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1

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简介|专业设置及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3060

主题

48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91
发表于 2024-5-19 2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是国家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学院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双高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2020年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学院开设有社会工作、民政服务与管理(含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心理咨询、婚庆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现有在校生26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实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行业大师2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30%,博士6人,海(境)外硕士9人,50%的教师具有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境)外访学经历。在国家“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大格局下,学院专业建设成绩斐然,成果丰硕,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持研制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7个,老挝国家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标准1个;学生竞赛和创新创业成绩突出,五年来荣获全国民政技能大赛特等奖9个、一等奖29个,二等奖39个;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一个,湖南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个;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2个、省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二等奖2个,省赛一等奖1个;“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特等奖1个、省赛银奖2个;省级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省赛一等奖1个。学院坚持“实务为本”理念,对接行企资源,以双高校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实践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推行“1+X”课证融通;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招收了来自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留学生,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启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时代。

三十多年以来,学院秉承“知政亲仁,公义务实”的院训,累计为民政系统和社工行业培养和输送了1万余名专业人才。在双高校建设新时代,学院正朝着“国家民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奋力向前,为现代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而不懈努力。



https://mzsg.csmzxy.edu.cn/

3060

主题

48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9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9 2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专业介绍
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是国家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学院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双高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2020年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
学院开设有社会工作、民政服务与管理(含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心理咨询、婚庆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现有在校生2600余人。

社会工作专业简介
一、专业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专业创建于1999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办最早,招生规模最大。2002年立项为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立项为教育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社会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2010年立项为教育部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民政部认定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建成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2014年被民政部认定为全国社会组织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2015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被湖南省民政厅认定为湖南省社工机构孵化基地;2018年被共青团湖南省委认定为湖南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实训基地;2018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核心专业;2018年获评教育部民政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专业;2019年主持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2020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职业院校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二、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社会工作行业的一线社工、社会工作项目管理、社会工作机构行政等岗位的社会工作者,掌握理解倾听、人际觉察、协同合作、反思服务、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等六项专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社会学基础、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核心实务领域包括农村社会工作、老年人事务社会工作、青少年儿童事务社会工作、特困人群事务社会工作。
基于“服务学习”理念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就业方向
就业领域:政府福利部门、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
职业发展:可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参加国内社会工作硕士(MSW)考试继续深造。
四、实习实训条件
社会工作专业累计投入537万元,建设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括民政与社区工作综合实训室、社会调研实训室、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社会公益空间实训室、个案工作实训室、小组工作实训室、多感官综合实训室、儿童感统实训室、孤独与多动障碍干预实训室,社工拓展基地等专业实训室,共有工位513个,另有校内拓展基地1个,湖南省社会工作孵化基地,全国民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社会工作基地,可以为学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和软硬件设备支撑。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况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建于1986年,是我国民政系统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高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确认为卓越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的重点专业。本专业推行“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本专业在校学生数700人左右,至今已毕业学生8000余人,为全国民政系统培养了大量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民政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就业岗位
面向民政服务机构、乡镇(街道)民政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行业领域的民政服务机构管理员、乡镇(街道)民政专干、村(居)民委员会民生员、社会组织筹资与项目管理专员、社会组织新媒体运营专员、志愿者管理员等。
三、学生获奖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了由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历届民政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专业实习与实训
民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坚持“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的实习实训理念,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工学递进的特色,设置了专业见习、专业基础实训、专业社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专业顶岗实习等实习实训环节,通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工学结合,增强作为基层民政工作者应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本专业现拥有3个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校内实训室和20多个协作密切、建设完善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遍布广东深圳、江苏苏州、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福建厦门、湖南长沙等地。
五、课程体系
模块一:思想政治课程模块 本模块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等课程,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
模块二:身心修养课程模块 本模块开设体育、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职业素质体验与公益劳动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培养。
模块三:人文科技课程模块 本模块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人文基础与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与素养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科技人文素质水平,为专业领域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模块四: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本模块开设民政职业伦理、社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社会福利等课程,从职业伦理、民政管理与服务的理论、健全职业心理等角度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
模块五: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本模块开设民政工作原理与实务、社会工作导论、应用文写作、社会组织概论、社会组织服务方案设计、社会组织项目运营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层民政综合业务操作能力、社会工作服务能力、社会组织工作管理能力、社会组织项目策划、运营、评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模块六: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本模块根据行业企业对学生的不同职业能力要求、不同“X”技能等级证书方向,分课程、分方向综合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核心能力。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况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10年首次招生,现有专业教师9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婚庆礼仪》课程2019年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课堂教学赛项三等奖,《婚礼文化》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80%以上,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不断探索与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已与全国多家婚庆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就业岗位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服务面向婚庆服务与管理行业的婚礼营销、婚礼策划、婚礼设计等工作。具体岗位如:婚礼策划师、婚礼设计师、婚礼主持人、婚礼顾问、婚礼化妆师、婚礼督导师、婚礼统筹执行、婚礼花艺师、婚礼现场搭建等。
三、专业实习与实训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将婚庆工作实践教学贯穿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体现基于婚庆行业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专业人才培养设计理念,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和更新教学实训项目,以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体系实践内容,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四、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社会管理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民政职业伦理、婚庆礼仪、婚庆美学
专业核心课程:婚礼设计、婚礼装置艺术学、婚礼文化、婚礼策划、语言表达艺术、婚庆营销
专业拓展课程:婚礼化妆与造型设计、花艺设计、实用婚礼现场布置、婚庆公司经营与管理、音乐鉴赏、婚庆新媒体应用、婚礼宴会CAD制图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简介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成立于2000年9月,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
2002年成为湖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支撑专业;
2012年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
2013年主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2017年通过验收;
2018年主持修订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标准,2019年通过验收;
2019年主持研制老挝国家高等职业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职业技能标准。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社区事务员、社区网格员等职业群(或技术领域),能够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从事社区事务管理、社区人群服务、社区社会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专业概况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开设的民生类专业之一,于2019年首次招生。专业依据《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依托国内蓬勃发展的家政服务事业,借助中外行业优质资源,面向居民服务行业的家庭服务、家庭成员照护、家政培训等职业技术领域,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家政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专业教师参加多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研发工作,具有在家政龙头企业任职经验。专业在国内不仅与本土家政龙头企业在家政人才培养上深入合作,也主动联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家政龙头企业,与2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力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政高端人才培养摇篮。
二、就业岗位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中指出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面向如下:
目标岗位:(1)基层技术岗位,如家庭整理与收纳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师、家政培训师;(2)基层管理岗位,如领班、督导员等;我们专业以此为依据就业方向定位:
发展岗位:部门主管、门店经理等;
迁移岗位:收纳师、入户指导师等;
三、专业实习与实训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据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系统设计了“基于金融真实业务、能力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层三级两模块” 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三层次”即课程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个层次;“三能级”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三个能级;“两模块”即校内一体化教学模块、校企合作模块)。实践课时达总学时的61.9%,能满足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近3年,本专业制定纯实践类课程标准11门,开发实习实训项目指导书11本。所有实训项目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出实训开出率达到100%,有力的培养了学生操作实践技能。
四、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社会心理学概论、社会学、现代家政导论、人体结构与功能、家庭保健基础、婴幼儿心理发展、家政服务沟通与礼仪、家政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等
专业核心课程:家庭整理与收纳、家庭营养与膳食指导、家庭成员照护技术、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家政培训实务、家政新媒体营销、休闲家政实务、母乳与人工喂养指导、孕产妇营养与膳食、产后康复与管理、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婴幼儿玩具与游戏、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等

