环保技术商业化推广(如脱硫脱硝设备的市场渗透率预测)。
国际组织与 NGO:加入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ICLEI(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参与国际环境公约落地(如《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方案)、跨国生态合作项目(如澜沧江 - 湄公河水资源管理),学习国际环境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2. 产业实战项目深度参与

学科竞赛与模拟决策:参加 "全国大学生环境经济决策大赛"" 绿色经济创新大赛 ",围绕" 碳关税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设计" 等议题,用投入产出模型设计解决方案,锻炼政策建议书撰写与路演能力。
校企合作与科研转化:参与环保科技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核算(如某工业园区 VOCs 治理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新能源企业的资源禀赋评估(如某风电场的风能资源经济开发阈值),将环境经济学理论转化为产业落地的可行性方案。

三、跨界能力融合:打造 "环境 + X" 的差异化竞争力

1. 交叉知识模块的体系化构建

低碳技术与碳管理:学习光伏 / 风电的度电成本测算(LCOE)、碳捕集技术(CCUS)的经济性分析,掌握碳资产管理工具(如某企业碳账户体系设计),考取 "碳排放管理师"" 碳核查员 "证书,成为" 环境经济 + 低碳技术 " 复合型人才。
绿色金融与 ESG 投资:研究绿色债券(如贴标绿色债券的定价机制)、碳期货(如欧盟 ETS 市场价格发现功能)、ESG 评级体系(如 MSCI 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打分逻辑),学习用 CAPM 模型分析绿色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参与企业 ESG 评级提升方案设计。
数字技术与环境治理:掌握卫星遥感数据(如植被覆盖率监测)与物联网设备(如水质传感器)的环境数据采集方法,用 Python 处理海量环境监测数据(如空气质量站点 PM2.5 小时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污染源溯源(如某区域臭氧污染的传输路径解析)。

2. 软技能矩阵的多维提升

政策文本与报告撰写:定期撰写环境经济热点分析(如 "欧盟碳边境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用 "问题 - 机理 - 建议" 三段式结构搭建框架,通过图表可视化(如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曲线)提升专业性,在《中国环境报》等行业媒体投稿。
跨利益方沟通能力:模拟环境政策听证会(如垃圾焚烧厂选址的公众参与)、生态补偿谈判(如上下游省份的水资源补偿标准协商),学习平衡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诉求,通过参与环保公益项目(如河流保护志愿者调研)积累利益相关方协调经验。

四、职业方向拓展:从政策研究到产业实践的全覆盖

领域典型岗位核心能力要求
政府与政策研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员、碳政策分析师政策解读与评估能力,需掌握环境经济模型,能独立完成政策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绿色金融与投资绿色金融分析师、ESG 投资经理环境风险定价能力,需熟悉绿色金融产品设计,能运用 LCA 等工具评估项目环境效益
企业环境管理碳管理专员、ESG 总监企业减排策略制定能力,需掌握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算标准,能设计碳中和路径规划
环保产业咨询环境经济咨询顾问、绿色转型专家产业落地能力,需熟悉环保技术商业化模式,能为园区 / 企业提供污染治理的经济性方案
国际环境治理国际环境政策协调专员、气候谈判助理全球环境规则解读能力,需熟悉 UNFCCC 等国际框架,能参与跨国环境合作项目的经济分析

五、长期成长策略:从行业新人到绿色经济专家的进阶路径

证书与资质加持:考取 CFA(侧重绿色投资分析)、FRM(环境风险量化)、ISO14064 核查员、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证书,或攻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低碳经济等方向硕士 / 博士,深入细分领域(如气候经济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行业资源与认知迭代:关注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的报告(如《全球能源转型:2050 路线图》),加入 LinkedIn"Environmental Economics" 社群,参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碳博会等行业活动,跟踪碳市场扩容、CCER 重启等政策动态。
持续学习方向:跟踪《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顶刊研究,关注 AI 在环境建模中的应用(如机器学习预测污染物扩散)、区块链在碳交易中的场景(如分布式碳账户体系),保持对 "环境 - 经济 - 技术" 交叉议题的敏感度,例如研究欧盟碳关税(CBAM)对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效应。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价值在于用经济规律解决生态问题,用量化工具平衡 "保护" 与 "发展"。通过将环境政策分析与产业实践深度绑定,叠加碳管理技术与绿色金融视野,既能在政府部门担任政策智囊,也能在企业中主导低碳转型,或在金融机构中挖掘绿色投资机会,实现从 "理论研究者" 到 "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提供者" 的跨越。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学网[高校信息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5-9-5 08:08 , Processed in 0.0623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