心理咨询专业简介
心理咨询系创办于2005年,是湖南省高职院校独立设置的第一个心理咨询专业,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重点建设精品专业。2015年成为湖南省卓越校建设项目社会管理与服务专业群的重点专业。2016、2017年获得学校“十大金牌就业专业”荣誉。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达到国家心理咨询师行业标准,具有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培训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拥有社会情怀,能够胜任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人员、社区与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心理训练师、早期教育指导师与幼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EAP专员等。
课程体系
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心理咨询专业建构了循序渐进、步骤严谨、制度完善的“三段四类两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行动导向的“三段”,即专业基础认知实践-职业素养养成实践-专业综合深度实践;四类即课程实践+义工实践+项目实践+毕业实践;两融合指教师发展与学生培养两融合。在三年三阶段的实习实践过程中,课程实践和义工服务穿插其中。三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化与职业化过程层层递进,不仅保障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力。模型具体运行模式:
●专业核心能力
具有适应环境并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与特殊群体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具备心理诊断的能力;具备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具备心理测验及分析、解释的能力;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培训的能力等。
●专业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流派、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等。
专业技术课程:心理测量、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实务、教育心理学、团体心理咨询等。
专业拓展课程:自我认识与沟通技巧、自闭症的康复与治疗、早期教育综合课程、人员素质测评、心理治疗新方法、性心理健康教育、犯罪心理学、活动策划、户外拓展训练等。
专业实训课程:专业见习、专业基础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就业面向
两个工作方向:心理健康促进服务与心理潜能开发工作。
三大行业领域:心理咨询行业、教育行业、社会工作服务行业。
就业岗位:心理咨询师(含EAP)、心理训练师、心理培训师、早期教育指导师与幼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社会工作师。
专业实习与实训
建设了国内一流的校内实训室:心理实训体验中心(配备沙盘治疗、音乐治疗、团体生物反馈治疗设备)、心理测评中心(配备从幼儿、中小学到老年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评估与诊断系统软件)、感觉统合训练中心(多感官综合训练室、孤独与多动障碍干预设备),个体心理咨询中心、团体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等。与40多家行业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满足了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
社会服务
心理咨询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立足于“专业+行业机构+师生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三段四类两融合”的创新务实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专业见习与实训+义工+隐性课程+寒暑假实习+阶段性实习+ 毕业实习+现代学徒制之实务导师)为基础,以打造“学习+教学+社会服务+科研”四维一体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为重任,以培养具有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培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职业素养,拥有社会情怀,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EAP咨询师等工作岗位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搭建了具有“服务”与“培养”双重身份的社会服务模式。

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简介
专业概述: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创建于2014年,是学院呼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开发的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公益务实,强调通过社会组织实体机构为载体,以实务项目为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项目运营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旨在培养富有志愿精神与使命感的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学生就业率达96%以上,进入民政行业和社会组织机构的各类岗位工作。
课程设置: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社会组织管理概论、社会组织冲突管理、社会组织服务方案设计、社会组织项目运营与管理、志愿者管理、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调查及新媒体运营等。
就业方向:专业主要服务面向社区、区县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具体岗位包括:社会组织项目官员、社会组织项目筹资官员、社会组织新媒体运营官、社会组织督导、社会组织中心主任、社会组织项目总监及社会组织秘书长等。
校企合作单位:湖南省民政厅、阅读.梦飞翔公益慈善文化促进中心、湖南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恩派、长沙市培源社工发展中心、长沙市HOME共享家社区发展中心、长沙市民政局、岳麓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雨花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深圳温馨社工服务中心、广州市大德社工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深圳市惠民综合服务中心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焦点大学网[高校家具网]全国高校名单 ( 苏ICP备17039520号-9|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417号 )

GMT+8, 2024-6-28 15:11 , Processed in 0.0718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